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阿忽台正欲抵敌,猛见一赳赳武夫,才知不是对手。这人为谁?就是诸王秃剌。秃剌指挥卫士,来擒阿忽台。阿忽台只怕秃剌,不怕卫卒,卫卒上前,被他推翻数人,即欲乘间脱逃。秃剌便亲自动手,把他截住。阿忽台至此,虽明知不敌,也只好拚命与斗。俗语说得好,棋高一着,缚手缚脚,况武力相角,更非他比,不到数合,已被秃剌揿住,饬卫士用铁索捆好。那时安西王阿难答,及诸王明里帖木儿,向没有甚么本领,早被卫士擒住。缚扎停当,押送上都,一面搜杀余党,一面禁锢皇后。
事粗就绪,诸王阔阔、一作库库。牙忽都一作呼图。入内,语爱育黎拔力八达道:“罪人已得,宫禁肃清,王宜早正大位,安定人心!”现成马屁。爱育黎拔力八达道:“罪人潜结宫闱,乱我家法,所以引兵入讨,把他伏诛,我的本心,并不要作威作福,窥伺神器呢。怀宁王是我胞兄,应正大位,已遣使奉玺北迎。我等只宜静等宫廷,专待吾兄便了。”
当下哈喇哈孙议定八达监国,自统卫兵,日夕居禁中备变,并令李孟参知政事。李孟损益庶务,裁抑侥幸,群臣多有违言。于是李孟叹息道:“执政大臣,当自天子亲用,今銮舆在道,孟尚未见颜色,原不敢遽冒大任。”遂入内固辞,不获奉命,竟挂冠逃去。
是时海山已自青海启程,北抵和林,诸王勋戚,合辞劝进。海山道:“吾母及弟在燕都,俟宗亲尽行会议,方可决定。”乃暂行驻节,专候燕都消息。
先是海山母弘吉剌氏,尝以两儿生命,付阴阳家推算。阴阳家谓“重光大荒落有灾”,“旃蒙作噩长久”。小子尝考据《尔雅》,大岁在辛曰“重光”,在巳曰“大荒落”,是重光大荒落的解释,就是辛巳年。又在乙曰“旃蒙”,在酉曰“作噩”。是旃蒙作噩的解释,就是乙酉年。海山生年建辛巳,爱育黎拔力八达生年建乙酉,弘吉剌妃常记在心,因遣近臣朵耳往和林,传谕海山道:“汝兄弟二人,皆我所生,本无亲疏,但阴阳家言,运祚修短,不可不思!”
海山闻言,嘿然不答。既而召康里脱脱进内,语他道:“我镇守北方十年,序又居长,以功以年,我当继立。我母拘守星命,茫昧难信,假使我即位后,上合天心,下顺民望,虽有一日短处,亦足垂名万世。奈何信阴阳家言,辜负祖宗重托!据我想来,定然是任事大臣,擅权专杀,恐我嗣位,按名定罪。所以设此奸谋,藉端抗阻。你为我往察事机,急速报我!”星命家言原难尽信,但也未免急于为帝。
康里脱脱奉命至燕,禀报弘吉剌妃。弘吉剌妃愕然道:“修短虽有定数,我无非为他远虑,所以传谕及此。他既这般说法,教他赶即前来罢。”
当下遣回脱脱,复差阿沙不花往迎。适海山率军东来,途次遇着两人。阿沙不花具述安西谋变始末,及太弟监国,与诸王群臣推戴的意思。脱脱复证以妃言。海山大喜,即与二人同入上都,命阿沙不花为平章政事,遣他还报母妃及母弟。爱育黎拔力八达遂奉母妃至上都,诸王大臣亦随至,当即定议,奉海山为嗣皇帝。
海山遂于上都即位,追尊先考答剌麻八剌为顺宗皇帝,母弘吉剌氏为皇太后。一面宣敕至燕京,废成宗后伯岳吾氏,出居东安州,又将安西王阿难答,及诸王明里帖木儿,与左丞相阿忽台等,一并处死。嗣以安西王阿难答,与伯岳吾后同居禁中,嫂叔无猜,定有奸*弊,所以不立从子,反欲妄立皇叔。业已秽乱深宫,律以祖宗大法,罪在不赦,应迫她自尽。诏书一下,伯岳吾后无术可施,只好仰药自杀了。垂帘亦无甚乐趣,为此妄想,弄得身名两败,真是何苦!海山后号武宗,因此小子于海山即位后,便称他为武宗。当时改元至大,颁诏大赦。其文道:
