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黄金时代

第14章


    当然,也不是说“因为我才二十多岁”或“因为我还年轻”就能够任性而为。如果事前已有相当的准备与努力却失败了,可能是因为不成熟的判断力。只要懂得成长与修正,自然能够再次成功。
    不过,一再重复相同的失败,却是一种愚蠢行为。经历过一次错误的判断,就应该铭记在心而永不再犯。话说回来,也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而过度谨慎,有时候反而因此坏事。
    重要的是———累积一点一滴的小成功与小成绩,建立自信与判断标准。
    只要肯努力学习,认真尝试,那么自己的判断力终究会逐步成长。
第二编 开创事业的时代30-40岁
    如果把人生比做一曲乐章,那么三十多岁这一个时期就好像是一曲未完成的交响乐,没有什么明显的成果,但到了四十多岁,这曲乐章就会越来越动听并带来丰盛的果实。因此,三十多岁的人必须坚持不懈地把这一曲人生乐章演奏下去。
    孔子曾说过“三十而立”。三十多岁的人生是个辛苦而且相当重要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首先在工作事业方面,不仅仅只是公司的老员工了,这时部下、新进入人员都增加了,所以管理能力、指导能力也愈发显得重要。其次,在家庭生活方面,这个时期要面临结婚生子的成家阶段,也就是要完成“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远大目标的第二个。
    在这段时期,你是会被一连串来自工作、生活、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崩溃呢?还是以正面的思考去面对这些压力,然后借此磨炼自己,让自己有更多的成长?这些对你将来的人生岁月和人生定位,占有重要的决定因素。
第1章 30岁的人生如何选择工作
1.踏实工作
    三十岁以后,一但决定未来的工作方向,就要坚持不懈地向前走。不过,在忙碌的工作中,千万不要迷失自己的方向。
切忌挑肥拣瘦
    三十岁以后的工作就像百货公司和超级市场的商品一样,十分纷繁复杂,但又不得不一一把这些工作做完。这时你几乎没什么选择的余地。因此,在三十岁以后,要出色地完成一项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这时的你只是公司的普通一员,所以你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只有努力工作的份儿。当然,这时要想在工作中寻找到乐趣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这就说明你的工作已经定型,你的人生胜败已成定局了。
    三十岁的人必须忠实地完成公司委托给自己的任务,切忌挑肥拣瘦。对很多人来说,有许多工作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也是很多工作并不适合自己的性格。
    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其实,从处理琐事中他可能培养出对事情的推断能力。
    不过,这个时期与二十岁时所做的工作还是有所区别的。当你在二十岁时,自己只是公司中的一个最小的职员,所以做的事情也是七零八落的,而到了三十多岁时,一般都会得到科长或主任之类的头衔,那么这时就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问题。
    下面以笔者自身的经历来举例作个说明:我是我们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当时我从大阪回到东京,由于那时我刚回到东京,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作可以做,一直到隔年,因为某个机遇,我进了电视台工作,从那时候起我就一直辛苦地工作,劳动的强度超过了人们想像的范围。当时日本的情况正处于从收音机时代向电视时代转变的过程。在特别忙的时候,我一周得负责十八个节目。在正常情况下,我一周是负责一个电视节目、一个收音节目,外加轮流值夜班。所以我在一周不得不完成十八个节目那样的繁忙时期,我经常是忙得头昏眼花,根本没办法休息。
    因为有些电视节目得到各个地方进行外景拍摄。因此,我就得白天在东京的工作室制作节目,等这个节目制作完成之后,又得跳上汽车赶往外景拍摄地,一直到午夜才能到达。到了第二天早上,外景拍摄组又会到其它地点去拍摄,而我却不得不又赶回东京的工作室,抓紧时间制作节目,到了晚上又乘汽车赶往外景拍摄地搜集资料。当时的我就这样日复一日,而且是疲惫不堪。这段时间,我还得协调节目与节目之间的安排、查阅相关的资料,再加上又有人拜托我每周写三十分钟的电视脚本,所以有时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是在什么地方睡觉、在什么地方吃饭。
    不过,最让我头痛的还有上班打卡的事情。因为我是在录音工作室工作,所以理所当然应该规规矩矩地出勤并打卡,但实际上有很多时候我是到外地出差,所以不能打卡。有时候几件事情堆在一起,所以加班更是常有的事,也因此每周的工作时间并不下于一百个小时,所以说公司的上下班时间对于我来说已经不再适用了。
    但却因为我无法和其他同事一样正常打卡,所以不能申请加班费。这对公司当然是一件极大的好事,但对我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损失。不过,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忙碌的工作,并没有因为加班费的问题而懈怠自己的工作。
