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字在西夏灭亡后也继续为党项族所使用。
要取得长安。——做此公开宣言的西夏,当然决心与宋决一死战。
宋动员五十万大军到陕西。全民皆兵的西夏,国力相当强大,致使宋屡次遭受苦战。但一直被西夏压迫的吐蕃和回纥,开始在西夏后方展开扰乱工作,西夏因此也陷于苦战。
得到渔翁之利的是辽。辽使宋陷入苦境,与之重议澶渊之盟,获得更多的岁币和外交关系上的优势。岁币增额十万匹丝绸和十万两银。
宋和辽在新条约下恢复良好的关系,当然为西夏带来负面影响。西夏在与宋的交战上,已无法期待辽的后援。宋与西夏在互动干戈一段时期后,两边都陷于苦境。而宋坚决要求的是,西夏必须对其臣从。民族主义者李元昊后来只有屈服,同意形式上的臣从,但以获得实际利益作为交换条件。西夏因臣从而获得的报酬是十三万匹丝绸、五万两银和两万斤茶叶。
“我现在才明白爹的心情……”1044年,与宋之间的条约成立时,李元昊呢喃地说了这句话。
党争的暗潮(1)
英宗甫即位,宫廷内就发生被称为“濮议”的对立意见。一些史家甚至认为,宋后来因党派抗争而摇摆不定,危及国基的开端,完全在于“濮议”。
以金钱购买和平。——宋对辽和西夏支付“岁币”作为和平的代价。长期以来,这种手段一直被认为是一项国耻。
但反过来看,被史家酷评为国耻的“岁币”,却也显示宋在经济力方面的强大。经济力足以负担和平代价,而且还绰绰有余。宋不但养着本国国民,更养着辽和西夏的国民。要算出当时的生产指数是极困难的事,但宋犹较有黄金时代之称的唐朝全盛期富庶,则是事实。
唐的确极为殷盛,但那仅限于贵族社会,连低层阶级也变得富庶,是到宋代才有的事。首都的饮食店到深夜都还生意兴隆。中国开始孕育庶民文化,也是到宋代才有的事。说书、戏剧、各种技艺表演,庶民生活上的余裕产生了这些东西。
宋称得上是经济大国。国家财政犹有余力,所以才有可能担负岁币,但这样的能力毕竟无法长久维持。经济膨胀后,要使之缩小是至难之事,一般的情形是,膨胀现象会与日俱增。
文治主义的宋,并不是说因此就得以减免军事费用的支出。由于以岁币购得的和平极不安定,因此,在军备上还是不得疏慢。由于优秀人才都成了文官,军人的素质相对降低。为弥补这一点,当然需要花费巨额费用。
最明显反映文治主义精神的是文官受优遇之事。在历代王朝中,对官吏的待遇最为优厚的政权,莫过于宋。官吏的薪俸有货币和领取实物之别。货币因时代不同在价值上有所变动,因而甚难做比较,此处只能就领取实物的情形做分析。
唐可以说是官吏相当受到优遇的时代,其从四品官每年领取的俸米是两百六十石,而宋朝同样的从四品官,每年领取的俸米是六百石。唐的从四品官领取的货币是铜钱一万一千五百六十七文,而依据记录,宋朝同一阶级的官吏领取的月薪是铜钱五万文。
此外,唐的官吏受分土地,宋的官吏则受领绫、绢、罗、棉等实物配给。要在这方面做评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概括言之,同一阶级的官僚,宋之官吏领取的薪俸较唐似乎高出两三倍。
除了月薪之外,宋皇帝动辄发恩赏给官僚。大臣生病时,皇帝致赠的慰问金,以五千两银为其行情。仁宗去世时,更以分赠遗物形式,赐给每一名大臣百余万钱。
“遗赐不得辞退,因为这是不敬之举。”
“可是,我们怎么好意思拿这么多的钱呢?”
“对,这个金额未免太大了。”
大臣们聚在一起,就这件事情进行议论。这是致赠岁币予西夏并缔结和约的十九年后——1063年。
“先帝陵墓建造工程正在进行。由我们廷臣联合捐赠部分经费如何?”一名大臣提出此案。
“这个建议很好。”
“我们立刻向陛下申请吧!”
“由谁提出申请比较好呢?”
