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8期

第36章


“鹦鹉螺号”原本是一艘出现在小说《海底两万里》里的潜舰名字。
国家记忆
作者:宋义东 字数:1379
  “国家记忆”影像展于2014年8月30日至9月9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共展出美国国家档案馆藏罕见历史图片400余幅,二战期间美国通信兵团164照相兵连拍摄的美国与中国盟军在中缅印战场共同抗战的历史图片。它们真实再现了“二战”期间中缅印战场影像,向公众展示一段特殊的、异常珍贵的中美友好合作捍卫和平及正义的历史;以直观的视觉和丰富的史料全面剖析这一战区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以及在二战格局中的地位;深入展示中国远征军及盟军浴血奋战,全面抗击法西斯,最终取得胜利的英勇表现。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9日是日本向中国投降签字日。在这个重要且非常特别的日子,谨以此专题,献给曾为抗战负累重重的中国人民,并向为捍卫正义与和平远赴重洋的美国老兵,为保家卫国英勇奋战的中国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1/1944年5月2日,来自夏威夷檀香山的安德鲁·卢中尉正在教一名中国士兵握举汤姆枪的正确姿势
  2/1945年3月15日,华盛顿的杰拉尔德·克瑞甘上尉以及弗吉尼亚州的霍华德·格里高里上尉,与他们的中国朋友正一起从缅甸腊戍的废墟走出来。他们隶属于第5野战炮团
  3/1944年9月2日,中国军队第14师42团队列里最年轻的士兵。他就是云南人李乐贝(音)上等兵,年仅12岁,但是已经入伍一年。美军联络官声称李曾经连续向日军投掷了两整箱手榴弹,为自己创造了毙伤日军的纪录。此刻,他正向两名美军联络官夸奖他的汤姆式冲锋枪
  1/1944年7月15日,在沿列多公路某处的康复营地里,史迪威将军脱帽对着一群中国退伍军人讲话。战争遗留下的伤残军人先在此学习新的生存技能——铁匠、 编织、 木工等, 然后离开军旅回到平民生活。这个营地当时由中美共同管理经营,大约有两百名退伍士兵(全都有不同程度的伤残)
  2/1944年7月23日,密歇根州的乔治·奥利弗上尉向中国军队工兵示范火焰喷射器操作的最重要步骤
  3/“哗!”还有另一个目标在墙上。加州的詹姆士·罗布农技术军士手执钉锤,对着一群侵入印度蓝姆枷的“B-29”狠狠打击,当“烟消云散”的战斗结束后,发现墙上停歇着众多“飞机残骸”。“哦!真不少!这就是残酷的战争!”恐怕只能这样感叹如此奇观了
  4/1945年4月12日,在缅甸腊戍附近,美军第49野战军外科医生难得享受着美妙的音乐
  1/美国空军在华对日作战。在中国某处,当空袭警报拉响时,配备降落伞的美国飞行员飞快地跑向他们的战机,升空驱赶来犯的日军飞机。这些驾驶美国飞机的队员在飞机引擎下方画了张鲨鱼嘴。陈纳德将军的空中力量也包括轰炸机队,一直执行定期轰炸日军据点的任务
  2/1944年1月30日,中美士兵在缅甸中部的一个机场围观救援队从飞机残骸里拯救飞行员和其他三名步兵,这架美国联络飞机在尝试降落时撞到树尖上。三名步兵乘客隶属于玛斯作战部队,这是一支经过特别训练的在缅甸中部对日作战的美军步炮联合部队
  3/中国飞行员享受着美国雪糕。几百名像这样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飞行员正在美国接受高强度的训练以应对祖国的抗日战争。图片中的士兵是少校钟初锡(音)和钟宝程(音)
  本专题图片均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由越众历史影像馆提供
书情
字数:2213
  惦念夜晚那一首诗以及动听的朗读
  《读首诗再睡觉》
  读睡工作室 编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4年8月
  就像博客出书,微博出书一样,在公众号越来越公众的今天,公众号出书已成势。我身边好些个运营公众号的朋友都出了书,更别说那些大号了。
  “读首诗再睡觉”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晚号”,它每天晚上十点推送,和大多数抢早高峰的号不同,“读首诗再睡觉”(以下简称读睡)避开早晚高峰。
  读睡团队是我羡慕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组成和运行都那么流畅有序,每个参与选诗、评诗的人看起来都那么靠谱,而且,其中很多人我都熟,我印象中他们原来是那么不靠谱,比如光猪。怎么一读睡,都靠了个谱起来。
  还有那些声优们,我是多爱有这么动听声音的人啊,比如天水。可我的外地口音和不着调的声带让我永无机会成为声优。
  其实,原先我在读睡群里来着,但听了大家的声音和选诗,评诗,我自己退出了,没有一样我行。
