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在二税法之中,他又加进了间架税、茶税等苛捐杂税,以搜刮民脂民膏。
史家对唐德宗的评论是:他极力想做个至圣至明的天子,然实际效果恰恰相反,昏庸地用了许多小人,靠着幸运才维持了统治。
细说隋唐63:理财家刘晏
一国之命脉,在于经济。唐朝之繁荣,得力于经济。掌管与调整经济事务,时称理财。唐朝前后出了许多理财家,刘晏是其中的佼佼者。
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东北)人。他进人仕途,进得相当奇。八岁那年,唐玄宗到泰山封禅,他随着一起去,在途中献了一篇颂词。唐玄宗见他年幼,甚是惊奇,让宰相张说测试他的才华。测毕,张说汇报说:“这是国瑞。”唐玄宗立即授他为太子正字。公卿们将他视为“神童”,争相宴请,由此名声大振。
虽以文学叩开一r仕途大门,然刘晏最感兴趣的,却是经济。,对此,他花了相当大的工夫去研究。他研究经济,不是从纯经济出发,而是将经济与时代背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当他被授为夏县(今属山西)县令后,他将他的研究所得,在县内进行了实验。实验的效果非常出色,不用他督促,当地的民众便自动地缴纳赋税,一时称为美谈〔;他对经济有着一套独到的看法,然其宗旨却是利民,这与其他理财家刻剥民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由此,在他转任温县(今属河南)县令后,受到了民众刻石的颂扬。
正当刘晏要为盛世进一步贡献经济才华时,安史之乱爆发了。他避难于襄阳(今属湖北),在江南准备另起炉灶的永王李磷,看中一r刘晏的理财能力,任命他为高官、可刘晏拒绝了非正统的李磷,投到唐肃宗的阵营。他被拜为度支郎中,兼侍御史,领江淮租庸事,由此负起了经营南方对唐廷运输线的重责。然他到达吴郡(今江苏苏州)后,李磷的兵锋已经逼来,他利用各种政治势力的矛盾,为唐廷保存了这块土地。
在以后的岁月中,他出任过地方长官,也担任过中央负责经济的要职,他虽做出了一些成绩,受到舆论的好评,然由于官场的倾轧,儿经沉浮,终未能在经济领域中大显身手。
唐代宗登位,刘晏以宰相衔领河南江淮转运、度支、盐铁、铸钱、租庸、常平使,集经济事务与大权于一身。他所领之事都是要务,然要务中的要务,是解决关中缺粮的问题。
自战乱以来,运河潜运儿乎中断,首都所在地关中需要的粮食,只能从长江、汉水等地辗转运来,由于运输困难,致使关中粮食十分紧张。每斗米值千钱,当地农民用麦穗供应禁军,宫中有时竟也遇无米之炊。
刘晏为解决这问题,不避千辛万苦,亲自在运河线路上勘探了一遍,个面地了解了情况。随后向幸相元载上了一道书,提出重新整治运河,恢复原有的槽运。此事本在刘晏权限之内,然他为避免其他方面的掣肘,以及嫉妒之人的谗言,而请求元载的支持。此事因有利于宰相的政绩,元载批准了刘晏的计划。刘晏又为了取得沿途地方的支持,和各节度使确定了嘈粮的分配数额。在上下一致的支持下,刘晏整治了淤塞的运河段落。接着,恢复了运河的槽运。
他的成绩是喜人的,每年向关中输送四十万解粮食,赢得了唐代宗的高度赞扬。从此,不论关中是否遭受水旱,粮食保持了合理的价位。
在重新开通运河嘈运后,刘晏为向关中运送更多的粮食,在潜运的粮耗上做起了文章。他通过实地调查,注意到江、仆、河、渭各大水系的水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槽运从江南直达关中,因路途遥远,舟船朽毁,一路损失不断。对此,他作了分段处理,在各大水系之间设立粮仓,以作中转之用。其具体的安排是:江船至扬州(今属江苏)而止,沛船至河阴(今河南郑州西北)而止,河船至渭口(今渭水人河口)而止,渭船通达长安。由此,在槽粮总数不变的前提下,运送到长安的粮食增加到百余万解。
国以民为本,在农业社会,人口多少,决定着劳动力的多少,而劳动力的多少,则决定着国家的赋税收人量。由于战争,战后人口逮减,加上落镇割据,隐匿其治下的民户,遂使天下户口数下跌百分之八九十。
为此,作为一个理财家,刘晏推出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户的增长,以改变民户凋零的状况。他在诸道设立巡院官,以及时反映各地丰灾的情况,并在丰年以高价收购粮食,在灾年低价出售粮食,以保证农民的利益。此外,遇到特大的灾害,官府减免赋税,或出面贩济,使农民有生活的保障。在如此利民的措施下,民户有了显著的增长。
在刘晏刚出任转运使时,天下户口仅有二百万户.到了他的晚年,增到三百万余户。民户的增长,相应地提高了国家的赋税收人,从年四百万缉,提到了一千万绍6
对盐业的整顿,刘晏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对民生而言,盐是仅次于粮食的生活必需品。由于以前缺乏统筹的盐务,致使私盐泛滥,民众负担加重,而国家的盐税收人大减。
