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冠—怒为红颜:吴三桂

第236章


 
  韩大任迅捷地从窗户跳了进去,并随手轻轻把窗户关上。 
  室内桌上燃着一支大红蜡烛,桌上放着几只洁白如玉的景德瓷盘,里面摆着金柑、苹果、桃把、荔枝、龙眼、嫩藕、鸡头米,还有一盘紫巍巍挂着果霜的葡萄,五颜六色的十分鲜亮。 
  阿娇用一只玉手支着香腮,放在桌边,歪坐在桌边的椅子上。 
  等到韩大任跳进窗户站稳时,阿娇才从椅子上站起来,轻盈地一蹲身子,慢声说道: 
  “将军贵趾降临,难怪昨夜灯花儿爆跳,今晨喜鹊高叫。” 
  说着,阿娇却不起身。 
  韩大任看她时,却是一身汉装宫服,月白绣衫,水红褶裙,显得格外骄艳。面上却没有那日的脂粉气,轻抹淡云,眉黛春山,两额更显得桃色如晕。 
  见那像牙般纤纤玉手露在袖边,韩大任便跨前一步轻轻扶了起来,小声说道: 
  “不敢当,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我韩大任在仙姑石榴裙下也得礼敬心香!” 
  说着,韩大任却顺手捏了一把阿娇温软的小手。 
  “你坏!” 
  阿娇伸手过来,轻轻打一下韩大任便飘然转身绕到桌子另一边。 
  “我这里可没有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阿娇微笑着让韩大任坐下,“只有这些瓜果了!” 
  韩大任看了看桌上,不由笑道: 
  “真像你这人一样,秀色可餐,这么好看的果子,叫人怎么忍心吃呢?” 
  “不忍心吃就看着玩吧!” 
  阿娇娇嫩柔媚,语如莺转,口似檀香,撩拨得韩大任心里一烘一絷,半天才道: 
  “来,这是为了换口味的嘛!有什么好曲儿唱来听听。” 
  阿娇听了只俯首微笑,向墙边取出一架古铜箜篌,轻拨两声,曲调未成已觉百媚俱生,说道: 
  “唱个什么曲儿呢?昨儿听人家说了一首七律,就唱给您听,别笑!” 
  阿娇便低头颦眉唱道了起来。 
  韩大任闭目点头静听,两手轻轻打着拍节。阿娇此时越发放出手段,酒热盖脸,轻轻解开排扣,一抹酥胸雪白,捋袖露出皓腕,一阵急弦挑拨勾抹,仿佛有点力不胜酒地伏在架上。韩大任此时已是半边酥软,哪里还能忍得,站起身来,意马心猿地兜了两圈,快步向前…… 
  阿娇却一闪身起来,一边扣衣领,飞红了脸笑嗔道: 
  “早瞧你不安好心……” 
  韩大任见她如此娇媚,欲火早以难禁,上前一把攥住她的双手,一边况: 
  “干……什么,别扣嘛……” 
  另一保手便伸向她的小衣…… 
  阿娇灵活地一闪,早转到锦绣罗帐的床边,招着手儿笑道: 
  “你呀,真是个急色儿,来——吧!” 
  韩大任一步窜上去,把她扑倒在床上,先把嘴狠劲地堵在了她的嘴上。 
  但手并没停止,而是三五下就把她衣服扯了个精光。随后又把自己衣服剥了下来。 
  两个人仍在使劲地接着吻。 
  韩大任头都没抬,只是用手到处乱摸…… 
  就这样,他们俩厮混了好些日子。 
  但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高大节就知道了这件事。 
  一次,高大节假装又出营去,半夜中又折回营中。 
  看到阿娇房中仍然亮着灯.不时地传出淫声浪语,高大节手提宝剑一脚把门踹开,冲到床前,一剑就把罗帐砍落在地。 
  两个人紧紧地缠绞在一起,被这突来的景像所惊呆了。 
  高大节一手拎起阿娇,嘿嘿一阵冷笑,然后挥剑从“前门”刺进去,剑尖从“后门”透了出来。 
  阿娇一声惨叫,顿时身亡。 
  高大节把剑抽出来,随手从床上抓了件衣服擦了擦剑上的血。 
  他瞪了一眼被吓呆在床上的韩大任.咬牙切齿地说道: 
  “看在周王的面上,暂时饶你一条狗命!” 
  说着转身提剑走了。 
  从那时起.两人之间更结下了不解之恨。 
                  
