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碧

第97章


    二十大板之后,二人被拖出围观的人群要往牢里带。姜娘已被打得再没了力气大笑,垂着眼,有气无力。好不容易撑起眼皮,人群之中,她看见了那人的面容。
    “谈……”
    她一步一步被人拖走,只觉得那女子的目光一直追随着自己。她忆起那张脸,容颜清丽,宛如春日飞花,秀美非常。
    姜娘和羊三被重新带回牢里后,聚在公堂外的百姓们慢慢散去。桑榆依旧站在堂外,身旁跟着的除了阿芍外,还有那个名叫阿匪的侍娘。
    “娘子的伤还没好,我们回去吧。”阿芍心满意足地亲眼看着罪魁祸首被治罪,回头发觉桑榆额头上冷汗密布,心底一紧,赶紧劝道。
    桑榆摆摆手,表示不碍事。
    姜娘最后那个眼神,告诉桑榆,她从不后悔之前所有的设计和伤害,她憎恨那些薄幸的男人,也憎恨无能的自己,憎恨这个带给她毁灭的世界。
    人若是犯了错,却尤不知悔改,那即便是死,也不会明白自己要悔改的究竟是什么。
    “谈娘子的伤如何了?”
    胡主簿看见桑榆站在堂外,捋着胡子,慢慢走了过去:“听闻谈娘子为了不让姜娘的主意得手,拿着珠钗直接往身上扎。谈娘子的胆魄,本官佩服。”
    桑榆行礼:“胡主簿夸赞了。不过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胡主簿笑,见她身边的侍娘一脸忧心,知道她们这是担心:“娘子的伤既然还没好,不若早先回房休息,免得伤口难好。”
    听说姜娘被捕之前,正试图要陈记酒楼的那位郎君对谈娘子硬来,胡主簿也是吓了一跳。后又听说,谈娘子喝了下迷药的酒后,为了保持清醒,拿着自己的珠钗重重地在腿上扎了一下,胡主簿心中只剩钦佩。
    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能有这样的胆魄,实在惊人。
    阿芍闻言,就要扶桑榆回房休息。胡主簿看着桑榆行礼罢转身要走,忍不住又问了句:“谈娘子可是好事近了?”
    好事近,通常指的是婚事临近。
    桑榆有些错愕地回头看着胡主簿。他咳嗽两声,捋了捋胡子:“这虞县令对你的心思,县衙之中如今可谓是无人不知,不知娘子又是怎样意思?”
    虞闻抱着昏迷的桑榆径直闯进县衙内宅的情景,惊讶到的不止是廖氏和带来的侍娘婆子,更有胡主簿和县衙的衙差们。
    这谈娘子,虽是一身本事,可女儿家的名声已不大好,配虞县令一时让人不知该说合适,还是不合适。
    桑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按上一世的流程来,他俩目前属于恋爱阶段,这时候成亲就是闪婚,而且直接跳过求婚不能忍。
    要是换做这一世。三媒六聘还空着,礼没全,这门亲事就是没名没分。
    她想了想,正要回答说“一切顺其自然”,虞闻先声夺人,直接道:“快了,届时一定请胡主簿来喝杯喜酒!”
    快春耕了,虞闻才忙罢采花贼一案,匆匆将卷宗交予胡主簿便又忙着去了城外田间地头。回来时正好听到胡主簿在和桑榆说这个,忙出声截下话头。
    桑榆哭笑不得地回头去看语文,见他双眸水亮,朝着自己笑了笑,皱皱鼻子,顺着他的话道:“六哥既然回来了,我就先回屋了。”
    虞闻听得此话,知道她腿伤未好,忙看了阿芍一眼。后者欠了欠身子,赶紧扶着桑榆往回走。
    “方才谈娘子似乎吓着了。”胡主簿捋着胡子,笑得愉悦,“绍仁啊,这成亲的事,可不兴先斩后奏的。”
    虞闻笑着,摇了摇头:“我早有打算,只是方才那一下,怕她说出令我措手不及的话来,所以才……”
    胡主簿愕然,继而大笑:“你呀你!好歹也是个胸有丘壑的秘书少监,怎的到了如今,竟是连成亲一事,也开始提心吊胆起来?”
