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

第21章


先是一篇两篇,然后越来越多,多到每天接近上百篇投稿了,那时我就累了。白天上班,晚上一回家就开始更新,几乎别的事都做不了了。因为你一天不更新都不行,那样就会有网友提意见了。我经常要出国开会,有一次最惨,在伦敦更新,花了我一千多英镑。老这样下去也不行了。到了1999年的1月我想成立一个编辑部,我就请了十几位编辑,他们也都是“榕树下”的作者,我给他们发邀请信,发一个就中一人,他们都很愿意。为什么叫“榕树下”呢?其实我没见过榕树,我只是喜欢绿色,从电影、画报里看到过榕树,它挺大的,大到可以罩住半个街区,它的根可以翻出来,榕树是常年都绿的,在它下面,夏天的时候不会被太阳烤晒,雨天也淋不着,给人一种庇护的感觉。这感觉多好。所以就叫了榕树下,有种亲切感,孤独的人可以来这里遮风挡雨,有种归属感。我觉得现代人都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庇护。商业社会,每个人都会有孤独感和失落感。开个地方让大家把源于自己生活、源于自己心灵的东西写出来。生活、感受、随想,一切都是源于这6个字的。现代人的生活太快了,在榕树下让我们放慢脚步,看看现在,再回身看看过去,这是件挺好的事。
  我是个什么人
  我现在是个离不开网络的人,但网络没怎么改变我,它只是让我的生活变得紧凑一些,时间变得少一些,朋友多了一些。我一般是9点上班,公司里的业务许多要通过网络进行。晚上七八点回家、吃饭、看电视。10点左右开始坐在电脑前,做些更新,做到一两点,再去网上溜达一圈。上网使我的睡眠变少了,可精力还是挺旺盛的。
  我做事的哲学——赚不赚钱不是第一位的,首先要自己喜欢。喜欢才能尽一切力量去做。我不考虑后果。我有个最大的资本——我还年轻,28岁。真的做坏了,全亏进去。再重新开始呗,再回到起点,这没什么。“榕树下”这件事比以前任何一件事都让我满足。
  我没成家,在上海在美国都没成家,嘿嘿,新人类就说同居就行了。可我现在爱情上还很空白。因为我还没有女朋友,我现在暂时没这个时间。我要把我喜欢的事排个队,先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吧,现在“榕树下”是最爱,然后是我的广告公司。然后该是爱情了,我会用我喜欢的方式去经历爱情,肯定要找个中国女孩,倒不一定是上海女孩,希望很温柔。新人类希望的爱情和每个人希望的都是一样的,很美好的那种。
  我想说,我是新人类,是中国的新人类。我的一切行为代表一个中国人。不能因为我在美国出生就说我是一个美国人,因为我就是一个中国人,不折不扣的中国人。中西文化在我身上结合得很好。有一次我碰上了麻烦,去东方做节目,他们说不应该让我做,说我是美国人,我挺生气。在美国,你会碰到人家问你:“Are You Chinese?”有些人就会说:“Oh,Yes,I’M Chinese American。”——我是华裔美国人。我总是说:“Yes I’m Chinese。”而到了中国又有人说我是美国人,这是让我惟一不舒服的地方,你根本不知道别人会以为你是什么人,这很难受。我也不去和别人理论作为中国人怎么怎么好,因为我生下来就是中国人,这最好。民族情感是超出一切的情感,你生为中国人,就注定你必须为做一个中国人而骄傲。我小时候就是这种感觉,我觉
  得我生来就应该是黑头发,那些小子就该是黄头发。
  (本文作者:口述朱威廉)
------------
最令我感动的
------------
  你们是“狗狗”的父母,但是你们的爱却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希望,看到了人——这个世界上无比珍贵的生活主体的光辉。
  看着铁成大哥一家三口的照片,心里不知涌上来的是什么滋味。真是该有的不该有的,全都挤满了我的胸膛,强烈冲击我的是——父亲、母亲、儿子,这个原本世界上最平常、最单纯、最普通的家庭组合,此刻却如此这般地感动着我们。
  在我所结交的朋友中,铁成大哥和大嫂是我很敬重的一对儿。他们以父亲、母亲这个人类最光荣的称号,以男人、女人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爱情养育着他们的“狗狗”。他们相互搀扶着,从生命的苦涩中去寻找着他们生活的希望。这日子是他们一家三口一天天走过的,这眼泪是他们一家三口一天天流干的,这欢喜是他们一家三口一天天积累的。如今,儿子长大了,他们变老了……
  我不敢用心去体验铁成大哥、大嫂那两颗父亲母亲不同寻常的心灵,因为他们实在是太金贵了,这金贵的心承受得太多了。我只有敬重。每每看到他们面对“狗狗”的那双慈父慈母的眼睛,每每看到那一双抚摸“狗狗”的大手,每每听到他们那生动的只有“狗狗”才听得懂的言语,你都会羡慕“狗狗”。孩子,感谢吧,你有幸诞生在这样的父亲母亲的怀里。
  记得铁成大哥一家三口曾被邀请参加我主持的一期“综艺大观”,节目是母亲陪“狗狗”弹钢琴,父亲朗诵。都好多年了,我已记不得朗诵的内容了,但我却记得台上那朗诵者铁成大哥声音颤抖,喉咙一阵阵地被泪水堵住,台下许多观众在抹眼泪。我躲在幕后不敢听也不敢看,更不敢想……谢幕的时候,一向站在台边的我,那天却牵着“狗狗”的手走上舞台的中央向大家致谢。我特别转向“狗狗”的脸大声告诉他,“台下的人们是为你鼓掌,孩子!”“狗狗”欢喜地笑了,我也欢喜地笑了。据说,在台下鼓掌的“狗狗”的父亲母亲却欢喜地哭了。事后,他们夫妇跟很多人说,他们哭是因为我把“狗狗”当成了一个正常的孩子,给了他荣誉,给了他尊重!
