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战

第35章


甚至是只有一个步兵排,只有一辆坦克,就要发起冲击!要在俄军立足未稳的时候,要在它刚被发现,好对付的时候,在它还没有时间组织防御的时候,要在它的重武器还没运到的时候,就对它发起冲击。推迟几个小时就太晚了。迟缓意味着失败;果断而及时的行动就会成功。
    俄军的战术是一个奇怪的混合物。尽管他们精于渗透行动,并特别善于构筑野战工事,但俄军进攻行动的刻板也几乎是众所周知的(有时俄军坦克部队也能打败较小的部队,这显然是例外)。愚蠢地对某一点反复地冲击,炮兵火力组织的公式化,以及不善于选择进攻的地形,都表现出在执行任务时缺乏创造性和思想上的僵化。我们的无线电侦听队曾多次听到这样急躁的提问:“现在我们干什么?”只有少数的下级指挥官在遇到情况变化时,能表示个人的看法。在许多情况下,本来是一次成功的冲击、突破或是已经完成了的合围,但却没有及时扩大战果,就是因为上级没有关照该怎么办。
    尽管在指挥上是刻板的,但是俄军却善于迅速而频繁地调换前线的部队。一旦某师受了重创,一夜之间它就撤到后方,几天以后再在另一个地方出现时,却又是一个新锐师了。
    所以说,与俄军的战斗,很象是海格立斯与九头蛇之间的古典式的斗争(译者注:海格立斯与九头蛇的斗争见于希腊神话故事。)。
第十二章 斯大林格勒的灾难
对第6集团军的严峻考验
    顿河两岸的坦克大会战方兴未艾之际,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的处境越来越危急。困在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的大批军队即将束手就擒,俄军业已稳操胜算。人们考虑到,有那样多的军队被围,而希特勒却反对任何的突围想法,这简直是难以置信的粗率。因为被围在斯大林格勒的不是一般的军队,第6集团军是最高统帅部的先锋突击部队,只要想到这一层,就该认为这里的战局是这场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局。当时被围在斯大林格勒的军队有:
    第6集团军司令部和所有的指挥官;
    集团军属的5个军(第4、第8、第11军,第14坦克军和第51军)的司令部;
    13个步兵师:第44、71、76、79、94、100(步枪兵)、113、295、305、371、376、389和397师;
    3个装甲师:第14、16和24师;
    3个摩托化师:第3、29和60师;
    1个高炮师:第9师。
    总计有德军20个师。
    此外,还有两个罗马尼亚师(第1骑兵师和第20步兵师)的余部,以及一个“克罗特”团、勤务部队和“劳工”组织的成员。
    根据陆军军需司令所属兵站提供的情报,到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已有二十七万人被围。这一集团如果被歼,定然要改变东线的整个兵力对比。
    这些军队曾得到过戈林的保证,戈林答应给他们空运补给品。这时,他们正处在俄国的寒冬之中,而且还在一千英里的战线上展开激战。Ju-52运输机的机群在斯大林格勒上空飞过就象是败兵的不祥预兆。在两个月后,我们终于举手投降时,总共损失了约五百架这样的飞机,这些飞机不是因天气不好坠毁了,就是被俄军的新式高速战斗机所击落。尽管损失了这样多的飞机,这在空战中如此紧急的阶段,对德国空军来说是很大的灾难,但是从运投的补给品数量来看,还远远满足不了保卢斯集团军最低限度的需要。当里希特霍芬上将早在十二月分视察第48坦克军的时候。我就提醒他注意不祥的预兆。他一定不会同他的总司令有一样的乐观看法。事实上,运投最低量的五百吨军需品,每天需要出动250架Ju-52飞机,如果要考虑飞机的损失、修理和飞行员的休息,要保证每天的运投量,需要有Ju-52运输机一千架,飞机的数量从来也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只是有一天,充其量投过三百吨,平均每天大约只有一百吨。
    关于因空投接应不上对第6集团军产生的影响,我的朋友丁格拉上校有过这样的描述:
    我们夜复一夜地蹲在掩蔽部里倾听飞机的引擎声,试图猜测飞来了多少架德国飞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补给品。从一开头,我们的补给情况就非常之差,但是我们也没想到,饥饿会成为常事。
