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鬼求人代为伸冤,厉鬼作祟而让人吓破胆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以下笔者挑选另一类鬼故事,来阐述它隐而不显的功能.
《煞神受枷》一文说,李某病亡,已殓,妻不忍钉棺,朝夕哭.迎煞之日,妻不肯回避,坐亡帐中待之.二更见一红发鬼卒持叉绳牵夫魂从窗外入.红发鬼卒放叉解绳,坐而大啖酒馔,夫魂走至床前揭帐,妻哭抱之,如一团冷云,遂裹以被.红发鬼卒竞前牵夺,妻大呼,子女尽至,鬼卒踉跄走.妻以所裹魂放置棺中,尸渐奄然有气,天明而苏,后为夫妇二十年.
《鬼逐鬼》一文则说,左某妻病卒.左某不忍相离,终日伴棺而读.七月十五日,忽有缢死鬼披发流血,拖绳而至,直犯左某.左某慌急拍棺求救,其妻勃然掀棺起,挥臂打鬼,鬼踉跄逃出.妻魂谓左某曰:"汝痴矣!夫妇钟情,一至于是耶?盍同我归去,投人身,再作偕老计?"左某唯唯,不逾年,亦卒.
这两个棺材边的爱情故事,因为棺材、尸体、红发鬼卒、缢死鬼的布局,而使夫妇间的情爱增加了一层魅惑的色彩.李某妻是抱着如"一团冷云"的夫魂,而左某则拍棺急呼"妹妹救我!"最后,一个是死者还阳,重续旧情;另一个是生者归阴,再作夫妻.因为鬼的介入,而使我们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有了更深刻的体认.棺材与鬼让我们的情绪骚动,而这种骚动是有助于我们体验爱情的深度的.
《子不语》中的灵魂物语(3)
《赠纸灰》一文说,某捕快偕子缉贼,其子夜常不归,父疑而遣徒伺之,见其子在荒草中谈笑,少顷,走至攒屋内,解下衣,抱一朽棺作交媾状.徒大呼,其子始惊起,归告母曰:"儿某夜乞火小屋,见美妇人挑我,与我终生之订,以故成婚月余,且赠我白银五十两."取出怀中银,则纸灰耳.访诸邻人,云"攒屋中乃一新死孀妇".
这个棺材里的性爱故事,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诡异的激情,"抱一朽棺作交媾状"跟"抱一棉被作交媾状",所激发的情感反应是很不一样的,前者将"性"与"亡"、"恐怖"做了诡秘的结合,似乎更能触及我们最黑暗、最深远的灵魂.
这就是我所说鬼的其他功能.鬼虽是灵魂信仰的产物,但它也会反过来触动我们的灵魂(心灵).在恐怖的气氛中,我们的灵魂因鬼而战栗,这种灵魂的战栗抖落我们习以为常的钝感,而对与此情境相关的事件产生更敏锐的异样感受.在爱情与性方面如此,其他方面也是如此;鬼是"灵魂的兴奋剂".
灵魂之剽窃!――附身
死后脱离肉体的"魂",有时候会附在其他肉体上,此即"附身".《子不语》里也有不少附身的故事,譬如《蒋金娥》一文,农民顾某娶妻钱氏,钱氏病卒,忽苏,呼曰:"此何地?我缘何到此?我乃常熟蒋抚台小姐,小字金娥."拒其夫曰:"尔何人,敢近我?"取镜自照,恸曰:"此人非我,我非此人."钱家遣人密访,常熟果有蒋金娥者方卒,遂买舟送至常熟,蒋府不信,遣家人到舟看视,妇乍见,即能呼某姓名.蒋府恐事涉怪诞,赠路费,促令回.妇素不识字,病后忽识字,能吟诗,举止娴雅,非复时村妇模样.
"附身"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现象,在精神医学教科书里,有很多类似这种附身的案例,不过它们均属于"解离型歇斯底里精神官能症"(hystericalneurosis,dissociativetype),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多重人格"(multiplepersonality).譬如美国的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WilliamJames)就报告过这样一个病例:1887年3月14日,在宾州的诺利斯坦,一个叫布朗的杂货商,突然惊慌失措地问人说:"此何地?我缘何到此?我乃罗德岛牧师伯恩也!"邻居趋前探问,他也惶惑地问:"尔何人?"邻居打电话到罗德岛的普罗文斯查问,果然有一位名叫伯恩的牧师,不过不是去世,而是失踪.事情的真相是,伯恩牧师在同年1月17日到普罗文斯领款后,即迷迷糊糊地来到诺利斯坦,自称名叫布朗,租了一间小店做起杂货生意来,完全忘记自己过去的身世和经历.两个月后才如大梦乍醒,又完全忘记在诺利斯坦的一切,而只记得自己过去的身世和经历.
