然则曾国藩又是怎么害死僧格林沁的呢?
这个事,就要从淮上新捻子之乱说起了。
僧格林沁之死
事实上,比洪杨之乱更早的,是淮上的捻乱。正是淮上的捻子,为这场漫长而浩大的战争,储备了过多的尚武人才。这些人拒绝读书识字,坚定不移地信守铁血的野蛮法则。他们蔑视那些木讷老实的农民,视这些人为待宰的羔羊。对于李鸿章这样的耕读世家,他们一半人极为仰慕,因为他们自己做不到这一点;另一半人则是恨之入骨,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读书人是良知的种子,很容易取得人生事业的成功,而这就意味着野蛮法则的失败。
淮上新捻子,是流窜中的太平军残余与淮上第三代捻子化合而后衍生出来的全新品种。
淮上的第一代捻子,就是被僧格林沁捉到的张乐行与将英王陈玉成捆绑后卖给官兵的苗沛霖等人。其时也,淮上凶名最盛的巨捻,就是张老乐张乐行,其人啸聚十八铺人马,攻城略地,横行四方,让朝廷痛苦不堪。
第一代巨捻张乐行太凶,势力太大,挤得与他同辈的苗沛霖都没个落脚之地。至于像刘铭传、潘鼎新、张树声、吴长庆等二代捻子,他们能力极强,尤其是刘铭传,传说他曾于大潜山秘密树捻,只是由于时辰诡异,突然卷起一阵神秘的黑风,将刘铭传刚刚树起来的旗杆绞断。事发后刘铭传惊心不定,询问长辈,告之时局晦涩,不可轻动,刘铭传这才停手。实际上,这个故事透露出淮上豪强势力强大,市场饱和,新成长的刘铭传等人,已经没有了占领地盘的机会。
第一代巨捻走向了朝廷的对立面,成了太平军的同盟。第二代成长起来的捻子无处落脚,只好追随李鸿章去上海打拼,成了第一代巨捻的对立面。
但等到李鸿章功成名就,追随他的捻子也都将自己的身份洗得清白时,淮上的第一代老捻子张乐行已经落幕,成长起来的第三代新捻子,发现在李鸿章这边已经没有机会,就只能与残余的太平军合流,填补了第一代老捻子离开后出现的巨大势力真空,这就是新捻子之由来。
淮上新一代巨捻任化邦、张总愚等遇到了流窜而来的赖文光等太平军,于是双方迅速融合为一体,并分化成东捻和西捻两支武装力量。东捻由任化邦、赖文光率领,而西捻则由张总愚率领,纵横山东、河南、陕西,威胁京畿。
话说京畿重地,关乎朝廷安危,向来由最信任的军队把守。此时把守直隶门户的,就是僧王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是咸丰皇帝的舅舅,此人虽然对帝国忠诚无比,但脑袋落后于时代的距离比较远,对于现代政治一无所知。说透了,老僧王是典型的权力动物,只知道对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效忠。正是他炮击英法兵舰,而后又在谈判桌上掳走了铁匠的儿子巴夏礼,并虐杀其随从。但是中国人没有因此而责怪他,因为权力体制下的国民,和僧格林沁同样缺乏是非判断,认为僧王打的是洋人,洋人就该打,所以僧王是爱国的,应该大力支持才对。
但经历了如此之多的事件,朝廷已经渐渐醒过神来了。爱国是好事,但不遵守国际行为法则,就是流氓行为,这个事可不是披上件爱国的外衣,就能够蒙混过去的。于是,朝廷开始对僧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满。
当南京被攻克之时,朝廷紧张地盯着曾国藩,生恐这老夫子造反。等发现曾夫子根本没有此意,而是大力裁撤湘军以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朝廷松了一口气之余,忽然觉得曾国藩、李鸿章这些汉臣,真的很有见识、很能干,你看他们把洋人玩儿得团团转,这个就叫本事。
曾夫子的智慧与李鸿章的才干,凸显出的是老僧王的糊涂与无能。要搁在以往,朝廷更喜欢老僧王的这种糊涂,所有人全都糊涂才好,你糊涂了,我才能坐在龙椅上,恣意快活。可现在,面对着西方列强咄咄逼人的挑战,糊涂的老僧王,已经不太适应这个需要智者的时代。
既然不再需要像老僧王这样的糊涂蛋,朝廷当然也就不会客气,无缘无故地接连下旨训斥。也就是说,两宫太后越看老僧王越不顺眼。
老僧王正费尽心力与新捻子交战,将这支可怕的武装力量,阻挡在京畿门户之外。无缘无故,突然挨两宫太后的破口大骂,老僧王他委屈啊。
老僧王流着眼泪想,我不就是糊涂点儿吗?我糊涂又怎么了?可是我爱国呀。这两宫太后,还讲不讲道理,怎么可以骂像我这样一个爱国糊涂蛋呢?
