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处世之道

第61章


    吕公子看了雏玉的批语后,也喜出望外,非常赏识簪花妙楷,要不是亲眼所见,真怀疑这出自闺门。
    但这门亲事还有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就是和珅。因为郝云士知道,吕风台素与和珅为仇,自己还与吕风台结为亲家,这不是有意与和珅作对吗?但是,小女年龄已大,好不容易选定这门亲家,这该如何是好?
    但是郝云士毕竟跟随和珅多年,为和珅当幕僚有日,幕僚在绍兴一带叫“师爷”,这种人往往很机灵,善于办事,尤其善于处理复杂棘手的问题。
    郝云士一方面考虑主子的意思,另方面又不想伤害自己的女儿,想成全这门亲事,于是,他主动向和珅说了这件事,并说:
    “中堂大人,我早就听说您与吕风台的矛盾,但我考虑到吕风台很正直,平日官声很好,皇上也很赏识他,如果我们把他争取过来,从此以后他不再与您作对,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吗?”
    和珅闻言,觉得有理,也想利用郝云士的女儿收买吕风台,就对郝云士说:
    “你的话很有道理,只不过这吕风台脾气很倔,性格刚强固执,不好对付,你要跟他好好谈谈,告诉他我和珅一心想促成这门婚事。”
    郝云士一口承应。从此以后,朱陈结好,秦晋联盟,郝家和吕家的关系日益密切,大家都在急盼着这件美满婚姻早日缔结,这二位伉俪佳人早日合骛。
    完婚的吉期眼看就要到了,两家已开始筹办喜事。
    可惜这件是没有如和珅所愿,因为,吕风台的为人,一向就刚直不阿,不服权贵,尤其与当朝相爷和珅势同水火,不共戴天,平时交往的人,多是耿直之士,一向和刘墉、王杰相友善。所以,他并没有被和珅收买,反而更加起劲地弹劾和珅。
倾轧实战:多手并用,收异己为同党
    和珅在不遗余力地整垮异己的同时,对于“弃暗投明”的人也毫不嫌弃,尽数收为同党。因为,他知道只有自己的爪牙遍布天下,才能够牵牵地控制住大权。而且,对方阵营的力量少了一分,己方阵营的力量便强了一分,在此消彼长之中,自己就可以占据绝对优势。尽管出现过像吕风台那样“不识抬举”的事,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和珅积极性,他仍然为断地运用各种手段,收服异己。
    和珅收伏福长安就是一次成功的实便。福长安是满洲镶黄旗人,他乾隆孝贤皇后的亲侄子,很受乾隆皇帝和孝贤皇后的宠爱。而且,福长安的父傅恒在康熙帝时就是一代名臣。不仅如此,福长安的几个哥哥也都是朝廷重臣,福康安手握兵权,福灵安、福隆安也在朝中为官,且与皇室联姻,成为额驸,福长安本人也娶皇族女。
    由于长相清秀俊朗,福长安也像和珅那样做了蓝翎侍卫。由于有了如此雄厚的家庭背景和乾隆的宠爱,福长安很快便升为正红旗副都统,同时兼任武备院卿,兼管内务府事。
    少年时期的一帆风顺也疯狂地助长了福长安的争强好胜之心,他不满足于现状,要更加追求乾隆的宠爱,要比他的几个哥哥都强,他要使自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福长安正感觉自己前途无量时,可在这节骨眼上和珅出现了,乾隆虽然也宠福长安,但明显更宠和珅。
    和珅也明显地感觉到了福长安对自己的排斥,可是和珅知道像福长安这种人对于自己的发展很有帮助,而且通过观察,他认为福长安也非常适合作自己的知己和附庸,因为他们都很懂讨好乾拢
    但是福长安自恃身份,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如何才能令其动心办呢?和珅知道金钱是没用的,而且首要之务是让他对自己心服口服。于是,和珅经常有意无意地在福长安面前透露皇帝如何喜爱自己,他要让福长安知道:虽然自己没有什么政治背景,但是皇上真正宠幸的是自己。
    但是福长安还是心有不服,还想与和珅一争高下。于是,和珅便借乾隆之手小小地教训了福长安一顿,而且,乾隆在任命和珅为军机大臣之时,同时任命福长安军机处行走,这么一来和珅正好成了福长安的顶头上司。当福长安已经认识到自己比不上和珅之时,和珅便不再对其用强,而采取怀柔政策。和珅找机会对福长安说,他们两人是同一条船上的人,所以应该同舟共济通力合作,随后,和珅又不断施以小恩小惠,并建议乾隆提拔福长安,让福长安知道跟着自己才会有前途。就这样,在和珅的恩威并施下,福长安对他开始死心塌地。两人在乾隆御前一起力讨乾隆欣喜,在军机处更是一致对付阿桂为首的其他军机大臣。后来,和珅使福长安代替自己任户部尚书,福长安更是感激涕零。
和珅倾轧术现代运用技巧:“在同船共渡与党同伐异间保持平衡”
    ——同事是既有利益冲突又有合作基础的朋友,同时,又是既要拼个你死我活又可相互拥抱的天然“敌人”。
