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帝国

第143章


1720年春,一支俄国惩罚性的远征军与策妄阿拉布坦之子噶尔丹策零在斋桑湖附近发生冲突;尽管双方武器悬殊:弓箭对付火器,但是,噶尔丹策零还是成功地率2万准噶尔战士堵住了俄国人。斋桑湖盆地仍是准噶尔人的领地。俄国与准噶尔人的边界最终固定以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要塞为界,该要塞是俄国人于当年(1720年)在叶尼塞河畔、北纬50°处建立的。〔88〕
  策妄阿拉布坦未待西部的帝国巩固,就在东部开始实行其叔叔噶尔丹的反满清中国的政策。西藏教会中发生的政治—宗教的动乱给了他机会。自从达赖喇嘛阿旺·罗卜藏于1680—1682年间去世以后,喇嘛教会一直被世俗的第巴桑结嘉措操纵。他为所欲为,先以已故达赖喇嘛(他公开宣称这位达赖喇嘛仍在世)之名统治,后来(1697年)他又在他指定为新达赖喇嘛的一个幼童的名义下进行统治。〔89〕第巴桑结嘉措站在准噶尔人一边反对中国。康熙煽动青海地区的和硕特部拉藏汗反对他,拉藏汗于1705—1706年进入拉萨,处死桑结嘉措,废黜年幼的达赖喇嘛。〔90〕在使用了一些复杂计谋之后,拉藏汗和康熙提名了新的达赖喇嘛,并得到中国的正式批准(1708—1710年)。
  策妄阿拉布坦心怀叵测地注视着这些变化,西藏教会在蒙古的精神影响是太强烈了,他不能让清朝利用它。大约1717年6月,他派其弟大策凌敦多卜率军入西藏。大策凌敦多卜从和阗出发,经过空前大胆的翻越昆仑山和荒漠高原的行军,然而直奔那曲地区,在那里有和硕特部拉藏汗,即中国一方的代表,他正在打猎娱乐。虽然拉藏汗受到袭击,但是,他还是在那曲和腾格里湖之间的一个隘口(肯定是在桑雄拉关隘)堵住了敌人,直到10月,当他被迫撤往拉萨时,大策凌敦多卜军尾追着他。1717年12月2日,叛乱者们向大策凌敦多卜打开了拉萨的大门,准噶尔军连续三天屠杀了中国方面的所有支持者们(无论是真的还是被怀疑的)。拉萨汗曾试图守住布达拉宫,后来在逃跑时被杀。圣殿布达拉宫遭到掠夺。考朗特惊奇地发现,准噶尔人,这些虔诚的喇嘛教徒,洗劫他们自己的宗教圣城,而以掠夺来的宝物去装饰固尔扎的喇嘛寺庙,然而,中世纪基督教世界的威尼斯人在亚历山大堡和君士坦丁堡的行为不也是如此吗?并且,“遗骨之战”不正是可以追溯到佛教的初期吗?
  与此同时,康熙不愿意让准噶尔人占有西藏,或者说,他不能容忍一个其疆域从斋桑湖和塔什干延伸到西藏的准噶尔帝国存在。1718年,他命令四川长官进军西藏,但是,这位长官在到达那曲时被准噶尔军击败杀死。1720年,另外两支清军入藏;一支又从四川进军,另一支从柴达木进入。第二支军打败了准噶尔军,这些准噶尔军在西藏已经引起了藏民们的仇恨,现在(1720年秋)被迫仓皇逃出西藏。大策凌敦多卜带着不到半数的军队退回准噶尔地区。一位亲清政府的达赖喇嘛被扶上位,两位清朝高级官员被派到西藏;担负着操纵黄教政策的任务。〔91〕
  策妄阿拉布坦在戈壁地区也不走运,他的军队未能从清朝驻军手中夺取哈密(1715年)。现在轮到清军发起攻势,于1716年占领巴里坤。然后,两支清军分两路进攻策妄阿拉布坦,一支从巴里坤出发;另一支的活动在更北方,他们占领吐鲁番,并于1720年底,又在乌鲁木齐打败准噶尔军。虽然中国人未能久留在乌鲁木齐,但是,他们在吐鲁番设立了一个军屯区。注意到以下事情是很有趣的,即吐鲁番的穆斯林反对准噶尔人的统治的起义,便利了清朝的行动。〔92〕
  有过远征尝试的康熙皇帝很可能将会发动对准噶尔本地的征服,但是,他于1722年12月去世,他的儿子、不爱习武的雍正继位,使清朝廷于1724年与策妄阿拉布坦议和。〔93〕然而,这次和平只不过是一次休战而已。因为当策妄阿拉布坦于1727年底去世前,他已经通过占领吐鲁番又恢复了对清朝的攻势,吐鲁番的穆斯林居民已逃到中国境内的敦煌。
第十三节 噶尔丹策零的统治(1727—1745年)
  策妄阿拉布坦之子噶尔丹策零继位。新准噶尔王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中国非常的敌视,以致雍正皇帝于1731年与他们重新开战。一支清军从巴里坤前往乌鲁木齐,〔94〕击溃了集结在那儿的敌军。但是,清军没有留在乌鲁木齐。再往北,另一支清军一直来到科布多,甚至越过科布多、进入了准噶尔腹地,〔95〕但在两个月之后被击败,几乎全军覆没,雍正皇帝灰心丧气,下令军队撤出科布多和吐鲁番两地。