刘晏对盐实行了专卖法,并辅以灵活的方法。他于产盐之地设置盐官,收购盐户生产的盐,然后转卖给盐商,由盐商分售于各地。此外,对一些距离产盐地较远的地区,为防止盐商在那里谋取暴利,将官盐运送到那里储存起来,于盐价过高时投入市场,均衡盐价,此称为常平盐。
在刘晏主持盐务后,国家盐税大增,仅江淮地区,就从四十万绪,增加到六百万络,而民众不仅保证了用盐,且对盐的开支大减。相比之下,不属于刘晏管辖的地区,盐价却一直居高不下,如盛产池盐的河东地区,其盐利不过八十万络,盐价超过了江淮的海盐。盐务的妥善处理,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私盐的贩卖。当长安有一次盐价腾贵时,他奉命急调外盐以济长安市场,由于他真正控制了盐务,从扬州调盐入京,仅用了四十天,被长安居民视之为“神”。
对调节市场,实现贡赋的真正价值,刘晏也自有他的独到之处。各地出产不一,而有些产物在当地价钱较贱,尤其是人烟稀少的地方,所产之物更是不值钱,当这些产物被当做贡赋,经过长途转运,送到首都后,其运输价已超过产物本身的价值。刘晏让当地政府收购产物,折算成货币,然后将货币贡人首都。仅江淮地区,每年即可贡人十余万络。
与其他掌管经济事务官员最大的不同处,在于刘晏能及时掌握各地市场的行情。他派了诸道巡院官驻在各地,随时注意各地市场的变化,一有变化,便通过严密设置的快马、骤站系统,立即迅速通报于他。不出数日,他便能知晓各地市场的变化情况,由此能让各地市场互通有无,以平衡物价,繁荣市场。他自称,这种办法,简直像钱在地上流一般。
刘晏的成功,在于他的敬业精神。他几乎没什么业余爱好,而将自己完全融人到了经济事务中。每日上朝,在马上筹算,处理事务,直到半夜,连休息日也如此。不论事情多么繁杂,当日事必当日毕。他的居所,极为粗糙简陋,饮食毫不讲究,甚至连一个侍候的奴脾都没有。
大历时期,人称军国费用全仰仗于刘晏。换句通俗的话说,刘晏是唐代宗时代的“财神爷”。
他理财多年,为做好理财工作,他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并强调“办集众务,在于得人”,从而培养了一大批的理财人才。在他死后二十多年,他所培养的人才,如韩徊、元诱、裴腆、包洁、卢微、李衡等,相继掌管了财赋。
刘晏用人,有个原则,即只用士人,不用俗吏,他对此的解释是:“士有爵禄,从而名重于利;吏无荣进,从而利重于名。”此外,他还将大量财货馈送给天下名士,名士们由此到处为他美言,提高了他的名声〔,
在唐德宗即位后,兴许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缘故,刘晏开始走下坡路。他以前曾与杨炎一起在吏部共过事,两人矛盾极深。在元载获罪后,他奉命进行审讯,乘机将杨炎赶出了中央。君位更迭,杨炎东山再起,为替元载报仇,更为自己出气,以刘晏谋立妃子为皇后,和朱牲份且谋等罪名,说动唐德宗将他贬为外官,再予以赐死。
刘晏死得冤,天下皆为他喊冤。
细说隋唐64:杨炎与二税法
中国经济史上,曾有过两次影响深远的改革,一次是“二税法”,一次是“一条鞭法”,前者是唐朝的杨炎推出的,后者是明朝的张居正推出的。
因这“二税法”,杨炎的大名得以传之后世。
杨炎,字公南,凤翔(今属陕西)人。他的父亲杨播是唐玄宗时代的进士,然中举之后,却厌恶官场,做了隐士,诏举为谏议大夫,又弃官回了家乡,自号玄靖先生。杨炎长得一表人才,文章极具雄气,处世极具豪气。人以为他肖似其父,有隐士之风,遂送了个雅称,叫“小杨山人”。
其实,杨炎与其父根本不同,有着强烈的官场情结。他凭着才华,在仕途上平地一路做去,在唐代宗时期,直做到中书舍人。他和常衰一起知制浩,常衰擅长起草任命官员的诏书,杨炎擅长起草天子施行恩命的诏书,两人各有千秋,人并称为“常、杨”。
小说推荐
- 魂归隋唐 隋唐乱
- 隋唐乱作者:风笑我 现代人魂归隋唐作了李元霸随之而来的种种际遇 隋唐乱.第一卷天下纷乱第一章天雷送子“向书渐”瞿教授在古墓中高声叫着,可是没有回应 瞿教授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自己这个弟子平时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可每次出外实习却是积极的不得了,经常脱离大部队走的不知去向…这要说得好听是刻苦钻研考古专业,说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7章
- 穿越隋唐之隋唐乱
- 隋唐乱作者:风笑我 现代人魂归隋唐作了李元霸随之而来的种种际遇 隋唐乱.第一卷天下纷乱第一章天雷送子“向书渐”瞿教授在古墓中高声叫着,可是没有回应 瞿教授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自己这个弟子平时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可每次出外实习却是积极的不得了,经常脱离大部队走的不知去向…这要说得好听是刻苦钻研考古专业,说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7章