  就此事我一直没有机会和铁成大哥、大嫂说一句,我这算什么,怎么能和你们比呀。不错,你们是“狗狗”的父母,但是你们的爱却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希望,看到了人——这个世界上无比珍贵的生活主体的光辉。看看他们一家的生活状态,谁还有理由去抱怨生活的不公平,谁还应该去怨声载道地诉说自己的不幸啊?
  祝福你,“狗狗”,更祝福铁成大哥大嫂,愿你们健康长寿,争取活到180岁,那时“狗狗”也有100多岁了,我相信“狗狗”会是这样一个有福的孩子。
  (本文作者:倪萍)
------------
来自韩国的恋曲
------------
  在韩国的那段时光,我丝毫没有客居异乡的孤独与无助,在他的身边,我有一种在家的感觉,非常美好,非常充实。
  “你真像我的初恋女友”
  1999年夏天,我随公司来到韩国汉城策划我的新专辑MTV的拍摄。在一家叫“男孩女孩”的酒吧里,一个朋友介绍我认识了朴昌顺——韩国非常著名的一位音乐制作人。
  朴昌顺看来三十来岁,穿着并不像别的韩国制作人那样另类与前卫,只是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干净与儒雅的味道。他的长相非常“韩国”。却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许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缘故吧,他的行为文雅而有风度,一点不像别的韩国男人那样大男子气十足。我开玩笑地说他像个中国人,不料他竟高兴得眉开眼笑,告诉我在韩国的女人心中中国男人是全亚洲最佳的丈夫人选。
  一招歪打正着,我们之间的距离顿时拉近了许多,喝了好几杯酒,朴昌顺突然冒出一句:“孙小姐,你真像我的初恋女友。”我先是一愣,继而哈哈大笑,告诉他这样追女孩的方法在中国最起码已落伍了十年了。没想到,这句玩笑话竟使他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低着头再也不吭声了。我有些慌了,自己的话是不是说得太直接了?为了缓和气氛,我赶忙转移话题,将自己的一张唱片送给他,和他谈起了有关音乐制作的话题。临分手前,他盯着我的双眼,认真地对我说:“孙小姐,你真的很像我的初恋女友!”没来由地,我的脸竟也红了一路。
  此后,由于工作关系,我俩又见了好几次面,感觉是越来越好。女孩子总是热衷于逛街购物的,可那段时间,我每天拍MTV都要忙到晚上11点以后。为了满足我的购物欲望,朴昌顺每晚都在现场外等我收工,然后陪我去东大门的24小时购物大楼。看得出来,工作了一天的他也很累,但他始终面带笑容地陪着我,很用,心地帮我作决定。他的眼光的确很独到,他为我挑的服装在《怎么HAPPY》与《走一走、看一看)的MTV中都派上了很大的用场。
  一天晚上,我俩去逛名栋商场,由于那天我拍MTV时穿的是高跟鞋,逛了没多大一会儿,我就撑不住了,走路开始一瘸一拐。朴昌顺看在眼里,便让我坐下来先休息一下,他则转身进商场一下抱来六双旅游鞋。他很不好意思地告诉我,因为不知道我穿多大的鞋码,只好把每种尺码都抱来一双让我试。试好后,他又抱着剩下的五双鞋回商场去退货,看着他的背影,我的心里莫名地涌起一种幸福和满足,那一刻,我发觉自己真的开始喜欢这个像初恋的羞涩少年一样的韩国男人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我回国了。在北京,我总感到心中若有所失,于是与朴昌顺的电话就越来越频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