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Ⅲ(寂静的冬季)

第66章


那人立刻接道:“这正是我们要问你的,你属于什么组织?你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英翔静静地闭上眼睛,轻声说:“谢谢您,医生,不过不用费心了。”
随后,凯瑟琳向他们表示,在这种原始的医疗条件下,她根本无法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治疗。拉里?福克斯却郑重地对她说,这样做是为了M国的安全。这个人还有一群同伙,并且他们都是网络高手、电脑精英,只要一使用带有计算机程序的设备,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电脑芯片,这些人就能找到他。
“一旦他们找到这个人,就会立即发动恐怖袭击,不止是对我们,还有整个M国。”福克斯严厉地警告她,不但只能使用上个世纪的那些不带电脑程序的医疗设备,而且不能在网上或者电话里提到这个人的病情,以免泄露风声,被那些“极其危险的恐怖分子”察觉,那将给M国人民造成极大的威胁。
“同时,必须救活他。”福克斯又说。“霍布森医生,我们需要他的口供,以便抓住他的同党。”
凯瑟琳?霍布森是国际知名的医学专家,一生都在研究治病救人,对政治十分陌生,此时也只好相信这位“政府要员”。她想了想,说道:“我需要很多的特效药,还有大量的血浆、血小板、脐血、丙种球蛋白、氨基酸……目前只有先遏止住病人病情的恶化,然后再查清病因,对症下药。”
“我赞成。”福克斯立即说。“霍布森医生,需要什么尽管说,我立刻叫他们送来。”
由凯瑟琳担任组长的特别医疗小组为这个病人真是绞尽脑汁,使用了许多刚刚研制出来尚未投放市场的新药。
大量的特效药源源不断地注入英翔体内,强制性地暂时压制住他的病情,使他发作时的程度减轻了许多,清醒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这时,中国高级军事代表团到达新德里,对印度开始友好访问。为保证他们的安全,中国派来了大批安全人员,与印度方面的安保人员一起,对军事代表团将抵达的各个城市展开了大检查。在这些行动的掩护下,大量情报人员也进入印度,几乎在进行拉网式的侦察。
一直秘密隐藏在孟买的福克斯立刻决定转移。
英翔被他们蒙上眼睛,封住耳朵,塞住嘴,绑在担架上,用汽车秘密送到机场,随即抬上了飞机。
62
这架新型的波音777-U2060型宽体远程客机一直往南飞着。
在数个小时的航程里,英翔从头到脚始终被罩在一块厚厚的黑布里,让外人看不出丝毫端倪。机上那些负责押送的人员也都不吭声,仿佛只要一说话就会被潜在的监视者偷听到。那些医护人员都被这诡异的气氛吓得脸色发白,瞧着担架的眼神犹如看见鬼魅。很多人都离得远远的,似乎怕被连累。
飞机在赤道地区改变航向,在万米高空一路向西,飞越了所罗门群岛和斐济,最后到达了美属萨摩亚,降落在图图伊拉岛的帕果帕果国际机场。
美属萨摩亚又称东萨摩亚,位于太平洋中南部,属于热带岛国,共分为三区二岛,人口约有六万。境内多火山岛,热带丛林密布,沿岸多珊瑚礁。首府帕果帕果是个天然深水港,是萨摩亚群岛惟一能停泊万吨轮的良港,也是M国在南太平洋的重要海军基地。
飞机一停稳,他们便一刻不停地将英翔抬下机,塞进了汽车,随后一阵疾驰,驶入美海军基地内。很快,汽车停在一座山丘前,紧紧抵住了通往山腹的一扇大门,几个人将他迅速从车门直接抬进了门里,这才松了口气。汽车随即迅速离去。
他们乘坐的客机、汽车和这幢处在一座挖空了的山腹中的建筑一样,外表都喷涂了一层隐红外线、隐磁、隐微波的特殊材料,可以有效防止来自外层空间的探查和高空侦察。
这幢建筑里也与原来的那间房间一样,没有一切需要由计算机控制的系统,甚至没有任何带有电脑芯片的设备,总之,没有任何与科技沾边的东西。
为了隐藏这个人存在的痕迹,他们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即使使用了所有的手段,少数知道内情的人却仍然觉得不够,简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在整个转运的过程中,始终被裹着不见天日的英翔一直很安静。
进了这幢建筑深处的囚室中,护送而来的情报局的人才掀开他身上的黑布,解开对他的重重绑缚,让医生给他做检查。
英翔被这一系列转运过程的颠簸和长时间的紧紧捆缚折腾得疲惫不堪,现在正在昏睡。
那些医护人员使用的仍然是原始的医疗工具。检查完后,凯瑟琳叹了口气:“至少他还活着。”
一路上看到如此严密的防护措施,他们都相信这个人确实隶属于某个极其危险的恐怖组织。想到世界上被那么多恐怖行动杀伤的无辜平民,他们都不再对这个人暗中同情。