- 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
- 李牧穿越隋唐年间,所有人对李牧来说都是NPC,李牧可以从任何人身上领取任务,获得奖励 杨广:助我称帝 李秀宁:别说话,吻我 张丽华:妾身,愿为奴为婢 宇文成都:大哥,我是你的小弟啊 秦叔宝:偶像,选我 程咬金:大佬,腿上缺挂件不 本书又名《大隋乱不乱,李牧说了算《我在大隋划船不用桨的那些年 作者:胡
- 穿越架空胡言不说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预告
- 照水红蕖细细香
- 《照水红蕖细细香》作者:香江伊人(完结)_TXT下载爱情,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我爱那平淡中的妩媚妖娆,我爱那聚散离合中的肝肠寸断,我爱那与子偕老的美丽神奇,我更期盼,能在这遥远的古代,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作者:所写的《照水红蕖细细香》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细说大唐大全集
- 《细说大唐大全集》是一部“白话历史”的扛鼎之作,写作手法颠覆了传统史书的死板和索然无味;这是细说活说唐史的经典读本,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同时,这也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历史书,能唤起更多的人对历史的兴趣。书中运用的细说理念,既没有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信口开河,而是以通俗生动的文笔叙述严肃的历史故事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02章
- 细述唐朝
- 历史其实应该很好玩!权谋、宫斗、战争,父子相残、兄弟相煎、君臣反目、忠诚与背叛 如果把这一切串起来,那历史将是一个非常非常吸引人故事《细说唐朝》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李渊起兵反隋的真正原因?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究竟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李显是否死于老婆韦氏和女儿之手?开元盛世的唐朝有多强盛?安禄山和杨贵妃
- 穿越架空曾经很酷连载中
- 最新章:(23)东突厥的崩溃(2)
- 细说三国
- 细说三国 作者:黎东方 西洋人谈西洋史,常常有某一民族衰亡,另一民族继起的说法,或是某一文化崩溃,另一文化诞生的说法。汤因比(A#8226;Toynbee)与前人不同的地方,是改用“社会”一词,代替民族或“文化,并且补充了一点:某一社会崩溃之后,其构成要素可能被次一社会所局部保存。汤因比喜欢说“中国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1章
- 细说明朝
- 《细说明朝 在黎氏讲史系列中,此书的受欢迎度似乎不及《细说清朝。但作者认为“清朝之所以能在入关以后立足得住,在于沿袭了明朝制度之长,而革除其短”故而在此书中,就明代制度,一气细说了十四个题目,深入浅出,最见识力,也颇有助于对黄仁宇所谓明清是第三帝国的把握。若说本书的不足,一是万历以后草草收场,让人有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细说宋朝
- 本书叙述自宋太祖统一全国至元灭南宋期间的历史,涉及两宋、西夏、辽、金等政权的重要历史和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叙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重大事件,以及宋太祖、辽太祖、金太祖、宋仁宗、宋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重要人物,并对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包拯、狸猫换太子等进行了历史的阐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