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云歌

第15章


  群臣议论纷纷,均觉两难。
  李纲冷笑道:“我李纲便去了,难道还怕他们不成?”
  云倦初阻止他:“李丞相不能去。”
  李纲疑道:“那……”
  云倦初的眼中闪出光来:“金人此计看似高明,却有一个致命的漏洞,因为他们不知道一件事……”
  “那是……”
  一抹清逸的浅笑在云倦初的颊上绽开,散发出幽冷而犀利的光彩:“他们不知道此刻城中最尊之人并非是领军的李丞相,而是我——大宋的七皇子。”
  群臣都怔住了,面面相觑。
  只听云倦初又道:“所以,李丞相不能去,该去的人是我。”
  “七皇子,您更不能去了!”众臣纷纷阻止。
  云倦初轻描淡写地摆摆手,说道:“要想守住此城,只有这次机会。我会尽量与金人周旋,拖延时间,以便宗泽将军能及时赶回来。万一他们要扣人,我去了,最多是给大宋再添一个无关紧要的人质;若他人去了,则正好中了金人的奸计:大宋可以没有我,却不能没有众位良将英才。”
  “七皇子……”众人虽觉他说得有理,却也不忍他只身犯险。
------------
只身赴险(3)
------------
  云倦初幽然说道:“诸位不必为我担心,我此去也未必不能归来,若是万一不幸,倒也可以去与我父兄团圆……”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开始变得郑重而冷峻:“若此城不幸失守,你们断不可呈一时意气,一定要保住性命,辅佐我九弟,救出我皇兄和父皇,一雪国耻!”
  “七……”李纲还在犹豫。
  云倦初语调不怒自威:“李丞相,各位大人,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你们若还将我当成皇子,便听我的命令,一切以大宋安危为重!”
  “是,七皇子!”响应他的是大宋的希望之音,如山坚定。
  一直站在云倦初身旁的方炽羽深知云倦初又一次点燃了众人的希望,而且这次的点燃的是一把燎原的烈火,它将燃遍大宋的万里江山。
  云倦初走下城去,走向城门,在城门口,他停住了。
  “炽羽,这次你别跟着我了。”云倦初说。
  “那怎么行?”方炽羽道,他这回之所以会一直站在那里而不出言阻止,便是下定了决心要跟着云倦初同赴金营。
  云倦初转过身来,清冽的眼眸好像早已看穿了方炽羽的心事:“你若真将我当成你的公子,便不要跟我去,我还有要事要交给你。”
  “什么事?”
  云倦初俊眉微蹙:“若我回得来则罢,若回不来,你便替我接手王彦和他的义军,要他们无论如何,哪怕是召集江湖中人用抢的,也要替我办到一件事——将我三哥救出来。”
  “是,公子。”方炽羽答应着,却有些疑惑,“你不也交代上面那些官儿办了吗?”
  云倦初叹息道:“他们虽忠心耿耿,却还是要听别人的……”
  方炽羽更疑惑了:“别人?你是说将来可能即位的康王?他难道不想救出自己的父兄吗?”
  云倦初苦笑,流露出掩不住的凄凉之色:“这便是帝王家……父非父,子非子……”
  说完,他转过身去,走出城门,头也不回……
  须臾之间,云倦初已身在敌营之外。
  金兵围城之后,将大帅行营和部分兵力都驻扎于城外一座小山之上。从山下远远望去,漫山军旗招展,遍野金戈铁戟。午后的阳光照在兵刃之上,泛出烁烁的寒光,教人不寒而栗。
  云倦初深吸了口气,稳步向山上走去。
  山顶有一座荒废已久的寺庙,这便是金兵元帅——金国太子完颜宗望的行营。
  刚到山门之外,便见数十个全副武装的金兵排成两队,将整个行辕守得严严实实,足可看出领军之人的小心谨慎。一个金兵进去通报,不多会儿,便从大殿内走出一人,身材颀长,剑眉星目,一身戎装,甚是威武,这便是金帅完颜宗望。
  云倦初与完颜宗望相距不过数十步,在云倦初打量对手的同时,完颜宗望也将云倦初从头到脚打量了个遍,微讶之后随即一笑:“宋国男子果真是柔弱啊。”说着,他一挥手,大殿侧门“哐当”一声洞开,两列亲兵锦衣花帽,配一色宽边刀,疾趋而出,昂首怒目地排列在通向大殿的甬道两旁,面目十分狰狞,个个更将刀背虚靠在肩上,刀刃向外,排成一道刀廊。
  云倦初微笑:“这便是太子的待客之礼?”
  完颜宗望冷笑:“怎么,不敢进来?”
