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续

第148章


 
“恩,嫣然的见解正合我心,所以我就拿此次议和大作文章,韩国此次率先退出联军,五国早已对此不满,现在我厚代韩国,在其他人眼里,无疑韩国已与我大秦站在同一阵线了,将来必然将韩国屏之门外,如果韩国再识趣一点,依仗我们的支持,大肆扩张的话,那就更完美了,至于赵国此次我也准备放他们一马。” 
第七十节
爬爬书库
“赵国历代以来,名将接连不断的涌现,加上当年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所以军事实在一直强盛不衰,若非当年有长平之失,如今的局势如何还是未知之数,所以说赵国是目前六国中潜力最大的国家,再加上那个用兵如神的李牧,所以对他们的政策一定要十分稳妥,以免逼狗跳墙,而且我还需要他们帮我们镇守北方匈奴。” 
纪嫣然默默的点了一下头,赵国的问题是六国中最为棘手的,他的错综复杂的局势,使得历代秦王十分头疼,强大的军事实力,骁勇善战的名将辈出,赵国的确可以算得上几国中,号召力最强的国家,而且赵国还隶属三晋之一,一旦赵国告危,魏、韩势必不会坐视不理。 
可是赵国却也是七国中最不具备统一条件的,内忧外患接连不断,北方的匈奴固然给了赵国傲视六国的骑兵,可是却也带来无穷无尽的边患,而且虽然与魏、韩两国同属三晋,可是彼此之间也是摩擦重重,三国都想将三晋归为一家,彼此之间各逞心机,加上东方一直虎视耽耽的秦国,使得赵国常年的奔波在三条战线上,根本就无从积累国力,幸亏当年赵武灵王时留下的底子很足,所以目前赵国还是可以支撑一下场面的。 
“我们现在的事情太多了,这几年一边要安抚六国,一边还要安定国内以积攒国力,为将来统一天下作好+准备,这段期间,北方的匈奴主要就靠赵国牵制了,而赵国目前的局势却十分的糟糕,君主昏庸,小人当道,若是我们现在还对他们实行高压政策的话,我真担心赵国会提前垮台,那时匈奴大军必将长驱直入,祸害黎民,说句实话,七国虽然征战年年,可是毕竟同根同种,即使一方得势,对黎民势必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可是若是异族入侵,匈奴泯灭人性,一旦攻进中原,势必一阵烧杀抢掠,甚至造成整个华夏的灭种危机。” 
对于少龙所说的,纪嫣然有点不以为然,其实这也不能怪她,在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的记载,而且以前匈奴最多只是抢掠一番就撤走了,毕竟在匈奴那点兵马,根本就不可能长期盘踞中原。 
少龙见她神色如此,心中一动,已经知道了她的大概想法,心中暗自摇头,在汉朝以前外族虽然时常骚扰边关,可是却未成为大患,固然得益于辛苦筑建的长城,当时当时的民风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一条,在汉朝以前,学术空前繁荣,儒家学说虽然已成大家,可是毕竟还未成为主宰,尤其是秦国这样的国家,更是有焚书坑儒之举(个人十分赞同此举,儒家学说虽然也有其精辟独到之处,可是其弊是人所共知的,我大胆的说一句,如果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儒家学说的出现,后世的中华民族绝对不会经历那么多的屈辱。),可是自己却很清楚,后世的历史中曾经出现过“五胡乱中华”,还有铁木真的蒙古铁骑的肆掠。 
“还有..”少龙忧郁了一下,咬紧牙关说道:“还有就是此次赵国前来求亲,愿意将九公主嫁于本国,我同意了。” 
即便纪嫣然的度量再大,可是却也难免一阵难过,失望之色尽先显无遗。 
少龙见她神色苍白,连忙解释道:“嫣然,其实我之所以接受她,主要是因为她和倩儿长的十分相似。” 
虽然少龙和赵倩相处时间不长,可是却极得少龙的宠爱,除了她自身的生性温柔,娇俏可人之外,她的不幸的身世,也使得少龙对她倍加的呵护,而纪嫣然是诸女中,和赵倩关系最密切的一个,除了她们曾经共患难过,严格说来,赵倩还是她和项少龙媒人,虽然当日在魏国,项纪二人郎有情妾有意,可是他们所处的时间地点,都不允许他们将这段感情继续下去,可是后来由于赵倩的原因,使得二人得以在观天楼中,将那段感情继续了下去,而期间赵倩更是多次的撮合。 
可是后来赵倩的意外身亡,更是成了少龙心中永远的一块伤疤,现在出现了一个和倩儿长得十分相似的女,少龙自然是不会轻易错过,也许在他的心中,这也是变相的补偿倩儿吧,想到这里,纪嫣然的心情好多了。 
“项郎,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我也不会再多说什么了,希望那位九公主的为人,可以和她长相那样接近倩儿。”纪嫣然悠然的说道。 
少龙心中十分的羞愧,将纪嫣然紧紧的搂在怀中,自己真的对不起这群深爱自己的娇妻,原本下定决心不再涉足花丛,可是短短的半年的时间内,自己的后宫中,却又多了两个新宠。 
“嫣然,对不起,让你们受委屈了。”少龙在纪嫣然的耳边喃喃的说道。 
“不,只要今生能够守在项郎的身边,即使受再大委屈我也无所谓,而且少龙此次皆因倩公主,倩公主与你相识在我之先,我如何还能再起嫉妒之心呢。” 
............................................................ 
