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与成祖二人雄才大略,直接指挥六部,确有“皇帝而兼宰相”的资格。仁宗宣宗,能力虽差,幸有三杨在阁,仍旧办到了小康。此后皇帝不如太祖成祖,阁臣不如三杨,国事安得不坏!张居正断然确定内阁的地位,把太祖废相的失着补救了过来。可惜,他一去世,人亡政息,明朝又走回下坡的老路。
他并未把六部的权力剥夺净尽。事实上,他给了它们以应有的充分权力:命令各省的抚按(巡抚与巡按御史),必须秉承六部。对御抚按,他也让他们有权督责各府州县。这样,全国上下各级衙门,才形成了一个整体。他自己之所以能够在极短期间,完成极大改革,指挥灵活,运用自如,也全靠有了这个整体。
在内阁及其以次一层一层的各级衙门之间,公文的来往必须迅速。因此,他特别注意驿递(谷应泰所谓“邮传”)。去掉驿站方面的小腐败,在他,可谓牛刀小试,很快地便办到了。还有,公事经办人的故意拖延,改革起来就比较费事。所好,他有严刑重罚作为后盾。拖延以外,如诬报、虚报、瞒报、夸大其辞的妄报,等等,他都有办法查出来,弄得没有人敢欺骗他,蒙蔽他。谁能比得上他精明呢?
张居正办事严格,但对人并不苛酷。人有小过,他写一封私函加以规劝或申斥。有了大过,他才依法办理。他把赏罚看得很重要。没有赏罚,的确也办不了事。然而他一向是赏得重,罚得薄。
不讲道理的人,也未尝没有他们的所谓赏罚。张居正的赏罚,除了极少数的例外,一秉至公。他尊重明朝已有的考绩制度。而加以认真执行。京内之官六年一考,京外之官三年一考。过去,常常只是例行公事。他呢,毫不客气:特别好的升,好的留,不好的降,太不好的去。可是,他不像某些大官之以给人痛苦为乐。他在原则上,是让胜任的人久于其任。
胜任的人,却不易找。风气好,好人多;风气坏,好人少。在少数的好人之中,能办事的人更少。张居正懂得“不求全”。用人,只是用其所长。此人的短处,倘与所任之事无关,不必计较。
他勇于自任,而律己未尝不严。反对他的人,说他接受贿赂,说辽王朱宪火(节)被废之时,王府的金宝都被他吞了。神宗因此而在他去世以后的第二年,抄他的家,却只抄得了十万两左右的银子而已(他家里原本是盐商,有钱)。
中国的社会,尤其是在明朝,是一个只讲私情,不讲国法的社会。谁要执法严明,谁就免不了得罪人。官位愈高,得罪人的机会便越多。想升官的升不到官,怕丢官的丢了官,说人情的说不到人情,借钱的借不到钱——如何不恨?恨张居正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他在世,大权在握,没有人奈何得了他。他一死,仇家对于他的家属,对于他的身后令名,就可以为所欲为,弄得他在死后的第一年官爵被“追夺”,在死后的第二年家产被充公,家属被充军,在家属之中,有若干人死在牢狱,长子张敬修被逼得自杀。 在他未死以前,便已有很多人想藉他丁忧而“夺情”(不去职)的一件事,造成轩然大波。其实,“夺情”是两位太后与神宗叫他如此,不许他因丁忧而沿例去职,要他留在任上办事。他自己未尝没有一再恳请去职“守制”。那时候,万历五年,他的改革的大事业刚刚作了一半;如果两位太后与神宗真让他走了,这大事业一定半途而废,明朝也决不会能够再撑上六十二年。反过来说,倘若在他死后,继起有人,像他一样地综核名实,替国家办事,明朝也不致于在六十二年以后便亡。
九一、神宗
神宗朱翊钧在明朝的皇帝之中,享国最久,从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到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有四十八个年头加一个月
即位位之时,他仅有十岁,张居正去世之时,他已经是二十岁。在这十年之中,由于生母慈圣皇太后陈氏管教甚严,张居正大权独揽,司礼太监冯保又颇与太后及张居正合作,神宗除了读书以外,无所作为,因此也就没有什么不好。
张居正一死,继任的首辅(首席大学士)先后为张四维与申时行。张四维是山西蒲州人,当权以后,把冯保赶去南京,也把张居正的亲信王篆、曾养吾二人挤走。申时行是苏州府长洲县(现已并入是县)人,嘉靖四十一年的状元,文章好,性情和顺,凭这两点,就很受张居正欣赏,被张居正提携进了内阁。于万历十一年四月接张四维的事,到十九年九月退休。
君子外柔内刚,小人外刚内柔,申时行呢,是内外俱柔。万历一朝的政治之坏,此人的责任最大。第一,他把张居正的一套综核名实的办法,束之高阁。第二,他帮助神宗逃学,不反对神宗之“每遇讲期,多传免”,替神宗想出一个偷懒的办法,用进呈“讲章”(讲义)来代替讲授,在事实上永久停止了“讲筵”。第三,他帮助神宗拒谏,“令诸曹(各衙门的官吏)建言,各及所司职掌,听其长(官)执而献之”。第四,他又教了神宗,把不愿接受的奏疏,“留中”(留住宫中),不批不发,置之不理。
