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明者

第二百章:罪人与贞女


公主知道蒙古族人被李斌大开杀戒后,痛哭流泪,又不敢责备李斌,只在房间不出来,李斌要赶回京城,不得不上门安慰,说自己一时气愤,事后想想也挺后悔,望公主海涵。王爷能低声下气,赔礼道歉历朝历代只有他一人。公主自然不再计较带着父王随李斌回到京城。
    京城百姓们欢呼雀跃,争先恐后蜂拥街头欢迎摄政王的归来,并大喊“杀的好,这帮鞑子早就该杀。”与之相反朝廷上却悄然无声,大臣们各忙各的盖不提蒙古之事,好像没发生似的,朝会上也是尽量避免提起,能混过去就混。唯有一人拍案而起,大踏步走到殿前,正是吏部尚书、内阁大臣顾炎武。
    “王爷、不知您怎么对我了解颇多,自然知道我的秉性。王爷治理国家开科举,学以致用,让学子们有用武之地,纠正了学风;收商税、开禁海,一改前朝财政之窘迫,放眼世界;土地改革,解决了土地兼并的弊端,耕者有其田,使粮食产量连年创历史记录,这些都是王爷的丰功伟绩,永世千秋。”
    李斌听的不耐烦:“顾大人、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没那么多开场白、拍马屁的话。”众大臣窃窃嬉笑。
    顾炎武却一脸严肃说道:“然而,蒙古一战王爷高奏凯歌,却杀人如麻,死伤无数,毁了王爷一代圣君的美誉。虽然是异族但杀戮太重,违背了儒家的仁义道德,我泱泱大国应以仁义礼天下,不是以杀戮暴天下。”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以儒家的仁义、礼学为主线贯穿整个中国的文化,由孔子创立,后人发展壮大。这一学说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所利用,让天下人讲仁义,懂礼数,自己却为所欲为;对黎民百姓施以暴政,对外来强势假称仁义,以礼相待,还自祤泱泱大国,礼仪之邦,造就了蒙古侵略,女真族崛起。
    李斌对这段历史深恶痛绝;对士大夫们虚伪的仁义所不耻。“各位大臣,本王一时为私仇所愤,杀人过多,确有所失。”李斌的话还未讲完,各大臣本来怕他反感,见李斌自己承认错误,纷纷出来声讨,内容几乎和顾炎武的差不多,转眼间朝会变成了批判大会。
    李斌拍拍龙椅,才安静下来。“本王虽然有过失,但非赞同你们的仁义,死要面子,害人害己,与虎谋皮焉能讲礼数,外帮就是看谁拳头硬,所谓弱国无外交就是这个道理。像美国太平洋警察—管的宽,谁能怎么样?”
    朝廷上大臣们窃窃私语,什么是美国?李斌才意识到一时激动说错了话。中国士大夫从小接受的儒家教育,已经渗入骨髓,再说思想上的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对李斌的言辞并不认同,仍变本加厉说一些圣人之言,贤君之为的话。
    大臣们对李斌蒙古问题的数落,并用仁、礼加以教育,似乎李斌成了有罪之人了。但另一种声音慢慢从朝廷传出,柳姑娘虽不是王妃,蒙古一事上,在气节方面,坚守了我大国的民族气节和女人从一而终的贞洁,是儒家倡导的三纲五常最好体现,活脱脱一个当代贞女的形象。
    宫中各王妃也起了变化,老大朱淑贞主动到柳如是寝宫问寒问暖,问缺不缺东西,还添置一些家具和丫鬟,言谈之中对她由衷佩服。红红对人说:“真想不到一个青楼女子,大是大非面前毫不怯懦,身陷虎狼之窝众目睽睽之下,敢拿着枪对着自己,宁肯死了也要保住王爷的声誉,以前倒教我小看她了。”
    裴文中在批判李斌中并未说什么,也体会李斌的良苦用心和被辱之愤,但在柳如是的问题上却大发感慨。“王爷就是王爷,慧眼识珠,才、艺、色、节样样皆为上品,难怪王爷如此上心,为了一个青楼女子敢得罪天下,在下佩服。”说完作了个揖。
    “裴爱卿你是骂我还是夸我?我怎么听了这么别扭。”
    “当然是夸王爷,抱得美人归,得一知己人生还有何求?”
    “慢点,照你的意思柳姑娘可以嫁给我了?”
    “我可没说,不过倒是有了希望,下来要看各位大臣、王妃们和世人的评说,所谓皇家无小事,关乎接班人国本问题。”
    可别小看古人,眼光长远之人不在少数,他们看现有的在位之人已经有了自己的班底,没自己的份,眼睛便盯着下一代君主。柳如是身份低贱,今后如当了娘娘让他们无脸巴结,所以坚决反对李斌迎娶。所谓个人有个人的心思。
    但蒙古一役,柳如是的表现让他们大跌眼睛,自古:*无情,戏子无义。柳如是却坚贞不屈,有情有义,当今典范,堪称楷模,令他们刮目相看,换成朝廷大臣又有几个能做到?这样的女人不嫁给王爷嫁给谁?谁又敢娶?
    大臣们对柳如是彻底折服,而皇宫内王妃们相互交流,红红完全同意,朱淑贞有些妥协,公主回来后再不多言,马小姐不在,唯有郡主挺着傲胸说:
    “柳姑娘是不错,换成我也未必做到,当娘娘也绰绰有余,但还是改变不了她是青楼女子,身份低贱,王爷娶了她且不受世人耻笑,你我都是有身份之人,(当然说她自己)大家姐妹相称,以后让我们如何与她相处,难道你我也成了下贱之人?”
    说来说去还是儒家学说等级制度造成的,一个郡主,一个妓女;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天壤之别。郡主自持高贵不能与妓女为伍,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也代表一部分权贵的心里。
    李斌听说后登门百般蹂躏,令她*,大呼小叫,早已没有往日的庄重、高人一等的姿态,事毕李斌便问:“请教郡主,你们女人之间又什么不同吗?”
    “当然不同,身份、地位、礼数不同。”
    “可在床榻之间还不是都一样。”
    “恶心、下流、禽兽。你们男人怎么总想着这点破事,从未考虑我们女人的感受,考虑下一代如何做君主,你的柳姑娘以后怎么面对孩子。说她青楼出身吗?”
    “子不嫌母丑,别人的事你就少操心,说到孩子作为母亲能给他带来什么?像福王现在的皇帝出身高贵,你看他能管理好国家吗?只知道收刮、敛财,荒淫无耻,还不是他母亲郑贵妃言传身教的结果,出身再好有什么用?而你祖帝朱元璋当过和尚、要过饭,却打下天下,你能说他出身叫花子不配当皇帝吗?”
    两个例子都是郡主亲身感受,万历的三子福王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郑贵妃受宠则贪得无厌,所作所为她也看不惯,但从未想过人品、才学的重要性,身为皇家被李斌一说,意识到后代治理国家需要才学、圣君。
    “王爷、妾知道柳姑娘才艺双全,人品出众可就是心理难以接受她入青楼,每日被风流男人们围着,抛头露面,莺歌燕舞,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替王爷不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