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他早期拍追女片和古惑仔片的时候,就有一种‘流民太子仔’的感觉,一方面他有流民的姿态,但同时又有太子哥的傲气和胸有成竹。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演员有这种‘流民’味道,但少了刘德华的明星味。
在这方面,他是独一无二的。”
在香港影评家朗天看来:“事实上,随着本土影业的愈趋兴旺,刘德华本身也愈来愈掌握中产意识和中上层身份。
由《赌神》(1989)到《赌侠》(1990),正式确立了他作为周润发接班人的地位……”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就在他拼命拍片,在“江湖”中趟“浑水”的同时,他的演唱事业亦由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后来的一路绿灯,迅猛地发展起来,直至跃上天王宝座。
5.“天幕”后面的“天幕”(1)
“我对‘天幕’从未灰心过,也不后悔,起码‘天幕’的每一部电影,都没有骗过观众,每部戏的费用都是花在制作上。”
在前面的章节里已经介绍过,刘德华拍片最多的时候是1989—1992年,那几年,每一年他都要拍十几部电影,似乎在他的生活里,除了电影再没有别的内容。
1991年,刘德华在影坛上大放异彩。
那一年里,平均每个月都有他参演的一部影片在上映,而且票房十分火爆,12部影片的票房总收入达两亿港元,在香港演员中居第一位。
在韩国,由他主演的《天若有情》上映竟长达9个月,韩国观众誉他为“最受欢迎的外国男星”。
这样的成绩,无论是谁都会欣喜若狂,可是,刘德华却高兴不起来。
权衡再三后,他与美国ICM公司签下了经理人合约。
为什么会做出这一决定?
刘德华自有他一番苦衷。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刘德华在心中暗暗叹息。
多年来的努力拼搏,使刘德华尝到了不少甜头:鲜花、掌声、荣誉;但也逐渐地品尝到了身为名人的苦涩:流言蜚语、绯闻中伤、利益侵夺;而最为可怕的,是来自黑社会的纠缠。
黑社会这个词,内地年轻人过去接触得比较少,这些年也渐渐听得多了起来。
在香港,这种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并不少见,他们势必会利用各种手段,强行渗透到各个领域。
一段时间“江湖英雄”片看好,香港黑社会也想把自己打扮成“江湖英雄”,一时间,演艺圈成了黑社会渗透的“重灾区”。
刘德华这个专演“江湖英雄”的明星自然受灾深重。
在当时,刘德华创下了一年拍片16部的最高纪录,甚至出现过他的3部影片同时竞争票房的现象,被誉为香港演艺界的“铁人”。
然而如此高产,必然影响到影片的质量,刘德华心里又何尝不清楚?
他也想过对粗制滥造的剧本说不,但他不能说。
甚至,他连拒绝出演的权力都没有。
别看在银幕上他是英雄;在银幕下,他的英雄气概并不管用。
起初,刘德华想得很天真:“黑社会也是人,只要是人,一定会讲道理!”
但,即使他有十分充足的拒演理由,在恶势力面前,也没有半点道理可讲。
恶势力利用恐吓、胁迫等手段,威逼刘德华和他身边的人接受一些他不愿介入的影片,如不答应,即遭到更恶毒的报复。
有一次,刘德华试图拒接某公司的一部影片,谁知,就在制片现场,众目睽睽之下,恶势力竟掏枪威逼!
为了制服刘德华,他的朋友也受到牵连。
一次,经理人张国忠为帮刘德华推辞片约,被四支枪指着脑袋,可见恶势力的猖狂程度。
可能有人会问,刘德华为什么不报警?
刘德华又何尝不想报警,可是,“报警又有什么用?
