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元武宗至大八年,复议立尚书省,分理财用。先是世祖嗣位,审定官制,以中书省为行政总局。长官称中书令,副以左右二丞相。中书令不常置,往往以右丞相兼摄。自阿合马、桑哥等,相继用事,恐中书干涉,故特立尚书省,专握政柄。自是延臣保八、乐实等,请复立尚书省,旧政从中书,新政从尚书,并推举乞台普济脱、一作奇塔特伯奇。脱虎脱一作托克托。为丞相。武宗准奏,乃命乞台普济脱为右丞相,脱虎脱为左丞相,三宝奴、一作三布干。乐实为平章政事,保八为右丞,蒙哥铁木儿为左丞,王罴参知政事。这一班新任大臣,统是阿合马、桑哥流亚,好言理财,其实并没有甚么妙法,只管从交钞上着想,滥发纸币,充作银两。从前中统交钞,及至元交钞,统由计臣创议,颁行天下。民间只有纸币,并没有现银,以致物价日昂,民生日困。行钞无准备金,必受其弊,元代覆辙,今又将蹈之矣。乐实言旧钞未良,应改用新钞,方昭画一。乃改造至大银钞,凡十三等,每一两准至元钞五贯,白银一两,黄金一钱,随路立平准行用库,及常平仓以权物价,毋令沸腾。元代钞法,经此三变,无如有钞无银,总难信用,难道改造至大二字,便可作为金钱么?那计吏上下其手,从中刻削盘剥,却中饱了不少,只百姓又重重受苦了!言之痛心。
武宗反以脱虎脱、三宝奴两人,格外出力,加脱虎脱为太师,封义国公;三宝奴为太保,封楚国公。嗣又以乐实为尚书左丞相,封齐国公,这也不在话下。只武宗嗣位数年,已当壮岁,六宫妃嫔,罗列数百,却未曾正式立后,这也是史鉴上所罕闻的。想因妃嫔统得宠幸,一时难分差等耳。会皇太子举荐李孟,遣使访求,得孟于许昌陉山,征为中书平章事,集贤大学士。孟入见,首请立后以正阴教,乃立真哥皇后。后亦弘吉剌氏所出,才色轶群。真哥有从妹,名速哥失里,亦得武宗宠幸,武宗又称她为后。不立后则已,立后则必使匹嫡,元制之不经可知。还有妃子二人,一系亦乞烈氏,一系唐兀氏。亦乞烈氏实生和世;后为明宗;唐兀氏实生图帖睦尔,后为文宗,后文再表。
单说太后弘吉剌氏,颐养兴圣宫,除饬行佛事外,没甚事情,未免安闲得很。她忽然动了一种邪念,暗想妃嫔公主等人,多与僧徒结欢喜缘,只自己身为帝母,不便舍身布施,欲保全名节,又是意马心猿,按捺不住。武宗年已及壮,太后应亦将半百矣,乃犹因逸思淫,求逞*,此逸豫之萌所以最足误人也。她本是青年守孀,顺宗于二十九岁去世,其时两孤尚幼,嫠妇下帏,孤帐凄清,韶光辜负。亏得同族周亲,有个铁木迭儿,常相往来,随时抚恤,每当花晨月夕,独居无聊时,得铁木迭儿与为谈心,倒也解闷不少。恐不止谈心而已。后为成宗后伯岳氏所忌,出居怀州,遂与铁木迭儿疏远。嗣成宗复令铁木迭儿为云南行省左丞相,路隔万里,一在天涯,一在地角,就是忆念着他,也只好付诸长叹,无可奈何。此次长子为帝,尊作太后,一切举动,无人监制,正好召幸故人,重寻旧约。当下遣一密使,遥征铁木迭儿。看官,你想这铁木迭儿,得此机会,哪有不来之理?一鞭就道,两月至京,太后已待得不耐烦,迨见了面,如获异珍。