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1976逃生记

第72章


  “噢!一亩地一般来讲一家三口总是够吃了吧!七千多亩你们建三江四千多个人,绰绰有余啊!走了这么久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好消息”余明非一脸欣慰之情,看的众人是面面相觑。
  “余主任,话不能这样讲”莫家老大出于直觉也晓得让人误会他们是块肥肉是件糟糕的事“一来我们种植的粮食并不是全部拿来做主食的,像大豆;二来除了口粮农作物还需要拿去派别的用场,譬如榨油和酿造;三来除了人吃饭养殖动物也得要饲料,肉类产出和农作物消耗就不是一比一这么算的了。”
  “那咱们可以减少养殖多种庄稼呀!地要尽量全部利用起来嘛!”余主任非常不赞同地摇摇头。
  “可人要是不吃肉蛋奶这样的副食,一年得消耗多少口粮啊!”莫翠英也忍不住了“少说三百斤,一分地能出三百斤粮食?”
  “是啊!这三年来能用的化肥都用完了,光是靠人畜便根本就不够灌溉的,地里是一年不如一年”李滨最烦的就是这种外行充内行,冷不丁就接了上来“何况天灾*不断,上个月红蜘蛛刚闹过灾,再下去能有收成我看就该偷着乐了!”
  你一句我一句讲的余明非一愣愣的,他自个出身军人家庭,打他爸那辈起吃的就是部队食堂,还真没亲手种过地,哪晓得里面竟然有这么多道道“这样,红蜘蛛?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
  “提前把棒子都掰掉了,秸秆也不能喂牲口,损失很大的。”
  “嗯”沉吟半响“你们知道么?”余明非拿手指沾了沾杯子里的剩水在桌面画了一幅地形图“原先的华北地区如今剩个呼省在这里,华中还有个鄂省贴在这,华南的琼省跟你们一样成了个海岛在那头,华东算是幸存省市最多的,赣、鲁、苏、皖都有遗迹。这些地方经我们几年查探下来,土地石漠化和盐渍化的趋势非常明显,那边的百姓一再迁徙,几乎就没有他们不吃的东西。你们很难想象那里的惨景,易子而食,哪里来的子啊!”屋子里静的一丝动静皆无,余明非叹了口气“部队把我们派出来,兵分了几路,我来就是想统计下齐市加上你们黑省保存下来的现有土地上,到底还能接纳多少人口!”
  “余主任,这个事情要不您亲自跟我们师里的领导谈谈,我们一万个同意也没法给您个准话,您看呢?”
  “好吧!之所以等河冻上也是为了上门拜访方便些,那你就给我做个中间人如何?”
  “可以是可以,但恐怕您得等等,毕竟一年就这几个月是封冻期,各分队得利用时间把开春以后所有的必需品,像盐、糖还有种子置换回来,还有说好给别的队的蔬菜、肉干也得交货。外边哪哪都不太平,男人肯定都得跟上,差不多一月份我们能折返,您看行不?”
  “太迟了,不行啊!”余明非摇摇头“早一刻就能安置一大批老百姓,人命关天。”
  “那就算讲定人在哪呢?”
  “不用担心,不远”合着同意不同意人家都已经在路上了,五团的几人互相看了看,莫翠英暗暗瞥了下邵凯军,主动站出来“我的能力在路上可有可无,那就由我带余主任去团长那吧!哥咱们尽快把家里缺的都找上,有余主任在还能帮我搭把手。”
  “可以,我这有运输工具。”
  这样安排算是皆大欢喜,几人陪着莫家兄妹找了熟人出手了一批货,没着落的那些秀鸿跟莫老大讲好路上肯定有,转天在岸边目送余明非和他的手下还有莫翠英消失在江面上。
  “等咱们到家还不知道怎么滴了”莫大哥侧身看了看军子“你是部队出身,你说说会不会有大变动?”
  “组织怎么想的我们怎么能猜到?咱们是靠本事吃饭,无欲则刚!”
  汪长卫和李滨转头赶着驴车已经走开一段,卢秀鸿和卢秀贞都明白邵凯军的意思,明摆着开始收复失地,有人要是想不开,或者抱着独善其身的念头,就得看看枪杆子答应不答应。
  他们卢家虽是个普通庄户,但也不是无力自保,生活嘛!在哪过都是个过,谁当头都缺不了干活的不是。
  总之无论何时千万别膨胀,平淡是福!
