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亦如夫

第170章


  谢不敏笑道:“边泽会不遗余力!臣会鼎力相助!”
  秦世朝举杯致谢,与谢不敏分析了当今的局势:“父皇被乱党奸臣所害,朝中多是乱党耳目,孤要掌握他们谋反的罪证,还需要大人相助!”
  谢不敏并不推辞:“请陛下示下!”
  秦世朝招手,之前那位内侍便手捧托盘走到谢不敏面前,托盘内放着一卷纸。谢不敏抬头看看秦世朝,笑着从托盘内拿起那卷纸,展开,匆匆看了一眼,便收起那卷纸,拱手道:“臣定当不辱使命!”
  秦世朝满意勾唇一笑,便唤人前来,将长剑归还谢不敏,随即吩咐人带着谢不敏前往使节馆驿。谢不敏施礼退下,一路上心事重重,直到领路的人提醒他已到馆驿,他才笑着致了谢,适时便看见了李峰与傅知兰。那二人,一人在亭下舞剑,一人在亭内抚琴,有满院青木红花相衬,好一副伉俪情深的画面!
  伫立在一棵树下,看着那边的二人,谢不敏不禁想起了李倩云。若是她能活着,看到那两人情深意笃,也会感到欣慰罢。
  琴音低缓哀伤,似有悼念之意。忽而,耳边的琴音变得急促迅猛,好似千军万马奔赴战场,曲音满是肃杀萧瑟之气,不胜悲凉。
  谢不敏正听着入神,不防李峰已飞身而至,剑上寒光袭面,让他不由自主地后退几步,在那人有意无意的邀请下,他也拔出了背后的长剑,随着琴音的起伏,与李峰共同舞剑纵情。
  脑中回旋着莫初尘曾使剑的招式,如今舞出,却是得心应手,心上不禁有几分喜悦。
  琴音歇,长剑收。
  李峰似乎有些惊讶谢不敏会使剑,惊道:“大人真是深藏不露!”
  谢不敏笑笑:“不敢当!比起李右使,少了许多气势。”
  李峰摇摇头:“大人的剑法绵长有力,看似柔弱无力,实则疏而不漏!”
  谢不敏点头致谢,也不在此话题上耽误,便辞了二人,回了房间。
  待谢不敏进了房,傅知兰才走下台阶,望着谢不敏的房间,问道:“秦世朝一心想着要铲除乱党,他可是有了计策?”
  李峰瞋她一眼:“他已是一国之君,名讳不可随意乱叫!”
  傅知兰吐舌,挽着他的胳膊道:“你说,我的琴艺如何?”
  李峰冷哼一声:“不堪入耳!”
  说罢,拂袖而去。
  傅知兰已是气红了脸,赶紧追上去,拦住李峰的去路,愤愤不平地道:“姑娘我好心替你排解忧愁,你倒不知道怜香惜玉!真是苦煞了我的一份好心!”
  说着,傅知兰已摆开阵势,挑了挑眉,一脸孤傲:“李峰,有本事与姑娘我斗一斗!”
  李峰白她一眼,并不睬她,转身,沿别条路走了。傅知兰更急,脚尖点地,飞身至他面前,不由分说地一掌拍向他的肩头,李峰不防,连退数步。原本只当她是恶作剧,依旧没有动手的意思,不想这人连攻几下,他不得不以剑挡过了她的攻势。他的回击,令傅知兰兴奋不已,也拔出了腰间的弯月刀,出手干脆利落,不留情面。
  李峰不想她出手这样狠,开始认真应付起来,等挑落她手中的弯刀,他也收了手中的剑,冷眼看着跌倒在地上的傅知兰,没甚感情地道:“别再玩闹!”
  说罢,转身离去。
  傅知兰咬牙,心中有些恨,赶紧起身扑了上去,一把抱住他的腰身,将他扑倒在地,自己则骑在他身上。李峰极度气恼,挣扎了一番,没有成功,他也没再挣扎,只冷笑道:“傅知兰,你想做什么?”
  傅知兰揪住他的衣领,恨恨地咬牙:“这是我想问你的!你这样要死不活,到底想怎样!”
  李峰别过头,低声道:“倩云死了,我如何高兴得起来?”
  傅知兰扇他一巴掌,恨恨地道:“你这样算什么男儿!有种就去替小姑报仇!”
  说着,她又擦了一把眼泪,语气放缓了一些:“再说,我是你的未婚妻,你不是还有我么?还有我一直陪着你呢,一直一直在你身边……你快振作起来啊!”
    正文 第212章 暗察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3-8-29 10:20:19 本章字数:3037
   第212章 暗察
  【何况人各有心,言语之中自有心思,虚实皆可判断。】
  对李峰,傅知兰是又哭又骂,直到骂得精疲力竭了,她才伏在对方的胸口上,轻轻啜泣着。
  李峰是头次见到她哭得这样伤心,被她骂,他也无话可说,反而为她的这份心思所感动。从来,他都不知如何去体贴关爱一位女子,此刻,更不知如何去安慰。
  他只能扶着她坐起,看着仍是泪水涟涟的模样,有些手足无措:“别哭了!”