昔我太祖皇帝以武功定天下,世祖皇帝以文德治海内,列圣相承,丕衍无疆之祚。朕自先朝肃将天威,抚军朔方,殆将十年,亲御甲胄,力战却敌者屡矣。方诸藩内附,边事以宁,遽闻宫车晏驾。乃有宗室诸王,贵戚元勋,相与定策于和林,咸以朕为世祖曾孙之嫡,裕宗正派之传,以功以贤,宜膺大宝。朕谦让未遑,至于再三,早已蓄谋为帝,偏说谦让再三,中国文字之欺诈,多半如此,可叹!还至上都,宗亲大臣,复请于朕。间者奸臣乘隙,谋为不轨,赖祖宗之灵,母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禀命太后,恭行天罚。
内难既平,神器不可久虚,宗祚不可乏嗣,合词劝进,诚意益坚,朕勉徇舆情,于五月二十一日即皇帝位。任太守重,若涉渊冰,属嗣服之云初,其与民更始,可大赦天下,此诏。
嗣是驾还燕京,论功封赏,加右丞相哈喇哈孙答剌罕一作达尔罕。为太傅,床兀儿、阿沙不花并平章政事。又以秃剌手缚阿忽台,立功最大,封为越王。哈喇哈孙谓祖宗旧制,必须皇室至亲,方可加一字的褒封,秃剌系是疏属,不得以一日功,废万世制。武宗不听,秃剌未免挟恨,暗中进谗,说是安西王谋变,哈喇哈孙亦尝署名,自是武宗竟变了初志,将哈喇哈孙外调,令为和林行省左丞相,仍兼太傅衔,阳似重他,阴实疏他。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一面立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授以金宝,以弟作子,煞是奇闻。在武宗的意思,还道是酬庸大典,格外厚施。既欲酬庸,不妨正名皇太弟,何必拘拘太子二字耶!又令廷臣议定祔庙位次,以顺宗为成宗兄,应列成宗右,乃将成宗神主,移置顺宗下。成宗虽为顺宗弟,然成宗为君时,顺宗实为之臣,兄弟不应易次,岂君臣独可倒置耶?胡氏粹中谓如睿宗、裕宗、顺宗,皆未尝居天子位,但当祔食于所出之帝,其说最为精当。配以故太子德寿母弘吉剌后,因后亦早逝,所以升祔,这且不必细表。
单说武宗初,颇欲创制显庸,重儒尊道,所以即位未几,即遣使阙里,祀孔子以太牢,且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敕全国遵行孔教,中书右丞孛罗铁木儿,用蒙古文译《孝经》,进呈上览,得旨嘉奖,并云《孝经》一书,系孔圣微言,自王公至庶人,都应遵循,命中书省刻版模印,遍赐诸王大臣。宫廷内外,统因武宗尊崇圣教,有口皆碑。既而武宗坐享承平,渐眈荒逸,每日除听朝外,好在宫中宴饮,招集一班妃嫔,恒歌酣舞,彻夜图欢。酒色二字,最足蛊人。有时与左右近臣,蹴踘击毬,作为娱乐。于是媚子谐臣,陆续登进,都指挥使马诸沙一作茂穆苏。善角觝,伶官沙的一作锡迪。善吹笙,都令他平章政事。角觝吹笙的伎俩,岂关系国政乎?乐工犯法,刑部不得逮问;宦寺干禁,诏旨辄加赦宥,而且封爵太盛,赏赍过隆,转令朝廷名器,看得没甚郑重。
当时赤胆忠心的大臣,要算阿沙不花,见武宗举动越制,容色日悴,即乘间进言道:“陛下身居九重,所关甚大,乃惟流连曲蘖,昵近妃嫔,譬犹两斧伐孤树,必致颠仆。近见陛下颜色,大不如前,陛下即不自爱,独不思祖宗付托,人民仰望,如何重要!难道可长此沉湎么?”武宗闻言,倒也不甚介意,反和颜悦色道:“非卿不能为此言,朕已知道了!卿且少坐,与朕同饮数杯。”大臣谏他饮酒,他恰邀与同饮,可谓欢伯。
阿沙不花顿首谢道:“臣方欲陛下节饮,陛下乃命臣饮酒,是陛下不信臣言,乃有此谕,臣不敢奉诏!”武宗至此,方沉吟起来。左右见帝有不悦意,遂齐声道:“古人说的主圣臣直,今陛下圣明,所以得此直臣,应为陛下庆贺!”言未毕,都已黑压压的跪伏地上,接连是蓬蓬勃勃的磕头声。绘尽媚子谐臣的形状。武宗不禁大喜,立命阿沙不花为右丞相,行御史大夫事。阿沙不花道:“陛下纳臣愚谏,臣方受职。”武宗道:“这个自然,卿可放心!”