既见君子,我心则降。那铁木迭儿向来巧佞,善承意旨,至此越发效力,竟在兴圣宫中盘桓了好几天,杜门不出。云南行省不见了铁木迭儿,遂禀报政府,说他擅离职守,应加处分。尚书省即据实奏陈,武宗尚莫明其妙,将奏牍批发下来,令尚书省访查下落,以便定罪。谁知他早入安乐窝中,穿花度柳,快活得很。吕不韦故事复见元宫。过了数日,尚书省复接诏敕,说是奉皇太后旨意,援议亲故例,赦铁木迭儿罪名。亲若皇父,安得不赦。尚书省中,统是一班狐群狗党,管甚么宫内勾当,自然搁起不提。武宗还想恣意游幸,令筑城中都,饬司徒萧珍监工,调发兵役数万名,限五阅月告竣,逾期加罪。无如福已享尽,天不假年,至大四年正月元旦,百官俱入殿朝贺,待了半日,竟由宫监传旨,帝躬不豫,免行大礼。延臣始知武宗有疾,相率退班。过了七日,武宗竟崩于玉德殿,在位五年,寿只三十一。先是宦官李邦宁,曾乘间入告武宗,谓陛下春秋日富,皇子渐长,自古以来,只有父作子述,未闻有子立弟,应酌量裁断等语,武宗不悦,并叱邦宁道:“朕志已定,你不必与我多言,可自去禀闻东宫。”武宗友于之心,也不可没。
邦宁碰了这大钉子,自然不敢再说,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方得保全储位。至武宗殂后,遂入理大政,第一着下手,便饬罢尚书省,把丞相脱虎脱、三宝奴,平章乐实,右丞保八,左丞蒙哥帖木儿,参政王罴,一律免官,逮禁狱中,命中书右丞相塔思不花、知枢密院事铁儿不花等参鞫。讯得脱虎脱等殃民误国,种种不法等情,遂命将脱虎脱、三宝奴、乐实、保八、王罴诸人,即日正法;蒙哥帖木儿犯罪较轻,杖了数百,充戍海南。第二着下手,罢城中都,追夺司徒萧珍符印,把他拘禁起来。凡中都所占民田,尽行发还。第三着下手,召还先朝通达政务,及素有闻望的老臣,如前平章程鹏飞、董士选,前太子少傅李谦,少保张闾,右丞陈天祥、尚文、刘正,前左丞郝天挺,前中丞董士珍,前太子宾客萧,前参政刘敏中、王思廉、韩从益,前侍御赵君信,前廉访使程文海,前杭州路达鲁噶齐等十六人,统令诸阙议政。只陈天祥、刘敏中、萧不至。一面重用李孟,欲授为中书右丞相,偏皇太后已经降旨,将中书右丞相的职任,付与铁木迭儿。皇太子不便违命,只好顺从母意。敝笱之诗,宁尚未读。太后且信阴阳家言,命太子即位隆福宫。御史中丞张珪,以嗣君正位,应在正殿,乃于大明殿即皇帝位,受诸王百官朝贺。并下诏大赦道:
惟昔先帝事皇太后,抚朕藐躬,孝友天至,由朕得托,顺考遗体,重以母弟之嫡,加有削平内难之功,于其践阼,会未逾月,授以皇太子宝,领中书今枢密使,百揆机务,听所总裁,于今五年。先帝奄弃天下,勋戚元老,咸谓大宝之承,既有成命,非与前圣宾天,而始征集宗亲,议所宜立者比,当稽周、汉、晋、唐故事,正位宸极。朕以国恤方新,诚有未忍,是用经时。今则上奉皇太后勉进之命,下徇诸王劝戴之情,三月十八日,于大都大明殿即皇帝位,凡尚书省误国之臣,先已伏诛,同恶之徒,亦已放殛,百司庶政,悉归中书,命丞相铁木迭儿,平章政事李道复等,从新拯治,可大赦天下。此诏!
