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刘文典

第20章


这一来,他感到浮游在虚空中,失去了任何可供攀援的依凭。
  一分钟过去了,他未能发出声来;五分钟过去了,他仍然不知从何说起……众目睽睽之下,他竟呆呆地站了近十分钟!1
  后来,这个年轻人终于鼓足勇气开始讲课了。不料因过于紧张,原来计划在一个多小时内讲完的内容,被他三下五除二,只花了十多分钟就全部讲解结束了,接下来又是无话可说。
  年轻人再次陷入窘迫。无奈之下,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这则"新闻"很快就被演绎成不同的版本,漫天飞舞。人们都在纷纷打听这个敢于登上中国公学讲台,却出尽洋相的"小学毕业生"姓甚名谁。没费什么工夫就查清了他的全部档案:沈从文,湘西凤凰人,十四岁高小毕业后入伍,二十岁左右开始文学创作,在中国文坛小有名气。
  在那个重视真才实学的年代,沈从文的第一次亮相被很多旁观者毫不犹豫地打了个"零分"。尽管沈从文后来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作家,在他活着的时候,就有人写文章评价他是"一个空虚的作者"。一些评论甚至认为,沈从文的一生,无论是在声名显赫时期,还是在孤独落寞阶段,骨子里始终透显着浓浓的"自卑情结"。
  这显然将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他的评价。"瞧不起"沈从文的代表人物,就是刘文典。1942年上半年,刘文典、沈从文、朱自清、王力、罗庸等人曾先后接受国文学会的邀请,担任"中国文学十二讲"的讲师,举办学术讲座。但这似乎并没有"澄清"关于刘文典"鄙视"沈从文的传闻。
  相反,刘文典"瞧不起"沈从文的传闻被人推演成无数个版本,四处传播。其中,最经典的不外乎以下两个版本:
  其一是"教授职称事件"。
  沈从文1939年到西南联大任副教授,仍然讲授"习作"等课程。到了1943年,西南联大讨论聘请沈从文"为本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月薪叁百陆拾元" 2 。这个教授薪水并不高,刘文典1942年在西南联大所拿的薪水是每月四百七十元。即便如此,在举手表决时,刘文典仍然拒绝为沈从文"抬轿",并坚定地发言表示反对:"沈从文算什么教授!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钱,而沈从文只该拿四块钱!"
  他甚至还说,"如果沈从文都要当教授了,那我岂不是要做太上教授了吗!"
  其二是"跑警报事件"。
  30年代末、40年代初,日军敌机频频侵扰昆明,警报一响,天下大乱,大家自顾抱头鼠窜,争相奔往可以隐蔽的地方。有一次,又遇警报声起,正在上课的刘文典想都没想,收起教具就带着学生冲出了教室。
  跑着跑着,他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原来那时候他最为钦佩的陈寅恪教授因为营养不良,视力严重下降。刘文典生怕陈教授忙乱中有个三长两短,赶紧带着几个学生,在人群中找到正茫然不知去处的陈寅恪,架起他就往安全的地方跑去,边跑边喊:"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
  快到学校后山的时候,刘文典忽然看到沈从文也夹杂在拥挤的人流中惊慌失措,顿时怒上心头。他顾不得自己气喘吁吁,冲到沈从文面前就大声呵斥起来:"陈先生跑是为了保存国粹,我跑是为了保存《庄子》,学生跑是为了保留下一代的希望。可是该死的,你什么用都没有,跑什么跑啊!"
  沈从文比较了解刘文典的为人,也懒得与之争辩,独自走开了。但这件事情却被当时一道"跑警报"的人记录了下来,流传至今。
  第50节:偶像陈寅恪(2)
  其实刘文典并不是仅仅"瞧不起"沈从文。有一次,有人向他提起名噪一时的《激流三部曲》作者巴金,他想了半天,喃喃自语:"没听说过,没听说过。"他一度还批评过茅盾,说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读",那个"盾"字通古汉字里的"楯"字,应该读"shǔn"。
  凡是听过刘文典上课的人,都知道他喜好"臧否人物",有时候骂起人来毫不留情,其实也未必有什么恶意,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罢了。非常有意思的是,对于这一点理解得最深的,竟然是沈从文夫人张兆和的四妹张充和:
  刘在北大教古典文学,是充和的老师;说沈从文教书的月薪只值四块钱的,也正是他。一般人大都了解他那番狂言不过是自命不凡的表现,充和却觉得他的话引人发噱。更妙的是,刘文典因嗜鸦片,终遭联大解聘,时人大多认为都怪他平日太过托大,才遭此报应,充和却不这么想。充和会说,刘是个喜欢从心所欲的人,生活铺张,言语夸诞。他确实藐视充和的姐夫沈从文,但所有用白话写作的人其实都入不了他的法眼,连胡适在内。充和坚信刘虽然主见很强,却并无恶意。她还说,刘都不把自己当一回事了,世人又何必正经八百地看他?
