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雍正穿成纣王

第51章


    只是,随后那怪物接下来的话才让他恍然大悟,给了怪物帮他洗清冤情的承诺。
    自开始调查这件案情的时候,比干便把怪物暂时留在了丞相府内,这样的话,若有什么疑问,或者案情有所反复,随时可是问一问对方。。
    既然要调查此案,当然不能在一开始就打草惊蛇,但是比干相信凭着丞相府内奴仆婢子的忠心程度,又有自家能干的夫人看着,总不会把府里的事情随意的泄漏了出去。
    对于雍正会来查问此案,比干早有准备,所以当即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先是把当天怪物对自己叙述案子的情形说了一遍,可没想到,才说起那怪物的名字,便听到陛下语气怪异的打断了自己的话。
    “你说什么?那怪物叫什么来着?”
    “回禀陛下!”比干不着痕迹的看了雍正一眼,发觉不止是语气,连着陛下的脸色都有些奇怪,似乎有些欣喜,又有些不可置信,还带了点柳暗花明的恍若之感。可是细细的深究起来,又好像并无不妥。
    不管有无不妥,比干还是回复了雍正的问话,而且还回答得格外详细:“那怪物自称为杨戬,是秦蜀郡守杨天佑之第二子,现年不过十岁有五,于一年前拜入昆仑山玉鼎真人门下。”
    听说果然是自己才想找的杨戬本人,而且竟然就在自己想暂时放弃的时候跑了出来,雍正都不由得感叹起自己是不是特别的得天道喜爱了。
    如今良将就在近在咫尺之处,雍正少不得就要对他背负的冤情越发上心了,便问及比干,杨戬到底有何冤情,此案又查到了什么地步。
    比干见雍正对此事比之前更加上心,少不得就要跟着更加上心才好。
    接着,比干便继续对雍正将当夜的事情徐徐道来。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休息一天,不更新。
 第五十九章
    在《封神》一书中颇有名头的杨戬也是出身名门,其父乃是秦蜀郡守杨天佑,而杨戬正是他的第二子,而且现在还很年轻,才十五岁。
    就在去年的时候,杨戬刚刚拜入于玉泉山金霞洞的玉鼎真人座下,而因为杨戬天姿好的关系,玉鼎真人见金霞洞中的仙气不足,便特意将他带回了昆仑山,于师尊元始天尊的眼皮子底下修炼。
    今年的时候,秦蜀那处有一个玉垒山,而途经山边的大河突然出了一条蛟龙,在那处住了下来。
    玉垒山临岷江,后依翠岭,南望青城,西连岷山,远近风光十分绮丽,故有玉垒仙都的美誉,可自那小有本事的蛟龙住在了玉垒山边的玉垒河中之后,便时常兴风作浪,水淹岷县是常事,又有让那本该隆在青城的雨都尽数移到了玉垒河中,岷江的水也被他给抽干,使得百姓淹死的淹死,渴死的渴死,而且没有水就种不出庄稼,那就是饿死的下场,甚至人死的多了,便会出现时疾,如此又是病死了很多人。
    秦蜀郡守是个颇为尴尬的官,因为他是大商第一个郡守,原是先帝时就想着不能总由着诸侯治理地方,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官职。不过,先帝给的名头倒还好,说是帮着诸侯处理地方事务,但各地上缴的粮食还是由各诸侯自己掌管。
    先帝是个谨慎的人,即使有心,也不会冒冒然的就得罪了各位诸侯,所以选择了这么一个循序渐进的方式。
    只是,那些诸侯又岂是吃素的?他们也许会有几个是蠢笨如猪的,却不可能各个都猜不透先帝的用意吧?而他们自己手上的利益他们哪里愿意就这么轻易的交出去呢?
    当时,先帝不止是封了一个郡守,可是几乎每个都被各地的诸侯给除掉了。不过,这个除好歹不是死,而是找了错处,然后上折子给先帝,将他们赶回了朝歌,毕竟诸侯也不好擅杀官员,更不好触及先帝的底限。
    即使他们对彼此都没有好感,可是面儿情还是要有的,总不能毫无准备的就撕破了脸。
    唯有这个杨天佑倒真是个能耐的,秦蜀侯非但没能拿住他的把柄不说,还被杨天佑平日里低调的行事给迷惑住,又见他是真心为秦蜀的百姓打算,却没有给自己抢权力的意思,便大手一挥,把杨天佑留下了。
    虽说没有给杨天佑留下治理秦蜀百姓的权力,却让他帮着当地百姓处理在秦蜀侯看来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实不知这一举动,只会让他在秦蜀百姓心中威望尽失,而让杨天佑得了好名声。
    不,也许他后来还是发现了这一点,然后做了一些事情,以图力挽狂澜。
    自从玉垒山脉出现了一条蛟龙作恶,作为普通人的杨天佑自是没有办法除龙,可是他好歹还有两个都极为出息的儿子!
