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风云

第136章


然后自己就搬出了张府,住进了施家胡同,然后......
郭右五拼命想回忆起那个父亲的模样,但是记忆中的那个老人的面目却飘渺的很,几次欲看清又都模糊了起来,记忆有时像离得很近,有时又像离得很远,内心的愧疚和感恩促使着脚步不知不觉向大门移去。
呯、呯,郭右五轻叩起大门。
“谁啊..”小门吱吱的开了个缝,一个老汉探出头来,盯着来人揉了揉眼睛,低声呼了句:“啊,是小五吗?”
郭右五殷切地笑着:“四叔,正是小五。”
四叔打开了小门,说道:“你怎么来了,说起来二三年没有看见你了....”
郭右五迅速的止住了四叔的话匣子,轻声道:“四叔,小五路过这儿,想进来看看我原来住的地方,方便吗?”
“方便,怎么不方便了,你走到哪儿还都是小五么,当初我和你爹.....”四叔老眼昏花了,可是嘴巴利落的很,加上记性极好,几十年前的事都能说上来。
“唉,四叔你忙去吧,我自个过去看看就是了,这个拿着。”郭右五实在是怕了他的念叨,塞了点碎银子在他的手上。四叔不傻,立马一声不吭的闪到了一边,不就是进去看看么,随便看。
郭右五循着熟悉的记忆沿着墙边朝里面走着,三拐二拐,拐到了墙角的一个低矮的厢房,说是厢房,其实是二间屋子,一间是柴火房,另一间就是自己打小住过的房间了,这里离着正屋远的很,偶尔玩耍也没人知会,看着依旧没变的柴火房,仿佛看见了自己小时候,哦,郭右五小时候在柴火堆里爬上爬下的情形了。
近乡情更怯,站在小屋前,看着伸手就能推开的房门,情怯了。不管是哪个郭右五,这个小屋有了太多的记忆,里面承载了童年、少年的岁月、还有家的记忆,自己的潜意识里一直认为这间小屋子才是自己的家,因为小屋子里有一张永远都慈祥的脸,虽然这张脸庞随着岁月的侵蚀慢慢布满了皱纹和沧桑,但是那双大手,记忆中的那双大手,总是在自己进屋的时候轻掸去自己身上的灰土。父亲总是低着头,也不吭声,轻轻的掸着顽皮少年的衣裳,然后就端来从厨房里留下来的饭菜,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一进了这个屋子,都是如此,寡言寡语的父亲很少抬起头来,也很少说话,仅有的几个动作几十年如一日,绝不厌倦的重复着....
缓缓的伸出手,推开了虚掩的房门,破旧的木门发出了揪心的摩擦声,里面黑洞洞的,郭右五几户是屏住呼吸,进了屋子。环顾四周,简陋的几个小板凳,高的高,矮的矮,其中每个凳子的腿都被父亲反复的修过,瘸了就补,补了又瘸;
还有在屋角安静躺着的木箱子,已经看不出原来木头的颜色了,无声的落在角落里。屋子里没桌子,父亲就是把这木箱子当桌子使了,每次自己回屋,父亲都会从木箱子上端过来留下的饭菜,此刻再望去,箱子还是那个箱子,上面已是密布蛛网,却没了盛着饭菜的大碗。
郭右五的目光移动到了墙壁上,半人高的地方,小时候用小木棍刻画的图案依稀可见。嘿,一个小人骑着一匹马,手上还挥舞着大刀......郭右五笑了起来,这肯定是那个少年的梦想吧,想象着长大后,有一日化身为将军,跨马出征,威风凛凛。
还有,水里面游的小鱼、一个头大身子小的小狗...郭右五伸手轻触着它们,记忆一点点的清晰起来,所有的片段都在脑海里飞速的重映着。家,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父亲以为自己会很高兴住在施家胡同,他哪知道施家胡同再好,没有了家人,还算是家吗?
时间在这一刻停滞了,脑海里突然失去了一切的记忆,空白如纸,这已经不重要了。今天,偶然间,在这里,回到了自己的家,仿佛是幸福在无意中掉落在头上,只觉满足。此刻只想闻着这里的味道,几十年的味道一直没变,几十年的场景依旧还在,足矣。
似乎有一个女声在屋子里,不,在家里回荡起来: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
不知过了多久,郭右五走出了屋子,此刻全身已像充满电的阿童木,精力十足了。抬眼看了看漆黑的夜空,一轮明月高挂,溜圆溜圆的,谁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四也很圆嘛。长嘘口气,吗的,活着真好。
“喂,你谁呀?”一个女声尖锐的叫到,这会回到了现实。
“啊,问我啊。”郭右五看清了来人,应是夫人房里的丫鬟了,原来的丫鬟此刻变成了大嫂,抬手指着自己。她本来是来拿木炭的,看着这个大男人似曾相识,她凑近了些。“呀,小五是吧,来了正好,帮我把这搬过去。”
大嫂脚下放着一个篮筐,盛满了木炭,若不是很晚了,以她的身份绝不会做这些粗活的。
郭右五没有二话,拎起来就跟上了大嫂。
“呀,小五,你不是做差人了,今儿怎么回了,是不是衙门不要你了...”
