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退职官吏设“祠禄制”,对官吏的优遇可说已到极点。祠禄制是对年老退职的官吏给予名义上的“道观使”职位,继续给付薪俸的制度。
祠禄制在仁宗的父亲真宗时就已订定。宋的地方制(即州县制)大约沿袭唐的方式。而唐朝所订一个县的官吏人数,到宋朝时已增加一倍,依据记录,真宗时代曾经有过“应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之议,国家有无所事事的官吏二十万人。经济力再强,在这种情形下,都会造成国家财政的窘迫。
宋的国家活力,从庆历之治时代,似乎开始减退。岁出的增加唯有靠增税来弥补,而增税的结果是庶民受苦,勤劳意愿减退。
缴不起税金的农民,只有放弃土地。自耕农转落为佃农的情形,从仁宗末期开始激增。宋之所以繁荣,完全是由于有为数甚多负担得起国税的健全农民——即自耕农。自耕农拥有自己的土地,便对土地有极大的爱惜之情,在耕作态度上也非常仔细。他们莫不以披星戴月的态度从事耕作,因为靠勤劳获得的收成全归他们所有。
佃农当然不会有自耕农那样的勤劳意愿,国家经济力是国民勤劳的总计,因此,这个现象带来的结果是国家经济力的萎缩。
综合国力降低,岁入减少,然而岁出却逐年增加。
不赶紧想法,如此下去,国家只有衰亡一途。——参与国政前瞻之士,开始明白这一点。
英宗可以说是不幸的皇帝。蓄积多年的脓汁在他的时代迸流而出,而且,他本身又体弱多病。
新法与旧法两派之争是发生在英宗之后的神宗时代。问题在英宗时代就已丛生。英宗设法安排,总算暂时克服,但他虽有改革之志,却由于身体孱弱,所以采取与皇太后共同执政这种畸形营运国政的方式。皇太后是女性,不喜欢激烈变革,于是应该做的国政改革,能拖的就尽可能地拖延下去。
不幸的英宗,在位五年后去世。满十九岁的长子赵顼继任,这是1067年的事。
“你有体力,而且年轻。为父没做到的事情……这些事情没做好,国家只有衰亡一途……你非完成不可。做这些事情,当然有人会反对,但为父相信你一定有制服这些人、完成国政改革的能力……希望你在欧阳修等人的襄助之下,完成大业……”病榻上的英宗再三叮咛皇太子,要他完成国政改革。
神宗甫即位就宣言道:“朕奉先帝遗嘱,拟即着手改革国政,以使我大宋得以复苏。”
而他准备倚重的欧阳修却以如下之语推托:“任何事情,改革会遭遇诸多反对是一定之事。不顾反对而硬做,一定会产生问题。因此,做事绝不可勉强。勉强而做会招致失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欧阳修列出许多史实,表示不赞成着手国政改革。
着手国政改革的话,一定会遭遇猛烈反对,我再也不愿意受到抨击,我永远忘不掉濮议给我的教训。——这是欧阳修的想法。他因为主张应将濮王称为“皇考”,因而受到皇伯派的抨击,被打上“对皇帝阿谀之徒”的烙印。他不愿意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头上。
新法开张(1)
志气要高,但绝不可轻视实务。——王安石想要告诉神宗的是这一点。
由口吻看得出来这是个硬汉子。神宗初次见面就对王安石有了这样的想法:“一切交给这个人处理,一定不会有差错。”
依据父皇遗嘱准备改革国政的神宗,甫一即位就遭遇极大障碍。
想以强硬手段进行国政改革,却没有主其事的人才。父皇提名,神宗也想倚重的欧阳修,却以“不可勉强”为由,不赞成推动改革。
另外再寻觅负责国政改革事宜的人吧!——十九岁的神宗毕竟是精神饱满的。神宗最后物色到担任南京长官的王安石。王安石和司马光一样,年纪轻轻就中进士,是有神童之称的俊才。
寻觅人才,当然不是由皇帝亲自到各处物色,他只能从自己视野内的人物中加以挑选。
从仁宗末期到短命的英宗时代期间,宋的国政有三个中心人物,他们是宰相韩琦、同平章事曾巩和参知政事欧阳修。
三人同心辅政,百官奉法循理,朝廷称治。
史书如此称赞由这三个人执行的政治。实际上的情形却是,宋的国政在财政上面临极大困难。
三人同心辅政也只是表象而已。韩琦甚有决断力,曾巩深谙法令典故,欧阳修则为文学、历史的佼佼者,他们各有专长,三人同心相辅为政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现实上的政治是由甚有决断力的韩琦决定一切,而站在协助者立场的曾公亮,开始对韩琦有所微言了。
“过于独断专行——”曾巩不止一次地对亲近人士诉说自己的感触。除了他以外,廷臣中对韩琦反感的人也不在少数。
韩琦处理公事的能力越是突出,其余大臣的存在越发显得渺小。
其余的大臣根本没有在做事嘛!——众臣因受到如此批评而对韩琦心存恚愤,结果自然造成韩琦逐渐被疏远孤立。
神宗对韩琦的观感也不甚良好。年纪轻轻即位的神宗,衔有父皇英宗的遗嘱,因而对国政改革有很大的抱负。但精明能干的宰相在一旁,新皇帝就似乎连存在的价值都没有了。
这不是应该由朕裁决的事吗?——每次韩琦要求事后承认时,十九岁的皇帝总会一肚子懊恼。他希望的是,宰相事前就找他商量,他或许会表示意见或做一些指示;然而宰相却是自行决定后,仅在形式上让他知道。
莫非因为朕年轻而瞧不起朕?
