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三百五十章:最后一次北伐


    (猫扑中文 )    关于刘锜的那些黄豆和竹筒的威力,有网友提出质疑。
    对于这些疑问,刚好我手中还有些资料,权当回答。
    黄豆的威力,别说是冷兵器时代的混战了,就是在现代的热兵器高科技时代,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那是在一九四六年,国共争东北最惨烈的四平之战上,
    当时的常胜将军**以四五部的兵力围攻国民常陈明仁部,眼看着离陈明仁的指挥部只有几百米了,可就是攻不进去。
    陈明仁的部队在街道上洒满了豆子,东北野战军的战士们随时打滑摔跟头,成了一个个活靶子。多年以后,陈明仁投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将,东野的老战士们提起他来仍然恨得咬牙切齿:“陈明仁这老小子!”
    连军神**都曾经吃过黄豆的亏,更何况是几百年前的完颜兀术?
    ......
    完颜兀术逃跑了,而起他还累得“气疾”,且“呕血不止”。
    这两个医学术语非常清晰地解释了完颜兀术当时的身体状况:在持续的高温作业,有得不到消暑解渴的情况下,完颜兀术连累带气,搞得吐血了。
    问题是,在金兵中条件最好,身体和武艺都是首屈一指的完颜兀术尚且如此,那些前线的金兵们岂不是更加糟糕。
    因此,与其说金兵是被刘锜打败的,还不如说是被南方的酷热天气所击败。
    实际上,当完颜亶和完颜兀术决定了要在夏季用兵的时候。他们就应该估计到这一幕发生的可能性。
    完颜兀术的逃跑带动了整个金兵军团的溃败。金人“弃尸毙马。血肉枕籍。车旗器甲,积如山阜”……
    一句话,要多惨有多惨!
    在后撤四十多里之后,完颜兀术才能重新聚拢人马,在顺昌西北扎下连营,掘壕自卫,想稍加喘息。
    但这时候,战场上的主动权和攻守的节奏都已经全部落在了刘锜的手中。
    天公作美。当晚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金营里平地水深尺余。
    白天被太阳烤成了烧猪,逃跑了几十里之后,晚上又变成了落汤鸡,这样的遭遇,让来自北方的金兵如何适应得了。
    晚上宋军的进攻已经不能说是偷袭了。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不会有任何人愿意放弃。
    虽然明知刘锜晚上回来进攻,金兵还是抵挡不住------哪来的体力和士气阿,相互理解理解。好不好?
    最终的结果是,完颜兀术安排人严守归德府、许州、陈州三座东京的屏障。自己引残部回东京去了。
    据说,完颜兀术在逃回东京的道路上,还做了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情:
    完颜兀术把龙虎大王和韩常两人绑在大树上,用柳条狠狠地抽了一顿。理由是龙虎大王一直在他耳边唠叨,说这次南侵实在太失败了,根本就不该来
    这倒是情有可原,这个龙虎大王实在太讨厌了。
    可韩常郁闷了,关俺什么事啊,为啥子拉俺一起抽,还有没有天理了?
    ......
    顺昌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完颜兀术带着他的主力部队逃回了河南,龟缩如开封府内,准备严防死守。
    金兵这样的安排能想到的理由只有两个:
    第一是刘锜和他所率领的八字军的战斗力:女真人坚称这不是宋朝的军队,而是从外国借来的“鬼兵”。
    金兵当然不会涨他人的志气来灭自己的威风。在当天,他们确实看见了有很多的鬼神在帮助宋军作战。
    为什么会这样?
    这个问题很简单:金兵披着几十公斤重的、还裹得严严实实的盔甲在猛烈的太阳下晒上个大半天,再来几场厮杀,还得不到水分的补充(因为颍河水有毒)。
    在这种情况下,人产生幻觉就再自然不过了。
    不要说鬼神,甚至是太上老君、如来佛祖都有出现的可能。
    金兵回防的第二个原因是岳家军的出动。
    岳飞,南宋朝廷的这位兵力最多、辖区面积最大、武力值最高、民间声誉最为响亮的军方第一人,终于接到了来自朝廷的出兵诏令,开启了他人生中的最后的一次北伐中原的战斗。
    纵观金国元帅完颜兀术的一生,他有三大不愿:
    第一是不愿意在水中碰见韩世忠;第二是不愿意在山地里遇见吴玠两兄弟;第三个不愿,也是他最忌讳的,就是在平原与岳飞相遇。
    如今得知岳飞整员出动,他完颜兀术还不乖乖地退回开封城里防守?
    ......
    这就有点奇怪了,当初朝廷死死摁住岳飞,宁愿派上象八字军这样的非主力部队,为什么现在会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难道是良心发现不成?
    唉,良心这一味,在中国的历史上长期沦落为恶狗的专用食品。
    高宗皇帝让岳飞出征的实际原因是:宋军在陕西战场上全面沦陷,川陕地区岌岌可危;假如中路的战场有什么意外,南宋朝廷就极其危险了。
    朝廷的用意是,希望岳飞能够突击中原战场,震慑住金兵,从而逼迫金兵从川陕战场撤退,或者起码暂时停止进攻。
    嗯?西北战场发生了什么事情,居然一败涂地。吴玠呢,他干嘛去了?