在小事中培养自己的洞察力
    一位奥运会的排球教练这样说过,他说男排选手可以在练习中逐渐培养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勇气,而女排选手则不一样,她们在三天左右的训练后,要休息一天,而且还要为她们加油打气,来提醒她们是世界级的选手并鼓励她们向困难挑战。三十岁的男子就如男排选手一样,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寻找前进的动力。虽然这个时期的工作大多一样杂乱无章,不过我们也可以从一些平凡的小事中推断一个人对大事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态度。
    有一种“股长政治”的说法,有科长、部长之类头衔的人在处理问题时,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名字签上而已,而真正处理问题的人则是最基层的股长之类的人。又如,在举行宴会或接待客人时,部长一般只是小声地吩咐一声股长“拜托了”。而股长才是负责实际工作的人。这样的情景在日本的公司、政府机构中正是司空见惯了。
    换句话说,部长、科长只不过是把握资金的流向问题以及公司整个大方向的问题,却不直接处理资金的具体使用以及实际性的问题。股长要在这种宏观思想的原则下具体处理资金问题,但他却不能只根据个人的意见随意使用资金,所以部长、科长以及股长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各司其职、互相合作。
    而且,从这些工作中,股长还可推断出部长、科长的性格,和他们对公司的工作态度及处事原则、方法。有的部长在支配资金时大手大脚,但他却对整个公司的资金流向了如指掌,即使本部门出现赤字,他也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或通过其它部门来填补赤字。有的部长之所以这么大手大脚,他只不过是想给总公司一个忙碌的印象,以便来年得到总公司更多的经济援助。可见,从这些日常工作中,也可以推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处事方法。
    我们在阅读英雄伟人传记时,都会觉得他们所做的事业都是惊天动地,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这时,也许我们会认为他们是不屑于一些日常琐事的吧。其实,恰恰相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在处理日常琐事时都做得非常好,正因为他们是从日常的琐事中培养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性格,所以可以说他们的成就都得归功于这些所谓的小事。拿破仑成功的第一步便是他是一名十分出色的大炮射手,因为他的射击技术堪称一绝。丰臣秀吉被称为“百姓之子”,他在年轻时工作得特别卖力,被认为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年轻人,他当时对各种道具的使用方法了如指掌,而且能迅速地计算出在建造城墙时所需要的人手、工具、材料等各种条件。在他们的心中,他们并没有看不起“打杂”之类的工作,相反地,他们的成功正是因为他们是“打杂”高手。
在工作中塑造自己的人格
    在面对三十多岁的工作,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不要对工作挑肥拣瘦,要认真对待分配给自己的每一项工作。而且,最好是和同事们一起努力,完成一项工作后要积极主动地要求下一项工作。不要过分在意上司或其它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何,否则,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很大的打击。
    人在二十岁时有一段叛逆时期,但是到了三十岁之后,自己的思想也逐渐趋于成熟,所以人在年轻时要充分的运用时间来发掘自己的潜能,并为自己的将来作好更充分的准备。
    人从懂事以后,就会逐渐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人格,比如才能、思考力、学习、娱乐等,而这些人格特点都会在三十岁以后时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有的人能够透过工作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性格,而有的人则只会失去自信、挑肥拣瘦。
    人就是这样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性格。但如果一个人成天无所事事,那么他也不可能形成完全意义上的人格。所以我们可以在工作中通过交谈、思考、受伤、信赖、憎恨、哭泣、笑容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行动,来使我们的人格逐渐趋于完善。
    当然任何事在其最初发展期,由于一切都还未定型,所以就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可能性、偶然性甚至戏剧性的结果。人也是一样,在三十岁的这一个阶段,就好像刚出土的嫩芽,也会有很多可能性出现在以后的人生中,而这些可能性的结果只有靠工作才能得以显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