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续

第139章


“ 
李斯心理了解少龙的苦衷,现在大秦上下,许多人都心存异心,难保他们不会在节骨眼上使坏,而这场仗却是少龙输不起的,一旦战败,不要说六国大军兵临城下,就是大秦内部不满少龙的人,也会趁势而起。 
李斯为人精明,而且做事极有魄力,现今又得少龙授权,相比秦军军需必不会再出差池。 
”大王,那臣下的御使之职由谁接任。”此战势必无法短期内结速,而李斯的职位也不可空悬过久,所以提出心中的问题。 
此事少龙也早有定义,说道:“此刻我大秦同仇敌忾,相比冯劫大人的政务要轻松不少,我看就由冯大人暂时监管李大人的差事,冯卿,你看如何。” 
冯劫为小盘生前所推崇的人,他的为人禀性少龙也十分清楚,此时重用于他,日后必可收服于他,而且少龙此举另有含义,大秦诸臣之所以反对少龙,除了一点拥簇赢氏之心之外,其实更担心的是自身的安危,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他们心中,此次少龙登基,就代表了大秦已被人所代替,他们这些旧朝旧臣,自然为新君所忌,少龙若起杀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若是赢氏子孙继位,事情则就不难,新君登基固然会忌讳旧臣,可是却不会大举诛杀,毕竟自己这群人也是忠于大秦的。 
冯劫见少龙如此信任自己,心中安觉得惭愧,其实在他的心中,对少龙的即位还是采取默认的态度,少龙的才干如何,他在先前的共事的过程中早就领教了,先前之所以没有出声应和,也只是因为先前忠于大秦,现在却要效忠于外姓之人,觉有点不忠之意。 
“王陵上将军,此次寡人决定以你为帅,你领军三十万,三日之后领军出征,你意如何。” 
王陵也于昨日深夜返回咸阳,对于小盘传位之意,却是万分赞同,其实在他心中,少龙比起小盘,更适合这个统一大业。 
见少龙如此重用自己,自然万分高兴,可是也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六国此次大军出征,除了统帅有点争议之外,其他各统军将领都是能征善战的将领,而且此次虽然以韩太子为帅,可是那却是表面的,其实六国各自为战,虽然期间有隙可转,但却不是自己可以做到的。 
“大王,末将虽愿为国征战,可是却也有自知之明,还请大王另则良将,末将愿为副将。” 
少龙见此,含笑阻止他道:“上将军无须推迟,此事我早有决断,好了,今天暂且朝会至此,王陵、昌平君、昌文君、李斯、蒙恬、蒙武、王贲、冯劫,你们几位随寡人来,寡人和你们有要事相商。” 
少龙所点之人,都是目前最为可靠的,其实少龙此举实在有失稳妥,必定会引起其他诸臣的议论,可是少龙的决断却不可为外人所知,下面的这些人一旦知道计划,很可能就会泄露出去。 
少龙见自己的这些亲信,都面带焦虑之色,知道他们担心大秦的局势,而且自己在朝中所做出的诸般决议,都有不稳妥之处。 
“大王,不知道你有何决议。” 
“你们认为以大秦目前的局面,有否可能正面击败联军呢,我认为不可能,不知道你们认为如何你?” 
少龙语出惊人,却引起在座之人的共鸣,大秦的局势如何,他们自然了然于胸,可是却碍于诸般原因,不敢出口。 
李斯却为众人中最冷静的一个,仔细一想,发现少龙话中另有蹊跷。,问道:“大王,既然正面无法击溃,那侧面如何?” 
少龙心中暗赞,李斯的确厉害,听出自己的意思,却还是不随便卖弄,语气虽有讨教之意,却暗含称赞之意。 
“事我已仔细思考过,此次六国所出兵马与以前一样都是六十万,可是却在本质上有着不同,以前联军六国却各怀鬼胎,为了保证实力,所派出的兵马都不是国中精锐,但是此次却是精锐尽起,尤其是韩国,为了替太子保驾,就连国中最精锐的骁骑营,也出动了一半,而其他五国所出兵马也多为精锐,相比之下,而大秦则相形逊色,我之即位,国中就埋下了诸多的隐患,若是此次交战,必然有着诸多制纣,可是我却发现,此次联军,六国却留下了一个大漏洞,我们此次击败六国,就看我们可否利用那个漏洞了,不过先恕我卖个关子,你们猜一猜这个漏洞到底在哪。” 
少龙有意考一下这些心腹,看一下他们各自的专长,以决定然后如何重用他们。 
.................................................. 