这时候,神宗久已成年,虽则还没有抽上鸦片,却已懂得纵情声色,饮酒使气,贪财好货。所信任的太监,是坏过冯保若干倍的张诚;所宠爱的女人,是极端自私的郑贵妃。有一位大理寺的评事,姓雒,名于仁,忠心保国,准备一死,在万历十七年冬天写了一篇大文章,题为“酒色财气四箴”,献给神宗。这一篇大文章,字数不多,而一字一泪,针针见血:“臣备官岁余,仅朝见陛下者三。此外,惟闻圣体违和,一切传免。郊祀庙享,遣官代行;政事不亲,讲筵久辍。臣知陛下之疾,所以致此者有由也。臣闻嗜酒则腐肠,恋色则伐性,贪财则丧志,尚气则戕生。陛下八珍在御,觞酌是耽,卜昼不足,继以长夜,此其病在嗜酒也。宠十俊(十个漂亮的小宦官)以启倖门,溺郑妃靡言不听,忠谋摈斥,储位久虚,此其病在恋色也。传索币金,括取币帛,甚且掠问宦官,有献则已,无则谴怒,李沂之疮痍未平而张鲸之贵贿复入,此其病在贪财也。今日榜宫女,明日抶中官,罪状未明,立毙杖下,又宿怨藏怒于直臣,如范俊、姜应麟、孙如法辈,皆一绌不申,赐缳无日,此其病在尚气也。”
雒于仁在“酒色财气四箴”中,继续侃侃而谈:“四者之病胶绕身心,岂药石所可治?今陛下春秋鼎盛,优经年不朝,过此以往,更当何如?......陛下溺此四者,不曰操生杀之权,人畏之而不敢言,则曰居邃密之地,人莫知而不能言。不知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幽独之中,指视所集。且保禄全躯之士,可以威权惧之,若怀忠守义者,即鼎锯何避焉?臣今敢以四箴献,若陛下肯用臣言,即立诛臣身,臣虽死犹生也!惟陛下垂察。
神宗接到了雒于仁的这篇“酒色财气四箴”,不知如何是好,摆了十天,刚好是元旦,便在百官朝贺以后召见了申时行等人,口口声声声,说雒于仁冤枉了他,要把雒于仁严办。申时行建议,不必如此,因为传开来,老百姓一定会“信以为真”,最好是暂时置之不理,慢慢地叫大理寺卿把雒于仁赶走。果然,几天以后,雒于仁便称病请辞,被“斥为民”,了事。
申时行的如此作风,对雒于仁而言,可谓“保全善类”;对神宗而言,可谓“不忠”。
申时行以后的历任首辅,是许国、王家屏、王锡爵、赵志皋、沈一贯、朱赓、孛廷机、叶向高、方从哲,一共有九个人。
许国主政,仅有半年。他私德颇好,为人倔强,和“言官”(御史和给事中)合不来,终于因力争册立太子,被神宗准许辞职,(神宗的长子朱常洛,即未来的光宗,非郑贵妃所生,因此而迟迟未蒙册立。)
王家屏主政,也只有半年。他入阁甚早(在万历十二年十二月),中间丁忧了两年零三个月。当雒于仁几乎被神宗严办之时,他向神宗说:小官不会知道皇帝的饮食起居,规谏是我们辅弼大臣的事。“臣备位密匆,反缄默苟容,上亏圣明之誉,下陷庶僚蒙不测之威,臣罪打矣。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 次年,万历十八年,他自己也向神宗明说:“统计臣一岁间,仅两觐天颜而已。间尝一进瞽言,竟与诸司章奏,并寝不行。”在万历十九年九月升任首辅以后,他也和许国一样,再三请求册立太子。神宗骂他“希名”。他说:“名非臣所敢希。顾臣所希者,陛下为尧舜之主,臣为尧舜之臣,则名垂干载,没(死)有余荣。若徒犯颜触忌,抗争偾事,被谴罢归,何名之有?必不希名,将使臣身处高官,家享厚禄,主愆莫正,政乱莫匡,可谓不希名之臣矣,国家奚赖焉?使臣弃名不顾,逢迎为悦,阿谀取容,许敬宗李林甫之奸佞无不可为,九庙神灵必阴殛臣,岂特得罪于李献可诸臣已哉!”结果,神宗准他辞职。(李献可是礼科都给事中,在万历二十年正月因疏请“预教太子”,被斥为民。另有十人,因他而先后被贬被斥。)
王家屏走了以后,赵志皋作了九个月首辅。次年(万历二十一年)正月,王锡爵还朝,首辅的位置给王锡爵,直至万历二十二年五月王锡爵告老。
小说推荐
- 照水红蕖细细香
- 《照水红蕖细细香》作者:香江伊人(完结)_TXT下载爱情,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我爱那平淡中的妩媚妖娆,我爱那聚散离合中的肝肠寸断,我爱那与子偕老的美丽神奇,我更期盼,能在这遥远的古代,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作者:所写的《照水红蕖细细香》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细说宋朝
- 本书叙述自宋太祖统一全国至元灭南宋期间的历史,涉及两宋、西夏、辽、金等政权的重要历史和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叙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重大事件,以及宋太祖、辽太祖、金太祖、宋仁宗、宋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重要人物,并对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包拯、狸猫换太子等进行了历史的阐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6章
