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明山落户海阳的当年冬天,这位生于河南的老学究终于撒手尘寰,驾鹤西归。不过他的后裔们却从此在这粤东大地上繁衍,成了一方颇有影响的人脉。
这位要在本书中记上一笔的李明山,就是李嘉诚的先祖。虽然他的生卒年月史无考证,但是李明山毕竟是李氏家族在粤东繁衍发迹的鼻祖,尤其是李嘉诚在香港商界的历史性崛起,给从河南迁徙而来的李氏家族带来了新的荣耀,李氏家族第十代传人李嘉诚,在香港富可敌国,并又跻身于世界华人富豪的行列,匆庸置疑,李氏的先祖李明山功不可没。
李明山以后的七代人,当地史册几无记载。这是历史的遗憾,但是延至李明山的第七代孙——李鹏万的时候,忽然让一度默默无闻的李氏家族再度生辉。
3、曾祖李鹏万:朝廷贡官,挂冠返乡
李鹏万的出生年月不详。笔者曾为此专程去潮州采访,民间对李鹏万的出生年代说法不一。一说道光十九年,一说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李鹏万,自幼天资聪厚,读书万卷,并过目成诵,是海阳县当时有名的学子菁英。尤其是他的毛笔书法,龙飞凤舞,颇有前人苏轼之遗风,在潮州地面人人皆知。每年元宵灯节总有人上门求其手书对联,乡民们每每以有李鹏万亲笔对联张贴于门楣而引为至荣。等到李鹏万考取朝廷贡官而风縻粤境之时,广东地方各县所建牌坊之上,多有李鹏万手书楹联镂刻其间。现在仍可在粤东各地觅见其陈年遗墨。
如果说当年李明山率家人来粤东初期,仅是一个人脉丰厚大家族的肇始,那么到了清朝咸丰九年,李氏家族的后继者李鹏万就再不是这书香门第中以教书为荣的普通塾师,而成为名震潮州地面的著名学士。李鹏万作为李明山的第七代后裔,他的成功不在于咸丰七年在乡试中一举成名,成为粤东五县惟一的举人,也不在于他咸丰八年再中秀才,而是在接连两次乡试中以名列前茅的考卷成为佼佼者后,破天荒在大清年考中成为可进京城为官的进士。须知那时的进士不同于普通的举人和秀才,也不是一般在大考中成为官员的学子,李鹏万的全优试卷是在经过京城皇帝的御览朱批成文之后,才从全国数以百计的优秀考生中脱颖而出的,这在边远的粤东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当李鹏万中了京官的消息传至海阳时,全城轰动。就连潮州古城也为这位给乡亲们增光彩的李鹏万张灯结彩,燃放爆竹,接连庆祝了三天三夜。真可谓潮州地面上古来罕见的喜事!
李鹏万的成功发迹,继承了其祖先李明山的衣钵。诗礼传家的优良祖训正是从李鹏万开始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李氏家族是前后经历七代人的艰苦努力,最终才赢得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功。不过,李鹏万尽管进京作官,并且平步青云,可他并没有满足于已得的官位,再经过几年的努力,品貌兼优的李鹏万竟然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不久,即参加了同治二年(1863)在紫禁城文华殿举行的大考。这时咸丰新殁,慈禧开始染指朝政,更加喜欢鼓励朝臣奋进向上。这为期12年才有一次的官廷内官的考试,虽是大清禁宫多年的惯例,但李鹏万赶上这次大考,愈有让他一展才气的诱惑,因为慈禧已经亲颁圣谕,凡考中者均可连升三级。李鹏万知道如若满足一般的京官生活,完全可以躺在旧有功劳簿上睡觉了,但他早就暗暗立志要以他出类拔萃的生花妙笔撰写奇文,一定要在那些小视自己的孤傲京官中名冠群雄。李鹏万果然笔著奇文,震惊紫禁城,他再一次成功了!李鹏万以其寓意深刻的文章,出人意料地摘取了文华殿上的桂冠,成为让所有京官羡慕的文官八贡之一。
李鹏万虽然夺得由慈禧老佛爷御笔加封的嘉奖,可是,他毕竟不同与那些不学无术,每日钻营官场的六部九卿。学识的渊深和与生俱来的善良天性,都让这位李明山的后裔自感难以适应大清恶浊的最高官场。尤其是尔虞我诈且又处处充满险恶的朝廷高层,对于素以国家社稷与万方黎民这重的李鹏万来说是如履薄冰,他感到京官难做,有些高处不胜寒之感。
清同治四年(1865)夏天,李鹏万奉朝命巡视河南。他发现一路上荒野哀鸿,枯草干枝,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旱情正在席卷着中州大地。出身于粤东的李鹏万做梦也没有想到,古来素有中州粮仓美称的河南地面竟然一片荒芜。而这面前的河南大地恰恰就是李鹏万的祖籍。当他看到被祖辈描述为中原粮仓的故土,如今竟然因旱灾而哀鸿四野的时候,李鹏万不能不为之落泪,甚至想拍案而起了。