年轻皇帝容易把感情形之于色,同时朝廷内也不乏睁圆大眼企图从皇帝表情看出其心事的人。
“皇上对司空好像耿耿于怀……”
“你也发现了是吗?我也有这个感觉。”
“皇上认为司空的做法过于专横,这是一定的事情嘛!”
“依我看,司空的职位一定保不住。”
廷臣们如此窃窃私议。韩琦的职位是三公之一的司空,此外兼任侍中职。
时机成熟了!——做此判断的韩琦政敌,遂提出了对他的弹劾案。这个人是中丞王陶。
无视其余廷臣,作为专横。——这是弹劾的主要理由。韩琦因而被迫离开内阁。
在这之前,站在协助者立场的曾巩,为了牵制韩琦的专横,推荐了江宁府南京知事王安石。
韩琦于离开内阁前进宫辞行时,神宗问他:“卿去职后,委由何人担任国政为宜?有人推荐江宁王安石,此人是否适任,卿意以为如何?”
对此,韩琦回答:“倘若以王安石为翰林学士而言,他的才能超越其上。但如若要委以国政,他的能力稍嫌不足。”
翰林学士是皇帝的秘书,对皇帝垂询事项提出回答为其任务。为使王安石伺候于皇帝身边,将他任命为翰林学士是一个方法。但这无疑大材小用,因为以王安石的才华,翰林学士一职是委屈了他。然而,一下子就让王安石担起国政,使其入阁,在资格上尚嫌不足——这是韩琦的看法。
韩琦的回答可以说是非常微妙。
新法开张(2)
王安石成为翰林学士,《 资治通鉴 》著者司马光也成为翰林学士。
新法、旧法之争的两派领袖,于神宗甫即位时同时就任为皇帝秘书,是一件值得玩味的事。
于神宗即位的翌年又有改元之事,是为熙宁元年(1068年)。
此时王安石四十八岁,司马光五十岁,以东坡之号驰名的大诗人苏轼则为三十三岁,当时他因父亲去世正值服丧期间。苏东坡当然也是进士及第,但年轻的他仍只是中央官厅的中坚干部。相较之下,王安石则是历任州、府知事的高级干部。
王安石是曾巩为了牵制韩琦之专横而向皇帝推荐的,但他并没有因此即刻上京,那是因为他不愿意被人认为自己急欲攀登龙门。
王安石可能成为秘书、顾问,甚至是可能成为宰相的阁僚级人物呢!——他知道人们对他的评价相当微妙,因此,对进退之间持着极为慎重的态度。他到熙宁元年的四月才上京,这是被推举为翰林学士后第五个月的事。
越次入对——史书如此表达。“次”指“序列”而言,这句话的意思是:他被皇帝召见是超越序列之举。
“政治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说,非首先执行不可的事情是什么?”神宗质问他。
“非先做不可的事情是择术。也就是说,必须决定一贯的方法。”王安石回答。
不提意识之论,而以实施方法为绝对先决条件——王安石的实务派本色由此可见。
“方法?”神宗略为斜头问道:“不知唐太宗持的是什么样的态度?他是否也以方法为重呢?”
在当时,“唐太宗”是明君的代名词。身为君主,如何才能成为像唐太宗那样的人?——这是每一个就帝位者所想的第一件事。
“为什么要向唐太宗看齐呢?”王安石用较大的声音道:“何不舍太宗而向尧、舜看齐?”