阿沙不花叩谢而出,左右又奉爵劝酒。武宗道:“你等不闻直言么?”左右道:“今日贺得直臣,应该欢饮,明日节饮未迟!”明日后,又有明日,世人因循贻误,都以此言为厉阶。武宗道:“也好!”遂畅怀饮酒,直至酩酊大醉,方才归寝。越日,又将阿沙不花的言语,都撇在脑后了。可谓贵人善忘。
太子右谕德萧,前曾征为陕西儒学提举,固辞不至。武宗慕他盛名,召侍东宫,乃扶病至京师。入觐时,奉一奏折,内录《尚书》酒诰一篇,余无他语。别开生面。嗣因武宗未严酒禁,谢病乞归。或问故,萧道:“朝廷尊孔,徒有虚名,以古礼论,东宫东面,师傅西面,此礼可行于今日么?”遂还山。奉元人,操行纯笃,教人必以小学为基,所著有《三礼说》诸书。嗣病殁家中,赐谥贞献。元代儒臣,多不足取,如萧者亦不数觏,故特书之。过了数月,上都留守李璧,驰至燕都,入朝哭诉。由武宗问明原委,乃是西番僧强市民薪,民至李璧处诉状,璧方坐堂审讯,那西僧率着徒党,持梃入署,不分皂白,竟揪住璧发,按到地上,捶扑交下。打到头开目肿,还将他牵拽回去,闭入空室,甚至禁锢数日,方得脱归。李璧气愤填胸,遂入朝奏报武宗。武宗见他面有血痕,到也勃然震怒,立命卫士偕璧北返,逮问西僧,械系下狱。孰意隔了两日,竟有赦旨到上都,令将西僧释出。李璧不敢违命,只好遵行。
未几僧徒龚柯等,与诸王合儿八剌妃争道,亦将妃拉堕车下,拳足交加。侍从连忙救护,且与他说明擅殴王妃,应得重罪等语。龚柯毫不畏惧,反说是皇帝老子,也要受我等戒敕,区区王妃,殴她何妨!这王妃既遭殴辱,复闻讥詈,自然不肯干休,遣使奏闻,待了数日,并不见有影响。嗣至宣政院详查,据院吏言,日前奉有诏敕,大略谓殴打西僧,罪应断手,詈骂西僧,罪应断舌,亏得皇太子入宫奏阻,始将诏敕收回等语。
看官阅此,总道武宗酒醉糊涂,所以有此乱命,其实宫禁里面,还有一桩隐情,小子于二十六回中,曾叙及西僧势焰,炙手可热,为元朝第一大弊。然在世祖、成宗时代,西僧骚扰,只及民间,尚未敢侵入宫壶。至武宗嗣位,母后弘吉剌氏,建筑一座兴圣宫,规模宏敞得很,常延西僧入内,诵经建醮,祷佛祈福,不但日间在宫承值,连夜间也住宿宫中。那时妃嫔公主,及大臣妻女,统至兴圣宫拜佛,与西僧混杂不清。这西僧多半淫狡,见了这般美妇,能不动心?渐渐的眉来眼去,同入密室,做那无耻勾当。渐被太后得知,也不去过问,自是色胆如天的西僧,越发肆无忌惮,公然与妃嫔公主等,裸体交欢,反造了一个美名,叫作“舍身大布施”。自从这美名流传,宫中旷女甚多,那一个不愿结欢喜缘?只瞒着武宗一双眼睛,武宗所嗜的是杯中物,所爱的是床头人,灯红酒绿之辰,纸醉金迷之夕,反听得满座赞美西僧,誉不绝口,都受和尚布施的好处。未免信以为真。谁知已作元绪公。所以李璧被殴,及王妃被拉事,统搁置一边,不愿追究。
就是太后弘吉剌氏,孀居寂寞,也被他惹起情肠,后来忍耐不住,也做出不尴不尬的事情来。为下文伏脉。
武宗忽明忽暗,宽大为心,今日敕造寺,明日敕施僧,后日敕开水陆大会,西僧教瓦班,善于献谀,令他为翰林学士承旨。并儒佛为一涂,也是创闻。还有宦官李邦宁,年巳衰迈,巧伺意旨,亦蒙宠眷,他的出身,是南宋宫内的小黄门,从瀛国公赵北行,得入元宫。世祖留他给事内庭,至此已历事三朝,凡宫廷中之大小政事,他俱耳熟能详。武宗嘉他练达,命为江浙平章。邦宁辞道:“臣本阉腐余生,蒙先朝赦宥,令承乏中涓,充役有年,愧未胜任。今陛下复欲置臣宰辅,臣闻宰辅的责任,是佐天子治天下,奈何以刑余寺人,充任此职,天下后世,岂不要议及圣躬么!臣不敢闻命!”武宗大悦,擢他为大司徒,兼左丞相衔,仍领太医院事。邦宁竟顿首拜谢,受职而退。江浙平章,与大司徒同为重任,辞彼受此,何异以羊易牛,此皆小人取悦惯技,武宗适堕其术耳。
