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问题集锦

第37章


如果我们尊敬,信任,爱我们的父亲,和父亲关系密切,自然无话不谈。话题一定多姿采、丰富、多元化。有谈心、求教、倾诉、徵询意见、交流、称赞、道谢、求恩、聆听,甚至送礼等等,不一而足。绝无一开腔就是讨债似的,要这个那个,而且居然还除此以外,无话可说!当然,我们更不会为博取他人欣赏,称赞我们是廿四孝、口才又好,而「故意叫人看见」。太滑稽了!心理正常的人都不会这么做。循著这方向想,我们便会明白什么是「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
祈祷显示我们是怎样的人
我们是什么人,就说什么话。主耶稣说,「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路加福音六45)。虚伪的人,说话没句真心;没信心的人,言词间流露出惧怕、忧疑、不安全感;乐观豁达的人,少讲负面话;心胸狭隘、不能容人的,倾向于挑剔,喜欢批评;心里不满的,很多牢骚怨言;能欣赏别人的,就能称赞人;有信心的人,话语中充满朝气、盼望;明白别人与上帝都不是理所当然须帮助自己的,便道谢连连;自我中心的人,话题老是绕着自己转圈子;贪得无厌的人,得了又想再得;自以为是的人,偏执己见……我们可以一直说下去,不过我想说的是:祷告话如其人。我们是什么人,就祷告什么。主耶稣教我们祷告,其实也同时在教我们做人。
祷告与做人
做人无贪,是种美德;有信心,无虑,有安全感,是心理健康。主耶稣教我们不为明天忧虑,放心信靠天父,无多求,但求今日所需(马太福音六25─34),这番金石良言,岂只适用于祷告?把它应用在做人上,还会提升品格,拓宽心胸,有益身心健康。
主耶稣告诉我们,天父全知,鉴察入微(马太福音六5─8),我们什么杂念,他都看透。我们别想弄什么花样自欺欺人。祈祷着重真诚──和做人一样。
主耶稣说:「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马可福音十一25)示范祷告时,他教我们祈求:「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祷告须饶恕人,如做人一样。
主耶稣教我们祷告要存心谦卑,莫贬低人,数别人的不是,高抬自己,数说自己有多少长处优点(路加福音十八9─14)。这岂不正是上帝对我们的要求吗?上帝藉先知弥迦说:「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迦书六8)。祷告和做人一样,既要公义,也要谦卑,有怜悯心肠。
主耶稣又教人祷告不要灰心,他设了个「寡妇求不义的官」的比喻,总结说:神为他的选民「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么?我告诉你们,要快快的给他们伸冤了。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么?」(路加福音十八1─8)天父做事,有他的时间表,他会为他的选民「忍了多时」,还会「等候」施恩(以赛亚书三十18)。怎么要等,不马上施呢?我们不明白。然而无论我们明白也好,不明白也好,天父做事确有他的时间(马可福音一15;罗马书五6;以弗所书一10)。在上帝的设计和旨意中,人需要时间成长、学习,需有经历锻炼,才能培养出忍耐、勇敢和坚强的美德。人经得起风雨、挫折与时间考验的毅力,方可在此彰显出来。和做人一样,祷告也须不屈不挠,不能半途而废,不轻言灰心、放弃。
祷告的「得」与「失」
人性喜「得」,读书为「得」学问,工作为「得」金钱,追求人生伴侣为「得」自己的家,怕得罪人是为了「得」人欢心。人祷告的目的,几乎全为了有所「得」。不但自己想「得」,也想自己关心的人「得」,故为之代求──天父只是我们索求取得的对象,不是服侍、敬拜、赞颂,感恩、奉献的君王,故此一听说应把荣耀归他,就认为他喜欢谄媚!
主耶稣扩充我们的视野,他教我们既然在祷告中有「得」,也应学习有所「失」。他说,「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不要把自己放在首位,老是惦念自己。在祷告中,我们可以学习「舍弃」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成分,学习「舍弃」贪欲、疑惑多虑的性情。主耶稣教我们祷告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他以身作则,临上十字架前祷告说:「父阿,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加福音廿二42)。他让我们知道,祷告不一定是求己意「得」成,我们也可以「舍弃」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一意孤行的性格,「得」著虚心学习的能力,能向天父更美好的旨意屈服,有被改造和进步之余地(这不仅是向全能神的屈服,而且是向真、善、美的顺服)。在祷告中,我们祈求罪「得」赦免、蒙主恩宠,便也当学习「舍弃」仇恨,「施」恩与人。
我们不应如世人,祷告只求「得」著现今管窥有限的好处。我们当知道,我们尚可「得」著灵魂洁净、品格建立──例如:在信靠上帝中,培养知足、无贪的美德;在诚实敬拜中,培养无伪真诚的品格;在「舍弃」己意,愿父的旨意成就中,获「得」虚心,并认识上帝和他美好的旨意,「得」著他为我们预备的、更美好、更丰盛的恩典。在祷告未蒙应允时,我们学习忍耐,产生坚强、不畏困难挫折的品格。藉祷告,我们与上帝来往,又与他建立亲密良好的关系。并在一切之上,让他得著荣耀。(二)
上一章 下一章 
 