他们所在的这幢建筑从外表上看去,纯粹是一座长满低矮灌木和青草的山丘。但是,虽然其内部极其原始,没有任何科技产品,外面却是武装到了牙齿。环绕着这座山丘,装备有先进的预警系统、防空系统、导弹拦截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由高手设置,隐在海军基地的所有系统中,做得毫无特殊之处,不会引起别人的特别注意。同时,还有几队突击队在周围隐蔽地驻扎守护着。身处建筑中,可说是高枕无忧,固若金汤。
也许是到达了正处于夏季的热带地区,心理感觉好了一点,又或者是从北半球到了南半球,纬度的变化对人的身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直躺在床上的英翔似乎病情逐渐在好转。渐渐的,他能够坐起来,后来还能下地走动了。
看守他的那些人对此又喜又忧,喜的是终于能够保住这个人的性命了,忧的却是怕此人忽起杀意,无人能敌。
关押他的房间修建得十分严密,四壁都是钛合金制成的金属墙,在墙里,四周还加装了三层密密的钛合金栅栏,就像是一个关猛兽的笼子。门口用粗大的铁链拴住,上了那种古老的大锁。除此之外,随时都有八名全副武装的突击队员在笼子的四周看守着。
即使是这样,那些人还是不放心,仍然给英翔的双手戴上了手铐。只是这副钛合金手铐是双手分开的,用细细的然而坚韧无比的钛合金链子套在旁边的钛合金栅栏上。英翔在狭小的室内可以活动,但无法骤然做激烈的动作,更遑论攻击了。
不过,与上次全封闭的房间不同,这个房间有一扇小小的窗户,装的是全封闭的防弹玻璃,而且这玻璃是单向的,只能够从里面看见外面的情景,从外面看上去,却像是一块天然的岩石,完全看不到里面。英翔可以隔着层层栅栏,透过玻璃,远远地望见海洋。他常常站在那里,一看就是很久。
在热烈的阳光下,安静的大海是一望无际的蔚蓝色,点点白帆不断地从海面上轻盈地飘过,偶尔有轮船和水上飞机来来往往。各种水鸟在海面上飞来飞去,不时有白色的鸟从窗前展翅飞过,给寂静的房间带来一点生机。
看这里的种种布置,真可说是机关算尽,而且每时每刻都在花费着巨大的人力物力。
每天早上,凯瑟琳会带着助手过来给他检查。这个时候,即使有手铐限制,但英翔仍然有活动空间,很让某些人不放心。因此,每次都是守在门口的突击队员们先进来,将他铐到床上,才让医生们进行治疗工作。这些战士对这个人仍然充满了恨意,动作往往十分粗鲁。英翔却始终很安静,一直一言不发。
下午,情报局的审讯人员们会进来,将他的双手结结实实地反铐在栅栏上,然后对他进行讯问。他们反复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他的真实身份。这是他们设计的第一个突破点。
英翔始终一声不吭。
他甚至都不去思考他们为什么从来不提英修罗。不过,他已经感到了儿子给这些人造成的巨大压力。有“恐怖的英修罗”在外面,他们似乎一时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每思及此,他的心里就会浮现出一丝愉快。
与严密的防护设施相比,这间房间的生活设施却比较简陋,不过却附设有浴室。与四周中空的钛合金栅栏不同的是,这个小小的卫生间却是用实心的钛合金板材制成的,算是尊重了他的一点隐私。
除此之外,他们还送来了从斯里那加达尔湖的船屋上搜来的他的私人物品,甚至还有那套法文版的《追忆逝水年华》。
英翔有种感觉,他们似乎打算在这里关他一辈子。
不过,要比耐心,天下只怕很少有人比得过英翔。
每天都生活在栅栏外守卫着的八个人十六只眼睛的注视下,他却过得从容不迫。如果没人来打扰他,他就看看海,读读书,或者闭目养神。他始终不知道自己现在是在哪里,但他根本无所谓。
这时,不但他自己心里很清楚,凯瑟琳也知道,他的病情只是被大量的药物暂时压制住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转。他体内无处不在的病灶一直在积聚力量,随时会大举反攻。
英翔现在觉得全身的骨头已经都变成了薄薄的空壳,并且一直在隐隐地酸疼,似乎骨髓都已经被吸干了,骨骼越来越脆,随时会碎掉。只是,他一点也不在乎。
凯瑟琳对他的病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心,简直是欲罢不能。她从来没见过这种病例,对他的病因、病史、既往的治疗方式都急欲知道,想一探究竟。
对这位真真正正的医学家,英翔表现得极其尊重,但他确实什么都不能说,只能略带歉意地告诉她:“我不懂医学,也从来不关心,真的不太清楚。”
凯瑟琳不断地轻叹,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