    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能为同事,相处一起,不也是一种缘吗?中国人很喜欢讲“天命”,许多人把同事也当作一种“天命”,既是天命,好坏自有天注定。一方面,同事是一种“命中注定”的朋友,一种相互之间既有利益冲突,又有合作基础的朋友。另一方面,同事又是一种“命中注定”的“敌人”,他们自然而然地处于相对立的位置上,因此,稍有不慎就可以着了同事的道,被人卖了还不知道。
技巧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人们在告诫年轻后辈时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确,“害人之心不可有”,因为害人会有法律和道德上的问题,而且也会引发对方的报复;如果你本是“好人”,害了人反而会引起良心上的不安,而且想害人还得动脑筋,多辛苦啊!然而在社会上,光是不害人还不够,还得有防人之心。防人,防什么呢?就是防人性中的“恶”。世上有绝对纯良的“好人”,也有绝对奸邪的“坏人”,而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好坏夹杂”,也就是“善”中存着“恶”,只是程度有别,以及在什么时候显露出他的“恶”罢了。
    (1)小心驶得万年船。
    常言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别人要害你不会事先告诉你,“坏人”这二个字也没写在脸上,因此要“防人”真的很难。就是因为难,所以更要注意。
    首先是“巩固城池”。也就是让人摸不清你的底细,实际上的做法便是不随便露出个性上的弱点,不轻易显露你欲望和企图,不露锋芒,不得罪人,勿太坦诚……别人摸不清你的底细,自然不会随便利用你、陷害你,因为你不给他们机会。两军对仗,虚实被窥破,就会给对方可乘之机,“防人”也是如此。
    其次是“阻却来敌”。兵不厌诈,争夺利益时人心也不厌诈,因此对他人的动作也要有冷静客观的判断,凡异常的动作都有异常的用意,把这动作和自己所处的环境一并思考,便可发现其中玄机。
    不过话虽这么说,人常因无法摆脱个性上的弱点和偏执而防不了人,何况“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此只有尽量小心了。不过若为了“巩固城池”而把自己搞得神秘兮兮,失去朋友,那就矫枉过正,反而会成为人们排挤的目标。但无论如何,“防人”还是必要的。
    (2)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你有时也许会有这样的困惑:上司对你印象不错,你自己的能力也不差,工作也很卖力气,但却总是迟迟到达不了成功的峰顶,甚至常常感到工作不顺心,仿佛时时处处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扯你的后腿。百思而不得其解之后,你也许会灰心丧气颓然叹道:“唉,那是上帝之手吧!”其实,那并不是什么上帝之手,而是你同僚的手,很可能,是你与他们的关系上出了什么毛病!
    同事之间存在竞争的利害关系。在一些组织里,追求工作成绩,希望赢得上司的好感,获得升迁,以及其它种种利害冲突,使得同事间天然地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而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又不是一种单纯的真刀实枪的实力较量,而是掺杂了个人感情、好恶、与上司的关系等等复杂因素。它是一种变了形、扭曲了的世界级运动会,其中存在多种有可能影响成绩的因素:服用兴奋剂,裁判不能秉公执法,以及偷跑、抢跑等情况。表面上大家同心同德,平平安安,和和气气,内心里却可能各打各的算盘。利害关系导致同事之间也可能和衷共济,也可能各自想各自的心事,因此关系免不了要紧张。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授罗亚博士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条件成为主管,平步青云,但必须要懂得一些待人处事的技巧,以下是教授的建议:
    1、无论你多么能干,具有自信,也应避免孤芳自赏,更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孤岛,在同事中,你需要找一两位知心朋友,平时大家有个商量,互通声气。
    2、想成为众人之首,获得别人的敬重,你要小心保持自己的形象,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无须惊惶失措,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你要学习处变不惊,从容面对一切难题。
    3、你发觉同事中有人总是跟你唱反调,不必为此而耿耿于怀,这可能是“人微言轻”的关系,对方以“老资格”自居,认为你年轻而工作经验不足,你应该想办法获得公司一些前辈的支持,让人对你不敢小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