诏中所言李道复,就是李孟。孟字道复,因前时翊戴功深,并调停母子兄弟间,格外尽力,所以特别推重,称为道复而不名。即位礼毕,复谕以次年改元,议定皇庆二字。小子披览元史,武宗以后,就是仁宗,仁宗即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庙号,因此小子于他嗣位后,仍循例称作仁宗了。仁宗以脱虎脱等虽已伏诛,党羽尚多,拟尽加鞫讯。延庆使杨朵儿只一作杨多尔济。上书谏阻,大旨以帝王为治,不嗜杀人,今当嗣服初年,尤以省刑为要,应寓恩于威,以敦治道等语。仁宗感悟,乃改从宽大,只拟用陕西平章索罗铁木儿,江浙平章乌马儿,甘肃平章阔里吉思,河南参政塔失铁木儿,江浙参政万僧,俱由台官纠参,奉旨罢黜,不准再举。
于是尊重文教,优礼师儒,先命释奠先师孔子,行祭丁制,只主祭的人,却遣了一个宦官李邦宁。邦宁曾在武宗前劝易皇太子,至仁宗登基,左右亦奏述前言,请即加罪。还是仁宗宽洪大量,谕以帝王历数,自有天命,不足介懔,乃置不复问。此次命他为集贤院大学士,且饬释奠先师,亵圣甚矣。那邦宁竟尔受命,摆着仪仗,入大成殿行礼。看官,你想大成至圣文宣王,愿受他拜跪么?太牢方设,鼎俎杂陈,邦宁整肃衣冠,向案前就位。忽然狂风大起,卷入殿中,两庑烛尽吹灭,烛台底下的铁鐏,陷入地中尺许,吓得邦宁魂飞天外,慌忙屈膝俯伏,执事诸人,统伏地屏息。约过了几小时,风始停止,才勉强成礼,邦宁惭悔数日。就是仁宗闻知,也悚然起敬,由是益敬礼儒臣。
平章政事李孟,幼擅文名,博学强记,贯穿经史,尝开门授徒,远近争至。嗣入东宫为太子师傅,与仁宗很是契合。至此君臣相得,如鱼投水,尝谕他道:“卿系朕的旧学,朕有不及,全仗卿忠心辅佐。”孟受命后,也感深知遇,力以国事为己任,节滥费,汰冗员,贵戚近臣,多言不便,奈因帝眷方隆,无隙可乘,也只好忍耐过去。君子小人,总不相容。
孟又因大德以后,封拜繁多,释道二教,俱设官统治,权抗有司,扰乱政事,大为时害,遂奏请信赏必罚,赏善惩恶,并罢免僧道各官。至若风俗日靡,车服僭拟,上下无章,尊卑无别,孟复请严加限制。仁宗一一准奏,且与之立约道:“朕在位一日,卿亦宜在中书一日。”遂赐爵秦国公,命画师图像,词臣加赞。入见必赐坐,与语必称卿,或称字。一面增国子生,为三百人,令孟督率。孟因上言老成凋谢,亟应求材,四方儒士,如有德成艺进,请擢任国学翰林秘书太常,或儒学提举职,以昭激劝。且谓人材所出,不止一途,汉、唐、宋、金,尝行科举,得人称盛,今欲兴贤举能,不如用科举取士,较诸多门干进,似胜一筹。惟必先德行经术,次及文辞,然后可得真才。仁宗乃决意进行,命中书省臣,规定条制。
先是世祖尝议立科举法,未及举行,至是乃由中书省颁定科条,科场每三岁一次,以皇庆三年八月为始,从士人本籍官司,于诸色户内推举,年及二十五,有孝行可称,信义足述,以及经明行修的士子,以次敦遣。其或徇私滥举,并应举不举的,有司、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应体察究治。考试程式,蒙古、色目人,第一场经问五条,《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设问,用朱氏章句集注。遇有义理精明,文词典雅,乃算中选。第二场,策一道,以时务出题,限五百字以上。汉人、南人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结以己意,限三百字以上。经义一道,各治一经,《诗》以朱氏为主,《尚书》以蔡氏为主,《周易》以程朱为主,以上三经,兼用古注疏,《春秋》许用三传,及胡氏传,《礼记》用古注疏,限五百字以上,不拘体格。第二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古赋诏诰用古体,章表四六,参用古体。第三场,策一道,经史时务内出题,不矜浮藻,惟务直述,限一千字以上。蒙古、色目人愿试汉人、南人科目,中选者加一等注授。蒙古、鱼目人作一榜,汉人、南人作一榜,第一名赐进士及第,从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正七品,三甲皆正八品,两榜并同,乃即下诏道:
