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风云

第134章


张永顿时明白了杨廷和的言下之意,二人都把眼珠子看向了郭右五。郭右五本来只准备带耳朵来就是了,这会看见二人的目光,特别是杨廷和的,不怀好意的神情跃然纸上,连忙摆手了:“二位大人什么意思啊?这种事情下官可掺合不进来,你们想别的心思吧。”
还没等张永开口杨廷和就说了:“张公公,皇店乃内廷管下,处办此事都察院只能次之,我可提醒你,一旦宗人府出了奸细到时候功败垂成,公公你得据实以报陛下哦,杨某人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张永傻眼了,刚才还在想有没有更好的人选,听了这话才感到除了这个兄弟还真没二人了,这大的局真要是在宗人府身上出了茬子,偷腥不成反被咬,丢面子是小,以后自己的御马监何来的威望,陛下又会何等处之。收拾几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收拾不了,还谈什么朝纲大局?
“兄弟啊,宗人府经历乃正六品,官职不小了,你现在才从七品,这一步迈出去就是连升三级了啊。”
郭右五还是没好脸色,道:“连升三级怎么了,他们个个沾亲带故,故吏门人遍天下,到时候北京城一半的官员都被我得罪了,我划得来吗?”
杨廷和抚须不语,要求他已经提了,能不能办到就是张永的事了,他感觉郭右五一定会接下此事,这件差事除了要足够的胆色外,还得足够的滑头,才能对付即将面对的各路人马,论起滑头来此人绝对的太合适不过,加上和京城的官场没有什么瓜葛,背景白得像张纸,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个不二人选。
果然不出所料,在张永再三的哀求下,郭右五终于答应了。其实连升三级的机会谁都巴不得攀上,郭右五反复推绝是做给杨廷和看的,今天这事也算是你杨廷和欠我的人情了,以后有什么事你杨大人得还人情给我,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的文渊阁都是弘治爷留下的班子,说不定几年后就换了人,杨廷和乃部堂高官,为人正派官风甚佳,如果抓住这次机会给陛下留个好印象的话,再进一步入了文渊阁也不是很难的事,到时候朝廷的最重要的官员就有人帮自己说话了,这买卖值得一做。
出得杨府,张永窃笑道:“兄弟啊,也就你能占占他的便宜了,真有你的。”刚才张永心里其实敞亮着,为了配合郭右五的装腔作势,他就差声泪俱下了。
郭右五陪笑道:“谢谢哥哥了,咱兄弟俩还是有点默契的么。”
“那当然了,你也不想想哥哥做什么的,这宫里面几十年,啥心眼没试过,唉,比起外廷的这些老油条....”张永说着说着无语了。
郭右五边走边道:“一事论一事,杨廷和他们做官多年,论起谋局面,特别是一部一方的局面,哥哥你们不如他们;但是论起办具体的差事,他们不一定比你们强多少,特别是在细节上。这是各在各的位置决定的,也不必懊悔。”
张永想着这些话,走了好大一段路,看着天也老黑了,便道:“兄弟啊,哥哥办这差事拖累你好几晚上了,咱也不谢你了,只是今后到了宗人府了,你得小心行事,那帮子人能量大的很,可比不得你们顺天府的,唉,哥哥犹豫把你拖进来是不是走对了。”
郭右五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了:“哥哥多虑了,几个狐假虎威的闲人,真有了什么事儿他们也就会抱那二位的大腿,只要陛下那顶得住,我制他们还不像玩儿似的。”
张永苦笑了下:“兄弟莫大意,咱还就怕陛下那顶不住呢,别看陛下行事斩钉截铁的,心软着呢。”
轮到郭右五无语了,半会才说道:“这事关陛下的大局,我相信陛下会分得清厉害的。倒是你和杨大人得配合好,出招得狠,不给他们机会,其他的小节就无所谓了。”
话已到此,二人都下了狠劲,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做绝。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阅兵一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3-1-16 8:38:25 本章字数:5209
郭右五一早把王文素从院子里拉了出来,啥话也不交待,一路窜到了紫禁城的门口,早上约了高凤在侧门等候。昨天和高凤聊起武英殿的时候郭右五心里还有点虚,没想到高凤轻哼了一声,“老郭,明儿你自己进去拿,看中了就揣怀里,也别打招呼了....”当时自己就乐坏了。
等人的工夫,这会和王文素也开起了玩笑。郭右五朝里面撇了撇嘴:“武英殿,你不是惦记着么,待会有人带我们进去,你尽管拿,看中了就揣怀里,也别打招呼了...”
此时王文素的表情古怪至极,不知道是笑了还是哭了,脸上的肌肉一撮一撮的抖动着,两手开始颤抖了,抽风似的,嘴里咕咚的半天也没听见说啥了,瞧着样子是激动坏了。
郭右五使劲的拍打了他的肩膀:“喂,文素,待会进去了别客气啊,好不容易带你来一趟,瞧你这模样....”
