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刘文典

第11章


1928年4月,俞昌准受党的指派到安庆工作,为了安全,化名陈青文进入安大预科学习,并与该校党支部书记王金林一道,秘密从事共产主义宣传、组织活动。俞昌准被学生中的国家主义派告密,正是他进校后不久发生的事情。
  接到密报后,刘文典左右为难:一方面他不太想将信仰共产主义的进步青年送进牢狱,另一方面他又不能置学生的告密于不顾。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借口查宿舍,来到了俞昌准的住处。结果,在俞的书架上果然看见藏有《通俗资本论》、《国家与革命》等马列书籍,他当即不动声色地告诉俞昌准:"这些书不能看,你们不能再在学校搞活动了,赶紧走吧!"
  俞昌准自然明白刘文典话里的意思,迅速卷起铺盖,悄然离校。对于刘文典给予的保护,俞昌准很是感激,他后来写信给家人说:"男已决定在校安心读书,奈事不遂愿,竟有国家主义派同学在学校及当局前密告男有某党嫌疑……主任刘文典待男颇厚,彼表示非退学不可,同时亦示歉意。"
  客观地说,刘文典当时对共产主义并非完全支持,只不过他认为思想信仰在于个人,而大学就应该是一个能够允许不同思想自由飞舞的地方,否则大学的独立精神就无从谈起了。更何况,刘文典一直"以新思想自居"。
  或许正是这种指导思想的"纵容",安大的自由思想空气异常活跃,而这自然会给刘文典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可能连刘文典做梦都没想到,仅仅因为安大的几个学生与隔壁学校的学生发生了点冲突,最后竟兴起一场学潮,闹得沸沸扬扬,以至于惊动"党国"最高领袖,而他自己也因此"一骂成名"。
  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躲在背后策划组织这场学潮的,正是与俞昌准等人一道进校的那些信仰共产主义的进步青年们。当然,这是后话了。
  还是先说说学潮的起源吧。或许是时间已远的缘故,关于这件事情的真相,目前有N个版本,尤其在细节上说法各异,矛盾不一,其中不乏夹有许多穿凿附会的描述。
  要想还原历史,拭去岁月尘埃,最好的办法无疑还是查阅当事人的回忆文字或当年的新闻报道。尽管这已有些困难,但经过多方追寻,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些第一手的珍贵资料,这里先来看看来自当年安大学生胡松叔的回忆:
  一九二八年冬,安庆女中召开恳亲会,给每个家长发出了请柬,会后准备演出几个文娱节目。有部分家长因故不能亲到,请柬落入别人手中。其中,又有少数落入安大学生手中,持柬者戏言,受到女中特邀,引起同学误会。一批人于是不请自到,定要入内参加晚会,女中乃停电,声称晚会停开。血气方刚的安大的一群小伙子,更以为受辱,遂将女中桌椅门窗捣毁,黑夜之中难免有殃及池鱼事,可是并未打人。
  第27节:痛斥蒋介石(9)
  这一记录来自《安庆文史资料》第十五辑《安庆人物史料专辑》,据作者唐鸣珂称,胡松叔也是当年学潮的学生代表之一。但胡的回忆,与当时的新闻报道有相当的出入。其实,在事情发生六天后,《申报》教育消息版就作了详细报道,主标题是《皖一女中校发生被毁风潮》,记者所说的情况显然比胡松叔所说的要严重很多:
  本月二十三日,安徽省立第一女子中学举行十六周年纪念,并开成绩展览会。晚间十时许,忽闻该校有被人捣毁消息,其中且杂有手枪声,秩序大乱,该校女生,吓得乱窜。
  该校在城内百花亭僻静之区,时已夜深,未便前往。次日清晨,至该校探询究竟。据称昨日五时开会后,全校校友正在膳堂聚餐,突有安徽大学学生杨璘、周光宇、侯地芬等,先后率领百余人,直撞入礼堂。当经学生、教职员再四劝喻不去,其势汹汹,并前后把守,阻止出入,于是无法处理。因即函请安大刘主任到校,妥商办法,乃该校传达,又被迫不为通报。处此情形紧急之下,特派役持函逾墙出请公安局,派警来校持持。
  至八时许,保安队来校,始将礼堂打毁,一哄而出,沿路并将学生寝室、女教员室窗户玻璃捣毁无数,女生钟来仪头部被破窗击伤,并踢伤女仆夏妈腹部,顿时呕血数口。乃齐轰出门后,未几又来多人,手持木棍涌入,捣毁校务处,并扭校长迎头痛击,幸经救护,未受重伤。复拥至男教员室,殴人毁物,呼打之声震天。此时似闻有手枪声,幸有保安队伺打救护,历三小时之久,至夜深十二时许,方将校牌投诸污池以去,旋有翟宗涛来校访问,行至礼堂前空地,尚有石子从学校西边纷纷飞来,安大文学院与该女学校只隔一墙故耳。此当晚肇事之情形也。
  打架打了三个小时,还惊动警察鸣枪弹压,甚至连省立第一女子中学的校长程勉都被安大的学生"迎头痛击",可见事态已经多么严重!那么,这些学生又是为何要闹事的呢?