“我们请君实兄提出吧!”君实是后来写作《资治通鉴》而驰名的司马光之字。
仁宗去世后,继位的是英宗。
“不行!”未料英宗以断然口气拒绝了司马光代表众臣提出的申请,“朕一切自有主张。关于建造先帝陵墓一事,你们以后无须置喙。”
“是……”司马光只有退下一途。他当然完全明白新帝英宗的意思。
众臣提出这个申请,当然出于善意。但他们的确思虑欠周,没有考虑到新帝的立场。——司马光一边退出,一边心里如此想。
被誉为神童、二十岁就中进士、居知谏院要职的司马光,对大臣们的轻率申请,为以代表身份奉言的自己有欠思虑这一点,正深深反省着。
宋第四代皇帝仁宗,在位期间超过四十年,但他是十三岁就即位的,所以并不算长寿。仁宗被称为仁孝宽裕之人,是个很厚道的皇帝,只可惜膝下无子。
党争的暗潮(2)
继位者未定,在封建时代是引起政治甚至社会不安的一大原因。由于仁宗直到中年都未有嗣子,因而有人建言从皇族中觅一养子,作为皇嗣。不过,要做如此进言,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这等于向皇帝宣布“你已不可能生孩子”。
在无人敢做的情形下,毅然担负起这项差事的不是别人,正是司马光。
最后选定的是仁宗之堂兄濮王赵允让的儿子宗实。赵允让有许多儿子,宗实是其中的第十三子。宗实在年纪尚幼时就被接入宫中,被仁宗当作养子抚养。但在仁宗万一生子这个考虑之下,他没有正式被立为皇子。直到仁宗去世的前年,宗实才被立为皇子,并且改名为曙。
英宗即位有这么一段来历,他不是仁宗的亲生子。英宗的生父濮王已经去世,而众臣却对甫行即位的英宗提出“请准许廷臣捐赠部分先帝陵墓建造经费”的请求。
正因为不是先帝的亲生子,所以更加需要尽孝道,以避免闲话。
先帝堂兄的儿子——与英宗有同样血亲关系的皇族,有数十名,不,甚至上百名之多。光是英宗的兄弟就有十名以上。正因为如此,英宗在处事上非格外慎重不可。倘若让廷臣负担部分先帝陵墓建造经费,皇族对他猛烈攻击是想象得到的。
英宗是喜欢读书、个性温厚的皇帝。
这也难怪,他是养子皇帝嘛!——英宗个性内敛,甚至引起了口无遮拦的国都居民如此低语批评。
这样的他,在听到众臣欲捐赠部分先帝陵墓建造经费之议,自然要动色了。
英宗甫即位,宫廷内就发生被称为“濮议”的对立意见。这不是政策上的对立,而是单纯因称号问题而起的意见对立。一些史家甚至认为,宋后来因党派抗争而摇摆不定,危及国基的开端,完全在于“濮议”。
然则,“濮议”是怎么一回事呢?
中国人称去世的父亲为“考”,去世的母亲为“妣”,“考”、“妣”二字有对称关系,而一般在文章中提及亡父时要写成“先考”。英宗生父濮王已经去世,而去世牌位是否应以“皇考”书写,成为一大问题。
“皇考”当然是指皇帝的父亲而言。
一些人的意见是:既然是皇帝的父亲,因此,英宗祀奉的生父濮王之牌位,应以“皇考”书写才对,这一派人士的代表为编纂《新唐书》和《新五代史》的欧阳修。
与此相反,另一派人的意见是:“皇考”的字义包含“身为皇帝之父亲”的意思在内,因此,对非为皇帝的濮王使用此一称号确实有问题,使用“皇伯”之称号应较为妥当。这一派人士的代表是司马光。
这一派人士的看法是:被仁宗收为养子而成为皇嗣的英宗,从那个时候起,与生父濮王的父子关系便已断绝。英宗是在与濮王之间的父子关系解消后,才得以以仁宗之子的身份就皇位的。
以道理来说,两者中的“皇伯”说应较具说服力。但英宗也希望以皇考称呼生父濮王,这是人之常情。议论沸腾中夹杂着感情因素,廷臣因而产生截然对立的派阀。
为解决这个问题,最后由皇太后提出的妥协性提案终被采用:皇考只对先帝仁宗使用;但以皇伯称呼当今皇帝之生父濮王,未免有所隔阂,因而使用“亲”字。这个问题因使用从未有过的新名词,总算获得解决。
然而,两派人士间依然存有疙瘩,却是难免的。
为奉承当今陛下,同意未曾就帝位之人使用与皇帝同样的称号,这是违背君臣礼仪的不伦之举!——皇伯派人士以此责难皇考派。
皇考派人士则以此论调驳斥对方:只知墨守成规,而不于人情机微有所思虑。以后怎么能推动合情合理的政治呢?