越王秃剌自恃功高,尝出入禁中,无所顾忌,就是对着武宗,亦惟以尔我相称。武宗格外优容,不与计较,后来益加放肆,尝语武宗道:“你的大位,亏我一人助成;倘若无我,今日阿难答早已正位,阿忽台仍然柄政,哪个来奉承你呢?”武宗不禁色变,徐答道:“你也太罗唣了,下次不要再说!”秃剌尚欲有言,武宗已转身入内,那时秃剌恨恨而去。
后来武宗驾幸凉亭,秃剌随着,将乘舟,被秃剌阻住,语复不逊,自此武宗更滋猜忌。及宴万岁山,秃剌侍饮。酒半酣,座中俱有醉意,秃剌复喧嚷道:“今日置酒高会,原是畅快得很,但不有我,那有你等,你等曾亦忆及安西变事么?”念兹在兹,可见小人难与图功。武宗咈然道:“朕教你不要多言,你偏常自称功。须知你的功绩,我已酬赏过了,多说何为?”秃剌闻言,将身立起,解了腰带,向武宗面前掷来,并瞋目视武宗道:“你不过给我这物,我还你便罢!”言毕大着步自去。
武宗愤甚,便语左右侍臣道:“这般无礼,还好容他么?”侍臣统与秃剌有嫌,那里还肯劝解,自然答请拿问。当即命都指挥使马诸沙等,率着卫士五百名,去拿秃剌。好在秃剌归入邸中,沉沉的睡在床上,任他加械置锁,如扛猪一般,舁入殿中。迨至酒醒,由省臣鞫讯,尚是咆哮不服。省臣乃复奏秃剌不臣,阴图构逆,宜速正典刑。
有诏准奏,秃剌遂处斩,一道魂灵,驰入邦都,与阿忽台等鬼魂,至阎王前对簿去了。小子有诗咏道:
褒封一字费评章,祖制由来是善防。
谁谓滥刑宁滥赏?须知恃宠易成狂!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回全为武宗传真,写得武宗易喜易怒,若明若昧,看似寻常叙述,实于武宗一朝得失,俱囊括其间,较读《元史本纪》,明显多矣。夫以武宗之名位论,孰不谓其当立,然吾谓其得之也易,故守之也难。嗣位未几,即耽酒色,由是嬖幸臣,信淫僧,种种失政,杂沓而来。书所谓位不期骄,禄不期侈者,匪特人臣有然,人主殆尤甚焉!故武宗非一昏庸主,而其后偏似昏庸,为君诚难矣哉!读史者当知所鉴矣。
小说推荐
- 南北史演义
- 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一半是关系天数,人定胜天,天定亦胜人,这是天下不易的至理。但我中国数千万里疆域,好几百兆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0章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
- 本书是作者一生呕心沥血之作,它作为以现代历史故事写演义小说的罕见之作,从风俗史的角度展现了晚清至民初军阀时期的政治轶事,并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小说开篇第一回便点明其宗旨“并不是借着小说,随便拿人开心,而是在其中寄予了“一番惩劝之意。这种“惩劝”批判了当时把“从前的礼教纪纲、廉耻道德,全都变得一点影子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11章
- 英国史演义