  噶尔丹策零企图利用清军这次失败,派其叔叔大策凌敦多卜入侵喀尔喀境。〔96〕大策凌敦多卜从已经得解放的科布多出发,一直推进到克鲁伦河,但是,喀尔喀人进行了坚决的抵抗,他们在拜塔里克河、土拉河和翁金河的各渡口设防(据《东华录》记),准噶尔人在1731年底以前都未能在喀尔喀立住脚。1732年春,那些离开乌鲁木齐前往哈密去驱逐清朝驻军的准噶尔人没有取得大的进展。同年夏末,一小支正在进攻喀尔喀部境内的准噶尔军在和林附近受到一位喀尔喀王的突然袭击,部分人被杀。〔97〕现在轮到清军采取攻势。他们于1733—1734年夺取地处杭爱山中心的乌里雅苏台,兵锋直至黑额尔齐斯河。甚至科布多也被夺回。〔98〕
  清朝尽管取得了这些胜利,并且明显地仍占领着(也许是暂时)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但是雍正皇帝于1735年提出与噶尔丹策零缔约,通过该条约,中国将保留杭爱山以东地区(即喀尔喀部境),而准噶尔人将得到该山脉以西和西南地区(即准噶尔和喀什噶尔)。在此基础上达成了不言而喻的休战协议,雍正去世(1735年)以后,其子、继承人乾隆皇帝于1740年认可了这一条约。这次和平一直维持到1745年底噶尔丹策零去世时。〔99〕
第十四节 清朝合并准噶尔地区
  噶尔丹策零去世后,紧接着是准噶尔国内的动乱时期。噶尔丹策零之子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约1745—1750年在位),是一个放荡而残忍的年轻人,他被贵族们弄瞎了眼关在阿克苏。众人不服新汗喇嘛达尔札(1750—1753年在位)的统治。〔100〕已经臣服于绰罗斯部洪台吉一个世纪之久的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和辉特部威胁要摆脱绰罗斯部而独立。统一丧失了,准噶尔国也随之而消失。最后在1753年,一位名叫达瓦齐的能干首领、即策凌敦多卜的孙子,在辉特部王、噶尔丹策零的女婿阿睦尔撒纳的支持下,进军固尔扎,处死了达尔札。〔101〕达瓦齐被拥立为汗(1753—1755年在位)后,现在不得不与他昔日的盟友阿睦尔撒纳展开了争夺,阿睦尔撒纳住在伊犁河畔,表现得俨然像一位独立的王公。达瓦齐打败并驱逐了他。
  阿睦尔撒纳与辉特部、杜尔伯特部与和硕特部的许多首领一起逃到清朝境内避难(1754年),在那里,他为乾隆皇帝效劳。乾隆在热河隆重地接见了他,把他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并于1755年春,由满族将军班第率清军护送他返回准噶尔。班第兵不血刃地进入固尔扎。达瓦齐逃走,但其后不久在阿克苏被发现,并被交给班第,班第把他送到北京,他受到乾隆皇帝的优待,1759年他在北京善终。〔102〕
  与此同时,清将班第现在作为抚远大将军驻守固尔扎,他立即宣布准噶尔人政治上解体,并且给绰罗斯部、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和辉特部各部都提了一位汗王的名,阿睦尔撒纳原希望至少可以获得达瓦齐遗产的一部分,现在非常失望。班第为控制他的愤怒,强迫他前往北京。然而,阿睦尔撒纳在途中逃跑,返回固尔扎,煽动准噶尔人反对清统治。班第已轻率地缩减了他的军事力量,现发现自己已被敌人包围,因毫无被营救的希望而自杀(1755年夏末秋初)。〔103〕
  一位名叫兆惠的能干的满族将军挽救了这一形势。1756年冬天,他被围在乌鲁木齐,他一直坚持到从巴里坤来的援军的到来。1757年春,他深入塔里巴哈台的叶密立河畔,而另一些清军被派去收复固尔扎。阿睦尔撒纳四面受敌,逃到西伯利亚俄国人那里避难(1757年夏季)。〔104〕
  到此,准噶尔人的独立结束了。广言之,准噶尔地区,即科布多地区、塔尔巴哈台、伊犁流域或称固尔扎省直接并入中国帝国。甚至该地区居民成分也发生了变化。准噶尔人民,主要是绰罗斯部民和辉特部民(杜尔伯特部遭受的磨难较轻)几乎全部被根除。清朝以来自各地的移民充实其地,其中有吉尔吉斯—哈萨克人,来自喀什噶尔的塔兰奇人,或穆斯林,来自甘肃的东干人(或回民),察哈尔和喀尔喀居民,图瓦族的兀良哈人(或称索约特人),甚至有来自满洲的锡伯族和高丽族移民。1771年,另一批移民即土尔扈特人来到,土尔扈特在其汗渥巴锡率领下,离开伏尔加河下游,又返回故地伊犁流域。乾隆皇帝在北京接见了渥巴锡,并给予最隆重的欢迎,并为他疲惫不堪的人民提供粮食,同年,把他们安置在固尔扎东部和南部,在裕勒都斯河谷和乌伦古河上游河谷,〔105〕在那里,他们有利于填补因他们的兄弟部落绰罗斯部和辉特部被消灭而造成的空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