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

第6章


我就是那些雕刻品的主人,它们确实出自我这个奴隶之手。”
    广场上顿时传来了愤怒的声音:“把他关到地牢去,把这个奴隶赶快关到地牢去”伯里克利站起身,说道:“只要我活着,我就不会把他关到地牢去。请看一看那些精美绝伦的雕刻吧!阿波罗以他的名义昭示我们,在希腊这块土地上,有比一部不正义的法律还要重要得多的东西。法律的最高目标应该是保护美的事物,发展美的事物。如果雅典想要名垂青史的话,就要珍惜那些惟妙惟肖的艺术作品,因为它们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铭记雅典为艺术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可以说,艺术能够让雅典永垂不朽。所以,不要把那个年轻人关到地牢去,让他站到我的身旁来吧。”
    于是,当着广场上所有人的面,阿斯帕齐娅把她亲自编造的橄榄枝花环戴到奴隶克莱恩的头上。当人群响彻欢呼声的时候,她还主动吻了克莱恩最亲爱的姐姐。
    雅典人还专门雕刻了伊索的肖像,为了纪念这位家喻户晓的寓言家。其实伊索的出身也是一位奴隶。由此我们可以判断,荣耀和成功的大门是向所有人开放的。在古希腊,只要你在艺术、文学或者作战,任何一方面出类拔萃,你都能够获得财富和声誉。在这方面,绝对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比希腊做得更好。古希腊社会确实做到了激励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不断奋进,并给予了他们无上的光荣与鼓励。
    美国副总统亨利.威尔逊说:“我出生在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小时候我的家庭生活非常艰难。我深切地体会到,当我伸手向母亲要面包,而她什么也不能给我时的那种无奈和辛酸的滋味。十岁时我就离开了家,自己在外谋生,足足当了十一年的学徒,每年只能接受一个月的学校教育。辛苦工作了十一年的报酬仅仅是一头牛和六只绵羊。我把它们换成了八十四美元。从出生一直到二十一岁为止,我从来没有将一美元用于娱乐,从来都是精打细算地度日。我无数次地体会到,拖着疲惫的身躯在盘山路上行走的痛苦,我时常让我的同伴丢下我先走……过完二十一岁生日的第一个月,我和一些人就进入了深不可测的大森林,去采伐大圆木。每天我都是天没有亮就起床,一直工作到天黑。在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一个月之后,我的报酬就是六美元,但是在当时,我认为那是很大的数目呢!每一个美元对我来说都像夜空中美丽的月亮一样又大又圆。”
    即使面临这样的困苦,威尔逊先生还是下决心抓住每一个能够提升和发展自己的机会。很少有人像他那样体会到了闲暇时间的价值。他对待那些时间就像对待珍贵的黄金一样,从来都不让时间在不经意间溜走。在他二十一岁之前,他就已经想尽办法读了一千本书。这对于一个在农场里工作的孩子来说,是极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离开农场之后,他独自一人步行到一百英里以外的马萨诸塞州的内蒂克去学习皮匠手艺。当经过波士顿的时候,他看到了邦克.希尔的纪念碑和很多名胜之地。整个旅途他只花费了一美元六美分。但是一年之后,他已经成为内蒂克的一个辩论俱乐部中的佼佼者了。后来,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他在马萨诸塞州的议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反对奴隶制度的演说,这不过是他到达这个地方八年之后的事情而已。十二年过后,在国会中他就与著名的查尔斯.萨姆纳平起平坐了。对他来讲,每一个对其他人来说可能微乎其微的机会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牢牢地抓住了每一个可能的机会,为他通往成功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斯德雷特先生说:“贺拉斯,以后不要再穿那些破旧的衣服进城了。我到服装店给你订做一套新衣服吧。”于是,贺拉斯仔细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好像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他的衣服是那么的破旧一样,回答道:“你知道的,斯德雷特先生,我的父亲在新的环境中白手起家,我想竭尽所能帮助他。”
    斯德雷特法官创办的伊利湖《政府公报》的代理人就是贺拉斯,他的薪水是每月一百三十五美元。然而,在七个月中他仅仅花了六美元作为个人消费。他是和他父亲一起从佛蒙特州搬到宾西法尼亚的,他每月只留下十五美元给自己,其余的都给了父亲。为了帮助父亲看守羊群,防止饿狼的攻击,他经常在野地里过夜,那种风餐露宿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虽然他将近二十一岁了,而且又高又瘦、脸色苍白,头发经常是零乱不堪的,举止笨拙,声音听上去有些嘶哑,但他还是决定要到纽约去寻找赚钱的机会。当他整理好破旧的行装之后,他把它们系在一根木棍上,挑在肩膀上就出发了。途中经历了很多磨难,他徒步跋涉了六十英里,穿越了危机四伏的大森林来到了布法罗,后来独自划船来到了奥尔巴尼,在哈得逊河他改坐了驳船。就这样,终于在1831年8月18日这一天,正好在太阳升起的时候,他到达了纽约。他在一个一周两个半美元的最廉价的旅馆里面找到了栖身之所。在之前漫长的六百英里的旅途中,他只花费了五美元。现在,他主要是想找一份工作。每天他都在大街上打听消息,并且逐一查看那些甚至是张贴在角落中的广告,到各个大楼中询问是否需要帮手。但是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不需要。”由于他的衣服破旧,而且看上去非常古怪,很多人都以为他是逃跑的学徒。
    在一个周末,他住的地方传来“西部印刷公司”招收印刷工的消息。于是星期一早晨五点钟,他就已经在印刷厂门口等候了,七点钟的时候,他终于见到了工头,并恳求录用他。但是工头觉得这个从农场中出来的、毫无经验的小伙不能胜任印刷工的工作,因为公司需要的是能够熟练地为不同语言版本的《圣约书》排版的铅字工人。虽然这样,当工头看到贺拉斯如此真切的恳求时,他答应道:“那就给你安排一个活,看你到底能干什么?”