- 简称联合王国(TheUnitedKingdom)或英国(Britain 由于历史、民族等原因,如英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苏格揽诳谀国组成联合王国时,首都仍在英格兰首都伦敦,主体还是英格兰,该国国语还是英语,所以习惯上称英国(本来英国专指英格兰England。演义体,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用于文学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5章
- 明史通俗演义
- 明史通俗演义蔡东藩著 作者:蔡东藩著所写的《明史通俗演义》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蔡东藩著完本
- 最新章:第一百回 乞外援清军定乱 覆半壁明史收场
- 续小五义-小五义续书
- 《续小五义》是《小五义》的续书。北宋年间。襄阳王聚寇谋反朝廷,他率众寇布下铜网阵,对付朝廷派去征讨的官军。于是中原大地狼烟四起。从贼首纷纷蠢蠢欲动,寻机滋事谋反。天下众英雄在此危难时机挺身而出,为朝迁诛灭江湖上的反贼。在智化、蒋平等大侠的带领下破铜网阵、打太岁坊、盗鱼肠剑、擒自菊花、破朝天岭,最终拿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苍劫演义
- 洪荒时代世界各地古老文明记载的毁灭世界的大灾难发生了:来自外宇宙的神秘生命红体—一种无躯壳的脑浆依附于大量的陨石冲击大气层进入地球,将地面红化,海啸,地震,火山爆发伴着久久不停的赤色暴雨,将人类推入无力回天的绝顶边缘,然而,一切的发生与古神话传说有着深深的联系,造物主的神秘面纱被揭开…http/ww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反三国演义
- 反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小说新刊)是一本与《三国演义》大唱反调的小说。所谓反调,不在于三国分裂的原因,而在三国纷争的结局;也不在于反驳《三国演义,而在另设情节,给予历史发展另一种想像全书共六十回,主旨在拥刘贬曹抑孙,而天下终归于刘;各回并有作者的异史氏曰,交代其翻案缘由,并评判三国史实和《三国演义,是一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4章
- 封神演义
- 历史名著《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是一部中国神魔小说,作者是明朝的陈仲琳(或许仲琳,也有一说为明代道士陆西星《封神演义》中有十馀处引用道教经典《黄庭经。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是一部古代魔幻幻想神话故事,根据评话《武王伐纣,再参考古籍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9章
- 地府演义
- 这是一部新志怪长篇小说。作者本着积累氏族历史文化遗产之日刊,借鉴了中国传统神魔志怪小说《西游记》等艺术手法,用时代精神对氏间传说进行观照和艺术加工,使之推陈出新。作品通过描写地府军征讨八方鬼怪的故亨,表现了反对分裂、反对封建割据、主张和 作者:所写的《地府演义》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
- 恐怖灵异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