他们保得你一时,保不得你一世”。
往后只会结仇更深。
于是,在不甘心的情况下,刘德华不得不接拍一部又一部他并不喜欢的影片。
当时,类似强迫拍片的事在香港演艺界时有发生,因刘德华在外埠有上佳的卖座保证,再加上他没有与一家有能力与各种势力抗衡的大公司签约,因此,遇到的麻烦就更多。
为了家人、朋友和自身的安全,刘德华不得不一再隐忍。
面对黑社会的恶势力,刘德华想,如果只是一味地忍让,后面的麻烦事还会不断上身。
只有自己另起炉灶,回避与那些人打交道,才能还自己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
于是,刘德华首先加入美国ICM公司,以借助势力强大的大公司为自己当保护伞;1991年,他与几位圈中朋友合股,自任老板,组建了天幕电影公司。
组建天幕公司,避开黑社会的纠缠自然是重要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拍一些自己想拍的电影。
5.“天幕”后面的“天幕”(2)
在记者面前,刘德华曾经透露过自己组建天幕的想法:“我拍电影多年,对电影制作方面的工作有一定认识,也编过剧本,曾写过《江湖接班人》;可是拍出来的影片和我的原意有很大的出入。
而有些题材,电影公司摸不准是否能卖座,不肯贸然投资。
于是我便决定投资搞电影公司,以满足自己拍电影的欲望。”
在香港,刘德华的片酬是当地最高的男明星之一,假如仅仅为了赚钱,多接拍电影就能多赚钱,不必为此劳神费力;现在投资办公司,是赔是赚说不定,风险可就大了,这种生意似乎太不划算。
但,刘德华投资拍电影并不仅仅为了赚钱,他认为:如果我拍戏只是为了赚钱,哪只赚现在这么多?
但投资拍片,是为了拍些有新意,自己真正想拍的东西。
这种创作自由却远不是金钱所能够买到的。
天幕公司成立后,拍摄的首部电影是《九一神雕侠侣》。
为了拍好《九一神雕侠侣》,刘德华与他的同事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
作为老板,刘德华心里十分清楚,这是自己组建公司所迈出的第一步,必须慎之又慎。
首先,在创作准备上,一切都要精益求精,不允许有半点马虎;而编导演的阵容,更是经过精心策划,无一不是上乘人选。
影片的编剧是曾以《阿飞正传》获奖的著名导演王家卫,并由元奎、刘振伟联导;刘德华自任男主角,和他配搭的女主角,是从演唱舞台上走下来的梅艳芳。
而刘德华的精明之处,在于他请来了当时尚是新星的郭富城出演第二男主角,他让郭富城扮演反面角色,来与自己配戏,一正一邪,忠奸分明,真可谓慧眼独具。
当时的郭富城,正在走红的上升期,已经打入偶像明星的行列,大有与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鼎足而立、分庭抗礼之势,而且,郭富城的后劲凌厉,不可小觑。
因此,刘德华将郭富城拉入《九一神雕侠侣》的阵容,并由他饰演反面角色,可以说是颇花了一番心思。
以郭富城的反面形象,烘衬刘德华本人的正面形象,无疑是聪明之举。
《九一神雕侠侣》完成后,刘德华清醒地预测到,虽然《九一神雕侠侣》是自己公司的创业之作,但未必能取得票房上的成功,而且,很有可能要亏本。
据他自己计算,拍摄《九一神雕侠侣》,成本在2400万以上,把此片在韩国和东南亚上映的收入估算在内,刘德华认为,在香港的票房收入必须要在3500万上下,通过折算才能保本。
而这样的票房是很难达到的。
根据后来的票房统计,这部影片在香港票房总收入达到2000万港元,这个数字,虽然距刘德华公布的保本数字仍有距离,但无论如何还应该算是一部卖座影片。
第十六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手册上,曾对《九一神雕侠侣》一片有以下的评价:“说不出年份的世纪末,其实就是“九七”前夕的香港。
一则尘封了的爱情神话,借助流行漫画还魂苏醒,以玩世不恭的态度留下灿烂的标记。
人影绰绰,有叫逞哥的,有叫宠物夫人的,各个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情操,勇往直前凭心寄意。
王家卫笔下,爱仍是一条不问收获的单程路,而奚仲文的美指和鲍起鸣的摄影,则是沿途令人目不暇接的风景。
影片的视觉效果固然在港产片中难得一见,更教人珍爱的却是它对世情的洞悉和了解。”
应该说,《九一神雕侠侣》作为天幕的创业之作,作为刘德华自己对电影追求的第一次独立实践,是成功的。
无论是观众还是评论界,都给予了较高评价,获得了一片叫好之声,在票房上也算不俗。
《九一神雕侠侣》的成功,对刚刚起步的天幕来说,可谓开市大吉。
但,接下来的几部影片便不像它这样幸运,无论是其后的《九二神雕侠侣》、《战神》,还是刻意唤回“热血男儿”影迷回忆的怀旧文艺片《天长地久》,都让刘德华在票房上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5.“天幕”后面的“天幕”(3)
界定一部电影的好坏,票房收入不是惟一的,对这些影片的不卖座,刘德华除了表示遗憾外,并不气馁。