    我们缺少各种的军需品。我们缺少粮食,更缺炮弹,最缺的要算汽油。对我们来说,有了汽油就有了一切。只要我们有汽油,我们的补给品尽管很少,也能够维持。只要我们有汽油,我们就能取暖。因为在草原上到处找不木头,木柴要用卡车到斯大林格勒城内去运。由于我们的汽油太少,往返城市运木柴,就要限制到最低程度。因此,我们在掩蔽部里寒冷难熬。
    直到一九四二年圣诞节,每人每日的口粮只有一百克。圣诞节以后,每日口粮减到五十克。后来,只是处于最前线的人每天才能得到五十克的口粮,团司令部以上机关根本就领不到面包,其他的人只能喝点清汤,为了使汤浓一些,把马骨用来熬汤。圣诞节这一天算是款待,集团军允许把现有的马杀掉四千匹。我们师是机械化部队,没有马匹,因而处境是很不利的。我们只能按严格的限额领到一些马肉。步兵部队情况要好些,因为他们可以“非法地”杀一些马匹。
    在包围的最初阶段,俄军并不去积极地对付第6集团军,这是因为他们在别的地方还要牵涉许多精力。第6集团军所能作的,就是尽可能改善他们的阵地,准备抗击敌人必然要实施的进攻。然而,尽管有大量兵力处在合围圈里,但真正的战斗部队数量却很少。例如,防守“马利诺夫卡突出部”的第3摩托化师有两个步兵团,每团三个营。乍看起来,师的兵力也不算小,但实际上每营只有80人。这就是说,全师只有500名步兵防守着10英里宽的正面。炮兵团有36门炮,算是完整的。坦克营却只有25辆坦克,而应编60辆。预备队只有一个有150人的工兵营。
    当然,缺少燃料对坦克行动是有很大影响的。我谈到齐尔河战斗时曾经说过,以坦克部队实施机动作战,对击退俄军的进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缺少燃料,第6集团军的部队,甚至出动一辆坦克,都要三思而后行。结果是,大多数的坦克都要紧靠前沿配置,用于直接支援步兵。于是,当俄军突入我方阵地后,我们的反击是没有突击力的。
    关于天气情况,丁格拉有以下的记载:
    十二月初的几天,天气条件还算过得去。后来,由于下了大雪,天气变得非常冷,日子很不好过。由于地冻得很厉害,挖工事已经不行了,如果我们放弃一道防线,到了新地方就不可能再有掩体和堑壕。大雪使我们本来就少的补给中断了。卡车陷在了雪里,行车困难就要大量消耗汽油。天气越来越冷,气温一般都在零下十至三十度,来飞机越发困难了。
    十二月九日,第6集团军正式得到通知,第4坦克集团军将于次日实施援救性的进攻。在那个星期之内,被围部队的信心大大提高,到了十二月十六日,合围圈里已经听到远程火炮的炮声了,每个人都确信,解放的时刻就在眼前。计划要求第6集团军由里边向外突围,与霍特的先头部队会合,但保卢斯将军决定,只有在由南面开来的援救部队接近到二十英里时,他的部队才能开始突围。由于汽油短缺和整个部队的虚弱,保卢斯所属各师的突击力是很有限的,他们只能以焦急的心情等待在南边战斗的部队赶紧前来接应。
救援性进攻
    十二月初,从高加索和奥廖尔调来的三个装甲师、一个步兵师以及三个空军野战师,统归第4坦克集团军司令指挥,准备参加援救斯大林格勒的反攻。他们在科捷里尼科夫斯基地域集结,由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的余部和几个德军战斗群担任掩护。
    就在这一地域,俄军使德军的防线又后撤60多英里,离开斯大林格勒更远了。而位于齐尔河畔下齐尔的第48坦克军距被围的德军只有二十五英里。对整个战局负有重大责任的战略老手曼斯坦元帅,对这个问题曾作了周密的考虑。他不主张强渡顿河,因为这是一次冒险而艰难的行动,认为顿河东南的科捷里尼科夫斯基却是发起进攻的最合适的出发点。
    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十日,第4坦克集团军司令官,颇负盛名的霍特上将率军发起进攻,这是斯大林格勒被围军队早已等待的进攻。我已经说过,第6集团军要等霍特部队距其防御只有二十英里时才能突围。第48坦克军则在霍特到达阿克塞河两岸时,渡过顿河来支援他。根据一九四二年十二月所形成的条件,我认为,不会想出比这更好的计划。有人说,保卢斯过于悲观了,这是值得探讨的,不过,第6集团军应早一些安排突围的计划。
    第4坦克集团军的第57坦克军实施主要突击。第23装甲步兵师在右翼,第17装甲师在左翼,第6装甲师留作预备队。霍特发起进攻后,就遇上了瓦杜丁将军指挥下的俄军坦克和步兵强大兵团的激烈抵抗。瓦杜丁是俄军最有才干的指挥官之一(注:后提升为元帅。他于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夺得基辅,四个月以后死在这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