    “我惦记了她很久,从前只以为此生再无机会,能与她永结秦晋之好,便收了心思,只想着结一门当户对的亲事。”虞闻说着,心头生悸,顿了顿,续道,“老天保佑,令我来到大都,见到她的那刻,我便知,这一回,无论用什么办法,我都要抓住她。”
    他抬头,看着胡主簿,笑:“生生世世。”
    他们都以为桑榆已经走远,殊不知,她就站在前面转角处。二人的声音虽不大,可就她的距离,却是听得分明。
    听着虞闻说出那句“生生世世”,桑榆的心头颤动,脸颊忍不住就发烫,渐渐染上绯色。
    “娘子……”阿匪探头,看了看仍在说话的那二人,回过头来,低声道,“阿郎此番将夫人从奉元城接过来,明面上是想请夫人过来小住几日,实际为的就是与娘子的婚事。娘子看在阿郎如此费心费力的面上,不若就允了吧。”
    桑榆一言不发,深深地吸气,然而心中悸动,一时半会儿,却是不可平复。
    而后数日,一切如常。桑榆腿上的伤也渐渐的恢复了,只在腿上还留了铜钱孔眼大的疤痕。谭大夫依照她的方子,制了一小盒褪疤的香膏,嘱咐一日三次抹在疤上,省得日后难看。
    至三月,新茶可采,大都内外一片欢欣。更有东庭茶庄早早炒制好一篓新茶送至县衙。
    桑榆吃过早膳,准备带着人回一捻红,却被廖氏留住喝茶。
    同后世不一样的事,在这个时代,茶有不同的喝法。就如同唐为饼茶,宋是团茶,明盛散茶,在大邯吃茶的方法有三:其一,煎茶;其二,痷茶;其三煮茶。
    廖氏随亡夫,喜欢煎茶。那一整套煎茶的程序走下来,桑榆只觉得十分高雅。
    桑榆看了眼廖氏手旁摆着的鎏金银盐台,再看她顺手往茶盏中放了些许盐调味,然后递过来,抿了抿嘴角,笑着接过:“这是今年的新茶?”
    廖氏含笑点头,看着她,良久,才问道:“二娘,你可是不愿嫁给六郎?”
    作者有话要说:充军这个,手头的资料不全,查不出通常这种奸淫的罪犯是要被处以怎样的刑律。就从大明律里找了一条勉强类似的看了下,按个充军的罪责。
    快!快来安慰明天加班的我!
第95章 红窗迥(六)
桑榆回到一捻红的时候,院中因虞闻的吩咐,一早就被人打扫得干干净净。
    院中石桌上,有厨娘摆了茶水果盘。她走上前去,在桌边坐下。
    阿芍一直陪在左右,见她心情看起来不大好,忍不住开口:“娘子,成亲之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虞家那边……”
    廖氏会留她喝茶,说到底,是为了她和六哥的亲事。
    她并非不愿嫁,只是一直觉得一切顺其自然,加之先前听到的六哥与胡主簿的那一番话,她心里早已想通——只要六哥当面开了口,这门亲事,她就点头应下。
    可等了几日,都不见六哥有什么动作,若是要她主动问起……桑榆这一刻,却是不愿的。
    见桑榆点头,廖氏当即便笑开了,只说旁的事情无须担心,便又为她倒了茶。
    “虞家那边兴许不会同意。”桑榆舒展开眉头,仰头看着天,心头温热,“可我偏偏觉得,以六哥的本事,任何麻烦都奈何不了他,有何况是我俩的亲事。”
    阿芍见状,翻了翻白眼,戏谑道:“娘子现在可是思嫁了?”
    桑榆闻言,回头瞪她一眼,笑道:“大胆!敢对主子不恭,可是不想要下个月月俸了!”
    “娘子恕罪!”阿芍笑意愈盛,“千万别罚我月俸!”
    到了此时,看见娘子脸上重现笑容,阿芍这才放下心来。文虎说过,娘子幼时吃了太多的苦,主仆多年,她无论如何也想看到娘子能有人护着,娇宠着。
    虞闻这个年纪,身边不少童年伙伴已经是子女成群,偏生他至今还是孤身一人,屋子里连个嘘寒问暖的通房都没收。
    如此一来,廖氏自然是心急的。桑榆的生身父母早亡,唯一的嫡姐又是不顶用的,廖氏找了媒人,讲男方这边的写有六郎基本信息的草帖送到了谭家医馆——如今谭大夫到底算得上是桑榆的家人,这婚事,自然还是要与他们商谈的。
    谭家那边很快又回了张写有类同信息的草帖。草帖之后是写有更加具体信息的细帖。其中谭家这边要回的细帖里,除了要写明桑榆的出生时辰和主婚人信息外,还得加上陪嫁内容。
    这一世的阿爹阿娘为她留下的陪嫁,桑榆自然是已经拿不到了,桑梓那边曾经说攒着的那些,她更是不曾想过要写封信过去拿回来。
    这些年的经营,桑榆已经为自己攒下了足够多的陪嫁。
    别说是首饰、金银、珠翠和宝器,就连随嫁的田土、屋业及山园,她都赚了不少。
    虞闻从廖氏手中拿过媒人送来的细帖,恍然发现自己看中的这一位,竟还是个隐藏的富绅。
    按照奉元城的习俗,男家一旦决定订婚,无论贫富,都要向女家送上四坛或八坛的定酒。谭大夫平日里也会饮酒,故而虞闻一口气送去八坛。酒就盛在八个金色的坛子里,上面盖着布,扎着喜气洋洋的花。连同酒一并送到谭家的,还有茶饼、面点及羊肉。另随礼送去的,还有四份通婚书和礼单。
    桑榆虽说只是义女,可谭家人依旧像模像样地办了“受函仪”,且请了姻亲中一对父母双全的夫妻来开启婚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