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亦如夫

第169章


  楚香芷一拍桌角,粉脸微怒:“他既然走了,就不会再回了!即便回了,我也不与他做夫妻!”
  楚文墨一听便知这是气话,哪里还敢再提此事,只得好言安抚。待楚香芷怒气稍歇,他才通知葛兴泽就此离去,让楚香芷好好歇息。而令楚文墨意外的是,葛兴泽没有要离去的意思,反倒说有些要紧事要与楚香芷商讨,只让他先回房休息。楚文墨不疑有他,径直离去了。
  而楚香芷实在不知葛兴泽特意留下来有什么要紧事要与她商量,等了半晌,也不见他说话,她便问道:“葛大帮主,您有什么要紧事要说?”
  葛兴泽一本正经地道:“叫姨父!”
  楚香芷瘪瘪嘴,不无讽刺地道:“您当时既然没能救回先生,要怎么叫随我喜欢。”
  葛兴泽笑道:“我倒庆幸他不是我救得,要不然,你可得怨我了。”
  楚香芷不解,皱眉道:“怎么说?”
  葛兴泽不无感慨地道:“你心里怨他,若我有恩于他,你岂不是也要说我的不是了。”
  楚香芷只知他这是歪解,但无力辩驳,也便坐着不言语了。葛兴泽见她一个人神伤,便走近了几分,拍了拍她的头,温声问道:“你与他说了什么气话?”
  楚香芷撅嘴:“哪里是气话,是真心话。”
  葛兴泽笑道:“既是真心话,怎会一个人在此独自生着闷气?你说不与他做夫妻,又要与谁做夫妻?”
  葛兴泽接连发出两问,都让楚香芷无言以对,只能沉默以对。越想,心里越发委屈,眼泪便簌簌落了下来,说不得半句一词,憋了许久,只憋出一句:“是他不好!”
  葛兴泽点头,附和道:“是,是他不好!不该为了别的女子,任你一个人离开!你说不与他做夫妻,姨父便为你向他讨一份休书,日后再为你寻一个好人家,不再受这委屈,如何?”
  楚香芷一听,连忙变了脸色,赶紧拉住他的胳膊:“不能与他要,他要是真休了我,我便一死百了!”
  葛兴泽大为不解,满脸诧异:“怎么没有他,你便不活了呢?”
  楚香芷嘟哝道:“我说不与他做夫妻,不过是气气他,哪知他竟然就信了,就这样一走了之。不过,他既然不作回答,想必是舍不下我,我又何苦再去气他?”
  葛兴泽再次激道:“可是,他走了,不就是扔下你不管了么?这与休了你有何分别?”
  楚香芷急道:“他也没说不回来!我等着他来接我便是!”
  葛兴泽暗自好笑,听她这番话,也不再试探,便道:“你会老老实实在这儿等着么?”
  被说中了心事,楚香芷觉得很没面子,借口累了,就要请葛兴泽出去。葛兴泽也不耽搁,临走前,笑着对她道:“明日找你哥哥要一封信函。”
  楚香芷不知什么信函,问道:“什么信函?”
  葛兴泽敲了敲她的头,宠溺一笑:“你猜猜看。”
  楚香芷红着脸,也不知那封信里说了些什么,心里有些忐忑。待葛兴泽出了屋子,她又一个人在灯下坐了良久,仍旧无法静下心来,反复起坐,来回徘徊,终究是按捺不住,立马奔出房间,敲响了隔壁的房间。
  开门的是楚文墨,一见是楚香芷,便回头对同屋的葛兴泽道:“还真让您给说中了,香芷果真来了!”
  而楚文墨也从葛兴泽口中得知了楚香芷心中的心思,见她犹犹豫豫地不开口,他故作不知:“香芷,来这边借灯油么?”
  楚香芷知道他是在取笑她,也不管脸面,直视着他的眼,并不问他,反倒是指责:“我家相公是不是让你将一封信转交给我?你把信藏着有什么图谋?”
  楚文墨心里着实憋屈,原是一番好意,不想不被人理解,故意冷言冷语道:“谁是你相公?他既然走了,就是不要你了!”
  一听这话,楚香芷便气不过:“把信给我!”
  楚文墨一笑,从袖中掏出一封信函,很是好心地在楚香芷耳边提醒了一句:“看了,别想不开!你家相公就是走了,你自己也得找回来!”
  信函到手,楚香芷并不理睬他,白他一眼,转身便回房关上了门。
  然,回到房间,她也只是坐在灯下,并不拆开信封。想到楚文墨的话,又想起之前托雀仔捎去的那封信,她突然害怕知晓信中的内容。她不明白先生为何在见了她的回信后,就突然急匆匆地离开?他特意来寻她,不想遭到冷遇,而她又说了哪些难听的话,甚至说不想再做他的妻,这样怎不令人灰心?如果先生是负气离开,这封信里也不会有她期望看到的内容。
  越想越害怕,她便拿起信封举到灯火下,却迟迟下不去手。又见窗台上正在休憩的金丝雀,心中还是有几分期待,便收回了手,迟疑地拆开了信封。
  展开信函,第一眼见的正是右上角的称谓,署名正是:
  吾妻香芷如晤。
  见此称谓,楚香芷也有勇气看完信的内容。
  吾至爱汝!