"多重人格"的案例里,也有像钱氏与蒋金娥在言行、举止、智商方面差异甚大的,譬如利普登(Lipton)报告的一个女病人,她有两个人格,分别名叫莎莉与玛乌德,莎莉文静忧郁,喜穿灰色平底鞋、不化妆、不抽烟、智商为128;而玛乌德则活泼放浪、喜穿露趾高跟鞋、涂脂擦粉、抽烟,智商为43.
笔者当然无法说《蒋金娥》一文讲的就是一个经过加油添醋的"多重人格"病例,但从目前精神医学对多重人格的解释上,我们却能获得有关灵魂的新启示.用浅显的话来说,"多重人格"乃是一个人的肉身内同时具有数种不同的灵魂,而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具有这种多重人格的倾向,只是量与程度的问题而已.1984年,第一届国际多重人格研究会于芝加哥召开,与会学者认为多重人格是解开心灵如何影响肉体之秘门的一把钥匙.这与传统灵魂信仰里的附身现象,在意涵上是多么类似啊!
灵魂之考古――前生
在"正常"情况下,脱离死亡肉身的"魂",是要到地狱报到,然后投胎转世的,因为喝了"忘魂汤"之类的东西,再世为人时,对前世的经历就不复记忆.不过灵魂既然是一再轮回,自然就会有人记得前生乃至三生的经历.《曹能始记前生》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话说进士曹能始过仙霞岭,觉山光水色恍如前世所游,暮宿旅店,闻邻家有妇为亡夫做三十周年忌,哭声其哀,询其死年月日,正是己所生年月日,曹遂入其家,宾至如归,历举某屋某径,毫发不爽.前妻已白发盈头,不可复认.曹命人开启关锁之书屋,尘凝数寸,未终篇之文稿,宛然俱在.
这种"走向过去"的故事在古代相当多,譬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在被贬到杭州后,就觉得自己前世曾住在这里.林语堂在其所著《苏东坡传》里说:"有一天他(苏东坡)拜访寿星院,一进大门就觉得景物很熟悉.他告诉同伴,他知道有九十二级石阶通向忏堂,结果完全正确.他还向同伴描述后殿的建筑、庭院和木石."林语堂还提到苏东坡好友黄庭坚的故事:"诗人黄庭坚告诉别人,他前生是女孩子,他的腋窝有狐臭.他在四川省重庆下游的涪州任职期间,有一天一位少女来托梦说:"我是你的前身,我葬在某地.棺材坏了,左边有一个大蚁窝.请替我迁葬."黄庭坚照办,左腋窝的狐臭就此消失了."林语堂说:"苏东坡时代大家都相信前生,这种故事不足为奇."
林语堂显然认为,前世回忆乃是灵魂信仰的产物,但就像"鬼"一样,"前世"亦另具其他心理功能――它尝试对个人今生的遭遇提出解释.譬如黄庭坚的狐臭乃是他前世尸身的蚁窝在作怪;苏东坡被贬,觉得"自己前世就住在杭州",旧地重游、人生如梦的情怀多少可以化解他的心中的抑郁.
《子不语》中的灵魂物语(4)
《子不语》中也有这类的前世故事,《羞疾》一文说,沈秀才年三十余时忽得羞疾,每食必举手搔面、如厕必举手搔肾曰:"羞!"家人以为癫,医治无效.沈秀才自言疾发时,有黑衣女子捉其手如此,不得不然.家人以为妖,请张真人捉妖.张真人请城隍查报,得知沈秀才前世为某镇叶生妻,黑衣女子乃其小姑,小姑私慕情郎,叶妻在人前以手戏小姑面曰:"羞羞!"小姑忿而自缢!此段前世恩怨遂使沈秀才在今生得了羞疾.
灵魂的轮回转世加上佛家的因果报应,构成了一个"老妪能解"的"诠释学",它不仅可以解释一个人为什么会得狐臭、会有羞疾,还可以解释一个人的际遇穷达乃至群体的兴衰.儒家学者说"格物致知",但民间百姓喜欢的还是"格灵致知",在事未易察、理未易明的时代,它满足了人们对"为什么"的好奇心.