- 细说两晋南北朝
- 从泰始元年十二月普武帝司马炎代魏起,到隋朝灭陈,统一南北,前后共有三百二十三年(公元266年2月到589年2月 这是一个交织着光明和黑暗的历史时期 三百多年间,除西晋统一后的二十年外,分裂、割据、混战,迄无间断。数十万以至上百万人颠沛流离的惨状竟屡屡出现。长安、洛阳、邺、建康、江陵等名城都曾茂草丛生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7章
- 细说清朝
- 本书是“黎东方讲史丛书”之一,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建立清朝至清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对俄和战、yapian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吴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鸿章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9章
- 细述唐朝
- 历史其实应该很好玩!权谋、宫斗、战争,父子相残、兄弟相煎、君臣反目、忠诚与背叛 如果把这一切串起来,那历史将是一个非常非常吸引人故事《细说唐朝》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李渊起兵反隋的真正原因?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究竟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李显是否死于老婆韦氏和女儿之手?开元盛世的唐朝有多强盛?安禄山和杨贵妃
- 穿越架空曾经很酷连载中
- 最新章:(23)东突厥的崩溃(2)
- 细说三国
- 细说三国 作者:黎东方 西洋人谈西洋史,常常有某一民族衰亡,另一民族继起的说法,或是某一文化崩溃,另一文化诞生的说法。汤因比(A#8226;Toynbee)与前人不同的地方,是改用“社会”一词,代替民族或“文化,并且补充了一点:某一社会崩溃之后,其构成要素可能被次一社会所局部保存。汤因比喜欢说“中国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1章
- 细说隋唐
-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长达数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仅存的国家,其根本在于有着凝合力极强的文化道统,在于这个文化道统派生出来的大一统的国家观。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家观,由此,中西方的历史学家在研究统一问题时,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非但是重视,且作为经典的现象来加以阐述 中国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1章
- 细说民国大文人
- 民*国版的《世说新语,记载了众多民*国大师的妙言异行、趣闻逸事 书中所叙,皆从三百多部书籍,上千篇文章中采撷而来,作者加以斟酌、选捩、修改、增删、归类、排序、承启,终成此书 作者希冀用逸事的路径,轻盈的写法,笔记的形式,尊仰的灵魂,来对其人其事进行梳理,重现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那些唾珠咳玉,环佩叮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56章
- 细说抗战
- 本书由旅美着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抵御帝国主义入侵的壮烈历史。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本丛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着作 作者:所写的《细说抗战》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