说话间高凤来了宫门,二人自然一番客套,边说边笑着三人进了宫。进去拐了几个弯,也就一尿远的地,高凤在一个矮院子前停了下来。这时小门‘兹溜’的马上开了,一个管事的太监闪了出来,迎面就跪下了。
“嘘”高凤止住了太监的行礼,指了指身旁的郭右五,道:“这位是郭大人,奉陛下的差事进来找点东西,你带大人等进去,莫声张。”
管事太监轻手轻脚的带三人进了殿,进去一看,才知道绕到武英殿的后院来了。管事太监打开院角落的廊房,一边轻轻的说道:“正殿乃编修们修书、校勘之处,每季本殿清查存书,将完好者存放武英殿正殿,残缺之书则移贮至此,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大人想找的东西。”
王文素早已按捺不住,推开房门,一头就扎进了进去。郭右五跟着进去了,一阵浓烈的霉腐味迎面扑来,里面黑乎乎的,平日肯定大门小窗户的关的严实,也不透风,大堆大堆的书册都乱七八糟的摞在一起,跟废品站似的,下个脚的地都没了。
再一抬头,王文素的一袭白衣顿时沾满了灰灰的蜘蛛网,此时完全不顾飞扬的灰尘了,忘我的在书堆里翻着,不时发出一二声惊呼,手上却溜刷的很,一边翻着一边朝怀里揣着,这会真不客气了。
再过了一会,王文素突然脱起了衣裳。郭右五连忙喊道:“喂,你做什么啊?”
王文素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右五兄,这儿的书太多,怀里揣不下来,早知道带个包裹来就好了。”
郭右五无奈的摇摇头,吗的,脱就脱吧,难得来一次。看着王文素热火朝天的干劲,无聊下随便捡起了脚下的几本册子,翻看几下,扔进去,再捡一本,翻看几下又扔了进去。如此几番,突然一本薄薄的锦册子入了眼,随手捡起,略略看了内容,再一看具名,立马大喜。这可是好东西,这玩意指定派的上用场,也没客气,揣进了怀里,继续淘宝。看来这儿的好东西还不少咧。
个把时辰后,二人心满意足的出了廊房,那管事太监见着了吓了一跳。郭右五依旧干干净净的模样,可王文素全变了样,大衫也没了,从头到脚都是灰不溜秋的,背上还背了个大包裹,鼓鼓囊囊的只怕装了几十本书,也不搭话,径直就朝外走去。他现在的心情已不能用激动来形容了,宝贝,今天找到了多少宝贝,他这刻只想快些回家,好好的清理一番。
管事太监不敢说话,高凤举手拦住了王文素:“喂,这位,你这样出去侍卫们以为你到宫里面偷东西来了,这可不行。”说着转头对郭右五道:“老郭,你等等,我找个轿子来。”
王文素嘿嘿的傻笑着,只要能和这些书在一块,你就是把我关起来也无所谓了,还清净些。
“文素,你拿了这么多的书,都是你要看的吗?”郭右五很是怀疑王文素的动机,算学的书册不会有这么多吧。
王文素紧紧的拉扯住包裹,答道:“哦,秦大师的《数学九章》找到了,大师遗作共计九本,可惜只找到了三本,我得回去仔细清清;还找到了敬斋先生的《测圆海镜》,我朋友黄子和要找的。松庭公的《四元玉鉴》是程大位的。还有《救荒本草》,盂河兄想要的。还有了,陈嘉谟要找的《仙岩日录杂效》、杨继洲要找的《普济方》的后半册,还有....”
郭右五看着唾沫直飞的王文素,心里像吃了糖似的蜜开了,知道王文素是个宝贝,不知道这个傻宝贝还认识这么多的宝贝,就从他嘴里说的这些人名,钻究地理的、医学的、种植的、数学的,都齐了,这些人虽然现在无人识货,但是给了他们条件,不出几年,个个都能著书传世,成为一代大家,吗的,王林生了个好儿子啊。
二人坐上了小轿,高凤亲自带着轿子出宫,沿路果然没有盘查。王文素稍稍正常了点:“右五兄,大恩不言谢了,以后有得上兄弟的...嗨,愚兄也没什么本事,以后还要麻烦右五兄,你看?”
郭右五瞧着语无伦次的王文素,笑了,道:“以后咱再找机会去,把那武英殿偷空了可好?”
“嘿嘿~!!”王文素害羞的笑了。
郭右五锤了他一下,道:“别说你没什么本事,兄弟我就看上你的学问了,大本事啊,这样吧,你找时间把你那些朋友聚起来,请我喝餐酒怎么样?”
王文素连连点头:“一定、一定,我们都得好好谢谢你才是。”
轿子到了王林府,王文素千恩万谢的提着大包裹下去了,郭右五挥挥手,这趟还真是值,找到了几个大宝贝,得把他们聚起来,不行的话聚到半壁街的宅子去,伺候他们吃伺候他们睡,让他们一心一意的做学问,这才是正道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