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雍正穿成纣王

第52章


 第六十章
    话说,玉鼎真人某一天觉得天道所预示的某些事情隐隐有所改变,又见徒弟杨戬虽然还没有修到大成,可是却似乎有机缘在身……他望观星辰轨迹,又掐指一算,便让杨戬下了山,告诉他杨天佑有难,正该他去救助。
    同时,玉鼎真人还告诉杨戬,在救出他的父亲之前,他不能回昆仑山见自己。
    杨戬自幼跟在父亲身边,学得都是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的学问,自然也就懂得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道理,对着他的师父从来都是言听计从。
    如今,师父说父亲有难,杨戬当然相信父亲是真的有难,而且他也相信,师父让自己前去,必是认定了此事自己能解决,或者凡间有贵人能助自己一臂之力,所以收拾了一下东西,很快就往家乡去了。
    昆仑山上山难下山也难,所以杨戬学得最为纯熟的就是筋斗云,而昆仑离秦蜀还不到十万八千里那么远,所以连跟头都不用翻,不过一会儿,就回到了家门口。
    此时,杨天佑已经被平鑫寿派人捉走有两天了,平鑫寿还一心想撬开杨天佑的嘴,让他承认恶蛟龙是他引来的,所以也还没有心思将他府中的家下人都驱散,倒让归家的杨戬得以从家下人口中得知经过。
    只是,杨戬脚踏五彩祥云从天而降的动静实在是有些大,倒让侯府中的狗腿子察觉到了,那些深知杨天佑有个儿子在阐教修道的下人们赶紧就禀报了自家侯爷,好让侯爷派人去杨家查探一番。
    若不是杨戬回来倒还好,他们可以趁机去杨家顺手牵羊的发点小财。若是杨戬回来了,提早告诉自家侯爷,也算是小功一件了。
    而查探出来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因为已经知道了消息,平鑫寿赶紧就去找妻子陈吉商量。
    陈吉对此,只是笑了笑,道:“不若去找龙兄说说此事?”
    平鑫寿得了陈吉的主意,如获至宝,立刻趁着杨戬没来,去玉垒河边找恶蛟龙说起此事。
    恶蛟龙住在玉垒河中颇为自在,自然不愿意被人赶走,他知道,若是杨天佑出来,必是要除掉自己,而且如今又听平鑫寿说杨天佑的二儿子杨戬是元始天尊的徒孙,为怕他此行为除自己,而带了什么法宝,便不敢硬拼,索性就去求了友人帮忙。
    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那恶蛟龙的友人自然也不会是什么好人,而是一个妖道。
    恶蛟龙求他除掉杨戬,免得他见除不成自己,又返回昆仑求援,为此还答应送他避水珠,妖道自无不应之理。况且这个妖道靠害人性命吸人精血修炼,而杨戬是修道之人,妖道觉得,若是吸了他的精血,想必能更进一步。
    随即,妖道便跟着恶蛟龙到了玉垒河,再随着平鑫寿到了秦蜀侯府,在府中布下天罗地网,等着杨戬自找死路。
    那妖道果然是有些手段,可是杨戬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拼着断臂的危险逃出了侯府,虽然侥幸无性命之倏,却还是因为暗算,变成了如今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而这,也是因为妖道发现自己无法杀掉杨戬,便索性施法让他成了一个怪物的模样,如此一来,也就一时不能回昆仑山向人求助了。
    只是妖道和恶蛟龙都不知道,杨戬本就不可能回昆仑山求救。
    杨戬逃出了秦蜀侯府之后,检查了自己手臂的伤势,发现并没有大碍之后,不由得叹了口气。
    此时杨戬的模样使得他不能白日里在人前现身,只是窝在深山老林之中长吁短叹。
    幸好,杨戬从来都不是一个会坐以待斃的平凡人,他深信自己的师父玉鼎真人不会随口胡诌,所以一定是有办法除掉那个妖道和恶蛟龙,所以他才会放心让自己下山的。
    杨戬知道,父亲被捉,担心的不会只有自己,还会有自己的哥哥。哥哥比自己要聪明得多,如今就在朝歌做官,要是他知道父亲出了事,也许会帮自己想到什么办法。而且听说朝歌里奇人异士有很多,说不定就有哪个神通广大的能帮自己除掉妖道和恶蛟龙,然后自己就能和哥哥一起从秦蜀侯平鑫寿的手上救回父亲了。
    事不宜迟,想到了这一点的杨戬很快就跑到了朝歌,寻自家兄长去了。
    可是杨戬来迟了,因为杨蛟随军出征去了。