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对于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中,重复最多的有两个,一个是少龙的未来战友这段,其实这是我以前的构思,而后来由于底稿的丢失,我的写作思路也发生了改变,这一段其实就有点顾不上了,而且在我的心中,他的那些战友虽然也十分杰出,但是在这个时代,比起王贲蒙恬等人,还相差甚远,这是在统兵打仗上面,说到工夫上面,他们也就最多比乌家精兵团好上一点,大家可不要忘了少龙这身工夫是如何得来的,他们自然不会有少龙那样的机遇,也许大家将来最大的饿作用,就是作为少龙的一支奇兵,要想做奇兵,自然要出其不意,隐藏行踪是无可厚非,他们在以后必要的时候一定会出来的(大家可不要忘了,在他们的手中可掌握了不少现代武器呀,我自然不会浪费的)。 
还有就是他和娇妻之间描写太少,那实在是我才疏学浅,许多时间抬笔想写,可是却无法写出心中所想,所以我只能以后尽力多写一些这方面的事。 
好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七十一节 计定巴蜀
爬爬书库
一晃半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楚魏燕齐与秦国的议和还挂在那,少龙每天只是派出一两个官员在,前往行馆议和,而所派出的官员,多为大秦中的闲职人员,议和之心由此可见。 
少龙这边如此拖拉,四国自然不干了,几次三番送上国书,条件是越来越优厚,先前少龙所提出的诸般条件中,除了裁撤军备之外,其他的都已先后同意,就是割让国土这一条,也决定以货币代替,可是少龙却抱着军备那一条死不松口。 
“项郎,议和之事似乎不宜再拖了,上次大捷距今也快有两个月来,四国由于上次并没多大的损失,现在也渐渐的缓过气来了,要是我们再不松口,我怕就先前争取到的条件最后也得不到呀。” 
此时少龙他们身处的地方,就是秦王的寝宫,而参与者除了少龙,就是他的几个娇妻,纪嫣然琴清二人的才智不在李斯等人之下,而且她们比起李斯他们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细心,古往今来,许多王侯将相就是败在细心这一点上,而且她们比起李斯他们,更让少龙放心,虽然才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可是李斯与尉僚之间的争斗已见端倪,尉僚负责郑国渠一事,进展极为顺利,一月之内已得少龙数次嘉奖,而李斯所负责的议和之事,由于少龙的计划,基本上还未有进展,一进一退之间,李斯已感受到了威胁,所以在朝政上下处处,明里暗里处处针对尉僚,少龙碍于情面,加之还未出什么乱子,所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鉴由此,少龙深感御下之术极为不易,尤其是身处的环境,治理大秦当行王者之道,可是自己的目标却是统一天下,所用的当为霸者之道,更家为难的是后世中,却无借鉴之处,虽说中华上下五千年,历经十余朝,但是以诸侯的身份而登大位,惟有大秦一家。 
而纪嫣然诸女这几个月来一直暗中辅助少龙,成绩斐然,少龙也有意重用她们,所以渐渐的少龙有什么提议,将先与她们商量,少龙的雄才大略,加上诸女的细心,所议诸事竟也颇有成果。 
“恩,嫣然,你说的自然考虑过了,四国要想缓和过来,起码还要两个月,到时候相必韩国也早有行动了,好了先不谈这些了,清儿,我让你办的事怎么样了。”对于四国之事,少龙早已与韩赵二国有了安排,这也是当初少龙和他们议和的条件之一。 
“项郎,信笺早已发出,而且前天我也收到回报了,此次我派出的是我的族兄,而且就在这几天就会到咸阳了。” 
“项郎,难道你想以琴家制衡巴蜀。”纪嫣然疑惑的问道。 
巴蜀一直是大秦的的心病,巴蜀物产丰富,为大秦诸郡之首,可是由于此地收拾不久,人心不稳,前秦大王为安抚巴蜀,便将秦室子弟迎娶琴清,不想此人无此艳福,洞房之前受命出征,而后更是血染疆场,所以此次和亲基本上告吹,而后再加上琴清与秦室交好,琴家便失去其超然地位,巴蜀再度成为大秦难以掌控之地。 
后来巴蜀权贵更是暗中支持成侨,起兵作乱,后来虽然为少龙所平,可是由于巴蜀地位超然,对于幕后的那些支援者小盘也无可奈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