    当公司经理得知这件事情之后,便极力反对。那个工头告诉经理,他会让贺拉斯干完第一天的话之后就滚蛋。但是,那天晚上的工作业绩显示,贺拉斯干的活是全公司职员中最多的,而错误率却是最小的。十年之后,贺拉斯成为了一家小型印刷公司的合伙人。他还创办了《纽约人报》――这是当时全美最好的周报,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获得巨额的利润。
    1840年,当哈里森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的时候,贺拉斯创办了《小木屋》报纸。很快,它的销量已经达到了九万份,这个数字在当时是极其罕见的,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由于每份报纸只卖一便士,因此他还没有赚到很多钱。他下一步的大胆尝试就是创办《纽约论坛报》,每份的价格是一美分。为了打开销路,他还从朋友那里借来了一千美元。在出版第一期时印刷了五千份。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五千份报纸都销售出去的难度是相当大的。但是,仅仅在六周之后,他的订户已经从六百户增加到了一万一千户。订购《纽约论坛报》的人越来越多,就算现存的印刷机超负荷运作也已经无法满足那么多的需求了。这份报纸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创办的这份报纸的观点和风格密切相关,尽管贺拉斯作为编辑也犯过很多错误,但是他始终如一地坚持正义的立场。
    1825年,著名的报业人士詹姆斯.贝内特所经营的《纽约信使报》遇到了困难。1832年,他经营的《环球》也宣告破产,后来他的《宾西法尼亚人》报也没有获得成功。当时,人们只知道贝内特是新闻界中一个聪明的记者而已。经过十四年的辛勤工作,他积攒了几百美元。1835年,他找到了贺拉斯.格里利,想与他合作创办《纽约先驱报》,这是一种崭新的日报。但是贺拉斯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而是给贝内特推荐了两名年轻的印刷合伙人。随后,这两个人就与贝内特结成了合伙关系。1835年5月6日,《纽约先驱报》正式创办起来,当时,贝内特他们所拥有的资本,只能够维持报纸发行十天。贝内特在华尔街租了一间狭窄的地下室,里面只有一张椅子,办公桌是由两个圆桶上面架着一块厚木板搭成的。就在这间简陋的办公室里,他们做着印刷和其他的工作,就这样,在美国新闻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日报的创办历程开始了。当时,这样种形式的报纸对于美国人来说还不是很熟悉,因为在此之前的报纸,大都是隶属某个党派的,所以贝内特的报纸开了一个先例。这些敢打敢拼的年轻人的事业逐渐发展起来了,他们真正地向美好的理想迈进了。由于他们的报纸报道迅速,内容丰富新颖,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同类的报业竞争者相比,他们的报纸在新闻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更加能够吸引读者,这使他们在报纸行业站稳了脚跟。他们不遗余力地关注着大众的兴趣和信息的真实性,为此不惜花费巨资。当然,办报的过程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起步阶段也是困难重重,但是,当那栋当时气势恢宏的新闻办公大楼在纽约百老汇与安街交汇处的繁华地带落成的时候,《纽约先驱报》在报业中的不可动摇的地位也就形成了。
    当我们走进乔治.蔡尔德在费城的办公室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墙上的一条格言,那也是激励一个一名不文的男孩最终出人头地的信条:“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唯一的选择就是拼搏进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