  这段文字来源于美籍华人金安平博士的《合肥四姊妹》一书。金安平博士是著名史学家史景迁的夫人,所执之论当较为可靠。
  还有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解放后,沈从文一度被"打入冷宫",遭遇"当红人物"郭沫若的大肆批判。尽管刘文典对于沈从文的人生突变并未直接发表任何评价,但有一年参加全国政协会议,间歇时在走道里遇到郭沫若,他斜着眼睛看了郭一眼,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走远了。
  那时候,沈从文正在故宫里勤勤恳恳地当解说员。
  "教授中的教授"
  1958年,"厚今薄古"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国。6、7月间,中山大学历史系收到七十二篇批评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的论文,其中一半都是"炮轰"陈寅恪的。批评者最激烈的声音是,陈寅恪一向以"教授中的教授"自居,实际上是"站在封建主义立场上的种族文化论者",与"社会主义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陈寅恪,江西修水(义宁)人,189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算得上是名门出身。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支持戊戌变法,是被写进了中国近代史的人物。父亲陈三立,号散原,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戊戌变法失败后,精力主要用于诗歌创作,有《散原精舍诗集》传世。1937年8月8日,日军攻入北平城,正处于病中的散原老人拒绝服药、进食,两日后逝世。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陈寅恪,很小就能将《十三经》的大部分篇章倒背如流,被誉为"神童"。十二岁随长兄陈衡恪东渡日本,二十岁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高等专科政治学校就读,具备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最为精通。
  仅此一点,就让内心孤傲的刘文典由衷地"十二万分佩服"陈寅恪。他平生只具备阅读英、日、德等几种语言的能力,而"陈先生连波斯文、突厥文都会,跟他比,我还差得远哩"!
  因此,每当听到有人说陈寅恪的不是,刘文典一定气得吹胡子瞪眼,忍不住破口大骂:"没长眼睛的狗东西!陈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大学者,是"教授中的教授",闭着眼睛都能把你们撂倒,哪轮得到你们来教训他!"
  第51节:偶像陈寅恪(3)
  "教授中的教授",是解放前学术界对于陈寅恪的公认评价。1925年,清华由留美预备学校大肆扩展,准备成立研究院国学门,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吴宓担任,决定聘请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导师。吴宓在国外留学时曾见过陈寅恪,对之一见倾心:"始宓于民国八年,在美国哈佛得见寅恪。当时既惊其博学,而服其卓识,驰书国内诸友,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3 吴宓不止一次对外宣称,"寅恪虽系吾友,而实为吾师"。
  对于这样的"绝顶高手",当然不能不聘到清华来。但陈寅恪当时尚在德国留学,国内很多人并不了解他,吴宓就委托梁启超去找清华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梁启超与陈寅恪的父辈素有交往,对陈寅恪的博学与卓识早有耳闻,因此当吴宓找到他时,他二话没说就走进了曹云祥的办公室。
  听明来意,曹云祥问梁启超:"陈是哪一国的博士?"
  梁启超回答:"既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
  曹云祥又问:"那他有什么著作?"
  梁启超回答:"也没有什么著作。"
  曹云祥很为难:"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那就很难办了。"
  梁启超有点生气,反问曹云祥:"我的著作算不算多呢?"
  曹云祥回答:"当然!"
  梁启超说:"我可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好吧,你不请,就让他继续留在国外吧!"
  就这样,没有学位文凭,也没有学术著作的陈寅恪进了清华园,并且顺利成为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1930年清华国学研究院停办后,陈寅恪又成为清华大学里唯一被中文系和历史系双聘的"合聘教授",一个人干两个人的工作,而且学术成就斐然。在他的课堂上,经常能够见到清华一些著名教授,如吴宓、朱自清、冯友兰等坐在台下毕恭毕敬听课的场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