我昨天包了夜,精神有点不济,所以这节写的有点乱,还请大家原谅,至于许多朋友在书评中所提出的,有关少龙将立谁为太子的问题,我可以预先告之大家,肯定不是项羽,而是纪嫣然诸女所生的儿子,少龙原先不育是由于乘座时空机的缘故,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段历史对少龙的影响就慢慢消减了,不光是思想上,而且在身理上也是,大家觉得这个意见如何。
第五十八章 大秦出兵
爬爬书库
李斯虽才智无双,可是在行军打仗上面,却是不及王贲他们,少龙话刚出口,王贲就领悟过来了,激动的说道:“大王英明,看来韩国必是我们打破局面的关键点了,只要小恬他们进展顺利的话,击败联军也是指日可待的。” 
蒙恬毕竟也为大秦日后的名将,反映也只比王贲慢了一步,紧接着说道:“大王放心,我兄弟二人必为大王拿下韩都。” 
可是少龙却微微摇了头,说道:“小恬你说错了,你们兄弟紧记着,对韩国的攻势一定要猛,最好直逼韩都,但是不要攻破他。” 
蒙恬疑惑的问道:“大王,围魏救赵的计策早被人用烂了,联军中自然有了看出其中蹊跷,倒还不如攻破韩都,到时候六国自然人人自危。” 
少龙微微一笑,心中也知道蒙恬的才能是表现在战场上的,对于政治那一套没有什么天赋,这也是他后来为李斯他们谋害的原因所在,解释道:“小恬,你所说的我也知道,可是对于人性你了解的太少了,正所谓事不关己,己不劳心,但是一旦牵涉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任何的才智也不管用,此次联军中韩国出了二十万兵马,一旦你们大军直挥韩国,势必不会受到多大的阻拦,一旦兵临城下,联军必受震动,也许其他各国会不为所动,可是韩太子却不行,韩都一旦被破,韩国实力必然大为削弱,即便最后联军取得胜利,可是韩国却再也没有争雄的实力了,我想这点韩太子不会不知道,而一旦韩军撤退的话,联军基本上也就名存实亡了,所以此次,小恬你们要以迅雷之势攻打韩国,而王上将军则要稳守函谷关,不论对于如何,都不可轻举妄动,你们可否做到。” 
王陵虽然不喜一味的防守,可是目前的局势,却不容许他多做选择,王翦的去世,大秦现存的将领,除了少龙之外,根本就无人可以胜任了,可是少龙却无法抽身离开。 
“大王,可是我们一旦离开的话,咸阳的兵力就显得薄弱了,一旦朝中有人起不臣之心的话,局势就无法控制了。”王陵对于大秦的内乱十分担忧,以前有王陵这样的军中要员在,那些人可能心存忌讳,但是一旦他们领兵之后,那些人很可能趁机造反。 
“上将军,这点你无须担心,恒奇的三万大军很快就回来了,而且嫣然她们所率领的乌家精锐在这几天,也会达到咸阳的,有了这两路兵马,加上城中的都骑兵,我组可以应付一切变故,王上将军,小恬,小武,只要你们进展顺利的话,我相信朝中那些人根本就不敢造次。”多出了两千年的历史知识,少龙对于那些朝中叛乱,比起王陵他们知道的更多,那些历史凡是乱臣造反的时机,都是选在国内内外交困的时候,此时的大秦面临联军的入禁,全国上下空前的团结,即使那些人想作乱,跟随的人也不会太多,但若是前方一旦失利,全国立马陷入混乱当中,国中内乱也将为时不远,所以少龙派遣蒙氏兄弟速取韩国,除了处于战略的考虑之外,也需要一些胜利来压制朝中的不满之声。 
“李斯” 
“大王有何吩咐。” 
“李斯,此次计划中,我最为担心的就是你这个环节,不但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容易出错的环节,那些不满我们的大臣,也许在表面上奈何不了我们,可是若是在后勤上跟我们过不去,事情就会很严重,现在我给你一道密旨,但凡有人阻拦你行事,一概杀无赦,不过你要记住,一切都要秘密从事,否则必然引起风波。” 
少龙也是无奈行事,在少龙心中对李斯始终有所芥蒂,就是他的心胸狭窄,无容人之量,但是若是不授他以大权,又难以保证大秦的军需运行如常。 
三日后,少龙亲自送王陵他们出兵,而当天下午,纪嫣然所带领乌家精锐也抵达了咸阳. 
"少龙,现在咸阳的局势如何呀,我们在路上所得到的都是一些表面消息,我们之所以比预计时间早到了三天,就是担心咸阳的局势你无法控制。“ 
纪嫣然她们刚到咸阳的时候,也学别人那样叫少龙为大王,可是少龙坚持不允,既然身处如此境地,已经无从改变,可是少龙还是希望有些不同,纪嫣然她们无疑是少龙最亲密的人,若是她们也待自己若之君王,少龙实在无法接受。 
”嫣然,你们不需要担心,开始我也以为局势十分严峻,可是没想到小盘在我来之前,作了许多的应对措施,虽然秦国之内反对我之人不少,可是不敢明目张胆,但是我也不敢擅自行动,若是对他们有什么,只怕大秦上下人人自危,现在我们只好以不变应万变,只要前方进展顺利的话,朝中不满之声就会被压制下去,到时候只需要消灭一些顽固分子,那大秦就再无内忧可言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