  傅知兰瞪他一眼,见他慌乱的模样,又噗嗤笑道:“好个木头人!”
  李峰别过脸,有些懊恼:“你也知道我不会说那些话。”
  傅知兰抿嘴笑了笑,坐得离他近了些,腆着脸道:“我不要你说些花言巧语哄我,只要心里有我就好。”
  李峰转头笑了笑,见她眼角未干的泪痕,抬起手替她拭了拭泪痕,扬起嘴角:“多谢你了!”
  傅知兰摇摇头,顺势靠在了他的肩上,卷着自己的秀发,笑道:“当初若不是我诓了爹娘,你也不必日日忍受我这样的脾气了。说到底,是我要跟着你的,你能不嫌弃就够了。”
  李峰长叹一声,没有说话。良久,他才轻轻推开傅知兰,郑重地道:“要为倩云报仇,我们需找出秦君贤谋反的罪证,应当与谢大人齐心合力!”
  傅知兰点头,复又皱眉,疑惑地道:“说起来,怎么不见他那位夫人?”
  李峰淡淡地道:“这是大人的私事,我们不要过问。”
  傅知兰知晓李峰还是因为李倩云的死而怨恨着谢不敏,当下也没有再提,连忙捡起地上的弯刀,跟上了李峰的步伐。
  却说谢不敏回到住所,便看了秦世朝呈给他的那纸卷轴,不是其他,却是书写着秦君贤的条条罪状,其中一条让谢不敏百思不得其解。
  秦楚的死,谢不敏便存了疑问,如今,秦世朝又将这条罪证罗列其中,这必定大有文章。不过,谢不敏当下也不敢胡乱猜测,他与秦世朝的目的既然一样,大可不必将此罪从秦君贤身上撤下。
  当李峰与傅知兰前来时,谢不敏正站在窗下望着天边的暮云,无意中听见了一声熟悉的鸟鸣,他正待细细听闻,门外便有人叫门。无法,他也收了那份心思,转身去开门。
  门外,李峰与傅知兰一脸真诚,行了礼,李峰便拱手道:“此行,属下有失其职,望大人准属下着手调查秦垣国乱党一事,将功补过!”
  谢不敏知晓二人的一番心思,也不点破,何况,此时,他缺的也是人手。将二人迎进屋子,赐了茶水,他便笑道:“此行受吾皇所托,我等自当同心协力,助秦垣国国君稳固朝政,增进两国友谊!李右使一片赤诚之心,谢某怎忍拒绝?此事,有劳二位费心了!”
  傅知兰笑道:“但凭大人吩咐!”
  谢不敏莞尔,便将心中的计划陈述了一遍,见两人没什么异言,他又提出让两人多与秦垣国的百官结交,时常到街坊上走走,以观民情,探听民风。
  对于这一提议,傅知兰便提出了疑问:“朝中多是乱党耳目,如何知晓虚实?何况民间百姓哪里知道皇家的事?”
  谢不敏缓缓一笑,耐心地解释道:“乱党虽多,总有忠良之人,何况人各有心,言语之中自有心思,虚实皆可判断。另外,城中百姓久居此地,平时耳闻目睹也能知晓些许端倪,所言乃肺腑之言,虚实不难分辨。”
  傅知兰心中即使还有疑惑,见谢不敏信心十足的模样,又有李峰在一旁制止了她的发言,她纵是有再多疑惑也不能提出来。
  这几日,李峰与傅知兰分别负责采集朝中信息与民间消息,事情虽繁杂琐碎,但也不是一无所获。
  三人经过一番筛选,意外地发现秦君贤在朝野民间的口碑都很好,确实当得起“贤”之一字,倒是当今君主秦世朝却不被民间百姓所知。
  这一点,谢不敏倒不奇怪。
  其中,最大的收获却是秦楚曾有心立秦君贤为储君,后来此事却不了了之,改立才满月的秦世朝为储。秦楚这一做法自然遭到朝中大臣的强烈反对,但秦楚执意如此,旁人也劝说不了。自此,国母失宠,迁至冷宫,后经一干人等求情,秦楚便同意将国母移出冷宫,另辟一冷幽之地供其居住,容许二子每月的朔望之期前去探望。至于秦楚为何突然改立秦世朝,冷落国母到废后,其中是是非非无人知晓。
  又经过千般打听,才勉强得知,朝中曾有一位隐士国丈桑白华,因女儿嫁给先君为后,也一并出世,在宫廷担任要职,掌管宫廷御医事务。那时,秦楚很是仰慕那位国丈,甘愿拜师学艺,将桑白华接到宫中居住。从此,君臣二人犹如父子,秦楚每日必定前去问安。
  只是,经过后来立储一事,二人便没有那么亲密,桑白华更是远离秦垣国,多年不见踪迹。
  这些消息对谢不敏来说太过震惊,桑白华对他来说,一直是个解不开的谜,不想还有这样的身世与经历。
  好歹,桑白华也算是一位皇亲国戚了!
  只是不知,这人利用鬼神花引他来这个世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隐隐觉得,楚香芷不过是桑白华计划中的一枚棋子,是联系暗夜门的关键人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