惟我祖宗以神武定天下,世祖皇帝设官分职,征用儒雅,崇学校为育材之地,议科举为取士之方,规模宏远矣。朕以眇躬,获承丕祚,继志述事,祖训是式。若稽三代以来,取士各有科目,要其本末,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则所不取。爱命中书参酌古今,定其条制,其以皇庆三年八月为始。天下郡县,兴其贤者能者,充试有司。次年二月,会试京师,中选者朕将亲策焉。
到了皇庆三年,改元延祐,八月开试举人,至次年廷试,赐护都沓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及第出身有差,分为两榜。蒙古、色目人为右,汉人、南人为左,嗣是垂为常例。元代之有科举,自延祐始,故详纪之。仁宗复用齐履谦、吴澄为国子司业。履谦字伯恒,汝南人,幼习推步星历诸术,及称长,读洙泗、伊洛遗书,穷理格物。至元二十九年,授为星历教授,大德二年,擢任保章正,至大三年,升授侍郎,兼领冬官正事。仁宗即位,以履谦学行纯笃,命教国学子弟。与吴澄并司教养。每五鼓入学,风雨寒暑,未尝少怠。
吴澄字幼清,抚州人,宋末举进士不第,隐居布水谷,读书著述,夙负盛名。至元中曾召至燕京,欲授以官,澄乞归养母,遂辞去。至大元年,复召为国子监丞,皇庆元年,授为司业,澄用宋程颢学校奏疏,胡瑗六学教法,朱熹学校贡举私议,约为教法四条:一经学,二行实,三文艺,四治事。逐条规勉,不惮求详。嗣因履谦改佥太史院事,澄以同学乏人,托病归籍,学制稍废。
仁宗复调履谦为司业,履谦律己益严,教道益张,尝立升斋积分等法。每季考生徒学行,以次递升,既升上斋,逾再岁,始与私试,词理俱优为满分,词平理优为半分,岁终积至八分,得充高等,以四十人为额。然后集贤院及礼部,岁选六人,充作岁贡,三年不通一经,及在学不满一年,定章黜革。所以人人励志,士多通材。元朝学术,惟皇庆延祐时,推为极盛。师道立则善人多,观此益信。
仁宗又尝将《贞观政要》、《大学衍义》,并程复心所著《四书集注》,陆淳所著《春秋纂例》、《辨微疑旨》,及《资治通鉴》、《农桑辑要》等书,悉令刊布,颁行学宫。复以宋儒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司马光、朱熹、张栻、吕祖谦,暨元儒许衡,学宗洙泗,令从祀孔子庙廷,兴儒尊道,也可谓元代第一贤君了。小子有诗咏道:
大元制典太荒唐,竟把儒生列丐倡。
幸有后王能干蛊,莘莘学子尚成行。
仁宗方有心求治,雅意得人,偏偏铁木迭儿,得宠太后,从中播弄,举佞斥贤,这也是元朝的气数。欲知详细,下回再述。
武宗在位四年,秕政甚多,惟孝友性成,不私天下,较之曹丕、萧绎,相去远矣!仁宗嗣服,首斥壬,召用老臣,并尊师重儒,兴学育才,不愧为守文之主。至若科举一端,以一日之长,即第其高下,似不得为良法。忽旷观古代,因选举之穷,继以科举,殆亦有不得已之意,存于其间者。况科目亦何尝不得人乎?即如今日之废科目,复选举,弊端百出,罄竹难书,是选举且不科目若也。元素贱儒,惟仁宗始注意及此,善善从长,故本回特备录之。
小说推荐
- 南北史演义
- 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一半是关系天数,人定胜天,天定亦胜人,这是天下不易的至理。但我中国数千万里疆域,好几百兆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0章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
- 本书是作者一生呕心沥血之作,它作为以现代历史故事写演义小说的罕见之作,从风俗史的角度展现了晚清至民初军阀时期的政治轶事,并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小说开篇第一回便点明其宗旨“并不是借着小说,随便拿人开心,而是在其中寄予了“一番惩劝之意。这种“惩劝”批判了当时把“从前的礼教纪纲、廉耻道德,全都变得一点影子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11章