问题尽管获得解决,对立状态却依旧存在。
在称号问题之后,接着面临的是政策问题。
仁宗之治世,因取其元号中之一字而号称“庆历之治”,被视为宋的黄金时代。但在黄金时代已有阴翳存在:由于对辽岁币的增加以及对西夏新岁币的赠与等,岁出已愈来愈多。
党争的暗潮(3)
官吏依旧领取高薪,而且人数逐渐增多。
小说推荐
- 两生三错奢华落
- 前世,因为他和她的分离,使两抹魂魄寄托在了一双血色同心结内。只愿,来世,还能在爱。今生,当她遇到他,没有爱,只觉得熟悉亲切,可是这一切不是爱的理由“你,为什么爱我“因为一见钟情”本以为只是一句随意的话语,却不知这句话的后果是,让他们倾情终生…当冷漠的贵族学妹遇到阳光的裸奔学长,她一贯的冷漠道“学长,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7章
- 爱是至奢华的一件事
- 炽白眩紫的礼花,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接到一把碎钻。天空让礼花搅得忽明忽暗,一时绚烂一时冷寂,热烈时开尽繁花,冷清连时星星都不见。烟花般寂寞,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焰火放完,玻璃后头是黑漆漆的天空,使得整面玻璃墙成了一块大镜子。潘书对着镜子理了理盘在头上的长卷发,忽然看见玻璃里头有个男人的影子,高高瘦瘦,留着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9章
- 成长,在奢华的时光里
- 时光,从指缝间灰溜溜的来,又从指缝间灰溜溜的走,我们或许有今天、明天、后天,却不再有童年、少年、青年 她在最普通不过的家庭里长大,上姐姐优秀,下面弟弟也优秀,夹在中间的她却很平庸,因为平庸,她要承受别人异样的眼光和被比较 妈子重男轻女,姐弟优秀,在双重压力的缝隙中,她努力挣扎求生,同时也变得爱沉默,
- 都市言情毛心完本
- 最新章:55 属于我们的绽放
- 重生马奈奈的奋斗
- 在姐姐的婚礼重生,想要的转折虽然晚了些却也是惊喜多些。想到后悔的前世,马萘萘表示一切还有机会 既然人生已经开始了它原来的轨迹,那么就让她来改变亲人和自己的结局吧 不过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忠犬一枚,也是个意外之喜。所以,为了美好的未来,她 作者所写的《重生马奈奈的奋斗》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
- 穿越架空未知完本
- 最新章:第二百零八章 结局
- 奢华乱之宫乱
- 嫁父好友,本是无奈,奈何父命难违。入宫为妃,是她本意,意在重振家族。妩媚纤弱,不是本心,心中所想何人知?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皇甫妙一发誓,我皇甫家的财富便是圣上的,任求任取,有生之年绝不踏出后宫一步,如圣上先走妙一绝不独活。若食言,天诛地灭!后宫三千,只取一瓢,谈笑风生,看朕与你怎样乱宫 作者: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4章
- 奈奈归来
- 家高档西点店的vip包间里,一群年轻人正聚在一起“柳生,你和小若什么时候订婚”红色卷发披肩,衬得一张脸如瓷娃娃般,说话的人正是忍足侑士的女朋友—水源柔“就在今年”柳生比吕士推了推眼镜,对水源柔露出一抹绅士又友好的笑,转头看向自己揽着的女朋友花寺若时,眼里满满都是宠溺“去年我就打算和小若订婚的,只不过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70章
- 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常欢乐
- 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作者:常欢乐北宋末年,内有四大寇,外有四蛮族。世事维艰,唯有枭雄才能笑傲天下。玉麒麟卢俊义,曾被宋江架空的傀儡,一旦有了现代的灵魂,他将怎么拯救如画河山?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绿林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作者:所写的《宋之枭雄卢俊义(两宋元明/常欢乐》无弹窗免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7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九:两汉两罗马
- 大汉与罗马曾双雄并峙,几乎同时成为世界性文明,又先后陷入分裂状态 然而,中华在短暂分裂之后重归一统,罗马却走上了不归之路 一个有着当时最优越制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却为什么能维系文明数千年不中断 没有中断的文明为什么会逐渐失去世界性?消亡了的文明又为什么能重生,并成为西方现代文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章
- 奢摩王
-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他本是一个王子,却因为奢摩珠认主而穿越到了未来 在未来,他凭借着奢摩珠觉醒的一个个神通,重新崛起,在星际间开创了崭新的帝国 书友QQ群:830471781。欢迎加入 作者:花夜蓝所写的《奢摩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花夜蓝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十六章 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