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明之剿匪总司令

第九十九章 庐陵赴任


当年刘瑾利用武宗好玩好乐的特点,日进新奇的玩意,使武宗荒废了朝政,趁机掌握了军机大权,铲除异己。刘瑾得势后,加紧培植羽翼。他假传圣旨,让自己的私党刘宇、曹元等入内阁,把持了内阁大权。然后,他又令内阁下剌令,使宦官能干预地方的民政事务。至此,刘瑾独揽了大权,加紧排除异己。杨一清在修筑边墙的时候就曾遭他陷害,并被加以贪污边费的罪名送入了大牢。后来在李东阳等的营救下才得以获释。
    这件事过后,杨一清决定铲除刘瑾。他留心观察,发现宦官张永与刘瑾有矛盾。于是他有意接近张永,这时,安化王朱寘鐇造反,杨一清受命前往平叛,张永担任监军。杨一清对张永说,朱寘鐇不难平定,只是内变不可测,令人忧虑。张永问内变是什么,杨一清在张永手上写了一个“瑾”字。张永为难地说:“刘瑾势力大,耳目众多。”杨一清说:“你也是皇上信赖的人,你可趁向皇上报捷的机会,揭露刘瑾的种种恶性,并说天下人怨恨刘瑾已久,再不铲除恐怕会生不测,皇上一定会听从你的话诛杀刘瑾,刘瑾一除,你就会更加受到重用,且留名后世。”张永问:“万一事情办不成该怎么办?”杨一清说:“你去说一定能行,如果皇上不信,你就跪地请死,并剖心证明你说的不是假话,皇上一定会被你打动,你得到圣旨后就立刻行事,不要拖延。”张永听完杨一清的剖析,终于决心依计行事,诛杀了刘瑾。杨一清亦因此就任吏部尚书。
    正德五年,安化王寘结连大盗作叛。这寘是太祖高皇帝的第十五皇子名的曾孙,
    老安化王秩炵的嫡孙。秩炵的儿子青年夭折,由寘袭爵。那时宁夏地方,有个著名的风鉴家殷五的,相人颇有奇验。他说寘的相貌有帝王的福分,如须长到腹,便是登极的预兆。其实殷五是个江湖术士,不过阿谀寘,借此赚些钱罢了。他私下对人讲寘乃是虾蟆相,虽然大贵,但不可生须(蟾有须,必受人刮酥)。如有一有须儿,必至过铁(杀头也)。须如过腹,那时死期到了。但当了面,反誉寘有五九之分。
    寘信以为真话,暗里贿通了指挥丁广、千户何锦、大盗杨六杨七等,都结为死党,准备乘机起事。到了正德的五年上,寘真个须长及腹,不觉想起相士殷五的话,便拜殷五为军师,丁广为都督,何锦为总兵官,杨七杨六各授为都指挥,总兵周昂为大将军,连夜兴兵起事。寘将历年所积的军器搬出来充了军用,藩库做了粮饷,杀了巡抚安帷学、大理卿督粮漕官周东、总兵姜汉、督理太监邓广等,占据宁夏诸城,声势浩大。
    正德帝得陕西将军吕良弼的飞奏,忙召群臣会议,令成国公朱刚往征,竟至全军覆没,关中大震。正德帝看了雪片般的章奏,也觉得有点着慌了。吏部主事杨廷和主张前都御史杨一清复职,令统师平乱。正德帝准了,擢杨一清为右都御史兼提督军务,按照明代规定,但凡军队出征必须有一个监军,而这次担任监军的人叫做张永。以太监张永为监军,即日出师。
    张永成为了杨一清的监军,对此,很多人一直有个疑问--这个天才的主意到底是谁提出来的?张永,保定人,原先是"八虎"之一,此人脾气暴躁,而且专横跋扈,有时候比刘瑾还要嚣张。但张永还是比较有良心的,他觉得刘瑾干的事情太过分了,经常会提出反对意见。对于这种非我族类,刘瑾自然是不会放过的,他决定安排张永去南京养老。可惜这事干得不利落,被张永知道了刘瑾将在这对黄金搭档的帮助下一步步走向黄泉之路。
    杨一清奉了上谕,便点起大军十万,偕同张永飞奔陕西。杨一清,是文武
    俱备的,到了陕地,第一阵把丁广、周昂等杀得大败。接连几战,斩了何锦等,生擒了安化王寘。那个狗头军师殷五见势不好,已一溜烟走得无影无踪了。捷报到了京师,正德帝大喜。授杨一清为陕甘总督,坐镇边地待命。张永统了大军,押同叛藩寘班师回京。张永临行的时候,杨一清设筵相送。张永在席上讲起刘瑾怎样的专横,怎样的揽权,言辞很是愤愤。张永当初与刘瑾同党,本是八虎之一。这时因暗中大家夺权,怨仇结得很深。杨一清见张永确是真情,嘱他进京后伺隙除去刘瑾。
    张永统兵还都,在献俘虏的当儿,把刘瑾不法的事,密禀正德帝。钱宁在旁也怂恿了几句。正德帝便下手谕,当夜逮系刘瑾。从他的家中抄出金珠宝物、银钱粮糈、器械军服等不计其数。正德帝闻奏大怒。立命将刘瑾,并羽党张彩、焦芳、刘宇及家族三十余人一并弃市。
    这年年底,一道吏部的公文下到贵州,擢王守仁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
    这是怎么回事,莫非刘瑾这个死太监良心发现,洗心革面了?