    大儿子杨蛟尽得杨天佑的真传,日后必是个做实事的料子。
    有一年,闻仲领大军征战返回朝歌,途经秦蜀做去会了会好友杨天佑,又见了他的大儿子杨蛟,见是个做事的料子,便将其带回了朝歌,举荐给了当时还是帝辛的商王,如今正在朝歌为官。
    因着杨蛟还年轻,所以身上只有一个小小的亚服的职位。
    可惜的是,他本身没什么道行,不过是个和杨天佑一样的普通人,让他除恶蛟龙,也不过是去送死罢了。
    而二子杨戬,则在去年去了玉泉山金霞洞拜师,可不正是有道行的人?便是他还没修炼到能除恶蛟龙的地步,但求一求他的师尊出手,相信也是比旁人容易些的。
    只是,杨天佑少有收到他的书信的时候,最近的一封,还是杨戬来信知会一说,说是随着师尊去了昆仑山。
    这玉泉山就已经难去了,这往昆仑山去的路途就更是充满了艰难险阻,实在是让杨天佑为难。
    而就在杨天佑打算为了秦蜀百姓,拼了命也要去昆仑见儿子的时候,竟被秦蜀侯平鑫寿给派人捉了起来,其罪名就是惹来蛟龙作恶,然后打算畏罪潜逃!
    在杨天佑看来,此罪安在自己的身上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而秦蜀的百姓们也并不是完全无知之辈,当然看得出来杨天佑对着他们从来都是尽心尽力的,怎么可能会惹来蛟龙呢?
    反观之作为秦蜀主人的平鑫寿,平日里只知道寻欢作乐,何曾在乎过百姓的死活呢?
    所以,百姓们更觉得是平鑫寿惹来了恶蛟龙,然后栽赃到了杨天佑的身上。
    可是百姓如何想平鑫寿又如何会放在眼里呢?在他看来,自己也不过是需要一个借口好捉住杨天佑,然后弄臭他的名声罢了。即使秦蜀的百姓都相信杨天佑是个好人又能怎么样?只是秦蜀以外的百姓们都不相信,众口铄金之下,秦蜀百姓也就只能改口了。
    而如今,百姓们在侯府之外闹事,平鑫寿也全然不放在眼里。
    说起这个平鑫寿,也真不是个什么好人,即使如姬昌这种敢在帝皇的身上泼污水的,也懂得糟糠之妻不可弃的道理,可姬昌是伪君子,那平鑫寿按着他平日的作风,估计就得归类到真小人这一方了。
    平鑫寿的妻子林姬与他可以算是青梅竹马,而那时平鑫寿的父亲不过是个甸,而不是侯,所以平鑫寿继承他父亲的位子之时,也该是个甸,而非是如今的秦蜀侯,况且平鑫寿只是一个庶子,顶上还有一个嫡子兼长子呢。
    可是林姬不同,她是姬昌的女儿,即使不是嫡女,可是太姒并没有生过女儿,只有几个儿子,所以,自小就温驯柔性的林姬很是入得太姒的眼,使得她不是嫡女却胜似嫡女,在西伯侯府中,地位仅次于几个嫡系的公子。
    因着林姬欢喜平鑫寿,便说服了性子软的太姒,然后太姒便与姬昌商量,这才促成了这桩婚事。而林姬能得太姒的眼,自然也就因此入了姬昌的眼,姬昌又怎么能看着女婿没个出息呢?
    所以,姬昌以势压人,让当时的秦蜀甸把平鑫寿立为了世子,反而把嫡长子给抛到了一边了。
    随后,姬昌又说服了先帝,在秦蜀甸死后,平鑫寿继位之时,又提了一级,成了侯,这才有了如今的秦蜀侯。
    按理来说,林姬对平鑫寿可算是情深,更是义重了。可是平鑫寿是个小人,又怎么会关心这些呢?一旦林姬对他来说没有价值的时候,就是他休弃这个元配的时候了。
    本来,若是姬昌如《封神》一书中所言,荣登大宝的话,平鑫寿可能会把林姬给供起来,只差早晚三烛香的供奉着了。即使没有,而是一直将西伯侯这个位子坐得稳如泰山的话,平鑫寿也会给林姬应有的尊重。
    可是事实上,姬昌失势了。
    平鑫寿休妻的时候,姬昌还是西伯侯,可是却是因为西歧异动频频,而被朝歌视为眼中钉的时候。
    平鑫寿那时横量了一下西歧和朝歌之间谁的声势更大,发现朝歌才是打着正义之师的旗号的那一方,为了跟姬昌划清界线,他便毅然决然的休了林姬,然后上奏折对着商王歌功颂德一番,表明自己的立场了。
    随后,他又立刻打着真爱的名义,立刻就娶了炽法侯的女儿陈吉为妻。
    虽说陈吉的父亲比不上四大诸侯,可是炽法侯陈颉认识一只恶蛟龙,正好给平鑫寿一个助力,用以除掉杨天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