对灵魂信仰的反讽
就《子不语》丰富的素材而言,以上所引,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嫌,但我们多少已可看出,袁枚所笔记的故事,虽然杂乱无章,实际上相当完备地反映了民间信仰中灵魂的理论架构.不过在沧海之中,我们也看到几则对灵魂信仰提出嘲讽的故事.《鬼弄人》一文说,冯秀才梦神告知今岁江南乡试题目,次日即预作熟诵之,入闱,果验,以为必出,结果榜发无名.夜间独步,闻二鬼咿唔声,聆之,则其闱中所作文;一鬼诵之,一鬼拊掌曰:"佳哉解元之文!"冯惊疑,以为是科解元,必割截卷面,偷其文字.入京具状控于礼部,礼部行查,乃子虚乌有.冯生因此获诬告之罪,谪配乌龙江.
《棺床》一文说,陆秀才求宿材屋,主人以东厢一间延宾.陆见房中停一棺,心不能无悸,而取易经一部灯下观,期以辟邪.二更犹不敢息烛,和衣而寝.俄而闻棺中有声,一白须朱屦老翁掀棺盖起,陆大骇,屏息以观,见翁至陆坐处,翻其易经,了无惧色,并袖出烟袋,就烛上吃烟.陆以为此必恶鬼,浑身冷战,榻为之动.白须翁视榻微笑,竟不至前,已而入棺覆盖.陆终夜不眠,次早询于主人,始知棺内乃主人之家君,并未死,七十大庆后而以寿棺为床,每晚必卧其中,夜出而被陆误以为鬼.
《赵氏再婚成怨偶》则说,布政司郑某妻赵氏,病卒,临诀誓曰:"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卒之日,刘家生一女,生而能言,曰:"我郑家妻也."八岁路遇郑家奴,指认之,并询一切妯娌上下奴婢田宅事,历历如绘.刘女十四岁,有人以两世婚姻乃太平端事,劝郑续刘女,时郑年六旬,白发飘萧,女嫁年余,郁郁不乐,竟缢死.
关于灵魂,很多人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这三个故事却告诉我们,因为"信其有"而导致了可笑,甚至悲剧的下场.虽然在《子不语》中,这种醍醐灌顶的声音是微弱的,但它有点类似弗洛伊德所说"理性的声音",弗洛伊德说:"理性的声音虽然微弱,但除非我们听从它,否则它的声音是不会停止的."
笔者无意在本文中以理性、科学的角度来谈论《子不语》中的灵魂物语(对科学观点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拙著《灵异与科学》一书),理性主义大师康德早就说过:"鬼(灵魂),在公开的场合,总是受到质疑;但在私底下,总有它秘密的相信者."我们要探寻的是,这种"秘密的相信"代表什么含意.
死亡的议题,深邃的关注
袁枚在《子不语》的序中说:"文史外无以自娱,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惑焉",但我看他是大有所"惑"的,而这个"惑"是他所熟知的儒家思想无法为他解的.
弗洛伊德指出,灵魂信仰乃是来自人类对死亡的恐惧,认为人有不朽的灵魂,可以说是消除此恐惧的一种"愿望达成".但更进一步看,灵魂信仰实在是在反映人类对死亡的"双情态度":人一方面希望自己有不朽的灵魂,一方面在看到别人的灵魂出现时,却又会产生莫名的恐惧.《子不语》中的灵魂物语正生动地反映了这种"双情态度",有些灵魂形态是受欢迎的,譬如《庄生》里出窍的灵魂、《煞神受枷》里亡夫的灵魂、《曹能始记前生》里的灵魂,但有些灵魂形态却是受到拒斥的,譬如《飞僵》里的僵尸、《鬼逐鬼》里的缢死鬼、《羞疾》里的灵魂.
这些灵魂物语,固然多少具备了"正人心、寓劝惩"的功能,但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它另有其他功能,鬼、僵尸、附身、前世等,更像是一种挖掘人类心灵的工具,人类一直以这种工具来刺激神经,满足他们对感觉的饥渴;同时宣泄他们黑暗心灵中的性与攻击欲望.这些题材实在是人类最原始的关注,诚如美国恐怖小说家巴克(C.Barker)所言,在看这类恐怖故事时,"当人们受到惊吓或压抑,当人们将眼睛移开,那一定是眼前存在着令他们难以负荷的东西,如果这种东西令他们难以负荷,那一定是最重要的议题."
这个重要的议题虽为儒家思想所漠视,但除非我们正视它,否则它的声音是不会停止的,即使时至今日,它仍一直以类似的结构重复现形!