尧、舜是神话中的人物,为圣天子的代名词,远较实际存在过的唐太宗为高。
伸手到更远的地方——王安石如此激励年轻的神宗。
“尧、舜之道很难企及吧?”神宗道。
“一点不困难。”王安石态度严肃地摇头道:“尧、舜之道至为简明,绝不难仿效。
小说推荐
- 两生三错奢华落
- 前世,因为他和她的分离,使两抹魂魄寄托在了一双血色同心结内。只愿,来世,还能在爱。今生,当她遇到他,没有爱,只觉得熟悉亲切,可是这一切不是爱的理由“你,为什么爱我“因为一见钟情”本以为只是一句随意的话语,却不知这句话的后果是,让他们倾情终生…当冷漠的贵族学妹遇到阳光的裸奔学长,她一贯的冷漠道“学长,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7章
- 爱是至奢华的一件事
- 炽白眩紫的礼花,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接到一把碎钻。天空让礼花搅得忽明忽暗,一时绚烂一时冷寂,热烈时开尽繁花,冷清连时星星都不见。烟花般寂寞,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焰火放完,玻璃后头是黑漆漆的天空,使得整面玻璃墙成了一块大镜子。潘书对着镜子理了理盘在头上的长卷发,忽然看见玻璃里头有个男人的影子,高高瘦瘦,留着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9章
- 成长,在奢华的时光里
- 时光,从指缝间灰溜溜的来,又从指缝间灰溜溜的走,我们或许有今天、明天、后天,却不再有童年、少年、青年 她在最普通不过的家庭里长大,上姐姐优秀,下面弟弟也优秀,夹在中间的她却很平庸,因为平庸,她要承受别人异样的眼光和被比较 妈子重男轻女,姐弟优秀,在双重压力的缝隙中,她努力挣扎求生,同时也变得爱沉默,
- 都市言情毛心完本
- 最新章:55 属于我们的绽放
- 重生马奈奈的奋斗
- 在姐姐的婚礼重生,想要的转折虽然晚了些却也是惊喜多些。想到后悔的前世,马萘萘表示一切还有机会 既然人生已经开始了它原来的轨迹,那么就让她来改变亲人和自己的结局吧 不过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忠犬一枚,也是个意外之喜。所以,为了美好的未来,她 作者所写的《重生马奈奈的奋斗》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
- 穿越架空未知完本
- 最新章:第二百零八章 结局
- 奢华乱之宫乱
- 嫁父好友,本是无奈,奈何父命难违。入宫为妃,是她本意,意在重振家族。妩媚纤弱,不是本心,心中所想何人知?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皇甫妙一发誓,我皇甫家的财富便是圣上的,任求任取,有生之年绝不踏出后宫一步,如圣上先走妙一绝不独活。若食言,天诛地灭!后宫三千,只取一瓢,谈笑风生,看朕与你怎样乱宫 作者: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4章
- 奈奈归来
- 家高档西点店的vip包间里,一群年轻人正聚在一起“柳生,你和小若什么时候订婚”红色卷发披肩,衬得一张脸如瓷娃娃般,说话的人正是忍足侑士的女朋友—水源柔“就在今年”柳生比吕士推了推眼镜,对水源柔露出一抹绅士又友好的笑,转头看向自己揽着的女朋友花寺若时,眼里满满都是宠溺“去年我就打算和小若订婚的,只不过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70章
- 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常欢乐
- 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作者:常欢乐北宋末年,内有四大寇,外有四蛮族。世事维艰,唯有枭雄才能笑傲天下。玉麒麟卢俊义,曾被宋江架空的傀儡,一旦有了现代的灵魂,他将怎么拯救如画河山?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绿林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作者:所写的《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常欢乐》无弹窗免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7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九:两汉两罗马
- 大汉与罗马曾双雄并峙,几乎同时成为世界性文明,又先后陷入分裂状态 然而,中华在短暂分裂之后重归一统,罗马却走上了不归之路 一个有着当时最优越制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却为什么能维系文明数千年不中断 没有中断的文明为什么会逐渐失去世界性?消亡了的文明又为什么能重生,并成为西方现代文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章
- 奢摩王
-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他本是一个王子,却因为奢摩珠认主而穿越到了未来 在未来,他凭借着奢摩珠觉醒的一个个神通,重新崛起,在星际间开创了崭新的帝国 书友QQ群:830471781。欢迎加入 作者:花夜蓝所写的《奢摩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花夜蓝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十六章 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