李鹏万在中州巡视期间,一路上所见灾民如蝗,饥谨到极致的乡民大多以枯树朽枝和野花残草为粮。他再看当地的朝官则人人酒池肉林,花天酒地,两相对比,无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所有一切,尤让李鹏万激愤难忍。特别是当他回到故里许昌的时候,所见景况更让他为之震怒。一面是乡间百姓的民不聊生,一面是当地朝官对他的百般奉迎。面对当地官员的阿谀,李鹏万曾经当面拍案指斥,并当场罢免了几个在他职权范围内可以废黜的官员。然而,李鹏万毕竟无权解决河南境内大批朝官的贪脏枉法。于是他回到北京以后,亲笔向慈禧递上了一道条陈,要求重罚严惩,甚至弹劾河南一批重要贪官,以保证民间百姓不被天灾涂炭。
但是慈禧在接获李鹏万所上的条陈以后,批阅中对其所用之词过于激烈暗生反感。尤其是河南几位朝官多年与朝廷保持的良好关系,是不容李鹏万指责的。他不了解真情,原来慈禧太后每年的寿辰之日,这些河南官吏大多是不惜财力的进贡,在慈禧眼里他奏折上的贪官都是老佛爷的爱臣。这些颇得慈禧爱护的高官,岂能像李鹏万条陈中所说的这样虎狼成性,鱼肉民间?如果这种充满激词怒语的条陈系普通朝官所上,慈禧太后也许会因此而怒责下去,或者因此遭到贬官的严惩。可是,李鹏万毕竟是两年前在紫禁城文华殿内以妙文获得慈禧欣赏的文官菁英,所以慈禧只将此奏折退回了军机处,并没有给李鹏万治任何罪名。不过,李鹏万却因这一条陈毁了自身的前程,从此再不受慈禧的重视,坐上了宫中的冷板凳。此后几年中他虽然还在京畿为官,但很少得到慈禧的召见。直到同治皇帝驾崩,光绪皇帝登基,李鹏万始终郁郁终日,不得重用。李鹏万直到这时才感到官场政坛的险恶,一旦他说了真话,非但不能解决腐败朝政中的弊端,反而还要因此招灾惹祸。光绪初年,李鹏万还希望慈禧再重用自己,却发现自家官邸内外到处都有可疑的监视者。他再看慈禧亲政以来杀人如麻,许多在咸丰时代有功朝政的高官,只因违逆了慈禧的圣意,一个个轻则遭到贬官,重则被绑赴菜市口长街枭首示众。李鹏万深知自己继续在京为官,非但不能对大清朝政和黎民百姓有所贡献,搞得不好,甚至还要厄运加身。于是李鹏万在光绪五年秋天,以生病为名,向慈禧递上一道恳请回归乡梓养老的条陈。慈禧虽然从内心对李鹏万有些忌恨,但毕竟爱其道德文章,接到李的请辞后还曾遣人前往东四的李宅进行挽留,但是对晚清官场早已深恶痛绝的李鹏万,这时退意已决,哪还敢贪恋京华的酒池肉林。于是他于光绪六年(1880)冬天,挂冠而回阔别多年的故里潮州。
就是从这时起,李氏家族离开了生活多年的海阳县,迁往当时的通衢大镇潮州定居。这时的李氏家族更加烟火繁盛,凭借祖上余荫和李鹏万作过京城大吏的影响,李家兄弟在潮州地面仍是功德无量的名门望族。在李鹏万的膝下,前后生有两子,一为长子李起英,次为二子李晓帆。李鹏万在两子之中,尤其喜爱次子李晓帆。
4、祖父李晓帆:潮州知识界的进步人士
李鹏万尽管对大清王朝的腐败极为厌恶灰心,可是,他仍然难改从小形成的功名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认为如若让子嗣更有造就,惟一的成才之路只有像他一样继续攻读史书,然后参加历年的乡试,最后考取功名。李晓帆当年就是李鹏万视若可以继承其衣钵的后裔。
李鹏万曾经一度寄予厚望于他的长子李起英。李起英从小受到父亲的耳提面命,非常刻苦。李鹏万前往京华为官期间,就把李起英带在身边,希望他也能接受京城的文化氛围,将来为进入官场作准备。然而后来李鹏万发现一入京门深如海,大清朝官在进入晚清时期几乎人人都贪污,个个都贿赂。李鹏万自此方知后悔,原来朝官集聚之地,俨然是一只偌大的可怕染缸。如果再让爱子继续生活在天子的脚下,岂不是要误其一生?当初李鹏万情愿放弃收入颇丰的京官不做,毅然决然地返回粤东老家,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好在李起英在北京生活的几年,没有沾染朝廷官员们的任何陋习,始终刻苦攻读,自强不息。他回到广东潮州以后,仍以治学为己任。到了弱冠之年,李起英首次参加乡试大考,便中了一个贡生。本来依李起英的才学人品,继续这样奋斗下去,最终的结局肯定不逊于其父李鹏万,然而由于他身受父亲看破红尘官场的影响,自从中了贡生以后从此就再不肯发奋苦读。尤其是他生了一场重病而造成学业的中辍后,更是影响和限制了李起英后来的仕途精进。这也成了李氏家族的一大憾事。
李鹏万的次子李晓帆,少年聪颖,极喜书画。
小说推荐
- 华人首富的财富传奇_李嘉诚全传
- 李嘉诚出生于潮州的书香世家,从小聪颖好学。风云突变,日军侵占潮州,父亲教育救国的理想泯灭,亦打碎李嘉诚求学治学的志向。1940年冬,少年李嘉诚跟随父母,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辛,逃到香港 如果不是李嘉诚,李氏家族史很可能湮没在浩瀚的历史尘埃中 20世纪末叶,经济热成为全球性的时代大潮。一代超人李嘉诚,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8章
- 柯南之我诚实确实诚实
- 我叫诚实,我非常诚实,你永远可以信赖我。琴酒:你绝对是组织需要的黑色子弹 伏特加:大哥和你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毛利兰:诚实君很强,我会向着你努力的 工藤新一:嘛,诚实那个家伙,勉勉强强可以当我的华生吧。柯南:诚实哥哥最诚实了,那就绝对不能跟小兰姐姐谈恋爱哦 宫野志保:诚实,我的信任很难得,不要辜负我的