  云倦初淡淡一笑,迈步踏入刀廊。
  行不两步,便听完颜宗望问道:“来者何人?”——两道寒光“倏”地拦于身前——乃是两柄钢刀。
  “大宋使者。”云倦初从容应答,一手抬起,用手背将一柄钢刀轻轻一推,优雅得仿佛是在拂拭面前的尘土。那持刀的士兵竟不自觉地后退一步。
  完颜宗望皱了皱眉,意识到面前的这个俊美书生与以往的宋国使者似有很大的不同:原来每有宋国来使,他便摆下这个刀廊,多数宋使一见这个阵势便吓傻了,胆子稍大的即使敢上前几步,但一见两把钢刀忽横在面前,也就不敢再进了。这样一来,宋使便已先失了气势,还未上谈判桌,宋国便已先输一局。这一招下马威,百试百灵,却想不到眼前的这个宋使竟一反常态,居然敢用手去推刀。
  完颜宗望的眼中闪出寒光来,问道:“是何官职?”
  “无官无职。”云倦初不动声色地又上前了几步,目光穿过寒光闪闪的刀廊,放出幽冷的光泽。
  “无官无职?”完颜宗望先是一怔,随即哈哈大笑,“宋国果然是无人了,竟派一个布衣来议和!
  “无人?”云倦初冷笑一声,“我大宋人才济济,扬手遮天,挥汗如雨,怎可说是无人?只不过大家各司其职,什么身份的人做什么身份的事罢了。”
  完颜宗望怎会听不出他话中“晏子使楚”的意味,把脸一沉,道:“你究竟是什么人?”说话间,又有两把钢刀拦住了云倦初的去路。
  云倦初这次没有再向前进,反倒站住了,扬眉望着完颜宗望,反问:“太子想要我是什么人呢?”
  完颜宗望被他问得心头一紧:是啊,他想要他是什么人呢?原本这议和便是假,要一探宋军虚实,扣留宋军将领是真,可宋军竟派来这样一个“布衣”,实在是匪夷所思。是宋军已识破了他的计策,还是……宋军对于这一战已有了很大的把握,所以无须“议和”?他生性多疑,此刻心中不禁翻腾起来。
  云倦初仿佛已看透了他的心思,站在原地,淡笑不语。
  不多时,完颜宗望便已有了计较,语带嘲讽地说道:“想不到你们宋人言而无信,明里说是派城中握权之人前来议和,却只派来个小民……”与宋国交战多年,他深知宋人讲究面子的秉性,所以故意拿话相激。
  “太子此言差矣,我大宋岂会像贵国一样反复无常?”云倦初冷冷地对上完颜宗望冒火的双眸,又道:“我虽无官在身,却的确是贵国所邀之人。”
  完颜宗望的眼睛眯了起来:“是吗?”
  云倦初推开面前的钢刀,说道:“我乃是大宋储君。”
  “储君?”完颜宗望吃了一惊,脱口而出,“你难道是太子?”此话一出,顿时后悔:瞧眼前人虽年轻,却绝小不了钦宗十岁,怎会是太子?
------------
只身赴险(4)
------------
  云倦初怎会看不出完颜宗望自悔失言的窘态,微笑着回答:“当然不是。”
  完颜宗望毕竟是太子,此刻也已冷静下来,狐疑道:“既不是太子,又怎可以储君自居?”
  云倦初漫不经心的语调中似乎含着讽刺,目光更犀利地直射完颜宗望的双眼:“谁说储君非得是太子?凡能继承一国大统之人便是储君……”说着,他的目光很微妙地闪了一下,缓缓又道:“有些人即使成了太子,也未必是储君。”
  话音未落,完颜宗望的脸色便骤然一变,虽稍纵即逝,却也未逃出云倦初的眼睛,甚至连一些跟随完颜宗望多年的亲兵都能看出完颜宗望脸上流露了难掩的慌乱。
  云倦初心中暗舒了口气——看来这一次自己押得不错。
  原来早在临安,云倦初为了指挥王彦义军,便已对金国皇室成员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金国皇帝共有七子,其中以六皇子完颜宗浩最为得宠,此人精明强干,早有夺嫡之心,在金国与太子完颜宗望斗得水火不容。而其余五子要么冷眼旁观,要么各效其主,其中完颜宗翰便是六皇子一边。所以这次金兵分两路攻宋,两路人马却是各怀鬼胎。这才给了宋国喘息的机会,此刻也惟有抓住金兵这个弱点,才能反败为胜。
  完颜宗望像是明白了什么,眼中精光忽现,一挥手,所有的亲兵都放下了钢刀,他自己则对云倦初一个抱拳:“请!”
  云倦初微微颔首,一撩袍角,大步跨进殿内。
  完颜宗望也跟着走进殿内。
  “砰”的一声,殿门在身后关闭——此刻已真的深入敌营。
  云倦初与完颜宗望对面而坐,中间横着一张矮几,几上是两杯茶。
  云倦初伸手端起茶杯,用杯盖轻轻地拨着茶叶,似乎很是漫不经心,脑中却一刻也没停歇:刚才的一番对话让他已能隐约摸清完颜宗望的脾气,他或许正可以利用这种脾气,让应天府,也让自己得以全身而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