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小说

大宋的人大宋的事

第43章

设置字体大小:

  张元虽然竭尽全力地辅佐元昊,但二人还是有矛盾,特别是在一些战略性的问题上两人经常意见不一致,张元主张把攻取的宋朝土地委任汉族官员治理,不要轻易放弃,这样西夏才会不断地扩大疆域,增加税赋收入,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但是元昊的豺狼本性不改,往往攻占一个地方之后洗劫一空便不管了。
  这样,随着战争时间的推移,西夏军劫掠的速度跟不上消耗的速度,没有再生产的西夏财力出现了后继无力的局面,这也是后来元昊不得不与宋朝和谈的重要原因。
  虽然与宋议和,可元昊又和辽国大打出手,张元屡次劝谏,甚至和元昊激烈争执,但元昊就是不听他的,两人合作的“蜜月期”已经一去不回头了。
  张元念念不忘谋取中原的计划,没有元昊的支持就是一张白纸,张元因此成天郁郁寡欢,在1044年(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宋庆历四年)十二月去世。
  他与狼共舞了八年,最终被自己心里的仇恨杀死。
  一败三川口(1)
  宋朝不能容忍元昊分裂出去,尽管以前也只是形式上的一统天下。因此,在元昊上表要求宋朝承认他的皇帝地位时,大宋君臣都决心采取武力行动,把元昊这个分裂分子镇压下去。
  赵祯下诏把过去封给元昊的所有官职爵位都撤销了,这不过是表明宋朝的态度,人家都自己做皇帝了,难道还会稀罕你给的什么节度使和王爵吗?
  要打击元昊,必须得做出实际的动作。
  但宋朝实在是很难主动出击到西夏境内,多年以来宋朝根本没有整顿武备,以至于——“庙堂无谋臣,边鄙无勇将;将愚不识干戈,兵骄不知战阵;器械朽腐,城郭隳颓。”别说进攻,就连守都成问题。
  宋朝只好采取经济制裁,停止和西夏的贸易往来,想从经济上压垮西夏。同时还发布通告,宣布谁要是能擒杀元昊,就让他当定难军节度使,这通告是给西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看的,其中也包括党项世仇吐蕃首领厮啰和党项内部的部族首领,宋朝还在希望能“以夷制夷”。
  宋朝自己也加强边防,在边境上囤积粮食,修筑堡寨,调兵遣将,忙得不亦乐乎。在元昊称帝后,赵祯就任命知永兴军夏竦兼泾原、秦凤路安抚使,知延州范雍兼鄜延、环庆路安抚使,元昊进表后,又派庞籍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协同夏竦、范雍备战。
  战火在元昊称帝的第二年燃起,宝元二年(1039)十一月,西夏军队进攻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县),被宋朝守将卢守击退。在这场战斗里,一个没有品级的小军官战功卓著,被破格提拔为正九品右班殿直,这名小军官就是后来扬名四海、被赵祯倚为长城的狄青。
  保安军之战西夏没有捞到好处,就又纠集三万人再攻承平寨,结果被宋将许怀德率区区千人杀出重围,还把领军的党项将领一箭射死,西夏军损兵折将,只好铩羽而归。
  几场小仗,宋军都依仗有城防的掩护取得了胜利。西夏这些进攻本来就是试探性的,胜负对战局没有什么影响,但这些胜利却使宋军骄傲起来,认为西夏蕞尔羌胡没什么了不起,想寻找机会一战把西夏给解决了,从而埋下了连战连败的祸根。
  1040年(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宋仁宗康定元年)正月,经过多次试探性的进攻和派人侦察,元昊已摸清了宋朝西北边防的情况,他选择了地势平坦、便于骑兵作战的延州(今陕西延安市)为突破口,发起了宋夏之间的第一场大战。
  想进攻延州,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关口金明寨。
  金明寨在延州的北面,防守严密,兵力雄厚,镇守此地的主将更是非同寻常,他就是被称为“铁壁相公”的金明都巡检使李士彬。
  李士彬是党项一个部族的首领,作战凶悍异常,手下有近十万骁勇善战的羌兵分驻十八寨。元昊知道正面强攻只能是自找倒霉,便想用反间计借宋人之手除掉李士彬,他命人把锦袍、银带和相约叛宋的书信故意丢在延州的辖区里,被宋人拾到上缴,好多人都怀疑李士彬这个党项人不可靠,只有鄜延副都部署夏随不这么认为,帮李士彬洗清了冤屈。
  元昊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想用高官厚禄来收买李士彬,谁知李士彬软硬不吃,把元昊的谈判代表一刀砍掉了脑袋。偷鸡不成蚀把米,但元昊不甘罢手,便使出骄兵计和诈降计。