悲愤之下,老僧王把心一横牙一咬,我不活了,我死给你们看。
史载,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二十四日,僧王僧格林沁于山东菏泽一带,仅率了轻骑部队,狂追西捻军张总愚部,追击到了高楼寨,陷入新捻军的重重埋伏之中。陈国瑞揪住他的马羁,让僧王掉头快逃,可是僧王已经铁了心,率轻骑向不计其数的捻子发起了自杀式冲锋。他很快死于乱军之中,其尸身被义子陈国瑞潜入背回。
老僧王僧格林沁之死,可以说是朝廷官方导致的结果。朝廷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已经确信了曾国藩等汉臣的智慧与忠诚。既然如此,僧格林沁的利用价值就迅速降低,终至除名。
说到底,都怪曾夫子硬是不做皇帝,连累降低了老僧王的利用价值。
小人物扳倒大领导
曾夫子的忠诚效应,继续发挥作用,除了老僧王之死之外,还连累恭亲王也被两宫太后修理,议政王头衔被褫夺。
这起事件,也叫蔡寿祺大战恭亲王,小人物扳倒大领导。人在官场,最怕最怕的是遭遇小人物的挑衅。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旦遭遇地位不对等的小人物挑战,人们轻则说你没有威严,缺乏影响力,重则认为你能力不足,尸位素餐。更严重的情形,是对方的挑衅被你的对手利用,成了羞辱与打压你的强有力武器。
可怜精明过人的恭亲王,遭遇的正是最后一种,也是最可怕的一种。
而且恭亲王所遭遇的这桩事,也带有一定的诡异色彩,完全符合蝴蝶效应的规律。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纵然你再不惹事儿,再不怕事儿,也奈何不得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发生的小事件如荒原疾火,忽然就烧到了你的身上。
话说当时翰林院有个编修,名叫蔡寿祺,此人忽然得了机缘,外放当官。翰林院编修是没有实权、薪水低微的穷官,外放是唯一捞钱的机会,于是蔡寿祺一路大捞特捞,一直捞到了四川。当时四川巡抚叫刘蓉,发现蔡寿祺为人如此猥琐,就毫不客气地把他给赶走了。
蔡寿祺虽是翰林院编修,但在朝廷并无实权,甚至连上疏的权力都没有,按说刘蓉赶走他,也未必有什么后患。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蔡寿祺在京师钻来钻去,终于获得了上奏章的权力。有了权力,那就要毫不客气地报复刘蓉了。王八蛋,竟然不让老子捞钱,还把老子从四川赶走,这还讲不讲道理了?于是蔡寿祺准备上疏弹劾。
既然要弹劾,那就要一剑封喉,找到刘蓉的致命之处。于是蔡寿祺展开了紧张的调研工作,这一调研可了不得。他发现,刘蓉之所以敢对他如此凶狠,是因为刘蓉与名臣曾国藩是知交好友。而曾国藩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世圣者,消灭盘踞在南京城中的太平军,那是因为恭亲王是他们的黑后台。
找到了黑后台,那就好办了。但接下来的问题是,恭亲王是议政王,是朝廷中权力最大的人,堪称说一不二,以你一个小小的蔡寿祺,竟然敢去碰恭亲王,是不是老鼠舔猫鼻梁,活得有点儿不耐烦了呢?
