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的红颜知已赵四小姐

第82章


在军警的簇拥下再次沿着狭窄的楼梯下楼,这时,外面已经飘扬起了霏霏的细雨。太阳无光,监狱幽深。A记者在张学良夫妇走到龟山监狱一条阴暗的廊道时,开始对他们进行采访。    
      记者:曾先生,您对“立法院”的这种现象,有何感想?    
      张学良:我没有注意到这些新闻,而且实在毫无兴趣。我现在实在不愿对此类事再费心思。    
      记者:赵多加女士,您和您的丈夫是否想到大陆去传播福音?    
      赵一荻:无论到哪儿,我们都愿意去传播福音,不过那得看机会。    
      记者:曾先生,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    
      张学良:我没有什么特殊的养生之道,只是会吃,会睡,平时都是从晚上10点,一直睡到隔日上午的11点。中午吃饭以后,再睡上两个钟头。再加上不愁吃,不愁穿,心情保持开朗。所以就会长寿。    
      …………    
      圣诞节飞临夏威夷的神秘来客    
      1993年12月18日,美国旧金山是个平常的日子。    
      就在这一天,一位本世纪东方最有影响的传奇人物,却悄悄从台湾搭飞机飞抵了这座美国西部城市。他就是张学良将军,携同他患难与共的夫人赵一荻,第二次来到了美国。    
    
第四卷 冬第五章 香殒神谷(3)
    张学良夫妇第一次出访美国是1991年6月10日。那一次他们也是在中午时分抵达这里,所不同的是,前次他和赵四小姐的到来,曾在这座美丽的城市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那次轰动与其说因幽禁长达半个世纪的少帅首次露面,前来美国探亲访友,不如说少帅来美有转道赴中国大陆的可能。所以,众多海外媒体都云集旧金山。准备一睹少帅的风采,同时也渴望获得张学良、赵一荻由此飞往大陆的第一手新闻。    
         