  金明寨热闹起来,今天有几个西夏兵来投降,明天又来一伙反正,看着像赶集一样来投降归顺的西夏军兵,李士彬心里犯了嘀咕,请求鄜延一带的主官范雍把他们安排到别的地方,可范雍另有打算,准备把这些人当成样板,吸引更多的党项人来投降。于是,范雍给这些归降的人好多奖赏,就在靠近西夏的金明寨住了下来。元昊计谋的第一步得逞了。
  元昊还命令自己的部队,只要和李士彬相遇一定要装出败退的样子,以骄其心。果然李士彬屡屡“战胜”西夏军队后骄傲起来,他还听说西夏军传言“和铁壁相公交战,没等打死就已经吓死了”,更是傲气冲天,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
  人一骄傲就要犯错误,李士彬本来就驭下极严,现在更是变本加厉成了苛刻,弄得部属战战兢兢,生怕被他抓个错打军棍甚至杀头。李士彬的部队有了怨恨和离心离德的倾向,元昊趁机收买了不少李士彬的部下。
  李元昊雕像
  所有的前期工作都完成了,元昊露出了庐山真面目,突然进攻金明寨。李士彬骂了句“元昊狗贼还敢前来送死”,就披挂上阵出去迎敌。他万万没有料到,手下给自己准备的坐骑是所有战马中最差劲的那匹马,跑不快也跑不远,他只好束手就擒。那些诈降的士兵和叛变的下属,把固若金汤的金明寨变成了纸糊的雄关,被元昊轻轻一推就訇然倒塌。
  砸开了延州的北大门,元昊率大军迅速把延州包围起来。
  延州城里的范雍几乎被吓死,原来他中了元昊的声东击西之计,把大军都派去解保安军之围了,延州只剩下几百名守军,几乎就是一座空城。
  在奇袭金明寨之前,元昊派出一支偏师,大张旗鼓地去攻打保安军,范雍急忙派大将鄜延副总管刘平、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率军驰援保安军,就在大军走后不久,元昊就袭破金明寨,直逼延州城下。
  范雍现在哭都哭不出来了,忙下令让刘平等人火速回援延州,又急调鄜延都监黄德和,巡检万俟政、郭遵等前来支援。
  范雍和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元昊把一切变化都算计到了,挖了一个大大的陷阱在等待宋军自己往里跳。
  元昊在和大宋的这第一场大战里,奇计迭出,让人眼花缭乱。反观宋朝的主将范雍,处处受制,事事上当,被元昊牵着鼻子走,和元昊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
  战争,拼的不仅仅是实力,战争还是人才的比斗。
  刘平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保安军,屁股还没坐热,就又接到范雍的军令,看到延州情况万分火急,他来不及和石元孙会合,就火速增援延州。
  在通往延州的路上,刘平在前,石元孙在后,一路昼夜狂奔不止,强行军到三川口以西十里处,刘平才下令安下营寨休息,并等待和石元孙、黄德和、万俟政、郭遵合兵。
  第二天一大早,刘平就心急火燎地催促上路,后赶来的那几员将领的部队都和刘平聚集在一起,步骑兵加起来有一万多人,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军阵滚滚前行。
  他们不知道,前面将是许多人最后的归宿。
  面前就是三川口了,三川口(今陕西省安塞县东)是延川、宜川、洛川三条河流的汇合处,元昊早已在此埋伏下了精兵。西夏军见宋军进入伏击圈便发动攻击,战斗一开始,以逸待劳的西夏军竟被连续强行军的宋军击退。
  宋军凶悍的战斗力也是西夏军没有想到的,刘平冒着箭雨冲在前面指挥战斗,左耳右颈都已受伤,但他仍东西驰骋,竭力指挥宋军反击。
  隆冬之中的三川口,地面上堆积着数寸厚的积雪,飞溅的鲜血溅洒在上面,如同朵朵艳丽的梅花。
  生命,就在血花怒放的时候悄然离去。
  军人是无法回避死亡的,只有最勇敢的军人,才会在死亡中杀出一条生路!
  西夏军接连以偃月阵、横阵、盾阵与宋军交锋,但都没有占到便宜,被宋军斩杀或逼到水中溺死的有好几千人。然而,宋军也没有破开西夏军的大阵,只是将其压迫得后退而已。
  元昊没有料到自己瞧不起的宋军居然这么凶猛,眼看已经日落西山,他焦急起来,命令以快捷的轻骑兵袭击宋军,宋军在突然的打击下被逼退数十步,就在前军奋力抵挡的时候,后军黄德和已经被血战吓破了胆,竟扭头就跑,当了逃兵。后军见将官都跑了,顿时军心溃散,纷纷夺路而逃,宋军整个阵势彻底崩溃。
  有懦夫就有勇士,在这场血战中,郭遵堪称神勇,在接战之时就杀入敌阵,阵斩西夏骁将,他所向披靡,大振宋军的军威。就在黄德和逃跑、宋军溃逃的时候,他还挥动铁枪纵横于军阵,西夏将士怕极了这尊杀神,他使用的铁枪、大槊和铁杵有九十斤重(平均起来也有三十斤),碰上就是骨断筋折,西夏军无人敢撄其锋。
  正面交锋不行,西夏军就暗下绊子,连设数道绊马索,但都被郭遵斩断,后来只好采取了诱敌深入的办法,将郭遵引到军阵的深处,这位神勇过人的将军最终死于乱箭之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