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祸

第29章


)他这么说,纯粹是猪八戒倒打一耙。林彪说他「功为己过为人」,真是看透了他。
      要是毛泽东真的明白了错误,决心改正,彭德怀和张闻天可能就不会在庐山放炮。他们一个主持军务,一个忙于外交,本来连会议也不必一定参加(中央让他们自己决定上山与否)。他们之所以出头发难,就是因为看到毛文过饰非,不想认真清理错误。毛泽东却说,中央已纠正了错误,彭、张在庐山又提,是因为「他们感觉现在不提,再等几个月后,形势更好转,时机过了,就更不好(提)了,故急于发动」。所以,如果说毛已明白错误并提议修正,那么错的倒真是彭德怀和张闻天了。邓小平为了表明自己「坚持毛泽东思想」,给毛一个「首先」发觉、改正错误的结论,在历史上是站不住脚的。
     毛根本没有认错。彭、张在庐山发表意见是必要而正确的。只可惜他们没有得到政治局多数的支持,他们自己又一战而败,未能坚持真理,反倒承认将自己打成「反党份子」,「是党的伟大胜利」。他们致毛泽东信中那些低声下气的用语,客观上助长了毛在党内专横跋扈的作风。从此党内只要出现岐见、不管谁是谁非,总是以「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告终,「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成了金科玉律。
     不过文革浩劫还是七年以后的事,紧接著庐山会议的是大张旗鼓地在全国开展的「反右倾」、抓「右倾机会主义份子」的运动。这使本来尚有可能避免或减轻的大饥荒迅速来临,铸成了令几亿中国人至今难忘的灾难。
(第七章:施辣手「谏臣」获罪 全文完
      第八章 反右倾饥馑蔓延
  清除了彭德怀,毛泽东立即著手组织忠于自己的队伍。林彪自一九五○年毛提名他率兵赴朝鲜作战时他称病推辞之后,一直处于「养病」状态,九年中未做什么工作。但是十个元帅中,林彪是唯一与彭德怀无私交的(据彭一九五○年至六七年的警卫秘书说,两人从未有过私人之间的往来),所以毛认为他最可靠,提议由林彪接任国防部长。      一九四六至一九四九年的解放战争中,林彪任第四野战军司令时的政委罗荣桓元帅是政治局委员,但未出席庐山会议。当彭真打电话给罗,告以毛拟让林出山的打算并徵求他的意见时,他立即直言表示林的身体不好,不宜担任此一职务,建议由贺龙元帅担任国防部长。彭真向毛转达此意见,未被采纳。这样林彪便当上了国防部长。
     应该说,林彪的思想同毛泽东很不一样,林的思想按毛的标准判断是十足右倾的。譬如,毛泽东主张实行供给制,认为奖金反会使人变懒。林彪则不同。他在古书中找到一段近三千年前姜太公的话:「太公曰:缗微饵明,小鱼食之;缗降饵丰,大鱼食之。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并在旁边用笔批道:「如工资的原理」,「工资之强大作用」。可见他的思想并不脱离实际。毛泽东搞大跃进,他不敢公开唱反调,便在自己的笔记中斥之为「凭幻想胡来」。实际可以说,在众多中共高层首脑中,林彪可算是头脑相当清醒的一个。
     一九五八年,张春桥为毛泽东的供给制呐喊的文章说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有谁发过工资?」殊不知当年红军长征打头阵的正是林彪的部队。林彪在和平环境下知道工资有其「强大作用」,足见他与准备实行空想社会主义的毛泽东在思想上并不合拍。他后来的言论越来越左,那是为了向毛献媚,投其所好而作的表演罢了。
     就毛的立场而言,选择林彪掌握军队这一招是做对了。他与林彪互相利用,彼此施尽权术,在文革中达到巅峰。借助军队这尊神,毛成功地镇住了刘少奇等人,并迅速将刘清洗、整死,从而实现了发动文革的主要目的。林彪则借了毛的庇护、纵容,成功地消灭了最有实力取自己而代之的贺龙。文化革命与庐山会议的关系由此可知一二。
     基于共同的政治需要,毛、林在庐山会议结束的第二天(一九五九年八月十八日)就在北京召开了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一来肃清彭德怀在军中的影响,二来清除不可靠份子。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这是中共召开最高级会议的场所,会议应当开得很隆重,但是一百四十名与会的军队首脑中没几个积极份子,会开得冷冷清清。毛的打手康生扭转不了局面,便请毛亲自出马。毛看到高层军人不愿同彭划清界线,便决定利用与彭无直接交往的中层军人来当打手。他暗示将会议扩大到一千馀人,同时派出十八架飞机将各地的军人接到北京。
     军人毕竟比政治家秉直、正派,会议仍然开得不顺当。大会批判过后是小组表态,总参谋部和军委办公厅合起来的那个小组,就没有人肯当打手。大家都还记得去年军委办公厅组织人们到河北安国县参观时,曾检阅公社的「老将班」、「铁姑娘队」,可是不到十分钟光景,接连有几位瘦弱的老人昏倒在地。他们还发现社员在饿肚子,公共食堂里只有几笼红薯乾和清如汤水的玉米粥。他们回到自己的车子想吃午饭时,发觉干粮全被饥饿的农民偷走了。一位老汉带著一个女孩朝这些「人民子弟兵」的高级将领们跪下,乞求道:「老总,可怜可怜俺这小孙女,行行好吧....」回想起这些场面,他们谁还愿意向为民请命的彭元帅落井下石呢?
