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情深-与学生的网上对话(李开复)

第1章


本书来自www.sjwx.info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sjwx.info
第1节:前言 
  前言
  记得2004年一个春天的晚上,我从美国回北京后在一所大学演讲。演讲结束,我们一行正要驱车离开,一名学生赶了上来,急促而坚定地对我讲:
  "开复老师,有一个问题请您一定回答。"
  "都11点了,请你把你的Email地址给我,我们会和你联系的。"同行的公关经理担心我精力不支,替我出面婉拒。
  "不,你们一定要给我一个机会直接问开复老师!我的问题不是为自己问的,而是为了中国更多的大学生问的。你们可以拒绝我,但是请不要拒绝众多的大学生。"他执着地说。
  "好,你说。"我被他的热情和真诚打动了。
  "开复老师,您的两封信我都看过很多遍。我和我的同学都很感动您愿意花时间和中国学生交流。但是,在今天的社会中,中国的大学生有太多困惑。"一对多"的演讲或文章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互动的交流。您多次谈到互联网的威力,为什么您不利用互联网来和我们交流?这样,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沟通机会,而且您还可以知道我们更多的问题,您的回答也将有更多的人看到。"
  这位同学的想法提醒了我,我决定采纳他的建议,借助互联网巨大的传播能力,为自己和千万渴望成长的学生建造一个我们共同拥有的"沟通实验室"。
  回美国后,我在写完《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的同时,创建了"开复学生网"。从2004年的夏天网站开设至今,三载寒来暑往,我在网上通过论坛回答了数千个中国学生向我提出的问题,在线上和线下结识了无数希望与我直接对话的年轻人,甚至还有他们的父母和老师。我们的交谈从学习、工作、求职、留学到家庭、成长、事业、恋爱……通过"开复学生网"这个平台,不但我有了和三十万位注册访问者"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我们一次次对话的内容又经过四通八达的网络传播到更多我从未到过的地方、传播给了无数素不相识、也许永远不会见面的人们。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家人还在甜梦中酣睡未醒的清晨,在人群川流不息的候机厅里,我就像一个超级"网虫",习惯性地抓住任何能够进入互联网的大小时机,打开页面,阅读一个又一个的提问,并提出我的观点和建议。我知道,那些或单纯、或尖锐、或轻松、或沉重的问题中,包含着许许多多青年学生深深的期待和信任;我也知道,我无法为所有问题都提供一个完美的、一劳永逸的终极解决方案。然而,分享这一代青年的勃勃生气总是带给我深深的感动和喜悦,我也始终相信,只要能够分担他们的困惑和焦虑,我的付出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本书,就是我在"开复学生网"上和中国青年学生三年对话内容的梳理和总结。成书过程中,我对内容重复的问题进行了合并整理,对过于零碎的文字进行了过滤浓缩,最后按照话题内容做了简单的分类。无论问题还是回答,我都尽量使它们保持原有的对话感和现场感,把我们当时那种无拘无束、自由开放的交流气氛传递给读者。从写信、演讲到网站、写书,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觉得,今天的中国青年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能够在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中接受先进完整的教育、能够有条件专心读书并且可以拥抱信息时代的幸运儿。中国的青年学生非常优秀,然而,生活在一个社会环境日新月异的时代,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却往往难以从历史经验以及长辈的人生经验中找到现成的答案。他们希望参与社会,但又难以把握社会中林林总总、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他们希望快速提高自己,却又看不清楚努力的方向;他们希望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却又常常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现代社会中感到迷失;他们渴望与他人愉快地相处,却又不免因为自负或是自卑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面对高期望的父母,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学校和浮躁的社会心态,他们多么渴望有人能够了解、分担自己的希望和苦闷、成长的幸福与烦恼……我不是职业作家,我的写作不是体系宏伟的鸿篇巨制,也不是文采华丽的文学经典,我只希望通过写作这一交流方式来分享和分担这个时代年轻人的生存感受,并且尽可能提供一些我的经验供他们选择参考。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稍高一些的奢望: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关心年轻人的生存处境和成长烦恼。 
第2节:1.1 导读(1)
 
