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成熟

第27章


  马孔历险之后,决定放弃那些冒险性过强的计划。他也不再操之过急地想一下子就征服世界,而是要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打知名度。
  1979年夏天,马孔通过工业巨子哈默的关系,一行5人到了苏联莫斯科。一下飞机,5人就骑上摩托车开向市区。在送给市长夫人的女用手提袋上,醒目地写着大字:资本家利器。在冷战期间,这样的举动无疑是轰动性的新闻。
  1982年初,马孔开始在他的摩托车队和一大堆热气球的簇拥下,开始了征服世界之旅。
  马孔第一趟旅行,目标是中国。马孔在气球上写下大字:《福布斯》向中美友好关系致敬。中国有关部门特别强调,所有的热气球都要绑好,不能自由飘行。随马孔出游的四儿子一再警告父亲:“千万别违反中国人的规定,千万不能!”马孔每次都回答:“要,非要不可!”出发那天,气球是绑好了的,但是他乘坐的气球突然飘向空中,20分钟后,马孔落在一所军营附近,被扣押了起来。在离开中国的告别会上,马孔表示,他只是想告诉大家,气球本来就应该在空中漂浮,绑着就没意思了。
  马孔在中国的淘气之举,又让媒体有了一阵子的话题。之后,马孔又到了巴基斯坦、埃及、泰国、日本、德国、土耳其……《福布斯》的名字在全世界传播开了。
  马孔虽然在杂志界是个风云人物,但他认为在圈外人中他也应该有很高的知名度。
  机会来了。好莱坞巨星伊丽莎白·泰勒为了推销新上市的“热情”香水,需要寻找一位名声响亮、品位高雅而又性感的百万富翁。这样,马孔结识了泰勒。站在泰勒身边,迎着镁光灯的闪光,马孔心里得意极了:只要和泰勒在一起,还愁自己不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吗?“做这位国际巨星的护花使者,就如同往银行里存钱一样。”
  马孔经常表示他和泰勒无意结婚,但又经常做出一些小动作,让人对他们产生“误解”。1987年5月,在一次豪华宴会上,马孔当众交给泰勒一张百万美元的支票,接着又送泰勒一辆紫色的哈雷摩托车,上面刻着泰勒香水的注册品牌:紫色情怀。他还与一位半裸的摩托车迷合影,并特意对她说:“这照片可别让我的莉莎(泰勒的昵称)看到哟。”
  1989年,在马孔70大寿的庆祝晚宴上,泰勒以女主人的身份出现。这是马孔的最后辉煌。
  1990年2月24日,马孔在睡梦中离开了这个经常被他搞得沸沸扬扬的世界。
  马孔·史蒂文森·福布斯是个极为少有的、赤膊上阵为自己企业做广告的企业家;而且,他做广告的方式也很特别。别的企业家做广告大多动口不动手,马孔却以他富有创意的方式来制造名声。他敢于冒险、敢于做别人没想过、没做过的事,为此,创造了马孔和《福布斯》这两个众所周知的名字。对此,我们想到些什么?
  美国人可以这样做,中国人可以吗?
  我们中国要不要有这样一个人?
  如果中国人也这样做,对国家、对老百姓有好处吗?
  心想事成,你敢像马孔那样设想自己吗?
  其实,我们细想一下,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因为打破了既在的东西才被认可的,而打破就是向现有世界保守着的某一点冲击。冲击的点越是保守就越有创造性,也越成功。就像是爱因斯坦对绝对时间、绝对空间观念的冲击,就像是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在这一点上,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冒险家,他们都处在事情的某个极端上。自然,这些冒险家并不都是成功者,他们是地道的走钢丝的人。由此才为我们所瞩目,才成为社会的推动者。至于马孔,我们对他的行事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他的精神和活法却有宝贵的教益。
  ☆青年人走路连跑带颠,当然容易摔跟头。成年人走路稳稳当当,当然不容易摔倒。可青年人却比成年人走得快。
  ☆同类你死我活,异类天高海阔。
  NO.18
  所有的成功都在极端上,必须在钢丝绳上跳跃
  ———用冒险制造明星效应的出版业巨头马孔
  他选择辉煌的方式非常特别,不同寻常。他这个人让我们思来想去。
  引子
  悟道
------------
处在两极的人最有创造力(1)
------------
  处在两极的人最有创造力,既有洞察力又有平衡感
  135