“呀,小五,你当差多少银子一个月啊...”
“呀,小五,成亲了没啊...”
郭右五低声骂了句:马拉隔壁,不说话你会死啊。
大嫂耳朵很灵,侧目回头看了过来:“呀,小五,你说什么了?是不是喊你搬东西不高兴了?不就是当了个差吗,会翘辫子了,你知不知道当初.....”
“翠花~!”一个威严的声音传来,俩个男子从院外走来,此时离得不远了。
个高的男子看着这里,又道:“这是哪个?”
郭右五放下篮筐,轻轻走了过去。老爷的模样一点没变,少爷倒是长高了,也成熟了,立在老爷身边安安静静的,没像年少的时候总是叽叽喳喳的了。“老爷,我是小五,今天路过这里,回来看了看,老爷恕罪。”郭右五完全入了景,仿佛真的是从小在此长大的那个人了。
张蓝微微凝视,拂了拂须:“哦,小五啊,听说你做官了。”
“是的,老爷,就这个把月的事,芝麻大的官,伺候人的。”此时近距离看着张蓝,还是原来那般挺拔,一家之主的气势依然很威严,不苟言笑,只是须下可见点点华发,还是岁月催人了。
“哎,芝麻大的官也是官,今后须得谨慎做事、谦逊做人。”
“是的,老爷。”
张蓝顿了顿,又道:“说起来老夫又欠了你们府尹大人一个人情,改日老夫当登门谢之。你也算是从我府上出去的,好好当差,莫掉了张府的颜面。”
“是的老爷,小五记住了。”
张蓝看着低着头非常服帖的郭右五,小伙子成大人了,虽然未着官服,一身的常服倒是精料子细作,撑着整个人多了点贵气,再也不是原来那个埋头不语、浑身脏兮兮的小五了,也没了原来那个傻呆呆的憨样,看来当差几年长进了不少。
也就微微眼神一扫,张蓝移步朝正屋走去。大公子张声跟了上去,擦身而过时轻轻的哼了一声,也不知道是满意了还是责怪了。
郭右五俯首行礼:“老爷慢走,小五回去了。”
翠花提领着篮筐连忙的走了,嘴里鼓捣着:“小五居然做官了,原来怎么没看出来,唉,都是命啊,我怎么没他的命好.........”
张声跟着父亲到了屋子里,轻手轻脚倒了杯热茶,一边想着心思,两眼滴溜的乱转。张蓝看在眼里,忍不住皱了皱眉,叱道:“你就不会让我省点心,一天到晚出去放浪,哪有上进的模样。”
张声轻佻地笑了笑,没有理会父亲的责怪:“父亲,您说小五怎么被他们刘大人看上的?那小子有哪点好,居然做了官,笑话。”张声想着这个从小到大被自己欺负的小五子,一拳头都打不出个屁来,这会居然穿起了细料子衣裳,哼,一个下人,也会学大户的模样了。
“你....”张蓝手指了指,复又放下。一股子怒气好不容易压了下去,自己这个儿子从小乖巧,学东西也快,谁知道越大越稀松了,前几年给他在工部谋了个差事,到现在还是个柴炭司的副使,这一晃就快三十了,瞧着出息,张家指望他不还得个三十年啊。
还是得走科举的路子啊,要不然一辈子都难得爬上去的。“你也别不服,兴许小五子遇着贵人了。人哪,难说的,你还是安心读书吧,陛下亲政,明年是头年,准开恩科,这段日子你也别到处跑了,给我待在家里好好看书。”
“唉~!”张声有气无力的答应了。不出去,怎么可能,府里有什么啊,外面多精彩,张声的思绪早飞出了大院子。
////////////////////////
早上还在睡梦中,被院子里哗哗拉拉的声响闹醒了,喧哗的声音直往耳根子里窜。郭右五毛焦火辣的,睡个觉都睡不踏实,刚刚梦到把美人搂在床上,正要解腰带的关键时候被吵醒了,次奥....
穿起衣服,推门出去一看。小朱、傻强、林卯、刘一碗、柳先生、元灵、元馨、元颖、圆圆,还有后请来的三个画画的先生,一共十多人,像过年似的,个个穿着整整齐齐的站在院子里。
“你们这是干嘛?爷起床就这么好看吗?”
小朱嬉笑的跑到井边打了盆水,就差摇尾巴了:“五哥,陛下阅兵,午门外全戒严了,他们想凑凑热闹,你就带我们进去吧。”
郭右五洗漱着,嘴里含含糊糊说道:“不行,戒严是禁军的差事,别说你们了,爷都得在对面候着,四品以上大官才能进阶金水桥,你他马的不是做梦吧。”
小朱笑而不语,元灵倒是开始咋呼了:“五哥,不知道你的祥妹妹能不能进里面去瞅瞅热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