  第77章 初逢
  建三江原师长、二团、五团长,齐市的原武装部长及原行政各单位的干部都凑到了一块,等待着许久未见的上级领导。众人心里如何想的不得而知,幸存的这些人有些一年到头也难得碰见,眼下赶上这次机会倒是正好叙叙旧。
  余明非推门进来时,沉闷的气氛已然被冲淡不少,他找了个位置坐下后就直接切入主题“同志们应该都晓得我喊大家来是为了什么事了,怎么样,有没有商量出什么章程?”环视了一圈“当然有困难也是肯定的,大家畅所欲言嘛!”看了看建三江这边“李师长,六师在你的带领下建设的非常不错,给大家随便讲几句。”
  被点到名的李师长无奈地摆正了身体,余明非的用意没人比他更清楚,自从三年多前他被县里鼓动抢夺政权失败,那时就已经失去了一切话语权。二团跟五团明面上仍是隶属一师,但无论是生产、管理还是摊派任务,其实早早就分踞两地,自给自足,这场合单挑他出来,明摆着拿他当靶子使。
  “余主任,相信实际情况你也调查过,我们岛上的承载能力不说饱和但也容纳量有限。当然政治立场上我个人是保证忠诚于党的,具体落实细则,还是有必要跟两位实际负责的团长磋商好再安排为妙”能力大责任也大,这么多吃饭的嘴等着,不是有雄心壮志就能干得好的,自己能做的无非就是两头不得罪,至于谁想上可以自己上,他不阻拦但也不会配合。
  “嗯”听着像是什么也没讲,但言下之意相当于承诺了接纳的大前提,有这样的态度摆在这余明非也没有再难为他“齐市呢!据我所知你们兵团的油田资源开采量还不错,利用好对推动农业发展是大有可为的。同胞正在水深火热中,主动伸伸手这没问题吧!”
  今天在座的各位要说信仰大方向都是一致的,对党的领导那也是绝对拥护,从灾后的乱头苍蝇跌跌撞撞走到现在,肩上担着这么一副家当,私心不可能没有,但更多的同志还是有一定的责任感。
  曾经他们在最无助的时候也幻想过,能有救大伙出水深火热的人,可惜最终靠的都是自己!苦了这些年,桃子就快熟了,突然有人叫好后就要摘,感情上讲确实别扭。
  何况看这架势,就余明非身后那些端着枪的兵,妥妥是要分流过来一批的,中央收复了地方,自然也要把管理权把在手中。届时当家的想退容易,可跟着他的手下怎么安置?敏感时期武装力量和物资储备真的能平稳过渡?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那是前人都死绝了之后的事,打天下的还在,分蛋糕的就把你挤下去,早晚得有人心里不平衡!
  “都是华夏人,咱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不伸手!齐市这边的优势就是矿产资源,农业搞得不如六师好,希望领导也能考虑一下我们的困难。”
  结局不消说自然是皆大欢喜,相信中央派出去的联络队都可以圆满完成任务,毕竟公然抵抗的结局就是成为第一块试金石。
  除了联络员,这回最高兴的就要数那些被边缘化的机关干事,岑友鹏之流感觉翻身的机会终于出现了!要晓得自从逃难到了安稳地,干部们擅长的管理才能根本就没有发挥的土壤,憋屈近四年,想必新领导肯定需要既了解本地情况又倾向上层的他们。
  改革势在必行,时光悄然而逝!越接近年底出去置换的交易队也陆陆续续地回了家。
  “晚上没人注意的时候我会把东西给你送去”眼见就要上岸,卢秀华转头关照边上的李清。
  “行,吃完饭让我哥去你家喊你,你俩一块。”
  “秀鸿,军子,这次谢谢你们,没想到一气跑了那么远”莫老大也很高兴,记住了这条道,回头他可以带着七队走一趟。
  “客气”卢秀鸿拍拍他“一会我们二队去交货,你先走。”
  “嗳!歇两天请你们喝酒”谁去交货意味着谁负责缴队里的保障粮,这样他的东西就算是夹带的私货,这也是大队默认的。
  一行人风尘仆仆地过了江,早就有人远远看见他们,倪俊刚、郭永祥、鲍忠南也都围过来 “秀鸿、军子,回来啦!这次时间够长啊!”
  “去琼省了,倒腾出不少好东西,弄完去宿舍找你们。”
  “嚯,牛气!来来,我帮你们赶。”
  “你也回去吧!给梁姨他们报个信,我跟大哥还有长卫去登记就行”邵凯军也低声叮嘱卢秀贞“正好做点热水准备准备,待会到家轮流洗个澡。”
  “好,那哥我走了啊!”秀贞拉着李清就在岔路口跟大伙分开。
  远处岑友鹏指着人群里的这一行“狩猎二组的,卢家人占了多数,十个人里有个女的不大参加,估计是让她占个名额。”
  “有几个是有异能的。”
  “汪长卫、李滨两兄妹再加上邵凯军、邢大海还有卢家两姐妹都有,狩猎组里这队名副其实最强了。”
  “这么厉害?”
  “是啊!你看每次队里换重要物资一般都是找他们就晓得了,这组抱团也严重,一般人插不进去。”
  “嗯!领头的是哪个?”
  “卢家老大,他是五团李向前和耿金斌的心腹。”
  “知道了。”
  东西入库登记造册,卸下车架子,长卫先帮卢家把毛驴赶了回去,老耿招招手让他们进了办公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