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黄金时代

第15章


如果你是在二十多岁时就结婚了,也许你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你还未满三十。
    不过,结婚之后就得面对一些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比如买房子,这就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房子,而且还要花很大一笔钱,一般的夫妻都得借钱才能买下自己的第一栋房子,但这也意味着未来的负担更重。因为借的钱是不能不还的,也许到了后来连自己也觉得厌烦这样的日子,以前那美好的梦想也许会一天天地消失,现实也会对自己的梦想造成很大的打击。
    不过,人在二十岁时,对公司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也会认真地完成,这样就可以通过身体来体验工作,对社会各个方面的纵横关系也能有一定的理解。也可以说,二十岁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同样道理,二十多岁的恋人之间也是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异性的了解是从无知到相知,并逐渐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恋人。
    而到了三十岁左右时,就得开始成家立业,把自己的家庭安顿下来,为家人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所以三十多岁的男人应当具备一定的观察、判断能力,在工作中通过自己的判断来提高工作业绩。
    到了三十多岁后,有的人仍是一个普通的职员———也有不少人已被提升到管理职位上去。即使是已经被提升到管理职位上去,虽然工作的内容可能与以前有一定的差别,但工作态度还是应该和以前一样才对。
    下面举个例子来对此作一说明。比如某公司要把货物运送到其客户处,通常要花六十分钟的时间,一般要两个人来完成这一任务,而这两个人中,你就是资格较老的一个,另一个比你更年轻一些。但是,这时的实际情况却是,只有两个人是不能完成这一任务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们二人并未完成任务并被科长骂了一顿,一般的人就会对科长很反感并且会闷闷不乐地喝闷酒,有时甚至还带那个比你更年轻的人一起去发牢骚聊天甚至一起酿酒。
    但是,一个会处世的人则不会这样做,他会考虑如何才能说服公司,用最恰当的方式向公司方面反映人手不足的事实。当然,他在向公司解释之前自己必须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发现即使自己竭尽全力仍然无法完成任务后,才能说服公司委派更多的人手。
    就刚才所举的例子而言,你们两人必须在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后才能要求公司多派人手来帮助完成任务。不能只顾一味闹着“完成不了任务”这种做法是极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应是向公司提供有说服力的数据,并向公司说明,如果不采取补救措施,就会对公司造成损失。只有这样,才能说服公司,得到应有的援助和支持。
    但是,即使是公司再派一人来支援,有时也会由于其它偶然的原因致使无法如期完成任务,比如说由于施工而造成道路堵塞等意外情况。这时,一般的人都会欣然接受这一事实而满不在乎,但一个优秀的人则会考虑到事情的各个方面,他会想到,如果以前只花六十分钟的时间而现在得花九十分钟的话,那么往返就得多花一个小时的时间,这样的浪费又会对公司造成多少损失等等。
    对日本人来说,他们是不管这种突发的状况的,他们只看重自己公司与客户之间究竟有多远,至于中间的各种意外情况,当事人应理所当然地克服。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缴了税才修成公路的,所以本公司有权利用自己的汽车在公路上自由行驶,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公路不应该给自己的业务带来任何麻烦,只应该为自己提供方便。因此,如果道路真的堵塞,你一定要有凭有据地向公司说明实情,以便得到公司的理解。否则,即使增加了一个人手,仍然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并给公司造成损失,这样你就必须负起责任。
    如果自己被科长委派去运送货物,本来平时来回只需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但你最近却花了更多的时间,这肯定会被科长发觉。这时,如果科长不相信是由于道路引起的时间耽搁,你绝不能气愤地叫他一起去亲自看看,只能尽量解释,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尽量寻找另外的道路以防止道路堵塞给公司带来的损失。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在工作中培养观察能力”。
    这样,人在三十多岁时,就可以由各式种样的工作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而到了四十多岁时,自己在公司的工作就会比较稳定,工作的目的和性质也会更明确。
2.搏击职场
    三十多岁这一段时期可以说是一个人自立门户或升职的最好时机,但是,如果自立门户或升职的理由仅仅是由于自己觉得现在的工作没有乐趣,那么这不能说是一个机会,而是一个危机。如果连普通的工作都做不好便想要自立门户,那么这样的人也是不太可能取得成功的。
    为什么三十岁这段时期被称为“最后的机会”?