于是,蔡寿祺又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一分析发现,以他这么一个无名人物去搞恭亲王,恰到好处,定然能收到一石若干鸟之妙。
蔡寿祺发现,首先,恭亲王之所以成为朝廷中头号实权派人物,那是因为他曾以小叔子的身份,联合两宫太后发动了政变,推翻了咸丰皇帝留下的顾命八大臣,实现了叔嫂共和。两宫太后主内,恭亲王主外,因而掌握了权力。
其次,蔡寿祺注意到,大清帝国的权力体系,并非是单轨制,而是双轨制,是恭亲王辅政与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并存。恭亲王说了算,两宫太后说了也算,只有小皇帝同治说了不算。
此外,蔡寿祺敏锐地察觉到,西太后慈禧,对权力有着难以抑制的渴望。只不过,恭亲王辅政之初,慈禧只是个居于深宫的女子,对于国家政务一窍不通,只能坐在帘子后面瞪眼傻看着。但最近一段时间,慈禧太后越看越明白,渐成与恭亲王分庭抗礼之势。只是缺少一个现成的机会,让她名正言顺地把权力从小叔子手中夺过去。
弄明白了朝廷中隐秘的权力格局之后,蔡寿祺心情愉悦地打了个响指,不好意思,为报刘蓉将自己逐出四川之仇,就先拿实权人物恭亲王开刀了,恭亲王您老人家,就多多包涵吧。
遂上疏,弹劾恭亲王是非不明,用人唯亲,不识忠奸,总之都是些毫无证据的东拉西扯。但蔡寿祺清楚,他是在赌对慈禧的判断是否准确,如果他的判断没错,慈禧想从小叔子手中夺回权力的话,那么证据并不重要,罪名才重要。只要有一个罪名,让慈禧抓住这个机会夺取权力就够了。
小说推荐
- 晚清有个李鸿章
- 晚清有个李鸿章作者:赵焰 李鸿章—一个以喜剧的方式进入世界,却以悲剧终场的命运的宠儿。说他是命运的宠儿,是因为上天在铸造李鸿章的时候,充分彰显了人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神秘性。我写作李鸿章的动机却是非常明确的,那源于清醒和困惑的交织—一种极端的清醒,也是一种极端的困惑。这种困惑与清醒是相联系的,更是相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6章
- 李鸿章传
- —孟浩然有人说“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然而,在书写历史的成千上万、多姿多彩的人群中,真正能够在绚丽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个人印记的为数是多么的少啊!李鸿章生活在“四海变秋气”的封建末世,长期沉浮在腐朽与神奇、黑暗与光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激烈搏斗的漩涡之中。他在生前和死后,人们始终对之褒贬不一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89章
- 李鸿章传/
- 李鸿章传网友上传李鸿章,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眼中,被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著有《李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89章
- 扳不倒的李鸿章
- 晚清最大权臣,近代史最具争议的人物!李鸿章告诉你一个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一个乘承儒家文化传统的文人,一个深谙中国封建官场之道的官僚。重读李鸿章,看他如何在军事、政治、外交、经济上纵横捭阖☆他历经四代帝王,纵横政治舞台数十载,出面签订数十条有辱国家的条约。他的言行一定程度上关涉到晚清政府的命运。读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2章
- 荒古神迹(1章-8章)
- 唳鹤居士的长篇仙侠小说。我觉得还不错了,推荐给大家,这是一至八章。作者在幻剑书盟首发,地址是http/hjsm.tom.com/html/book/26/571/index.htm等不及的可以去哪里看。我会随时制作新书的http/www.sjtxt.com/提供下载 作者:所写的《荒古神迹(1章-8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章
- 星际银河启示录Ⅰ 第一卷 动乱之始:第一章--第十二章
- 人─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人啊,智慧赋予我们无尽的想象 人啊,无边地创造使大地也为之黯然神伤 无尽的岁月带来了什麽 大地嘲笑著:生命的意义不再宽广 深邃的宇宙漠然著:人类的追求越来越迷盲 战争四起的宇宙啊,重塑得舞台到底是为谁而创造 告诉我吧,属於自己的天空、人生的坐标是否真的如你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3章
- 亮剑:当李云龙遇上龙文章
- 【当李云龙遇上龙文章 怒江两岸,当短兵相接的天才龙文章遇上了狭路相逢勇者胜李云龙 连向来阴鸷毒辣的挖地狂魔竹内连山也慌了神 这时,士兵慌忙来报“报告联队长!去围剿李龙城的队伍,又被全灭了,他正在单枪匹马的朝着这边杀来 竹内连山这才想起后方还有一个最强单兵李龙城,痛苦的抓着脑袋“这三个家伙到底怎么从哪
- 都市言情八黎先生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十六章 电台到手
-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新定义李白
- 李白是四川五百年一出的天才,他的诗歌惊天地,泣鬼神,他的处世风格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物从来都被后世学人奉若神明,于是,人们也就往往忽略了诗人本身。事实上,除去了诗仙的身份,李白也是一个平常的尘世中人,他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追求;他有洒脱狂放的个性,也有为人诟病的喜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5章
- 大唐:我真不是皇长子李秋李世民
- 大唐,贞观二年 李秋意外穿越大唐,成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遗失在民间的长子 因为一场意外,李秋机缘巧合下,救下了重伤不治的李二等人 不想,因为三颗小痣,李秋的身份被意外发现 李秋家中的红薯,土豆也被一一曝光 从此,不一发不可收拾 多日后,一身龙袍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来到了李秋家中 身后房玄龄,杜如晦,程咬
- 都市言情穷酸书生连载中
- 最新章:第88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