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单纯,也别太不单纯

第29章


其实,为人处事也一样,这就是一种“心计”。如果你只一味要求别人为你做什么,却不关心别人为你付出后可以得到什么的话,那你是达不到目的的。
成功合作的前提是:进入对方的心扉,知道他想要什么。任何人在合作中都想获得某种收益,都希望自己付出的心血、努力会收到回报。想成功合作,就需要满足对方的这些需要。
许忠奎是一家装潢公司的客户经理,为了让更多的客户选择自己的公司,他准备和售楼部的人员搞好关系,以通过他们来帮自己介绍更多的客户。
来过售楼部好几次后,他和一个名叫针响跃的员工渐渐熟悉起来。于是,许忠奎开始隔三差五的请针响跃吃饭,针响跃也从不拒绝。在酒桌上,许忠奎委婉地表明了意图,说道:“响跃啊,最近来看房子的人不少吧,我听说好多户都交房了,但还没有装修。你知道我们公司的实力不错,价格又合理,多帮哥们儿推荐推荐。”
针响跃只顾点头称是,可一个月过去了也不见他给许忠奎推荐客户。许忠奎开始以为是针响跃不够意思,等他回家向老婆发牢骚后,老婆提醒了他,“你只请人家吃饭,可是人家给你介绍客户并不是冲着你的几顿饭来的。不要光说让别人给介绍客户,你应该主动表示拿多少提成给人家。他不肯给你带客户来,就是因为你迟迟没有表示,看来你还不明白别人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啊!”
那究竟怎样才能知道对方想要的是什么呢?两个字:沟通。对在沟通中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我们就比较容易知道对方想要的是什么。如果缺乏沟通,你的目的就难以达到。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成功的首要障碍就是来自于我们并不清楚合作方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无法满足对方的需求,就容易使问题复杂化。要想成功,就必须知道对方想要的或者所期望的是什么,能满足的就要认真满足;如果不能满足的,就要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弥补。
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比一味地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作争辩要高明得多,不管在谈生意还是说服别人的时候都是如此。换位思考的方法,不仅在争论中有奇效,而且在平常的交往中也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
当你准备见一个你不太了解的人时,不妨了解一下他目前最得意的事情。没有谁不喜欢听好话的,每个人都喜欢享受被人承认的感觉,所以人的成就越大,就越希望别人能够看到。当你一见面就和他谈论他最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别人当然非常高兴,对你也就会有好感了。
年轻人往往不会去换个角度看问题,更不用说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这个道理。善于换位思考的人,常常能从别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方法,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问题,结果,往往能找到更广阔的天地。
当然,人与人之间会出现矛盾,不仅仅是因为沟通不畅,还有很多的原因,但是往往沟通不畅是第一要素,而沟通不畅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双方没有彼此理解造成的。当你向对方提出请求时,为了顺利达到目的,最好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他们想要什么,针对对方最关心的事去做文章,才能奏效。
想钓鱼先要从鱼的角度去思考。所以,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设身处地地替别人想想,多了解别人的意愿比一味地请求对方要高明得多。人都渴望被尊重、被理解,只有你换位思考,才能真正体察别人所需,办起事来才会把力使在点子上。
2.善于倾听,真意往往在言外
着名作家鲍威尔曾说:“我们要聆听的是话语中的含义,而非文字。在真诚的聆听中,我们能穿透文字,发掘对方的内心。”
成功的人士大多善于倾听,当然,他们在倾听过程中,并非是“左耳进,右耳出”,而是用心去听。在倾听过程中,不断搜集谈话者的兴趣爱好,了解谈话者的脾气禀性,然后在适当时候提出一些中肯的观点。他们的这种做法赢得了他人的好感,从而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认可。
与上级领导谈话要注意,领导的语言是最具揣摩性的。比如你刚到一家公司不久,领导找你谈话:“你到公司还没多久,工作成绩不错,以后有什么打算呐?”很简单的一句话却含有领导特殊的意图,他是在考察你的工作心态。你若很坦率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志向,领导会以为你过于幼稚而缺乏城府;你若大谈自己与公司不相干的事业理想,上司会了解到你眼下只是把公司当成一个跳板,一旦有了机遇你就会远走高飞,根本没有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算。
总之,倾听是说话的前提,有效倾听则是沟通双方心灵的桥梁,只有能有效倾听,才能理解别人的意思,揣摩他人的心思与性格特点,然后对症下药,说出别人爱听的话。怎样能做到有效倾听,听出弦外之音呢?