- 英国史演义
- 简称联合王国(TheUnitedKingdom)或英国(Britain 由于历史、民族等原因,如英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苏格揽诳谀国组成联合王国时,首都仍在英格兰首都伦敦,主体还是英格兰,该国国语还是英语,所以习惯上称英国(本来英国专指英格兰England。演义体,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用于文学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5章
- 明史通俗演义
- 明史通俗演义蔡东藩著 作者:蔡东藩著所写的《明史通俗演义》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蔡东藩著完本
- 最新章:第一百回 乞外援清军定乱 覆半壁明史收场
- 续小五义-小五义续书
- 《续小五义》是《小五义》的续书。北宋年间。襄阳王聚寇谋反朝廷,他率众寇布下铜网阵,对付朝廷派去征讨的官军。于是中原大地狼烟四起。从贼首纷纷蠢蠢欲动,寻机滋事谋反。天下众英雄在此危难时机挺身而出,为朝迁诛灭江湖上的反贼。在智化、蒋平等大侠的带领下破铜网阵、打太岁坊、盗鱼肠剑、擒自菊花、破朝天岭,最终拿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苍劫演义
- 洪荒时代世界各地古老文明记载的毁灭世界的大灾难发生了:来自外宇宙的神秘生命红体—一种无躯壳的脑浆依附于大量的陨石冲击大气层进入地球,将地面红化,海啸,地震,火山爆发伴着久久不停的赤色暴雨,将人类推入无力回天的绝顶边缘,然而,一切的发生与古神话传说有着深深的联系,造物主的神秘面纱被揭开…http/ww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反三国演义
- 反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小说新刊)是一本与《三国演义》大唱反调的小说。所谓反调,不在于三国分裂的原因,而在三国纷争的结局;也不在于反驳《三国演义,而在另设情节,给予历史发展另一种想像全书共六十回,主旨在拥刘贬曹抑孙,而天下终归于刘;各回并有作者的异史氏曰,交代其翻案缘由,并评判三国史实和《三国演义,是一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4章
- 封神演义
- 历史名著《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是一部中国神魔小说,作者是明朝的陈仲琳(或许仲琳,也有一说为明代道士陆西星《封神演义》中有十馀处引用道教经典《黄庭经。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是一部古代魔幻幻想神话故事,根据评话《武王伐纣,再参考古籍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9章
- 地府演义
- 这是一部新志怪长篇小说。作者本着积累氏族历史文化遗产之日刊,借鉴了中国传统神魔志怪小说《西游记》等艺术手法,用时代精神对氏间传说进行观照和艺术加工,使之推陈出新。作品通过描写地府军征讨八方鬼怪的故亨,表现了反对分裂、反对封建割据、主张和 作者:所写的《地府演义》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
- 恐怖灵异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