  自遇汝以来,吾与汝遍尝离别之苦之痛,终成眷属,实属不易,倍加惜情。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
  余下的内容,楚香芷也认真地看过了,其中自然也言及了他对李倩云的情意及李倩云死后他心中的悲痛。看着,她不觉落下泪来,为自己因一时气愤害他受了这些煎熬。他对李倩云纵然有情,却不曾辜负她,她怎可因听见了两人的对话,知晓他心里藏有一份这样的情愫,而丢下他一人独自面对李倩云的死。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那些不能言说的情,她懂得。
  知晓他决定揭穿秦君贤的罪行,她便担心他会受到朝中乱党的加害,即日便启程赶往秦垣国国都。
  其中曲折,自不必说。
  到了国都西州,百般打听,也不能知晓朝中局势,楚香芷只能干着急。好几次让雀仔进入宫城打听谢不敏的下落,都没有消息,楚香芷愈发心急。
    正文 第211章 召见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3-8-29 10:20:19 本章字数:3044
   第211章 召见
  【要肃清朝政,还得依仗贵国相助!】
  且说谢不敏自从那夜离了城镇,渡过郎俊河,连夜赶往秦垣国都城。
  这一日,是秦垣国新君登基的日子。
  《五国志·帝王纪》记载:秦垣有君,讳楚,文雅谦逊,国人谓之天人君子。在位廿五载,国泰民安,百姓和睦,国民皆敬之……闻君暴毙,举国哭声一片,齐哀之悼之。
  秦垣国《国史》也有记载:平乐二十五年五月十三日寅时,君突发心疾,薨于长信宫。五月十六日,新君继位,沿用平乐年号。
  新君登位这一天,举国同庆,全国上下一片红。
  才进都城,谢不敏便见城中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街上到处张贴着红榜。
  在人群外,谢不敏也看清了红榜上的文字,原是新君登位,宣布大赦全国,免除国中百姓三年税务。
  这消息对谢不敏来说太过突然,他不知道那继位君主之位的人是否是秦世朝。听到周围人议论纷纷,他也不知那些人谈论的新君是谁,只好拉住一人询问:“敢问新君是哪位?”
  那人只觉谢不敏这问题很愚蠢,没有理睬,甚至有些嫌恶地避开了他。无法,谢不敏只好亲身前往宫城,亮出边泽使节的令牌后,守城的士兵立马进城向人通报,却是一位身穿官府的中年男子笑着迎了上来,与他行了一个官礼,满脸堆笑:“下官受陛下之命,特在此恭迎使节大人!请大人随下官前往太和殿,参与敝国新君登基典礼!”
  能有如此礼遇,谢不敏已知道那位新君系谁,微微一笑,谦让一番,便在那名官员的带领下前往太和殿。
  一路行去,气氛庄严神圣,谢不敏也不禁被这气氛感染,不敢有丝毫不敬的心。
  行至太和殿外,门外侍卫如钢铁般岿然不动,一脸肃然。
  谢不敏卸下背后的长剑,交与殿外一名侍卫手中,便跨入了大殿内。
  大殿两旁官员依位而立,谢不敏便立在了官员一侧,大殿中央站满奏乐的乐师。由于出于丧期,音乐设而不作,只午门上鸣钟鼓,声声震人心肺,气势恢宏。
  钟鼓已歇,阶下三鸣鞭,接着便有鸣赞官上到大殿中央,一声口令,群臣皆俯首跪地,行三跪九叩礼。典礼中,群臣庆贺的表文也是进而不宣。
  行完礼,便有一名官员上前颁布诏书,宣读的仪式庄严而隆重。宣读完后,诏书叫礼部捧至阶下,再放入云盘,再由銮仪卫的人执黄盖出太和殿,再鸣鞭,护送新君回宫。文武百官由太和门两旁的文宣门、武进门随诏书出午门,将诏书放在龙亭内,抬至城门上颁布,以此昭告天下。
  新君返回中和殿,便换上了孝服。
  谢不敏随同着新君一同到了中和殿,在新君换衣的间隙,谢不敏一直候在殿内,等到新君出来,他立马从衣襟内掏出一个方方正正的包裹,言辞恭谨:“臣代表边泽,恭贺陛下!”
  新君颔首,示意内侍接过谢不敏的包裹,便命人赐座:“大人请坐!”
  谢不敏颔首致谢,才入座,便拱手对座上的新君秦世朝道:“臣奉命出使贵国,陛下既已登位,臣等也当回国告知吾皇!”
  秦世朝一听此言,便笑道:“乱党还未除,孤初登位,朝中多是乱党势力,要肃清朝政,还得依仗贵国相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