一。要集中注意力听
如果你没有时间,或者是由于别的原因而不想倾听某人谈话时,最好是客气地提出来:“对不起,我很想听你说,但我今天还有两件事必须完成。”如果你不真心愿意听而又勉强去听,或是装着倾听,则你可能会不自觉地开小差,比如一边听,一边翻书或做别的、想别的。你的举动逃脱不了说话人的眼睛,说话人会对你的态度产生很大的不满。
二。要耐心去听
要等待或鼓励说话者把话说完,直到听懂全部意思。有些人语言表达可能会有些零散或混乱,但如你有足够的耐心,任何人都可以把事情说清楚的。
遇到你不能接受的观点,甚至有伤你的感情的某些话语,你也得耐心听完。你不一定要同意对方的观点,但可表示理解。一定要有耐心甚至要想办法让说话人把话说完,否则你就无法达到倾听的目的。
三。表示理解,适时进行鼓励
聪明的人明白,倾听时脸要向着说话者,安静、认真地听,眼睛看着说话人的眼睛或手势,充分运用理解说话人的身体辅助语言。同时,必须适时用简短的语言如“对”、“是的”、“确实如此”等,辅以点头微笑之类的动作进行适时的鼓励,表示你的理解或共鸣。一定要让说话人知道,你一直都在认真地听他说话,并且也听懂了他所说的话。
四。要避免某些不良的习惯
我们要回避一些不利于倾听习惯的诱惑。比如,随便插话打岔,改变说话人的思路或话题,任意加以评论和表态,把话题拉到自己的事情上来等等,这些都是常见的不良习惯。
因此,我们只有善于倾听,才能了解别人的言外之意。如果不想做一个蠢头蠢脑的人,就应该学着聪明一点,学会用耳朵来“说话”。
3.听懂别人的场面话
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人,因为听不懂场面话而吃了不少亏。有时因为一句别人的玩笑之语,信以为真,结果闹出了不少笑话。其实,要听懂场面话就必须把别人说的正式承诺和场面话区分开来。
大多数年轻人涉世不深,常常听不懂对方的“话中话”,因而事业生活上多有困扰。所以,一定要学会分清他人说的是不是场面话,你才好有精力和实力来具体应对,而不至于因为几句场面话就让自己耽搁了正事。
其实,场面话只是交际场合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说话方式,它不是正式的口头承诺,只是别人为了应承你而随口说出的话语,并不能代表就一定真实。所以我们在听他人说场面话的时候,一定要有正确的态度,当你听到这种话语之后,一定不要当真。
很多时候,场面话是用来撑面子的,它不带有任何肯定语气,也不具备任何可信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当你听到称赞和恭维你的话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不要因为这些场面话就得意忘形。当你听到了别人满口答应的场面话时,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免你希望过大,失望也过大。
世界巨富比尔?盖茨说:“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也是一个合作的时代。现代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人际沟通能力和交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前途和发展。”看来判断和沟通在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决定性的需要。
当然,有些年轻人肯定要问了,我怎么听得懂他们说的是真还是假啊,其实判断对方说的是不是场面话并不难。你可以从他口中说出的句子和神态来确定,比如:如果他言辞闪烁,或者老是找借口,避重就轻,那么他说的就一定是场面话。如果他进一步问你的细节以及开始帮你分析形势,那么他说的就一定是真心话。
因此要成为人际交往的高手,就要了解常用的场面话,在适当的时候用上一些。
1.职场上的场面话。
在工作场合中,经常能听到领导说“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我会全力帮忙的”、“你的事情包在我身上”,这些话就是职场中常用的场面话。虽然领导并不一定都会按这些话去做,当下属有事找他时,他也不一定会尽全力帮忙,但是这些话却能让下属感到心里舒坦,听了后也会踏实很多。
2.酒桌上的场面话。
在酒桌上,有一些酒桌场面话。比如:“感情深,一口闷。”“酒是粮食精,千万要小心。”“酒比粮食贵,千万别浪费。”如果不会这些场面话,那么你很可能只是闷着头喝酒,很快就“倒也,倒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