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梳画还家

第27章


  “你别这么说人家。王二哥性子纯朴,开始去码头他还帮过忙。不过他家二嫂心思倒是细。该是如何,还难说。”李淙摇头,言尽于此,没再说下去。萧弦倒是明白了,夫妻俩一个扮白脸一个做黑脸,敢情是来唱双簧的。
  “难怪那二嫂出来劝架劝得这么及时,若是真打起来,老子绝对先给那混蛋几拳吃吃!”萧弦举起拳头气势汹汹地嚷嚷。
  “也都是为了家中生计……”李淙叹气。这六年来,穷苦人家的艰难已经体味许多,一切都是为了生活,谁对谁错,各有各理。
  萧弦却仍旧气不过,愤愤道:“可是他打你,你就任他打吗?”
  李淙沉默了一阵,摇了摇头,似是玩笑道:“我若是跟他动手,他就废了。”
  “你能耐,你能耐!”萧弦气不打一处来,边嚷边站起身气呼呼地握着拳头捶人:“你要是能耐怎么不把人蒙了头拖巷子去往死里打一顿、打完就跑啊!”
  李淙笑了,阻住萧弦有气无力的拳头。萧弦甩开手臂坐下,瞪了一眼,没好气地转过了脑袋。李淙望着萧弦那副模样,笑声渐渐成了苦笑,沉声道:“废物、窝囊、懦弱、没骨气,你想说哪个?”
  萧弦突地愣住了。他从没有这样想过李淙。自从来到这里,他仿佛退回了对父兄长辈盲目尊崇的幼年时代,觉得眼前这个白捡来的哥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独自一人撑起这个家,怎么会窝囊怎么会懦弱?李淙在他心里从来都不是胆小鬼,所以他相信李淙如此,一定有他的苦衷。
  “是不是……跟奴籍有关?”萧弦静默了许久,突然开口。
  料到萧弦会这么问,李淙本也没想隐瞒,慢慢点头道:“不错。东琅境内最下等的人便是奴籍。除了战俘之外,有谁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便在面上刺字,贬为奴籍。中有轻者,流放边关,重者服徭役直至老死。奴籍地位低下,与人争执、乃至动手,无论对错只会判奴籍的罪,而且奴籍不得经商拜官,只能做苦力、服侍人。大抵就是这情况。”
  “我不信!”萧弦咬着牙摇头。他信有奴籍这回事,但不信李淙会是那种恶罪滔天被贬为奴籍的人。
  “傻瓜,这有什么信不信的。”李淙笑,接着道:“父亲在朝中为官,伴君如伴虎,不小心触怒了圣颜,给判了个株连九族的罪。家里其他人就是那样去的。当时父亲的同僚替我求情,这才法外开恩,放了我一条生路,只贬作奴籍刺配到东郡来。你幼时便与我们失散,如今又失了记忆,儿时的事定是通通忘了。我想着过去的事过去便算了,不愿你多虑,所以也没告诉你。咱以后好好过日子便成,功名利禄转瞬成空,不如安平一世来得实在,你说是不?”
  李淙这几句话简略交代了自己的出身,虽说不太确切,大致上差不多,也没错,更是细心地瞒下了萧弦的身份,没让他听出破绽来,费足了心思。
  25、第二十四折 林中野趣 ...
  可听了李淙的话,萧弦非但没觉得疑虑打消,反而暗自琢磨开了。想起上回问他面上刺字时候的事,还以为是什么小罪,不想却是如此灭门之案。
  “还有可能平反么?”萧弦小心翼翼地瞅了李淙一眼。
  李淙默默摇头,道:“夺嫡内乱搅得皇城多年难安,皇帝大概已无暇顾及其他。”
  萧弦接口道:“那咱好好过日子,不想其他了,那啥刺字也没关系的!不就是奴籍嘛!黥布被刺了字,最后还封了九江王,虽然下场不太好……呸,不说这个,司马迁,对对,司马迁,身受腐刑还不是……”
  “腐刑是何刑?”李淙问。
  “就是……”萧弦愣了一下,脸一红,而后不耐烦地摆手:“哎这不重要你听我说,都那个腐刑了,他也没灰心,穷尽一生编著了巨著史记,可歌可泣,你说是不?还有下等贱民封王拜相的也大有人在,哎总之奴籍啥的咱不理它,真的,不用理它的……”
  “小弦。”李淙打断萧弦,“你说的那些人,都未曾听闻。”
  “呃,这个,啊哈哈……”萧弦止住话音,才想起这并不是史书上的古代,只得干笑出声。
  “又是去别国游历的时候听来的?”鉴于萧弦过去总会冷不丁地蹦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出来,而每次都是用这句话搪塞,这次不用萧弦自己说,李淙索性替他回答了。
  “是、是啊,这个当然……”萧弦挠头,差点又说漏了嘴。
  李淙将桌上新炒的一海碗瓜子端到面前,对着萧弦道:“说来听听。”
  “啊?”萧弦垮下声,满脸愁容。
  李淙却兴致勃勃:“似乎挺有趣的。”
  “哎……”萧弦呼了口气,坐下来开始说书。李淙坐在一边悠哉悠哉地听故事,觉着挺新鲜,可就是三句不离身残志坚、建功立业什么的,李淙聚精会神地瞅着萧弦,知道他是安慰自己,心里还是免不了觉得好笑。之后萧弦说累了出去倒茶,回来见李淙将海碗中早上才炒的瓜子嗑掉大半,又放下话头开始跟李淙抢瓜子吃。
  “呐,我跟你说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是上天降下的历练,跨过这一劫,日后定会有所作为的!”萧弦边嗑瓜子边不忘抱着他剽窃来的大道理喋喋不休。
  李淙拍了拍手,对萧弦时不时语出惊人的事已见怪不怪,只细细思考,静默许久后问道:“盛世隆昌,何来大任?”