水师失利
  荆州素称长江咽喉。 
  咽喉者,上下之关卡也。 
  荆州是长江天险的大镇。长江之所以成为兵家龙门,荆州扼守龙门要道是重要原因。据守荆州,既可以威胁江南,亦可以北进中原。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隆中对对荆州有最精当的说明: 
  “……荆州北据汉,沔(二水),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则大事可成……” 
  荆州的重要,吴三桂认识到了,但不到位,还认识的不够,所以只守南岸,没有在攻取湖北时夺取荆州。那时,他要夺荆州很容易,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 
  康熙对荆州的重要性认识得最清楚。他对勒尔锦直接下令,命重兵扼守荆州要地,而且还越过勒尔锦,直接指令前锋统领顷岱率精骑五万镇守荆州。 
  惟独清军统帅勒尔锦没有认识到,所以错过渡江的机会。 
  吴三桂和勒尔锦都是沙场宿将,为什么认识不到荆州的重要? 
  康熙年仅二十岁,从未经历战争,为什么能一眼认准荆州的重要性? 
  不排除谋士的作用。 
  但谁没有谋士? 
  这就是一种战略认识能力与战略决策能力,它与战场那种战役认识能力是有区别的。它要求眼光更有全局性,更有深远性。 
  勒尔锦是个图有虚名的亲王。他在满州旗将中,被人们称为儒将,因为他平常颇喜欢兵书战策,颇喜欢谈兵论战,有时表现得挺有见识。吴三桂起兵连天卷地而来时,清朝中央找不出一名资深望重的统帅,尤其是王爷中找不出。于是,康熙选择了勒尔锦以统帅身份率军开赴正面战场。 
  勒尔锦年已六十开外,在他心目中,康熙皇帝从未打过仗,指指划划,样子而已,还能真听?他从不将康熙的军事调遣放在眼里,也不将有识之士的建议放在眼里,只是我行我素的按自己想的去做。 
  勒尔锦想什么呢? 
  首先是他畏惧吴三桂。 
  他是满洲入关老将,与吴三桂同辈人,亲眼目睹了吴三桂从关东直入中原,又横扫大半个中国的雄伟业绩。他深知吴三桂的战场胆识与才能,认为面对吴三桂这样的统帅不能轻举妄动,而宜于以守为攻。“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他搬用了兵法上的一句格言,只要吴三桂不打过长江,时间长了他就要败。 
  所以勒尔锦对康熙催促作战的命令不闻不问,一味驻守荆州不出。 
  吴三桂则不但隔江对垒,而且派出了他新训练出的水师。 
  那天,天气晴朗,长江上空万里无云。 
  “传令,水师从洞庭湖入江,攻夷陵!”吴三桂派出三骑传令。 
  荆州在元明清三代,即今日的江陵城,作为一个州,它在西汉时代曾包括湖北,湖南两省之大。清代,它也包括了大约宜都至湖北监利一段约四百八十公里的地域,所以称这段长江水面为荆江。 
  吴三桂的水军从洞庭湖开出,溯江而上,半日内达荆江水域,荆州城清晰可见。 
  越过荆州水域,半日即可达夷陵。 
  夷陵即今日宜昌,为长江中游第一门户。若夺下夷陵,则打通与四川的水路,又可沿江顺流而下,攻击、控制沿江重镇。 
  为首的是三十艘快船开道。居中三艘大战船是吴三桂的水军大将刘之复、王会、陶继智等三人。 
  清军镇守荆州的守将是统领将军顷岱。 
  他接到陆路飞骑探报.吴三桂水师溯江而上欲夺夷陵,他立即命令荆州水师开出,横江拦截。 
  清军水师已有三十年的历史,战船众多,装备精良,不畏惧吴三桂这支新训练的水军。 
  只见十艘大战船与一百多条小船横江而和大周水师作战。 
  清军大船万箭齐发,陆上又配以大炮轰击;江中小船则如过江之鲫,与周兵小船纠缠在一起,士兵们在喊杀中矛钩齐出,船帮相排,挥刀举枪,相互砍杀…… 
  吴三桂水师毕竟训练时间不长,战斗力差,迅速溃不成军,顺流而退。 
  一月之内.水军进攻三次,皆不能到夷陵城下。 
  吴三桂命令停止水军攻击,开进洞庭湖继续训练。 
  水军失败,他并不气馁,因为未伤周军元气,他的陆上铁骑依然无可匹敌。 
  于是,战争在湖南激烈地进行着。 
  可是,战争却又在湖南胶着地对峙着。 
  当此之时,吴三桂似乎一下觉得自己是那样的疲惫,他多想好好地休息一下啊! 
  于是,他把湖南的全部军务交与夏国相、胡国柱及马宝等人,自己则率着一千人马到成都小憩。 
  是的,吴三桂太累了。 
  他应该养精蓄锐。 
                  
强弩亲征
  夜色已经笼罩四川天府之国的大地。在茫茫暮霭下,四周高高的群山宁静安谧,黑油油的树木蒸腾着积聚一天的热量,云遮雾罩。蒸气流动着,翻流着,充满着整片树木,从地表一直往上,窜出树顶,徘徊一刻,便悄然散去,牵持起如烟的一缕,像只驱遣不去的愁思留下来。 
  平整的土地,阡陌交通,亮闪闪的沟渠在夜色下仅射出凄凉的寒光,一跳一跳,田里的庄稼齐膝高,在轻风吹拂下,摇晃着发出微弱的沙沙声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