    3/8这个数字应怎么来解释呢?
    对于这个问题各位是怎么去解释的呢?
    “先分成八等分,再取其中的三等分”。
    的确是这样。不过,还有你其它的思考方法吗?……这时,也许你只是能沉默不语,找不到其它的思考方法。
    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分析这个数字:1/8+1/8+1/8
    也就是说,把三个1/8相加便为3/8。这种方法与“先分成八等分,再取其中的三等分”的方法有所不同,它的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问题。
    下面我们再把这两种方法引申一下。“先分成八等分,再取其中的三等分”这种方法可以表示为:1÷8×3
    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圆分为八等分,再取其中的三等分。但是,1/8+1/8+1/8=3/8就可以看成是有三个圆,把每个圆都分成八等分,再分别从每个圆中取出一等分,这样也可以得到3/8。
    有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好,有的却不好,这主要是看他们能不能从多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比如,如果不能用1÷8×3=3/8这个角度来解决问题,他就应当从另一角度来解决问题,比如用1/8+1/8+1/8=3/8这一个方式。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他们对基础知识是否掌握得扎实。
    同样道理,三十多岁的人也应当对相应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一个处于三十岁这一年龄阶段的人应当掌握很多知识,具有相应的能力。比如,除了体力和干劲之外,他还必须应用在学生时代学习到的基础知识和思考能力,并对自己工作要有一定的认识,要善于处理与上司、前辈、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要对自己的公司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如果结婚、生子后还要有很强的责任感。总之,处于三十多岁这个年龄层的人应具备各方面相应的能力。
    正是因为这个年龄层的人具有这些特点和条件,所以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人可以说是人生中转职或创业最后的机会。因为一般二十多岁的人大都尚未结婚,所以他们创业或转业的原因多半是因为自己心情浮躁之故或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之类的原因。而且,他们即使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三十多岁的人创业或转职的原因多半是因为自己想超过周围的人或由于养家糊口的责任感之类的原因,这时如果他们失败了,后果就相当严重。
    我们先来看一下一个人究竟应该怎样在社会中生活下去。恐怕每个人都期待自己能在一个更新的天地里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能够满足这种期望的创业、转职恐怕是最为理想不过的办法了,但我在三十多岁时却没有碰上这样的好运气,可以说笔者的例子是个失败的范例。不过,那时我的工作还做得不错,在开拓新的环境时也取得了别人的认可。
    我的三十岁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对二十多岁这一时期的延缓。那时我总是希望能换工作,因为我并不怎么喜欢我当时的工作。
    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我觉得我的工作不适合我。但是,当时又没找到更适合我的工作。虽然当时也有同行的其他公司高薪聘请我,但我还是一一谢绝了。因为他们的公司也是处理些电视播放业务,与我当时的工作内容并没什么两样。
    我当时既不怎么喜欢自己的工作而又不得不接受它,所以感到相当矛盾。本来我的祖先一直生活在隅田川河边,我也是在那里出生、长大的。但在二次大战中,我的父辈们死于战争中,所以后来我很想找一个安静之处多读书,并充实自己这短暂的一生,于是我一个人背井离乡,离开了东京的商业街,一个人独自到津轻旧制高中念书。后来战争又结束了。
    在高中毕业后,我到仙台去求学。记得在战前,我读了一本作为人生指南的著作《三太郎日记》,本书的作者阿部次郎先生就在仙台生活。正因为仰慕他的学识,我才到了仙台并致力学习美术史、西方戏曲史及电影史、芭蕾史、舞蹈理论,以及培养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这其间我也不知为何竟然接受了有关电视播送的考试,其实这在当时并没有必要,只是一时喜欢而已,而且电视播送也没有什么乐趣可言,十分平淡。
    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这个我并不喜欢的职业。我后来也一直都不喜欢我的这一个职业,这完全可以从我桌子上那堆积如山的书本中看出来,因为这些书与电视播送毫无关系,都是些关于美术、戏剧等艺术方面的专业书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