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十年

第248章


  柏油路面的尽头,是一条炭渣路,路面上铺的是炉坑里的煤灰。这样的道路被人们称为简易公路。这是一条几乎被废弃了的路面,路面上少有行人。
  大卡车继续向前行驶,突然看到路面被挖断了,没奈何,大卡车只好开进旁边的包谷地里,沿着田间小埂慢慢地向前行驶。小埂上还有别的车辙,显然此前也有别的车辆如法炮制。
  田埂边坐着几个小青年,叼着香烟,嬉皮笑脸地斜睨着渐渐驶近的大卡车,车老板也看到了那几个小青年,他满脸都是紧张的神情,他已经意识到了,今天掉进了圈套里。
  胖子说:“让我来开。”
  胖子坐在驾驶室里,车子像蜗牛一样缓慢地向前爬行,路边的包谷杆擦着车身,车子开过后,摇晃几下,又站直了。我看到那几个小青年脸上露出了不悦。
  车子小心翼翼地驶出了包谷地,那几个小青年突然跑过来了,他们拍打着车门,将我们都拉了下来,我回头望去,有几颗包谷杆被撞倒在地。
  一个头领模样的青年要车老板赔偿一千元钱。
  车老板脸上带着尴尬的笑容,他说:“撞倒了包谷,我们赔偿。可是你这啥包谷嘛,咋就要一千块钱。”
  头领扬起手臂,作势要打车老板,车老板吓得缩成一团。旁边一个小青年说:“啥包谷?这是中国科学院的试验田,一千块钱都向你少要了。”
  我拦住头领模样的人,心平气和地说:“有话好说,有话好说,我们谈谈。”然后,拉着头领向旁边走。
  头领梗着脖子说:“什么事就在这里说。”
  我笑着说:“大哥,这里说真的不方便,我们还是到一边去吧。”其实,他比我还小。
  头领被我连推带拉地离开了大卡车十几米,我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他的脸上布满狐疑。我看到我们的说话那边再也听不到了,这才把手从头领的身上拿开。我说:“大哥,行个方便,这车是我搭乘人家的,我有紧急采访任务,要采访你们一位县长。”我从身上掏出了《工作证》让他看。那时候,我没有《记者证》,报社管理计划生育的,起草通知公告的都有《记者证》,而我却没有。
  头领把我的《工作证》拿过去,翻来覆去地看,《工作证》是报社颁发的,上面有报社的印章。他的脸上露出了迟疑的神情。
  他问:“你采访哪个县长。”
  我胡乱说了一个名字,一个县一般有七个正副县长,多的会多达九个、十一个正副县长,一个小混混怎么能全部记得所有正副县长的名字。
  头领相信了我的话,他不言语。
  我趁机说:“大哥,你看这样行吧,你们种地也不容易,撞倒了包谷杆,是要赔偿的,少陪点吧,这钱肯定是我要出的。”我从口袋里掏出了一百元,递给他。他犹犹豫豫地接过了。
  我走向大卡车,头领跟在后面。我一挥手,车老板和胖子都回到了大卡车里。大卡车向前行驶,车下撂上来了一句话:“记者?记者有什么了不起。”
  车老板警惕地看着我:“你是记者?”
  我说:“我哪里是记者,我给他们说我认识很多记者,他们不让走,我就要打电话叫记者过来。”
  
