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战争变态

第50章


渐渐的,一些年纪大了妇女也开始对程语比较照顾了,虽然有人还在怀疑莱尼这个可能是情妇的身份,不过,也没听说那个党卫军结婚有太太的消息,大家也有了其他的猜测。
  
  “听大妈的,今天去大妈家,今天可是有个好的茶会呢,你跟着我,保准长见识。”苏珊已经开始跟着莱尼关系越来越融洽了,偶尔,程语让别人占了便宜,能拿的东西都被那帮子人抢走了,也不吭声,这么老实的姑娘,她开始护着了。
  
  “苏珊大妈”她是真的对什么茶话会不敢兴趣,那些感谢政府,感谢希特勒的聚会,她已经听的够多了。
  
  “我还是不去了吧。我也没什么追求,见识什么的就算了吧。”
  
  “你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懒,这么不上进,都说了,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你看大家,都努力了,国家才能这么好的发展,才有今天。你不能给国家托后退。”苏珊大妈插着腰,挺起胸来教训程语。
  
  迪~~
  
  防空警报响起,程语下意识的停止了手里的活,想要找个地方躲起来。
  
  苏珊一个劲的摇头,“年轻人啊,就这么怕死啊,小小年纪就没有胆量和勇气,可怎么好。”
  
  “别操心了,那个是最近军事演习才发布的,你说你,”苏珊揪着程语的耳朵,开始教训,“怎么这么怕死!”
  
  “别,别,疼疼,疼,疼,”程语站起来,侧着头,伸手挽救自己的耳朵。
  
  “今天,下午跟我回去,我好好给你说到说道。”苏珊直接拍板,帮程语定下了下午的行程。
  
  “我去就是了,放手,赶紧放手,耳朵都快拽下来啦!”
  程语为了挽救自己的耳朵,无奈的答应。
  
  “那可说好了,一会不许跑,跟我走。”
  
  有关那个警报,程语的表现被大家都嘲笑了一番。大家都聚在一起讨论着,最近的演习。
  
  “要我说啊,肯定是要打的拉,那些犹太人坑走我们那么多钱,国家肯定要讨回公道。”
  
  “你说的,战争条约的签订,那是能反悔的么,再说了,那些犹太人那个地方都有,我们还能为了这些人去其他国家伸手要钱啊!”
  
  “你们肯定搞错啦,元首都说了,我们只能有一条路走了。”
  
  “那你说什么路,我们国家没钱么,现在发展的这么好,大家都有工作,怎么国家会没钱?”
  
  被反问住的人,也疑惑了,抓耳挠腮,磕磕巴巴的说:“我,我,反正,我就是听说了要打仗才能解决我们国家的经济形势。”
  
  “你还说,我们现在有钱了,犹太人都走了。你说是什么经济形势?”
  
  大家喋喋不休的开始争论,国家到底要不要打仗。
  
  程语在心里只哼哼,面上都不自然的带出了冷笑,不用讨论了,不打仗,她还穿越个毛线啊。这帮子人还好意思在这里高谈阔论,什么英雄情结,狗屁吧,都不知道上不上战场呢。
  
  程语在下班后跟着苏珊参加她的茶道会,她无比的囧。这个茶话会,估计又是将耶稣的,上帝啊,救救她吧,把她穿回去吧。
  
  仁爱和坚守主的道,虽然在圣经里提及更多的是为主做功,不过,压根不妨碍这群上了年纪的大妈们操着一颗爱国的心信奉上帝。
  
  客厅里,矮矮的茶几摆放着花茶,一些点心面包摆放在中间,漂亮的大肚茶壶上面是朵朵的桃花,跟着几个小茶杯,穿着典型的长裙,即使不是在英国,这样子的茶会活动也让程语舒心了许多。
  
  舒适的沙发,上面罩着碎花的花布,拼接在一起的,更有种田园风格,不用现代人可以造就装修的田园风格,这种原汁原味的装修和时间的气息包裹着,饶是二战即将开始,程语也觉得,此刻难道放松。
  
  “姑娘,坐,你第一次来的吧。”旁边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奶奶,银发精神熠熠闪着,脸上的褶皱犹如老木雕刻,经历时间的洗涤更加的明显。她的眼睛中,洗尽铅华,至于时光留下的痕迹。程语不好意思的扭过头,看着这位老奶奶太过投入了,忘记了这是很不礼貌的一件事。
  
  呵呵,那个被看的老奶奶似乎已经习惯了,还朝周围的人开了开玩笑,扭身对旁边的人说,“你看我现在还能招小姑娘的眼神,魅力不减啊。”
  