- 玄幻小说柯学小白连载中
- 最新章:第39章 蓝色古堡探险事件(上)
- 重生嘉平公主传奇
- 文案 舒静君刺杀失败,葬身异国,却侥幸重生。此时梁国仍在,舒家犹存,距离她嫁进本朝最大奸佞家里还有三年;距离国君病逝还有七年;距离梁国覆灭还有十一年 知晓未来走势的舒静君默默握拳下定决心 第一,哪怕说自己八字克夫呢,也绝不能嫁到李相国家 第二,想法子逆天改命 咳咳,其实这就是一个想改变家族悲催命运,
- 穿越架空苑城柳完本
- 最新章: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 孔氏家族全传/张建平 李安
- 孔氏家族全传孔氏家族全传txt下载由网友上传,作者为:张建平李安本书叙述了一个家族的发迹史。号称“国民党政府财神爷”的孔祥熙及其孔氏家族,当年曾以私家财富之巨,位列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之首;并一度因此获咎而为众矢之的。迄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对孔氏家族当年的发迹之谜及其暴敛财富之丑恶内幕,仍可谓知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65章
- 陈氏家族全传/李西岳 苏学文
- 陈氏家族全传陈氏家族全传txt下载由网友上传,作者为:李西岳苏学文介绍: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及其所代表的整个陈氏家族,当年曾对蒋介石的最初发迹,对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最初建立,以及其后在中国大陆长达22年之久的统治,立下过汗马功劳。所以当年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陈果夫更被誉“国民党之教父;陈氏家族亦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39章
- 淑嘉贵妃传
- 十娘入宫的时候,阖府拜送。她看着跪在自己脚下的伯父父亲兄弟们,虚扶一把,轻声叹息“放心,珍重,而后带着丫鬟登车而去 此后一十三年,她从一个小小的选侍,一路升到正二品的四妃之一,荣宠不断。家族更是凭借恩宠一飞冲天,名动京城 当红颜老去荣宠日渐减消,唯有权势能给她温暖。从宠妃到拥有后宫实权的贵妃,她用八
- 穿越架空果冻虾虾完本
- 最新章:180 80、取次花丛懒回顾(萧梦真番外)
-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新定义李白
- 李白是四川五百年一出的天才,他的诗歌惊天地,泣鬼神,他的处世风格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物从来都被后世学人奉若神明,于是,人们也就往往忽略了诗人本身。事实上,除去了诗仙的身份,李白也是一个平常的尘世中人,他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追求;他有洒脱狂放的个性,也有为人诟病的喜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5章
- 大唐:我真不是皇长子李秋李世民
- 大唐,贞观二年 李秋意外穿越大唐,成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遗失在民间的长子 因为一场意外,李秋机缘巧合下,救下了重伤不治的李二等人 不想,因为三颗小痣,李秋的身份被意外发现 李秋家中的红薯,土豆也被一一曝光 从此,不一发不可收拾 多日后,一身龙袍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来到了李秋家中 身后房玄龄,杜如晦,程咬
- 都市言情穷酸书生连载中
- 最新章:第883章
- 李秋李世民
- 大唐,贞观二年 李秋意外穿越大唐,成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遗失在民间的长子 因为一场意外,李秋机缘巧合下,救下了重伤不治的李二等人 不想,因为三颗小痣,李秋的身份被意外发现 李秋家中的红薯,土豆也被一一曝光 从此,不一发不可收拾 多日后,一身龙袍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来到了李秋家中 身后房玄龄,杜如晦,程咬
- 都市言情穷酸书生连载中
- 最新章:第88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