    杨蛟并非武官,事实上他虽然学了一点功夫,但实在算不得什么,可是他很聪明,又是闻仲友人的儿子,难免也就有了一些人脉。杨蛟想要功劳,并非是想要升官,而是觉得如今这个亚服的位子实在没办法为百姓做些实事,而自小就被父亲杨天佑潜移默化影响着的杨蛟最盼望的,就是如同父亲一般,治理一方百姓,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而文官想要有功劳实在有些难,而不知道雍正有让人举荐人才的杨蛟,自然选择了跟随大军出征,等到有了功劳,才能向陛下奏请,做一个像父亲一样的官员。
    杨蛟虽然功夫差劲,可是既然有人脉,自然就好办事。即使不能上战场杀敌,做一个军师也是可以的,所以,他便找上了黄飞虎,跟着他走了。
    所以,杨戬注定扑了个空。
    杨戬找不到兄长,那就只能另外想个办法了。
    随即,他便想到那秦蜀侯平鑫寿,即使他是诸侯,可怎么说也都是陛下的外服,那么陛下自然就有管治他的权力了。所以,杨戬就趁着新年时人多眼杂,溜进了宫中求见商王了。
    杨戬实在是个幸运的孩子,看他闯进妖道布下的天罗地网还能逃出来,看他能顺利的溜进皇宫而且还很顺利的见到雍正,就可以看得出来。
    而且雍正是个明君,自然也愿意帮杨戬洗清其父杨天佑身上的冤屈了。
    事实上,当雍正知道新年那晚见到的怪物实际上是杨戬时,他也暗自庆幸自己的幸运,尤其是眼见着自己马上能给杨戬施恩,然后把他收入麾下,更是坐实了这一点。
    按捺下心中的兴奋之情,雍正维持着冷静的姿势询问比干:“那么,这件案子你查得如何了?”
    “回禀陛下。”比干答道:“因着秦蜀离朝歌并不在一处,所以臣派去的人还没能赶回来,再加上此事需要秘密查探,所以现在也还没有个结果。”
    雍正嘴角一抽,发现了比干话中指责自己心急的意思,也就不好再追问,只能点点头,寻了个由头,解释道:“那杨天佑是父皇当年派去秦蜀的郡守,这么多个郡守唯他一人能力,才能守住秦蜀郡守的位子。那杨天佑能得父皇的信任,孤相信他定不会惹来恶蛟龙,说不得还真是那么秦蜀侯平鑫寿的问题。”
    雍正想了想,又道:“那姬昌虽说是个罪人,可是孤从来没有想过追究他那些嫁出去的女儿,偏生这个平鑫寿就为此休了他的元配,可见他本就立身不正。才休了妻,立时就另娶了他人,也足见他负心薄幸,因事及人,便知他不堪大用。”
    比干随之附和。
    其实雍正还想说很多,毕竟他是个话唠,可是又不好在外人面前败坏自己的形象,所以他最后还是忍了忍,嘱咐一句,让比干好生照顾杨戬,便道乏了。
    说句实在话,雍正已经好久没有找人念叨过了,可是胤祥不在身边,雍正又要顾及自己的形象问题,到了现在,还真有点憋不住了的感觉。
    胤祥啊胤祥,你可知道我好想你……
    无法话唠的雍正由衷的思念他的宇宙全能王子,亲亲十三弟。
 第六十一章
    雍正这边固然在挂念着胤祥,一时一刻都不能忘,而胤祥也是对他的四哥思念非常,恨不能立时就把仗打完,然后回到雍正的身边。
    只是,仗哪里是那么好打的,若是好打,也不会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说法了。
    索性,胤祥道术了得,底下的手下们也是不弱,打得对方是节节败退,总算是胜到了最后,也笑到了最后,拿下了潞西侯的地盘,把潞西侯的首级砍下,挂在了门墙上示众,然后又在潞西一带张贴皇榜,细数潞西侯袁征的数大罪状。
    胤祥手下有一人,名叫花火。此人对于打仗一事并无多大的心得,却在胤祥手下是个干实事的,此仗时被胤祥带来,便是为了战后收拾残局。
    雍正既然有心要恢复大清时的政治,胤祥自然要帮忙,他虽然在等到消息的第二天就要出征,却并没有怨恨雍正,埋怨他没有事先告诉自己。
    一来,是因为雍正用身体抚慰了胤祥的心灵,二来,胤祥只能赶紧想着这一回出征是否要带个能干实事的人才去,在战后顺势接手潞西侯的地盘,三来,也是因为胤祥深知雍正并非故意瞒着自己,而是有所打算,却一直没有深想,所以也就没有跟自己说罢了。
    毕竟,此前雍正还只一心对付西伯侯姬昌,而撤消诸侯封地一事还需要慢慢谋划,所以很多事情并不急于一时。可谁知这姬昌这么轻易就解决了,有些事情就不得不立时摆上台面了。
    幸而,雍正从来都不会因为着急而失去冷静,所以很快就想通应该怎么做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