  实际上,我也的确得到了许多拥有成功人生的各行业专家的帮助。"开复学生网"这个虚拟社区中已经有了三十多位"社区专家",他们承诺和数百位志愿者以及一个小而精的社区管理团队一起,共同建立一个非盈利的公益网站,而这个网站的两大主题就是"学生"和"学习"。所以,这本书的出版之日,也是"我学网"的诞生之日--从这一天开始,"开复学生网"将改名为"我学网"(www.5xue.com )。我们也在这个网站上建立了一个特别给《一网情深》的读者交流的专栏(book.5xue.com)。我和我的朋友们将在那里等待大家,和大家交流。
  很多人对这本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一些回答里引用了多位热心网友、专家、志愿者的回帖、建议和文章,在"我学网"上也有更多相关问题的内容和深入讨论,在书中会通过脚注的方式推荐给大家。王咏刚、周虹曾经在我的前两本书中承担了文字整理方面大量辛苦繁杂的工作,而这第三本书再次幸运地得到了他们同样有力的帮助。秦方帮我做了网站上的文字整理。在出版和推广方面,黄勇、黎松、王肇辉、王勇军都有重要的贡献。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姐姐李开敏,她帮我修改了数百个回答,尤其是有关情感、成长方面的问题。开敏是资深的社会工作者,我从她的修改和补充中学到很多。我真的很难用语言表达对他们的感谢!
  1.  我该怎么办?--青年学生的迷惘
  1.1 导读
  在我回答过的数千个读者提问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充满困惑和迷茫的同学。他们有的在进入大学后,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有的在父母的期望中承受了太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越来越缺乏自信;有的因为一心追逐名利上的成功,而找不到自己真正的目标;有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面前,表现得脆弱而无助;有的习惯性地依靠别人,甚至依赖别人;有的则在字里行间充满对现实的失望和茫然;有的一心想退学创业,却不知道认真思考和分析;有的考虑问题过于简单;有的一经挫折就痛苦不堪;有的在学习成绩的压力下身心疲惫;还有的总是不知道该如何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和坏习惯……
  今天的社会为青年学生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舞台,提供了学习、成长与成功的众多机会。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同学们竟然有如此多的困惑和迷茫。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与青年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现在有相当数量的青年朋友因为四个原因而焦虑、苦恼甚至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我在三百个问题中挑选了一些比较具代表性的问题,放在这本书的第一章里,用来印证这四个原因。这四个原因如下:
  1.  "利益驱使"造成"零和竞争"
  社会现实中有许多以片面追逐名利为目的的"零和竞争"。在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一元化价值观("我要做名人,我要名利双收"),不但让人生缺乏了意义,而且造成了不健康的竞争。同时,父母也常常对子女的未来寄予了超出其承受能力的期望("拼命读书,还是对不起父母","没有好的成绩,我该怎么办")。来自社会和父母双方面的压力,让青年学生找不到真正的自我。他们或者受了追逐名利的影响,只相信表面上的成功和一元化的价值观;或者在竞争压力之下崩溃,造成自信的极度缺乏("害怕人人比我强")。其实,正如我多次在公开信和书中强调过的那样,只要用多元化的价值观引导自己,真心追逐自己的理想和兴趣所在,你就总能在充满自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赢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到最后,你得到利益的可能性反而更大,而且你的人生将更有意义,与人相处也会更顺利。 
第3节:1.1 导读(2)
 
  2.  "浮躁消极"造成"迷失方向"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一部分人的心态越来越浮躁,急不可待地追逐名利这个一元化的"成功"。这种浮躁的心态给青年学生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那位希望退学创业,以便走上通往成功的"高速公路"的学生("我想退学创业,你为什么不同意")也许并不清楚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而那位异常迫切地想获得有成功经验者的指点以便尽快成功的学生("我需要"人生计划师"")或许很少考虑自己应该为自己的成功之路规划些什么。无论如何,青年朋友们要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就必须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充实自我,体验社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3.  "应试教育"造成"机械思维"
  今天,许多校园里的师生们还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机械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