      可是两年以后张学良再次携夫人来到旧金山,媒体对他们的关注早已失去了兴趣。因为在媒体看来,张氏夫妇无非又像前次来美国一样,全然是私人性质的探亲访问,不会再有什么暴炸性新闻可以采访。但是记者们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张学良一生无不具有传奇的色彩,赵四小姐在任何时候都会为她的夫君平添引人注目的新闻。现在他们再次飞到美国来,绝非仅仅是探亲,而是要在这里做出个日后让世人震惊的重要决定:从此在美国定居!    
      这就意味着张学良、赵一荻从此再也不会回到台湾去了。他们将永远告别那个幽禁了整整半个世纪的台岛。这位敢于发动对蒋兵谏的东北军将军,在年至耋耄的时候,面对着无法回到祖国故里的严峻现实,他毅然选择了来美国长期定居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后归宿。张学良来到夏威夷不久,即作出拍卖台北旧居所有文物的决定,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张学良赴美之前,本来想出售当年他们自己出钱在台北郊区复兴岗建的那幢小楼,可是由于赵一荻的反对,没有马上出手。赵一荻说:“如果我们现在就将房产出手,一定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他们就会知道我们这次去美国,有长期不回来的打算。所以,最好将来再出手。”    
      张学良认为赵一荻的担心并非多余,为小心起见,他们从台北起飞前,甚至连他们在台北天母租用的一处住房不敢退租,以防引人注目。    
      张学良和赵一荻秘密抵达旧金山后,只在张闾瑛家里(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女儿)作短暂停留,不久即飞往四季如春的夏威夷。这里有张学良的五弟张学森一家。    
      张学森的家位于海边,虽然房间宽大,可是,赵一荻却在这里住得不习惯。不久,张学森出面,为他们在临近夏威夷大海的希尔顿大酒店里,租了一个高层公寓,以让大哥和大嫂在此久居。因为在那时张学良、赵一荻已经看好了夏威夷,暗暗将这里选定为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站!所以一切都要作长期居住的准备。    
      张学良常常陪着赵一荻去看大海。他们隔着层层碧波眺望远方天际,似乎从那里可以望得见阔别多年的祖国。    
      “这里真像北戴河!”在大海的熏风中,赵一荻忽然感到她年轻了许多。她凝望着碧绿的海浪,常常会产生思绪的意识流。当年北戴河落水遇救和她们在海边吟诗的情景,又俨如电影镜头一般不时浮现在她的眼前。    
      “是啊,绮霞,可惜我们现在都老了,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下海,去游泳和洗海澡了!”张学良感叹。    
      “如果我们能让时光倒流,那该多好?”    
      “虽然时光不会倒流,可是我们在这心旷神怡的地方,至少可以找回年轻时的记忆。”    
      “可是我们毕竟不能在记忆里生活。”    
      “绮霞,夏威夷终究是我们晚年最理想的休息之地啊!”    
      “汉卿,寂寞。夏威夷虽然适宜我们生活,可是,我常常感到这里很寂寞。”    
      张学良发现她眼里有种淡淡的忧郁。他知道自从离开台湾以后,赵一荻感到心里最空虚的,莫过于她不能再像从前那样,经常到士林凯歌教堂去听周联华牧师的讲经。他知道她寂寞,就鼓励赵一荻在这里重温《圣经》和美南浸信会下发的神学函授讲义。可是她却仍然喟叹:“讲义是死的,而神学是活的。如果我们仅仅在这里空读讲义,不能去教堂作礼拜,那么,无论如何也难称得上个真正的基督教徒啊!”    
      “绮霞,我听学森说过,檀香山也有家大教堂,而且又是咱们华人办的大教堂呢!”张学良忽然想起什么,对赵一荻说。    
      “有这样的事?”她且惊且喜。    
      “有,学森说,这里的教堂有许多华人去作礼拜。”    
      “那我们去作礼拜,可以吗?”    
      “当然可以,天下基督是一家嘛!”    
      “谢天谢地,那就太好了!”赵一荻高兴得流下了眼泪。到美国以后,她的精神忽然变得格外脆弱,有时一经受大悲大喜,她就会潸然落泪的。    
      6月22日,赵一荻走进了檀香山的华人大教堂。这是她到美国后第一次在公开的场合里露面。她的出现立刻在夏威夷激起反响,因为赵四小姐太出众了,虽然她已经不年轻,可是由于她多年善于保养,所以年轻时风韵犹在。来教堂的前一天夜晚,她和张学良回到希尔顿酒店的高层住所后,就在幽幽灯光下写了一篇《基督感言》。这是她到美国后写下的第一篇对基督的见证。    
      第二天上午,赵一荻在中华大教堂面对一张张陌生的脸孔,宣读了自己昨天晚上熬夜写下《基督见证》。她念道:    
      “亲爱的兄弟姐妹:平安!    
      我过去常常有病,在来美国以前曾摔倒了好几次,已经很久没有证道了,也没有作见证,欠了上帝的恩典,但是上帝还是一样的爱我。真是非常奇妙。我从来没有想过会到夏威夷来,我今天到这儿来完全是上帝的安排。现在愿上帝给我力量讲他要我讲的话,使信主的弟兄姐妹们信心增添。使不信主的朋友因耶稣基督自己的话,也能奉耶稣作救主,成为基督徒。我讲得不好,请大家愿谅。    
    
第四卷 冬第五章 香殒神谷(4)
    我虽然身体不好,但上帝要我来,我一定要来。我现在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所以我要写一点文字,提醒自己。我们真是感谢上帝的恩典,他拯救了我们。我们过去也是不信上帝的人,沉沦在罪中。过去我们曾经富有过,也贫穷过,我们没有尽心,尽力爱上帝,但是上帝还是不丢弃我们。因为上帝就是爱。……现在的基督教徒很少有人敢这样传讲上帝的话,任凭传播的媒体,报纸、杂志播出许多奸淫偷盗的节目,黄色、黑色的文章来毒害青年,不顾对世界、对社会、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我们基督徒要有勇气去讲正义的话,把耶稣基督      
    的福音传播出去。使世人知道人应该怎么去活,人活着不但是为物质,为金钱。因为人没有带着什么来,也不能带什么去,一切都要过去。惟有上帝是永恒的。……”    
      张学森和张学良关系密切。他当年在作出来美定居前,也曾得到过这位同父异母弟弟的支持与点拨。他之所以选中夏威夷,当然并非因为这里临靠大海,景色宜人。更主要的是,这里有他在台湾时就相依为命的五弟张学森一家。    
      早年他和赵一荻幽居在台北复兴岗小院里没有外出自由的年月,张学良只能与近在咫尺的五弟一家共享天伦之乐。他们两家人在饮酒谈笑间消去了诸多的幽居之苦。如今张学良希望和居住在夏威夷的张学森一家重温往日旧梦。同时,他住在距檀香山很近的海边,在洛杉矶和加洲的女儿张闾瑛夫妇、儿子张闾琳伉俪也可以随时飞到此地。正是考虑到晚年的种种生活需要,张才选定夏威夷作为他和夫人的养老之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