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续

第144章


所以我鄙视他,就将他写成了一个反面人物,也许这段话有的朋友不喜欢,那请那些朋友跳过这几行字就可以了(哈哈,都写完,好象不再需要跳了呀。)。 
大家以后还有十分问题,都可以提出来,但是我毕竟精力有限,只能对一些反映人数比较多的,作出一些大概的解释,好了,谢谢大家支持,请多多投票) 
第六十五节 太后之死
爬爬书库
“接着写上节朱姬的信” 
“而之后,你在我面前的突然出现,使得原本就苦苦挣扎的我,总算看到了一丝光明,少龙,你根本不知道,当时政儿出现的时候,我就对他起了疑心了,我当年仓促之间,将政所交的人家,就是一个贫寒人家,而睁儿当时虽然有点憔悴,可是那身细皮嫩肉,决不是一个贫寒人家可以养出来的,只不过我没想到你们敢冒名顶替,更重要的是还有那个白玉戒指,所以我只有相信了。 
后来,我们回到了大秦,我知道我们之间的距离更远了,何况庄襄王对我浓情厚意,我一回到大秦,就将我立为国后,当时我就暗中发誓,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好王后,可是事情却不随我愿,吕不韦狼子野心,竟然密谋杀害了庄襄王,可是为了保住了我们母子的安全,以及政儿的王位,我不得不向他妥协,可是你和政儿竟然不理解我,当时我的心里真的很困惑,一面先王的死让我倍受煎熬(当时小盘还活着,所以这里的先王指的是庄襄王),另一方面,你们的疏远和“接着写上节朱姬的信” 
“而之后,你在我面前的突然出现,使得原本就苦苦挣扎的我,总算看到了一丝光明,少龙,你根本不知道,当时政儿出现的时候,我就对他起了疑心了,我当年仓促之间,将政所交的人家,就是一个贫寒人家,而睁儿当时虽然有点憔悴,可是那身细皮嫩肉,决不是一个贫寒人家可以养出来的,只不过我没想到你们敢冒名顶替,更重要的是还有那个白玉戒指,所以我只有相信了。 
后来,我们回到了大秦,我知道我们之间的距离更远了,何况庄襄王对我浓情厚意,我一回到大秦,就将我立为国后,当时我就暗中发誓,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好王后,可是事情却不随我愿,吕不韦狼子野心,竟然密谋杀害了庄襄王,可是为了保住了我们母子的安全,以及政儿的王位,我不得不向他妥协,可是没想到因此而导致了我们之间的疏远。 
你们根本不知道当时我的心里是如何的痛苦,一方面先王的遇害(当时小盘还活着,所以这里的先王是指庄襄王)使得我心里极度的不安,而我还要与杀害他的仇人虚以尾蛇,另一方面你们的日渐疏远,以及吕不韦步步进逼,而恰时缪毒的出现,使得我在困惑之余得到一丝安慰,虽然我也知道缪毒对我来说,无疑是饮鸩止渴,可是我还是摆脱不了。 
现在我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以前的一切与我都不在有关系,我也不知道这封有多大的棵能交到你的手里,我更不知道你究竟是否还活在这个世上,不过无所谓,可以在临死以前说出心中的话,真的很舒服。 
少龙,希望我们可以期待来生,不需要再涉足权利的争端中。 
朱姬绝笔” 
少龙看着手中的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自己从没想到朱姬的心情是那样的矛盾,虽然自己当初无法与她苟合,但是如与小盘对她多关心一点,是否事情又将是另一个结局呢,而且一旦小盘与朱姬可一联手,再加上自己的辅助,相比结果会比眼前的完美的多,可是自己当年为什么会那样做呢。 
其中的诸多原因,琴清很清楚,以她的才情,少龙此时的心情她也能猜测出个大概,虽然也替朱姬惋惜,可是她却更关心少龙的想法,轻声的劝解道:“项郎,你也无须过多的自责,当年是之所以那样做,也并不是为了个人原因,但是你怎么可能知道后面的历史发生了如此大的转折了,你看,即使太后在这封信,也只是诸多的遗憾之情,半点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呀。” 
可是琴清毕竟不是当事人,对少龙的劝解也是不关痛痒,好在少龙心里早有准备,还有就是少龙虽然对朱姬,但是由于诸多原因,这段感情并没有接着发展下去,少龙现在之所以如此伤心,最主要的还是愧疚的缘故,不过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就象赵倩她们一样存在于少龙的内心深处。 
“好了,走吧,一切都会有新的开始。”撕烂了手中的信笺,少龙也甩开了心胸,就如同当年赵雅死一样,朱姬的离去,少龙似乎又经过了一个里程,当年来咸阳所为的两个人都已离去了。 
少龙第二天早朝前,听到侍卫报告说朱姬昨天饮鸩身亡。 