作者:李幺傻 日期:2010-03-21 12:43
  被刺客围追堵截,怕怕啊,快躲。呵呵
作者:李幺傻 日期:2010-03-21 12:51
  谢谢幺傻哥哥,我身体挺好的,每天用拉力器、握力器锻炼。
作者:李幺傻 日期:2010-03-21 12:52
  身居高官碟自来好啊,你的名字真不错。
  官员是最好的职业。
作者:李幺傻 日期:2010-03-21 19:22
  车老板拿出一百元要给我,我推辞了;他又给我,我又推辞了;他再给我,我再推辞了。此后,车老板对我的态度好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样不冷不热。
  车老板问我去西北干什么。
  我说,我准备去西北看看哪里会有鹰卖,我以前做蛇生意,但是听说鹰生意的利润比蛇要高出很多。
  车老板说:“我倒是认识那些逮鹰的人,你找人找对了。”
  我装着很诧异的样子,兴高采烈地看着他:“啊呀,大哥,那就太感谢你了。”
  他摆摆手说:“我看你这兄弟很实在,才会告诉你,不过,鹰现在很少了,也很难逮啊。你这回是不是空跑,我就不知道了。”
  我问:“我一直很纳闷,鹰飞得那么高,你说人怎么能抓住?”
  车老板说:“这世界上谁最厉害?人嘛!人有心眼,那些动物都没心眼。老虎厉害不厉害?没有人不怕,可是人挖了陷阱,老虎就掉进去了。所以嘛,人才是这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
  我继续问:“鹰在空中飞,人又不会飞,人怎么才能逮住?”
  车老板说:“鹰总不会一直在空中飞嘛,它总有落下来的时候,它落下来人就能想办法逮住。”
  我问:“怎么逮法?”
  车老板用手比划着说:“你见过鹰没有?西北人应该都见过鹰。鹰落下来的时候是俯冲,升到空中的时候是斜飞,它不是像直升飞机那样直落直飞,这样人就有了机会。那些人先在树林子里布好落网,四面围起来,中间放一只活鸡,鸡腿拴着,鸡扑棱棱地扇着翅膀,就是飞不起来。鹰在空中飞,看到活鸡,就飞下来。鹰的眼睛很厉害啊,它在几千米的高空中飞,地上跳只蚂蚱它都能看见。人就要藏起来,藏得严严实实,别让鹰发现了。鹰飞的时候是盘旋着飞,它这样飞其实就是侦察,看有没有危险,有没有埋伏。它的飞翔半径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意识到没有危险了,就俯冲下来。那速度真是快啊,就像闪电一样。鸡吓坏了,叫声就好像不是从鸡的喉咙发出来的,瘆人啊,瘆人极了。鹰抓着鸡飞,飞不起来,再飞,还飞不起来,鸡的腿上绑着绳子,绳子又绑在树上。人一听到鸡的声音变了,听到扑棱棱的鹰的翅膀声,就突然从埋伏的地方出来,鹰一看到人,就丢下鸡奋力飞,由于鹰是向斜上方飞,再加上慌不择路,一下子就会撞在罗网上。落网是用尼龙绳编的,鹰越挣扎越紧,直到最后没有力气了,被人束手就擒。”
  我听后,感叹不已。人原来是用卑劣的手段和诡计,才捉住鹰的。
  车老板说:“还有更绝的。有的逮鹰人训练蒲鸽,把蒲鸽训练得很聪明,让蒲鸽做鱼饵,来钓鹰。”
  蒲鸽就是鸽子,这是西北一带人对鸽子的俗称。
  我好奇地问:“用蒲鸽钓鹰,怎么钓?”
  车老板说:“西北枣刺很多,都处都是。枣刺你该知道吧?枣刺就是迷魂阵。”
  我点点头。父亲以前扎耱条,耱条就是用枣刺做的。我在《暗访传销窝点》里,详细写过父亲扎耱条的情景。枣刺,它的书面语言叫荆棘,是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时候背上背的那种东西。
  车老板说:“有的蒲鸽非常聪明,蒲鸽都能送信,你想想它有多聪明。蒲鸽在旷野上游荡,人埋伏在地上,身上披片麻袋,麻袋是土黄色,鹰根本看不出这是麻袋还是土丘。鹰看到了蒲鸽,就俯冲下来,就在鹰快要接近地面的时候,蒲鸽突然钻进枣刺里,鹰闪躲不及,就会落在枣刺上。枣刺挂住了鹰的爪子和翅膀,飞不起来。人突然起身,把身上的麻袋片盖在鹰身上。鹰就这样被捉住了。”
  我越听越震惊,天空之王原来都是被人的诡计捕捉到的。
  车老板说:“鹰这种动物非常刚硬,有时候它就是宁肯死,也不让人逮到。有的鹰被枣刺挂住了,还继续往枣刺丛里钻,最后血肉模糊,血流完了,就死了。有的鹰侥幸挣脱了落网,可是翅膀也折断了,飞不高,它就一头撞在悬崖上,或者树木上,真真是宁死不屈。鹰是个烈性汉子啊。”
  
作者:李幺傻 日期:2010-03-21 19:26
  王克勤,还是前面有朋友说过的赵世龙,都是中国最好的记者。可是他们现在的生活距离我们想象的“最好记者应该拥有的生活”,还是有很大距离。他们没有编制,都是体制外的记者。
  
作者:李幺傻 日期:2010-03-21 19:29
  记者和记者差别很大,党报的记者,有编制,有各种福利,旱涝保收,生活那是相当的滋润。都市报的招聘记者,没有编制,只能拼死努力,才能站稳脚跟,才能生活下去。
作者:李幺傻 日期:2010-03-21 19:30
  谢谢幺傻哥哥,啥也不说了,都在酒里面,喝!
作者:李幺傻 日期:2010-03-22 00:52
  我感慨不已。鹰一直是我童年和少年的心中偶像,它搏击长空的英姿一直封存在我的记忆深处,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我身处哪里,无论它是否会灭绝,它都会在我的心中永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