小说推荐
- 反面诸葛亮 诸葛亮必败
- 中国伪智慧的宿命:诸葛亮必败作者:剑歌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诸葛亮必败》编辑推荐 我们总盼望能遇到一个“三顾茅庐”的主子,结果等到老,也没有“刘备”光临《三国演义》使我们成了幻想主义者,我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却在等待中逐渐丧失了 我们总想做只动口而不动手的点子大王,所以特别羡慕那个“运筹帷幄”的军师,实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5章
- 潘金莲之花样年华
- “九百五十年前一轮弯弯的圆月近得就像贴在窗棂上。清冷的月光透过薄薄的窗户纸,照在潘金莲十八的心上。花样的年华惨白地开在月光里“一个多悉善感,柔情似水的丫鬟;一个满不在乎,风流浪荡的少爷;一段清如莲香,似有似无的爱情,交织一个对建大家庭的没落。全新诠释潘金莲之花样年华,不能确定的幸福,无法抗拒的诱惑,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
-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第一节 血,滴答、滴答而下。在黄泉上,凝成一条血路 此处是永恒的黑夜,有山、有树、有人,深深浅浅、影影绰绰的黑色,像几千年前一幅丹青,丹青的一角,明明地有一列朱文的压边章,企图把女人不堪的故事,私下了结,任由辗转流传 很多很多大小不同的脚,匆促赶着路。一直向前,一直向前 赶着投胎去的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章
- 潘金莲、西门庆--致命的狂欢
- 致命的狂欢作者:石钟扬 全书通过“品读潘金莲与西门庆,来论说《金瓶梅,诚如石钟扬在导言中坦言:我主张切实从文本实际出发去解读《金瓶梅》的两大主人公,平心而论,既不溢美,也不贬低“万恶淫为首,历来把潘金莲作为“天下第一淫妇”来审判,接着此起彼伏的骂评立即简单堂而皇之地变成了入情入理的文学审美了《致命的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一代皇后潘金莲
- 一段动荡屈辱的年代,一个即将灭亡的国家一位书画双绝的皇帝,一名千娇百媚的歌姬一群粗豪放荡的反贼,一封招安纳降的诏书千丝万缕都指向一个背负了千年骂名的女子是随波逐流,还是自我抉择命运?纤纤素手要将大宋王朝翻天覆地换新颜 作者:所写的《一代皇后潘金莲》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潘金莲歪传
- 《潘金莲歪传》完结作者:辛子此时的潘金莲,只想到一死了之,这样才能一了百了。他原来相信宋徽宗对她说的那么多的求爱的话都是真的,从此宋徽宗只爱她一个。想不到她刚回清河几天,皇帝便旧病复发,又寻新欢了。由此,潘金莲被打入冷宫,宋徽宗不断让地方官员在各处为他寻找美女,供他淫乐。潘金莲孤身一人终老。第一章话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4章
- 潘金莲
- 《潘金莲》作者:半人乐乐潘金莲和西门庆:他们在前生是夫妻,此生却似仇敌;武大郎:文武双全,不像《水浒》中写的那样丑陋不堪,面对爱时却少了点魄力;武松:铁铮铮男子汉大丈夫,却冷血无情;赵桓:一个有心治国,却回天乏力的天之骄子;潘续:潘金莲的弟弟,纯真,果敢,却恋战沙场,生死朝夕 作者:所写的《潘金莲》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3章
- 大宋:我,武大郎,开局拒绝潘金莲
- 武植穿越水浒世界,觉醒神级拒绝系统 拒绝就变强 叮 恭喜宿主拒绝娶潘金莲,奖励【神级炊饼制作技术【无敌喵喵拳【力能扛鼎 叮 恭喜宿主拒绝罗天人的招揽,奖励【禁天诀 叮 恭喜宿主拒绝青面兽杨志当小弟,奖励【玉环步,鸳鸯腿 不知不觉,武大郎就从一个纯24K穷屌丝进化成了富可敌国的大富比,身边还聚集了一群
- 穿越架空正版唐大宗连载中
- 最新章:第71章 胳膊肘往外拐,诡计被识破
- 诸葛亮大传
- 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形象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湖北古隆中,奉节白帝城,成都武侯祠,岐山五丈原,勉县定军山-诸多历史遗迹以自己的存在,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诸葛亮一生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故事。一部《三国演义,使诸葛亮的大名传遍了祖国的神州大地。本书,将带你走近走下神坛的,真实的诸葛孔明 作者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