     主持该小组会议的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解放军总参谋装备部部长万毅打破沉闷场面说:「直说了吧,现在有人尽做好梦,头脑发昏.....全然不顾地下的老百姓吃苦受穷!我敢说,彭总的『意见书』一点没错!....赞成彭总意见的请举手。」
     经他这么一鼓动,总参谋部的副总长们,各部门的部长们,办公厅的主任们,全都鼓足勇气举起了手。
     鸡蛋碰不过石头,万毅立即被宣布为「彭德怀的狗腿子」关押起来。但不怕死的人还有。当林彪在大会咒骂彭德怀时,北京军区参谋长锺伟将军突然在台下大声喊道:「胡说!你们完全是无中生有,造谣惑众!」他大声为彭辩诬,并大喊:「彭德怀的『军事俱乐部』已经宣布成立了,那就宣布我锺伟是这个俱乐部的成员吧!也拿我去枪毙吧!」
     不出五分钟,锺伟被扣上手铐架出了会场。他一路还在喊:「毛主席呀,你可不要上他们的当....你要警惕呀!」(注1:关于此次会议,参见马辂等著《国防部长浮沉记》。)
     杀鸡儆猴,杀一只儆不住,就再杀一只。中共中央委员、沈阳军区司令兼副总谋长邓华就在被「杀」之列。邓华在一九五○至五三年的朝鲜战争中是司令彭德怀的副手。毛既认定彭是「祸首」,沈阳军区又是最重要的军区,彭与邓的关系又那么好,自然非除去邓不可。毛一贯善于借他人之手行事,所以他在军委扩大会议批斗邓之前,只是说「有些同志对邓华有意见」一类不痛不痒的话,听任林彪出面去做恶人。林主持会议,批斗、搞倒了邓华,将邓逐出了军队。邓华被赶出军队时尚不到五十岁,他的照片从博物馆中消失,名字也从书中删去,好像这个人从未存在过。一九六六年底,彭德怀在成都无意中听说邓华就在离他住处不远的地方隐居,便带了一名警卫去看他,但他到了墙外却停住了,担心会面后给两人都会带来政治上的麻烦,他终于怅然离开了那里,不久彭被抓到北京入狱,一直到死,两位老战友都没能见上面。
     在与彭关系密切的高级军事干部中,先后被当作「军事俱乐部成员」遭清洗的还有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渖阳军区政委周桓,铁道兵司令滕代远,国防部副部长萧克等上将衔军人。
      被整掉的较低级的军队干部不可能一一列明,除了抗战后国、共、美三方谈判时周恩来的助手童陆生少将外(童在「反右倾」后被送北大荒劳改),值得一提的是慕生忠少将。
     一九五一年,慕生忠率领一支先遣部队从青海跋涉到拉萨,历时几乎四个月,死了近百名官兵、成千的骡马,大批粮食抛在千里无人区。一九五三年,他任西藏运输总队政委,又指挥两万七千头骆驼的运输队从青海格尔木沿昆仑山脚向南行进。一趟西藏跑下来,骆驼死了四分之一。当时康藏公路(西康至西藏)正在修筑,但那条线冬季雪封山,夏季要塌方,不能保持畅通,因此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中外探险家听了都会摇头的计划:修筑青藏公路(青海至西藏)。国家没有这个计划,但彭德怀支持了这个近乎冒险的计划。吃尽千辛万苦,他们打通了海拔五千四百米高的唐古拉山口,修筑了世界上最高的一段公路。修路时,慕始终在工地上,修到拉萨。通车典礼过后,他又乘车沿公路北上,经兰州到北京,见到彭德怀,在彭那里连饮了三杯好酒。五七年十二月,毛泽东曾将他请去,用赞赏的口气问他,「你当时怎么敢设想修这条路?」并且留他吃了宵夜,几天后在政治局会议上还表扬过他。这样一位立过大功的英雄,在庐山会议后竟成了「彭德怀的黑干将」。
     对张闻天的斗争持续了好一阵,直到将他身体弄垮,送进医院才告一段落,出院后,他找总书记邓小平要求工作,心直口快的邓小平建议他「研究国际问题」;经验老到的刘少奇则让他这个「里通外国份子」「暂时回避」国际问题,改去搞经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