    写在纸上的历史总是寄托着文人幼稚的想法,并不可靠。
    真实的历史是,王守仁贬谪龙场这段时间,没少寄诗给京城的故交,乔宇和储瓘。
    诗,可以用来抒情,也可以用来自救。
    乔宇是在任的户部侍郎,储罐是退休的户部侍郎、理学大师。
    虽然湛若水和王守仁的关系更近,但作为一名翰林院编修,学问是有的,权力是没有的。
    而两位户部侍郎官虽不小(从二品),但离权力中枢尚有一截距离。不过放心,王守仁和一个重量级人物很熟,那时就是吏部尚书杨一清。
    杨一清和刘健、谢迁一干老愤青不同,和李东阳倒是有某些共性。
    幼稚的理想主义者为了理想去送死,成熟的理想主义者为了理想而隐忍。
    同为刘瑾犯罪集团把持朝政期间的“超级忍者”,李东阳选择的是守势,保护了一批老干部小干部,使之免受死太监的打击。而杨一清选择的是攻势,他认准时机,果断出击,并且一击毙命,彻底扭转了朝局。
    而此刻,他扭转了王守仁的人生。
    这一刻来的还是太过突然,王守仁历经生死,虽已悟道,却也不胜唏嘘。
    西辞了让他痛苦,让他愤怒,让他潜思,让他顿悟,让他百感交集的龙场,王守仁乘坐轻舟,伴着两岸欢快的猿声,顺舸而东。
    武侠小说里,习武者打通任督二脉便可天下无敌。而此刻,悟道之后的王守仁脱胎换骨,再没有任何艰难险阻能难倒他、击败他,因为他的心如同一个具有灵魂的不倒翁,可以随着外力的作用左摇右晃,却终究无法使之偏离最初的位置。
    于是,江湖中开始流传一句暗语:不要去惹王守仁。
    船行至湖南辰州,几个以前书院里湖广籍的学生,由冀元亨带队,前来迎接老师。
    冀元亨,王守仁一生的隐痛。此刻暂且不表。
    学生们跟着老师,继续前行,来到烟波浩淼的洞庭湖。
    这是屈原跳水的地方,贾谊流放的地方,总之,这是个让人伤心的地方。
    然而此刻,王守仁想到的却是范仲淹,是《岳阳楼记》,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的主题始终是入世的,他早已用出世之道,修成了无往不利的入世之术。
    王守仁屹立船头,望着流水,凝神细思。
    冀元亨走出船舱,向老师请教“心即理”。
    王守仁笑而不答,唤书童取来一本《战国策》,翻开第一页。
    是一张战国时期的详细地图。
    王守仁将地图扯了下来,并将它撕成一张一张的纸片,递给冀元亨,让他重新拼好。
    冀元亨不明就里,接过纸片,开始玩拼图游戏。
    不是那么好拼的。这是一张战国初年的地图,囊括的国家如下:秦、魏、韩、燕、赵、齐、楚、东周、宋、卫、中山、鲁、滕、邹,还有一众少数民族小国分布四周,拼吧。
    冀元亨搜肠刮肚,动用一切知识,也只能将战国七雄和几个大国的位置关系理顺、摆好,却整死拼不出来地图,只好无奈地望着王守仁。
    王守仁笑了笑,让他将纸片交给书童。
    冀元亨依他所言,却很不以为然:我都拼不出来,区区书童如何能够?
    但见书童不去思索各国的位置关系,只将纸片翻了过来,笑着对冀元亨道:“冀先生,这地图背面是刘向(《战国策》编纂者)的画像,你将画像拼成,地图自然就拼好了。”
    冀元亨恍然大悟:假如一个人对了,他的世界也就肯定对了,何需向外界去求?
    一行人连日赶路,终于到了江西吉安。
    这是个诡异的地方。
    作为江西版的名人制造基地,这个赛区曾成功推出过欧阳修、文天祥、解缙、杨士奇等众多牛人。
    由于文化过于发达,民风好讼,历任的地方官开始抓狂了。
    有多好讼呢?这么说吧,当年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娱乐活动比较匮乏,稍穷点的晚上连灯都点不起,总不能太阳一落山就让人呆在家里制造人类吧?于是,精力旺盛的老百姓就开始告状。
    古代告状程序比较简单,基本不用成本,加之吉安地区人文荟萃,屁大点事状子能写几千字,上追尧舜,下接孔孟,好像知县不向着他判就成了人民公敌,千古罪人,搞得地方官不胜其烦。
    之前有个叫许聪的吉安知府,上书朝廷说,这个地方的老百姓不喜欢种地,就喜欢告状和互相争斗。目前,我每天要接到八九百起诉讼,告到省里的更是达三四千起。倒是逮捕了一些屡次生事的,但这些人呆在狱中居然很享受,占着不走,赶都赶不动。
    苦不堪言的许聪要求朝廷给他“便宜行事”的权力,效法一下汉朝的酷吏,整治民风。可这位许知府没“酷”多久,就让越级上访,告到京城的当地乡绅给告倒了,下狱论罪。
    可惜当年没有城管,不然许聪也不用那么费劲八百了,只需上书江西布政使,写上“与我三千城管,我能治理吉安”就行了。
    吉安府是一块烫手的山芋,王守仁赴任的庐陵县更是山芋中的山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