    说起来,这事情还真的跟吴玠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在前不久,他误服丹药,已经回归到天上的神位去了。
    英年早逝,实在是太可惜了。
    一直以来,吴玠象是一面坚固无比并且带有尖刺的盾牌。
    他不但保护着陕西这个重要的兵源之地,还扼守住川蜀的上游。确保着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全;在稳固防线的同时。大量地杀伤金军的有生力量。
    这些杰出的贡献。对于南宋而言,就是立国之根本。
    人去楼空,当然值得可惜可叹,只不过南宋朝廷在这位英雄死后的种种安排,就显得让人痛心疾首。
    吴玠死后,他的弟弟吴磷是最理所当然的接替人选。
    身为吴玠的弟弟,吴磷参与了吴玠在西北战场上的所有战事,其中有多场的战役甚至就是吴磷直接指挥的。比如大散关之战。
    无论从能力、人缘、声望、还是对西北战场的熟悉程度、等等,吴磷都是在当时最佳的一个人选。
    可以这样说,只要是让吴磷接替他哥哥吴玠的班,西北战场就不会出现任何大的变动,即便吴磷很难比他哥哥做得更好,但也绝对不会差。
    问题是,朝廷自有朝廷的选人标准。
    南宋朝廷一直以来最忌讳的是什么?武将的独大。
    这几年西北战场虽然安稳,但吴玠这个西北王的权势越来越重,也引起朝廷的种种不安;如今吴玠突然身亡,朝廷还不趁机把西北的权利给收回来?
    对于吴玠的死。朝廷最终的安排是:
    第一、追赠吴玠为少师,赐钱三十万贯。谥武安。
    第二、行营右护军的军权上缴给川陕新任的一把手胡世将。具体军权下分,由三个将领负责,分别是吴璘、名将郭成之子郭浩、以及右护军的老行伍杨政;他们就是后来史称的“蜀中三大将”。
    对于这样的安排,高宗皇帝非常得意,四川终于姓赵,不姓吴了。
    结果是,高宗皇帝得意不了几天,完颜撒离喝的几万金国骑兵就入陕而来了。
    ......
    不得不说,完颜撒离喝的入陕挑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在现阶段的西北官场上,忙的是如何重新划分新的辖区,各自参拜新的长官,等等等等,诸如此类。
    所以,完颜撒离喝进军神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金兵从河中府渡黄河入同州(今陕西大荔),长驱直进,奔袭近二百五十余里,几天之内就拿下了长安。
    这个速度让川陕方面新的领导层没法反应,实事求是地说,斥侯探马的速度都不见得比撒离喝跑得快。
    一直到当完颜撒离喝逼近凤翔府的时候,近五万多名的右护军还分散在陕西的各地,临时调整调度的将领们还在上任的途中,胡世将本人坐镇河池大本营,想召集高层开会,居然找不到人。
    就在胡世将万分焦虑之际,他终于等到了第一个前来报道的武将。
    他就是吴玠的亲生弟弟---吴磷。
    西北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能依靠的还是姓吴的。
    吴璘赶到的时候,正好是胡世将和他的参谋们在开会。而他们讨论的议题是:大本营还应该设置在河池吗?
    为什么他们会讨论这个话题?
    其中一个参谋向吴磷解释道:“金兵推进的速度太快了,如今右护军兵力分散,河池的防守力量非常薄弱,撒离喝一定会以这里为目标,重点突破的……”
    这番话差点把吴磷给气晕了。
    想当年吴玠把河池设为大本营,就是因为它地理险要总揽全局,越是危难的时候,这里的重要性才越是得以彰显。
    河池如此重地,这时居然要主动放弃,这是什么意思?
    所以吴磷大声怒斥道:“懦语沮军,可斩也!”
    这帮死秀才都该拉出去砍了
    这时候,感人的一幕出现了。
    朝廷刚刚任命的川陕第一人,四川制置使兼领宣抚使事胡世将站了起来,对吴磷说道:“我本是文人,不懂军事,朝廷派我接管宣抚司,只是为延续以文制武的老传统罢了,所以一切军务,仍按吴宣抚在世时的制度。”
    胡世将的意思是,军事是我的外行,这里你说了算。
    有了胡世将的这句话,吴璘以全家百口人的性命保证,一定要守住河池。
    就这样,西北军的铁血防守又重新出现在了河池。
    具体的过程是:一连三天,宋军顶住了金军骑兵的无数次冲击。期间他们被强攻,顶住;后来宋军反击偷袭,却被反偷袭合围;他们冲出包围圈;逃向渭州,被追击;后来他们又反追击……
    总之,最后的结果是,宋军的损失惨重,却还保得住河池;金兵也被消耗得惨极了,被迫退回凤翔,重新休整。
    就在这种背景下,岳飞开始了他的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的中原北伐。
    。(未完待续。。)
    ps:  谢谢心花错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和支持。猫扑中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