  对,有一样行,读睡。现在,我又多行了一样。读睡出书了,作为一个所谓书评人,写个推荐语啥的,行。
  在公众号越来越多的今天,保留一个读睡,惦念夜晚那一首诗以及动听的朗读。
  《一个戴灰帽子的人》
  邵燕祥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年7月
  此书的副标题为1960—1965:“文革”前夕,一位右派分子的迷失。短短五年邵燕祥虽被摘掉了“右派分子”的“黑帽子”,头上帽子变成了灰色。但此种特殊状态邵先生一言以蔽之曰“苟活”。
  《论天人之际》
  余英时 著
  中华书局 2014年7月
  余先生不久前获得唐奖,加上之前的克鲁格奖,他在学术奖上可谓大丰收。这本新作借用雅斯贝尔斯的“轴心突破”概念,通过比较文化史的路径,以凸显中国文化的主要特色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梁漱溟日记》
  梁漱溟 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8月
  梁漱溟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但多有散失,这些日记始于1932年,终于1981年。这次的单行本经重新校勘,梁漱溟长子梁培宽专门为该书撰写了导读性质的前言和每一年的大事提要。
  《文学史微观察》
  李洁非 著
  三联书店 2014年8月
  这本文学史观察从“收入”、“宗派”、“口号”、“会议”、“批示”这几大要素着手,触及文学生产机制中的核心肌理,方法微观,超出文学史研究的范畴,有文化史研究路径。
  《朋友还是敌人?》
  (美)张少书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年8月
  以往的观点认为,中国与苏联没有不同。张少书则认为:尽管美国政府从杜鲁门开始到约翰逊时期在公开场合没有承认中苏的分歧,但他们不但认识到中苏的不同,而且还利用这种不同和分歧。
  《道光十九年:从禁烟到战争》
  沈渭滨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8月
  历史上的有些年份就是这么特殊,决定了历史的走向,比如“万历十五年”,再如“道光十九年”。本书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社会以及中英之间在正当贸易和鸦片走私、反走私间的互动。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
  (意)翁贝托·艾柯 著
  译林出版社 2014年9月
  这是艾柯关于爱书、藏书的总结,横跨历史、文学、美学与科学的多元向度,畅谈奇书逸事,关于书的意义与价值,关于阅读的必要,关于爱书人无可自拔地执迷。
  《阅读整理学》
  (日)外山滋比古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年9月
  外山滋比古认为,阅读应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阅读已知信息的α型阅读,一种是阅读未知信息的β型阅读。虽然大部分人偏爱α型阅读,但β型阅读才是让人打开大脑、收获新知的最佳途径。
  《农民何谓》
  司徒朔 著
  中信出版社 2014年8月
  以作者与自己的农民父母的一场对话切入,紧紧围绕一个普通的中国村庄和一个平凡的中国农村家庭近60年的风雨历程,从日常话题进入,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时代中国最为底层的生活画卷。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
  维舟 著
  新星出版社 2014年9月
  张晖去世后,维舟的《平生风义兼师友》一文,讲述他和高中挚友张晖的精神交往更是让人对他们的友谊致敬。这本书是他回忆高中的人和事,这样的青春回忆对于我来讲,太有共鸣了。
  《诗人的迟缓》
  范晔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14年7月
  这本书是范晔的书单,涉及尼加拉瓜的达里奥,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墨西哥的富恩特斯,阿根廷的博尔赫斯、科塔萨尔,智利的聂鲁达、波拉尼奥……西语文学的魅力从这些大师身上来。
  《让我在路上遇见你》
  曾敏儿 著
  译林出版社 2014年8月
  我也曾是一头驴,对旅行有着深埋心底的热爱。我参加了一个自媒体联盟,曾敏儿也是成员之一。看她在群里推广自己的书,作为曾经的同好,拿来学习一下。的确非常让人羡慕。
题库
字数:2688
  TA在1960年进入中国戏剧学校学习戏曲,以武师身份进入电影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