  萧弦有一搭没一搭地瞎掰道:“远的留给英雄豪杰们去考虑,咱就拿眼前的说,解决温饱奔小康,何尝不是大任!”
  “小康?”李淙疑惑。
  “嗯嗯,”萧弦嬉皮笑脸,“就是吃得饱穿得暖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啦。”
  李淙叹气:“刚丢了活计,明儿得重新去找工来做了。”
  萧弦焉了,低头摸摸肚皮,扁着嘴喃喃道:“那我以后少吃点,节约一点就是了……”
  “傻!”李淙抬臂敲了敲萧弦的脑袋,允道:“有哥一口饭吃,总不会少了你!”
  两人嬉笑吵闹,倒是全然忘了之前的窘境。
  ※ ※ ※
  那日被王家二哥和二嫂那么一闹,李淙隔日便不再去码头做工了,一如他之前的打算,顺利进了天香楼里头干活。
  天香楼的活计是个肥差,那家酒楼每月盈利丰厚,待小厮杂役等等也不薄,本是不可能轮到李淙去的,全赖赵儒秋帮忙牵线。
  赵儒秋刚来清流县的时候,看不过李淙这般辛苦,想替他寻觅个好点的差事,奈何他虽周转手腕了得,可毕竟初来异乡,自己都没扎稳脚跟,便作罢了念头。之后安安稳稳操了老本行替人诊病,半年下来在镇上渐渐有了些名气,人脉也广了许多,毕竟没人会跟一个救命救急、医术还颇不错的大夫交恶。
  前几日赵儒秋过来看望李淙,跟他说了天香楼缺差的事,赵儒秋对天香楼的掌柜有救命之恩,于是靠着这层关系,将李淙插进酒楼去打杂,还隐下了奴籍的身份,这样一来,工钱多了,活轻松了,每月还有两天工假,比从前干苦力真要好太多。
  工时却是比较长的。要从早上一直干到夜里宵禁,加上酒楼里一天三顿,忙得很。不过萧弦一日三餐已不需要李淙料理,省心许多,李淙中午在酒楼里跟大伙儿一起吃大锅饭,伙食不错,晚上还能带些厨房里的剩菜边料、还有点心什么的回去,省下不少钱粮。
  李淙对这份工可说称心之至,却把萧弦闷坏了。李淙每日天黑回来,天没亮出去,家中简直比客栈还不如。萧弦白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愈发像个姑娘家了。所以当李淙第一次工假,说要带他去东樵山打猎的时候,萧弦高兴得差点没蹦起来。
  去打猎的那日早上,萧弦难得醒的比李淙还早。李淙说吃过中饭再上山,萧弦唉声叹气地求了老半天,奈何李淙不松口,便只得安安稳稳等到大中午。出门前,李淙抓了点瓜子零嘴打包,让萧弦背上,从里屋床底拖出来一把弓,抹干净搁到桌上,又去准备其他东西。
  萧弦盯着桌上的弓,那弓说也奇怪,整个弓身都用麻布给缠了起来,一点也看不到里面。萧弦好奇,趁李淙不注意,偷偷扯开麻布来看,被李淙逮个正着,索性把弓上的麻布全扯了给他看个够。
  萧弦把弓握在手里打量,弓身线条流畅,弓体轻劲,弦绷得紧紧的,仿佛靠手上去就会割出血来似的。萧弦对古代兵器这方面知道的不多,看不出好坏,若是他懂,定要赞一声精妙。除此之外,他还发现弓中央刻着跟李淙帮他做的木梳上一模一样的祥云花纹,萧弦有些好奇,可不等他问,李淙接过弓,又把麻布缠回去,不过这回只缠了一半,刚好遮住那一片祥云纹路,而后还给萧弦让他继续玩去。
  “这张角弓只有六石,马上用的,寻常打猎够了。”见萧弦伸着手指拨弄弓弦,李淙这般说道。
  “马上?难道是打仗用的?”萧弦问。
  李淙笑了笑,不置可否。又取了一长一短两把匕首和一个箭筒出来,交了一把匕首给萧弦防身,箭筒内插上几枝羽箭,备好东西准备出门。
  山樵村离东樵山不远,出了村口穿过田地,再走一阵,树木葱茏起来的地方便是山脚下了。两人这趟进山里来的目的不仅是打猎,还受了赵儒秋所托,要帮忙采几味草药,当然还包括萧弦念念不忘的锉草。
  李淙与萧弦两人并排在前人踏出来的上山窄道上走着,李淙握着树枝探路,不时撩开路边的缠藤荆棘等等,偶尔停下来采采草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