天幕是他在影坛开辟的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他要在艺术追求与商业追求的两难选择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他说:“我对‘天幕’从未灰心过,也不后悔,起码‘天幕’的每一部电影,都没有骗过观众,每部戏的费用都是花在制作上。”
小说推荐
- 刘德华传
- 天皇巨星的心路历程:刘德华传在香港演艺界,有一位年龄已过“不惑”的中年男性,一直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华仔。据说在香港,不知道“华仔”的人只有两种:不懂事的孩童与白痴。他那张有着深邃如潭的眼神和鹰钩鼻的脸,巧妙地将中、西方人的神韵完美合璧,形成特有的“华仔”之帅,让人过目难以忘怀。有人把他比作东方的汤姆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情海星空—喻可欣讲述与刘德华的爱情故事
- 人生有很多梦想 造化常捉弄众生 回顾过去 是悲欢无名的结束 展望未来 才是生命憧憬的开始 这命运沧桑的浅吟低哦 竟是我踽踽独行的一曲清歌和刘德华的认识,是一个偶然。只是这样一个偶然,在我的记忆里,却依然那么清晰 作者:所写的《情海星空—喻可欣讲述与刘德华的爱情故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章
- 三国志之刘备有子刘封
- 意外身死,本以为自己应该万事俱灰了。却只因为他是刘备的直系后代,让刘备那个早夭的长子刘封找了上门来,让他代替自己而继续在三国时代以儿子的身份和他的六十三代祖先刘备一起打天下…每次听到有人骂父亲贩履小儿时,我的刀都会毫不犹豫的把他的头颅割下来 父亲却说,让他们匍匐在贩履小儿的脚下,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答
- 穿越架空温陵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个沙场获奖感言
- 汉家天子刘玄德
- 堂堂炎汉四百载,怎可惶惶而终?这是一个重生东汉末年为刘备,三兴大汉的故事 作者:一更大魔王所写的《汉家天子刘玄德》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一更大魔王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十一章:暗流涌动(一)
- 三国:天降猛男刘玄德
- 【叮,半旬模拟器启动,你,获得一次模拟机会【一天后,你凌晨起床赶集,卖到晌午,还未开张,你看着旁边卖饼小哥篮子里的饼发呆,摸了摸自己口袋,决定还是买点粟米回家煮了喝,看着人来人往的集市,就是没人光顾你生意,感叹到,日子不好过啊【三天后,你在院子里织席子,只听村里老人在给桑树下玩耍的小孩讲汉高祖刘邦的
- 穿越架空产史官连载中
- 最新章:感谢读者老爷们的厚爱(二)
- 程心程意
- 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叔中自有黄金屋,叔中自有颜如玉。程锦之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嫁给隔壁老程直到有一天—程牧白:锦之,跟我回家。程锦之:那你不许勾搭别的女人!程牧白:除了你,我有过别人?从此双程合璧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o 作者:所写的《程心程意》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未知完本
- 最新章:第46章
- 寡人刘玄德
- 以史为卷,大笔书之!汉熹平四年,一个后世的灵魂穿越而来。这一世,他是织席贩履的涿郡少年,更是大汉皇族刘玄德 彼时乱世未起,流散在十三州的英雄豪杰却早已摩拳擦掌。天下偌大,尚未登台的少年们已然握紧了手中刀剑 汉鼎倾覆,鹿走荒原。夺鼎逐鹿,四方尽起。英雄,枭雄,豪杰,无数人的高歌奋武点亮了这个时代 宴桃
- 穿越架空落子争先连载中
- 最新章:致读者的话
- 特工到军旅——我的历程
- 这是记叙文,从所谓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看,谈不上艺术但有生活,所以里面的大事都是大家知道的,有些事佛曰不可说,所以看起来比较隐晦,增加了一点资料在第零章,供参考 作者:所写的《特工到军旅—我的历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9章
- 地产No.1成长历程-解读顺驰
- 《解读顺驰》作者:郑爱敏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引言 顺驰:先行一步的大企业 这曾经是一个沸沸扬扬的热点名词,毁誉参半。举国上下,顺驰军团所到之处,争议就接踵而至。在平民百姓的街谈巷议中,在专家名流的指点江山中,在鸿儒大腕的激扬文字中,在各路媒体的聚焦爆炒中。尤其是2004年春节过后,随北京大兴世纪第一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