  噗,旁边喝着花茶的奶奶听见自己的身边的老家伙还在自夸,呛了一声,嘴里的花茶喷了出来,这个笑话,真是。。。。。。
  
  “你别这么骚青了,还当你是18岁的小姑娘呢!你跟人家比,那能比吗?还魅力了,没有要了才是。”刚刚喝茶呛出声来的奶奶,开口说着旁边的老伙计。
  
  “呵呵,奶奶有奶奶的风华,我就是觉得您很有魅力。”
  
  “看吧,我说的没错吧,小姑娘的眼睛才是雪亮的,你那眼睛都老花多少年了。”
  
  “好了,好了,大家都到齐了,我们开始吧。”苏珊乐呵呵的拿起手里的本子站了起来。
  
  当敬拜主结束之后,众人开始讨论当下的问题。
  
  “现在希特勒越来越疯狂了,我看,国家不久之后就要打仗了。”银发的那个老奶奶摇摇头叹息道。
  
  “这又怎么了,我们现在都没钱了,当然要打了,不打,我们吃什么?”跟她一起的老奶奶否定道。
  
  “要我说,现在的小伙子都磨刀霍霍的,我看也快了,海丽,你孙子不是参加了那个纳粹么!”
  
  叫海丽的奶奶摇摇头,一脸担忧的看着大家,“我觉得他都被希特勒影响的不成了,好好的音乐不学,非要去参加纳粹,你看看,前些天那是人干的事么,那些犹太人讨厌,赶走就是了,这么欺负,我看见那些犹太人小孩,有的据说都饿死了。”
  
  “谁让他们不离开的,国家不是下令他们走了么!”旁边苏珊激动的说了一句,他家就是在这段时间被犹太人偷了不少东西。
  
  “走,你说的容易,要是你在这生活了一辈子,让你走,你愿意?”海丽反问道。
  
  他们这些人里,有经历过一战的,也有因为战争丧父丧夫的,对于战争,大多数人还是持悲观的态度,如果可以,她们希望国家还是能够和平发展。
  
  其中几个人却坚持国家是对的,因为国家,他们的儿子,孙子才能够有工作,大家才能吃饱饭。
  
  几个老年人的茶会,没有什么人会在意,她们也就是在这里才说说而已,最后,话题一转,苏珊吆喝着大家对程语展开了爱国教育。不可不说,这些老太太对待国家观点一致,那就是爱国,人不能胆小,即使国家要打战,也要挺直了腰板支援。
  
  最后,程语是弯折个腰,坐了一下午之后不良反应,慢慢走回了家。
  
  让战争见鬼去吧,她再也不参加什么茶话会了,老太太都要蹦跶着上战场了。
  历史上,二战总是认为从1939年开始的,德国进攻波兰,让世界认识到了德国的闪电战。
  
  墙上挂着的日历一天天的被撕下,也越来越接近1939年的9月1日,看着墙上的日历,程语觉得自己的心如冰棍一样被冻的冷风飕飕,到处散发着闲人勿扰气息。她觉得,这撕下后的日历,不是过去,就是她生命的倒计时。
  
  大街上,人们行走的步伐越来越快了。夏季的风炎热而暴躁,似乎也没有吹热路人的心。三四层楼高的居民建筑里也都是窗户紧闭的样子,打情骂俏和泼妇骂街一样难以见到。街头的乞丐蜷缩在地下水道里,如果不仔细的搜查,很难发现这里居然还有人居住。
  
  在这个号召国民都拿出力气来为国家贡献的时候,显然,低山爬着行乞的人必然如同过街的老鼠一样,遭人喊打,浪费国家粮食,不事生产。
  
  但凡听见点动静,伸出头来晒太阳的老人也能很快的缩进黑暗的角落。
  
  程语快步的走过街道,路过一个又一个上面标着不欢迎犹太人进入的牌子的商店,刚刚的一个商店里,店主拿着扫把正在撵着那个犹太妇女,她抱着孩子不断的乞求店主卖她一些奶粉,但是,瘦小而精明的店主什么也没说,只是一个劲的撵她出门,女人赖着不走,一个劲的求着他,直到警察快要过来的时候,才赶紧抱着孩子走了。
  
  很多天,在上班的路上都能见到这样的场景,没有地方购买食物的犹太贫民们面临着食不果腹的现况,不少的女人都抱着孩子或牵着大的,带着小的,一家一家的问,希望有谁能卖点食物给她们。
  
  “呸,晦气。一大早的碰见犹太人。怎么都不赶走完啊。”看见那个带小孩的女人走了,店主开口乱骂道。
  
  警察从东边巡逻过来,看见骂骂咧咧的店主,有人上去询问着情况。
  
  店主在给警察诉说了什么之后,程语看见他伸手指着刚刚那个被他赶走的犹太妇女离开的方向,随后,警察加快了脚步朝着那个方向离开。
  
  “世风日下啊。”马路上卖着报纸的老婆婆在旁边嘟囔着,摇摇头扭身走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