  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程勉诬蔑安大学生捣乱会场、侮辱女生",因而引起学生不满,结果导致争端。从现有的资料看,学生肇事的起源可能还是缘于误会,这从1928年11月29日《新闻报》的相关报道中可以看出:
  二十三日为一女中十六周年纪念日。先一日通知各机关、各学校,叙明当时开成绩展览会,欢迎参观。届时前往参观之人士甚众。下午五时闭会,六时许全校教职员、学生方在膳堂聚餐,杨等百余人,即一轰入礼堂,声言来参观跳舞。该校教职员、学生即出谓本校晚间并无跳舞,只有实小学生小规模之游戏,系师生同乐会性质,并不招待来宾云云。杨等不信,坚欲闯门而入,其势汹汹,小学生恐惧异常,各家属携之而去,师生同乐会亦不举行。杨等谓该校有意停会,严加责问。该校乃派人持函请文学院主任刘文典来校劝导,久久不至,不得已派人持函越墙至公安局,请派警维持秩序。八时许保安队莅场,杨等又大骂该校武力压迫,污辱学生人格,一唱百和,而武剧开幕矣。8
  年轻学生血气方刚,只觉得"太伤自尊了",哪管得了真实情况如何!当他们打架打得正欢的时候,还没忘记派人将学校的传达工扣押住,不得给外面送信,结果刘文典被蒙在鼓里,兀自在家忙着他的《说苑》校勘。事态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第28节:痛斥蒋介石(10)
  这里要简单插叙一下,有一种说法认为,刘文典当天晚上接到了学生的报告,并准备前往女中与程勉理论一番,结果被拒之门外。"当晚女中突然宣布戏停演,该校将会场秩序无法维持的责任完全推到安大学生身上,捏造事实诬蔑安大学生在该校闹事,刘主任文典闻讯后,即乘黄包车来到安大。去的同学向刘主任陈述了事实经过。刘主任对女中负责人之任意捏造事实、诬蔑安大学生、损害安大校誉,表示极大地愤慨。当即去女中找程勉,意欲与其交换意见,了解情况,弄清事实,以正视听,但女中校门依然禁闭。刘文典在门外大声叫喊开门,说:"我刘某某来找你们的程校长。"可是里面始终无人答话理睬,刘主任只好回到安大。"9 很显然,这种说法将事情的责任完全推到了女中的头上。从今天掌握的材料来分析,这应该是有失公允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双方的学校负责人确实没有在第一时间内接上头。看到刘文典迟迟没有现身,省立第一女中的师生们满腹怨气,决定要向省政府申诉,讨还公道。
  第二天一早,女中校内忽然又传来"安大学生可能还要再来打复仇架"的消息,纤弱的女生们吓得花容失色,惶恐不安,不知所措。学校方面紧急开会,最后一致商定:由冯教务主任带领百余名女生,前往省党务指导委员会、省政府教育厅请愿,要求彻查此事,惩办祸首。
  那真是民国街头的一道独特风景!百余名女生打着标语,在学校教务主任以及学生代表董瑞兰、姜润的带领下,浩浩荡荡走向省府办公地。女生所到之处,早已待命的管辖区警员们立即全线出动,将她们团团保卫起来,滴水不漏,小心翼翼,按照"首长待遇"一路严密护送到目的地。
  省政府代理主席孙棨早已接到报告,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当即亲自出面接见,并承诺一定会秉公办理,彻查此事,给学生一个满意的交代。当天晚上,省教育厅厅长韩安召集当地各中学校长开会,准备推选安庆一中校长李相勖、省立第一职业学校校长毛保恒、安庆六邑中学校长史邦轮分赴安徽大学、省立第一女子中学,调解协商处理办法。
  事情闹得如此沸沸扬扬,刘文典也从参与的学生那里掌握了事情的大概,打心底里说,他依然认为那不过是年轻学生们的一时冲动而已,本来两校好好协商协商,并非不能解决。但他没想到,程勉还没与他见面,就一状告到了省政府,并扬言:"如能达到开除杨璘等三人,即可和平解决,否则人证俱全,惟有诉诸法律,请求法院依法讯办!"
  这一下,惹火了刘文典。
  "皖省学潮"真相
  事情本来是很好解决的,但刘文典一向"吃软不吃硬",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年头,谁怕谁!
  对于女中的得理不饶人,性格倔强的刘文典决定"不买账",因而在接待女中学生代表时,他的回答很是干脆:"此事事出突然,实为安徽教育界之大不幸,本人为公为私,对省立第一女子中学全体十分抱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