祷告常遇到的难题
本文摘自《中信》之栏目
作者 张宇理
谈到祷告,我们心中有很多问题。未信耶稣的人会觉得与耶稣很生疏,就是心中有所诉求,也不好开口──这就像向陌生人求情似的,心中想他一定不肯帮忙。
但遇到危难,就不同了──正如在街上遇见贼劫,那管路过的是谁,肯不肯帮忙,总之就放声呼救。所不同的是有人获救后感恩图报,有人只顾庆幸死里逃生,把救命恩人抛到九宵云外。
上帝创造宇宙万物,从无变有,丰富之极:「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雅各书一17)。毋须等到有难,平日,他就帮助我们。他让我们思想正确、看得正确、活得正确,因而可以避过许多「逆天」(违背天理)而自招的灾祸。在人生不可免的难处当中,上帝又教我们知所自处──从不同的角度看困境,倚靠他,凭信心看到光明的出路,因而可保持心境乐观详和,对前景充满盼望。
世人抗拒上帝,是因为不认识他,以为他妨碍我们的幸福。同时,人也因不认识自己,而错信自己──正是「所托非人」,自作聪明。人以为自选的人生路向和生活方式,最能带给自己幸福快乐,结果却因为自己对人生与生命的无知,瞎子领瞎子,把自己弄得团团转,如羊走迷,灾祸绵绵。而且还不知道原因何在,只知空叹人生迷惘、旁徨、困惑、空虚、无奈、灰暗、孤单、绝望;心中常充满苦愁与不安全感,好像常有千斤重担积压心头,解决得了一个问题,另一桩烦恼又接踵而来。人不认识、不祷告上帝,以为因此可以省却「祷告的麻烦」,结果却为自己平添许多莫须有的麻烦。
天父有空管吗
祷告的人也有问题,问题的多少与认识上帝多少及信心大小成反比。认识上帝越少、信心越小的人,问题就越多。当然我们也不必装作强者,从此不敢发问──这种虚荣心理其实是我们内心虚弱、不能接受自己的表现。反之,敢问、承认自己无知、小信,倒也可算在无知中也有勇气、能接受自己。
有人问:「我个人琐碎的事,上帝管吗?不好意思麻烦他罢?人人都祈祷,世上这么多人,他不是分身乏术、忙不过来吗?」
这些人以为上帝像人,无力处理纷至沓来的繁重事务。他们忘记宇宙是怎么伟大复杂,上帝也一样创造,没有难处。耶稣告诉我们,天父的能力和细心,远非我们所能想像:「五个麻雀不是卖二分银子么?但在神面前,一个也不忘记。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路加福音十二6-7)
怎么祷告可蒙垂听
祷告蒙允固然没问题,问题出在不可能每个祷告都蒙应允,否则人人祷告求不死,岂非人人都活到万岁、万万岁吗?不可能!只是我们祷告,最常觉不可解、不能接受的,就是:
怎么上帝不听我的祷告?
圣经雅各书第四章二至三节说:「你们得不著,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得不著,是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
我在四零二期中,谈过祷告不蒙应允的原因,不在这里重复。我想说些正面、有助于祷告成功,并且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事。
一、常在主里,遵守主耶稣的命令。主耶稣说:「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