“各位,刚才寡人得到消息,昨夜先太后朱夫人饮鸩自缢,虽然先太后身前做错了一件事,但是她毕竟是先王的母后,寡人决定三日以后举行国葬,全体臣工不得无故缺席。” 
“对了,李斯,怎么今天却了好几位臣工呀,尤其是尉大人的缺席,以前可是不曾有过的事呀。”尉僚以前虽然对少龙不满,但是每日的朝会还是按时参加,象今天这样缺席还是首次,尤其是昨天少龙大封功臣之后,尉僚权势已经被削弱不少,而少龙也一直担心他有所举措,虽然目前少龙极力压制他,可是却还不想将他一秆子摸到底,现在不比寻常,战争刚刚结束,若是在此时在朝中大做调整,和宁可能使得人人自危,那是少龙所不愿意看到,还有就是少龙由于朱姬的原因,还想给尉僚一个机会,以尉僚的才智,若是他识趣的话,将来必可成为自己的臂膀,以免将来徒增憾事。 
“大王,尉大人昨日偶感风寒,今早无法起身,其手下门人今早已来报讯,只是小臣还未来得及禀承大王。” 
什么时候得病不好,偏偏这个关键时候感染风寒,少龙也中猜想尉僚多半是假病,他的不臣之心,少龙早已察觉,而且少龙昨日的一番人事安排,尉僚也发现少龙开始削减自己的权柄了,而现在咸阳少龙基本上都在少龙掌握之中,即便是那些对少龙心怀不满的人,在少龙如日中天的气势下,也不得不退避三舍,他们自然不会为了一个外人而与少龙为敌,起码在目前的情况下,他们是不会的。 
尉僚在如此不利的情况,选择了装病,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与少龙少见几次面,即便少龙有心对付自己也没有机会,而且在自己染病期间,少龙若是再不放过自己,难免要遭人诟病。 
“李大人,早朝以后,我们一起去看看尉大人,你意下如何。” 
李斯是目前少龙的亲信中,最善于揣度少龙心意的大臣,少龙对尉僚的不满源来已久,此前只是顾及大秦局势不稳,而且尉僚也掌握着大秦的财政大权,贸然对付他,弊远大于利。 
而此次王陵他们大胜归来,不论是气势上,还是实力上,少龙都非昔日可比,而现在六国还在忧心大秦进犯,若是少龙此刻少龙对付尉僚,即便出了什么状况,大局上也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对于尉僚,李斯固然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可是对他,李斯也深具畏惧之心,若是少龙重用与他,自己的地位很可能受到威胁。 
李斯为人如何,大家在历史上也多有了解,固然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是心胸却不甚宽广,韩非入秦之后,李斯便是嫉妒他的才能,而设计将他陷害,而韩非由于先天口舌问题,根本就无从争辩,最后一代奇才就这样英年早逝。 
而少龙昨天的安排,以李斯的才具,已经清晰的认识到,少龙已经决定对尉僚出手,可是今天却想去探视尉僚,看来少龙是另有打算了,可是为什么满朝文武,偏偏就要自己一人作陪,李斯可不会天真以为这是少龙对自己信任的表现,虽然自己极得少龙的宠信,可是少龙对蒙氏兄弟,似乎更加信任一些,看来少龙此番安排定然有他的用意,李斯就怀着这样忐忑的心情应承了少龙。 
由于昨天的人事调动,今天除了尉僚没来之外,别的大臣都显得很尽心,一切奏章事宜做得十分妥帖,少龙不住的点头,看来为上者,必须恩威并施,这样手下的人才可尽心办事。 
至于尉僚之事,少龙虽然处于临时决定,可是让李斯作陪,却是另有深意,以前少龙决意对付尉僚,所以不担心李斯会有所不、满,可是现在自己却改变心意,可是若然李斯尉僚二人同殿为臣,时间一久,以李斯的心胸,二人难免失和,以前二人之所以没有起冲突,主要是尉僚大部分时间卧底他处,而内乱平定之后,尉僚深受小盘器重,而李斯却由于逐客令(由于前次叛乱的吕不韦和醪毒均是六国的人,加上郑国渠一事暴露了韩人的“破秦计”,而更为赢政担心的是怕六国来的人继续散播“谣言”,竟一意孤行,颁下了“逐客令”,使从东方来的客卿人人自危。)的原因,李斯尚且自顾不暇,所以二人之间关系还属正常。
第六十六节 尉僚臣服
爬爬书库
可是从现在开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秦将过上安定的日子,二人关系是否还可以如以前,少龙还真没把握,更加使得少龙放心不下,此次自己意图对付尉僚,李斯虽未出力,可是态度却很明显. 
尉僚李斯二人都具旷世之才,二人若是精诚团结,大秦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可若是二人各图私利,那么统一大业势必受挫,如何使得二人可和睦相处,少龙目前还没什么好方法,不过今天少龙决定因势利导,希望可以有一些成就。 
尉僚的府邸就在秦宫南面不远处,紧靠着吕不韦的丞相府,规模还算不错,比起旁边的官宅,要胜出多多,由此可见小盘生前如何的重视此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