  舞蹈家杨丽萍的《雀之灵》倾倒了千千万万人。她的灵透和纯净,把人的心一下就带进了没有任何人世繁杂的原始世界,一爿清朗得只有森林和孔雀的天地,把人的心净化得干干净净。为这,不知有多少人消融在她的舞姿之中。她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2002年春,她回到家乡,准备息舞隐居。
  就在这时,云南旅游歌舞团找到她,说他们节目老化,面临倒闭,请她帮助摆脱困境。是家乡的亲情,使她爽快地答应了。为此,她筹划着做一台《云南映像》的少数民族歌舞剧,也使云南少数民族的歌舞传承下去。
  她熟悉家乡的人、家乡的舞。用了一年的时间,几乎走遍了云南的村村寨寨,选了60多名演员。
  这些演员又矮又黑,跳起来脚都不知道怎么摆。而她也没有创作、导演大型歌舞的经验。她从这些演员最本真的舞蹈动作中“剪辑”出需要的动作,加以整合编排,一点点地训练、排练。
  一些人反对她使用这些演员,云南旅游歌舞团对这台舞蹈也越加怀疑。他们等不得那么长的时间,又看不见赚钱的希望,就决定撤资,终止与杨丽萍的合作。
  几十年的舞蹈生涯也没遭遇过这样的尴尬。更令她不安的是,旅游歌舞团为这台歌舞投资了40万元,此时,她成了这40万的债务人。
  她把在大理的房子卖了。但钱很快花光,剧组陷入了重重危机。
  她从来不走穴,这时,她到广州、北京、上海、四川等地演出。把所有收入都用来做演员排练和生活的费用。但就在她在外演出的时候,她接到通知,限令她们搬出原来的歌舞团宿舍。
  这时候演员开始动摇,她们纷纷离开剧组。
  她们的生活太艰苦了。杨丽萍只有一处一室一厅的房子,剧组就住在这一室一厅里。因为没有钱,每天排练后,演员们一身汗水,却没有热水洗澡。后来,连冷水也给断了。
  苦她不怕。因为6岁的时候,奶奶就把半个家交给她。她11岁工作,就用自己的薪水养家了。问题是处境。
  她在电影《射雕英雄传》里饰演梅超风,这使她的人气越加大了起来。于是,有人找到她、要她做广告。本来,她回避媒体、淡泊名利,这是知情人都清楚的,而此时却顾不得了。她背着反对的朋友悄悄地签了广告合同。
  她要一拼到底。
  排练时,她穿着7公斤重的铃铛服,又蹦又跳,又翻又滚,给演员们做示范。
  她请音乐家三宝来看舞蹈。当第一个花腰歌舞的演员唱出第一句的时候,三宝眼泪就下来了。他无偿地创作整场的音乐,还请他的朋友来,一块帮助杨丽萍。
  她请演艺商界的孙健君来看演出,当时演员没穿服装。演出刚刚开始,孙健君就看出舞蹈的质地,答应先给60万元。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花了几百万元,到2003年4月就要首演了。而“非典”到来,有关部门要求《云南映像》剧组解散。千辛万苦,眼看着就有了出头之日,却又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演员们哭成一团。
  2003年8月,《云南映像》在昆明正式上演。这个原汁原味的云南少数民族歌舞很快便受到世界的关注,2003年月,她们开始到世界各地巡演。
  出生在1934年的索菲亚·罗兰是意大利影星,一生中拍过60多部影片,曾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演员奖,她主演的《卡桑德拉大桥》等,为她赢得了世界声誉。应该说,除了声誉,她是个与其他影星很不相同的人。我们先来看她的自述: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恐惧是我生活中的常客,我惧怕没有东西吃;因为我是一个未婚女人的私生女,惧怕别的孩子在学校里嘲笑我;我还特别惧怕大轰炸机出现在我的上空向下扔致命的炸弹。
  “我要不是早上8点钟第一个到校,就是在8点15分跟在最后一个女生后面溜进教室,我的痛苦经历使我懂得这是避免别人注意的办法。只有避免引人注意,才能躲开我的同学的窃窃私语和嘲笑奚落。我非常腼腆,害怕见人,毫无能力对付这种残酷的境遇。我所在教区学校里的修女,对我所受到的排斥熟视无睹、毫不关心。她们拘谨、刻板而冷酷,很难设想我能和她们中的任何人谈论我所处的窘境。实际上,我怕她们怕得要死,她们对待我不比我的同学好多少。在我童年时,每天早晨我都害怕上学,我感到私生女的污名已黥墨在我的额上。”
  她说:
  “我不知道我是天生孤僻而离群呢,还是因为同学们那样对待我所造成的后果,直到今天我还是非常腼腆,总是想找些理由不去参加我被邀请出席的宴会。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我几岁的大儿子小卡洛有着和我相同的性格。放学后凡由我去接他时,他总是窘迫不安并显出不自然的样子。他会抱怨说,你不像别人的母亲,你看起来很特别,所有的孩子都瞧着我们,还对你指指点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