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家族传奇

第13章


  “给我相面?”李嘉诚在茶楼打工半年有余,每日都是早来晚归,勤勤恳恳地礼貌待客,已经赢得老板和客人的一致称许。也是在这半年里,李嘉诚在春茗茶楼见识过世间的各种人物,无论是来自上流社会的大贾巨亨,还是住在香港“笼屋”中的苦力,李嘉诚都陪着笑脸迎来送往,可是,他从没有在茶楼里遇上会相面的“星命术士”。李嘉诚哪敢在茶楼开业的时间与客人闲聊,于是他慌忙谢绝说:“不敢不敢,这位大爷,我可是个跑堂的小伙计,怎么敢劳驾老先生看相呢?再说,万一让老板见了,岂不要炒我的鱿鱼吗?”
  “伢仔,你莫要慌嘛。我是不要你相面钱的哦!你们老板那里,我会说话的,谅他也不敢不给我的面子。”这位盲眼老人固执地拉住李嘉诚的手,认真地说道,“你也许不知我是谁,告诉你,能让我看相的人,在香港可是凤毛麟角呢!今天你遇上我,也就是你的造化了!”
  此前,李嘉诚在香港的黄大仙、大笪地和北角等地,都曾见过地摊前的街头相士。可是李嘉诚从不相信这些占卜者报出的吉凶信息。他甚至认为如果蹲在地摊前的江湖算士们真能占卜人的吉凶祸福,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能未卜先知自己的前程呢?如今这位老者非要给自己看相,李嘉诚想一个眼睛都看不见的人,又怎么能给他看面相呢?
  李嘉诚是个性格温顺的人,凡事他都不想拗着他人,见老人对他如此认真,索性就任其摆布好了。他任由老人闭着眼,用两只干枯的手,在他脸上左右抚摸起来。不料老人的手刚在他的前额摸过,就惊叫了一声:“伢仔,你可不得了啦呀!我的天,原来你是个大命之人啊。乃是上天水星转世。如今你的天庭虽然饱满,可是,仍然不到发迹之时,所以你如今困在水中不得施展呀。”
  李嘉诚吓了一跳,他听不懂老者的一番话,只是怔怔地呆在那里,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了。老人继续抚摸李嘉诚的鼻子,眉骨、口唇、两耳和下巴,依次反复,摸了再摸。老人口中念念有词,继续惊讶地呼叫说:“在当今香港,我从没有遇上像你这样的大贵之人。我敢断定,只要你跳出眼前的困境,将来肯定一片光明。只是为这眼前的困厄之运,你至少还要苦苦挣扎几年光景呢。伢仔,你现在是一条巨龙困陷在水中啊,迟早有一天我相信你会发迹的!”
  老人的话,李嘉诚虽然将信将疑,对自己目前的状况更加困惑。他不明白自己的前程究竟在哪里?随着在春茗茶楼跑堂的时间越久,越让李嘉诚感到庸庸碌碌和无所作为。虽然茶楼的生意越好自己能拿到的小费越多,然而让他发愁的是,莫非自己将来就这样在茶楼里奔跑一辈子吗?眼前尽管可以维持家中的温饱,然而这种日子越过得平安,越在悄悄远离父亲生前对他的要求,这让李嘉诚心中非常不安。
  李嘉诚的床头放着一本诗集,那是李云经在世时亲笔抄写的一些前人的诗章,这本沾有父亲墨迹的小本子一直跟着李嘉诚从潮州经澄海再到了香港。如今只要他有时间,就会翻开那泛黄的纸页,默读父亲记在上面的诗句,鞭策和激励自己即使身处困境也不能忘记诗礼传家的历史。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朝阳路八千;
  本为圣朝除弊政,
  敢将衰朽惜残年。
  李嘉诚不知父亲当年抄录的是何人诗句,他怀疑会不会是那位曾在京城做过贡官的先祖的遗诗?因为诗句中饱含着对政坛强权的忿懑及怀才不遇的孤鸣,颇让少年李嘉诚深感困惑和茫然。祖上曾经有过光耀乡梓的历史,而今到了他这辈上,莫非真要流落在香港这英国人统治的地方,毕生只甘当一个仰人鼻息无所作为的茶楼伙计吗?
  不甘!真的是不甘啊!李嘉诚尽管在春茗茶楼做事认真勤快,深得老板和老板娘的欢心,而且所有他接待过的三教九流,几乎都对这位笑呵呵、仿佛每天都无忧无虑的伙计很喜欢。“这潮州伢仔真是个勤快的人,将来定会有出息的呀!”“老板,你的春茗茶楼能有这孩子跑堂,可是要发大财的呀。”“没有见过像他这么可亲的堂倌呢。有他在这儿,我们都愿意来喝茶的呢!”
  老板对李嘉诚更加喜欢。可是,已经16岁的李嘉诚人小心大,对自己的职业越来越产生了暗暗的抵触情绪。并不是因为这里的客人五花八门,各色人等他难以伺候;也不是因为老板对伙计越来越挑剔,而是因为他人渐渐长大了,有了些新的想法。一旦对自己的生活能力有了新的信心,他就会多一份对未来前程的思索。他内心里始终滋生着一种奋进的念头,有着不甘人后的奋斗精神。“将相本无种,男儿自当强。”这是李云经在老家面线巷小院门楣上写下的春联。数十年后李嘉诚始终牢记着这两句话。
  1944年的旧历春节,庄静庵提着一袋年货,走进妹妹一家租用的低矮民房。那天刚好李嘉诚也在休年假,舅舅索性就在妹妹家里吃了一餐云吞面。饭后庄静庵再次向默然不语的外甥发出友好的信号,他说:“我知道你不想依赖别人生活,这说明你是有志气的孩子,可是,也不能因此耽搁自己学手艺的最好年华呀。”“阿诚,你为什么就这样固执呢?莫非舅舅的话也听不进吗?”
  庄碧琴见哥哥说得真诚,也在旁进言说:“阿诚,你舅舅可是为了你好,已经几次劝你到他表店里上班了,可你为什么始终不动心呢?”
  李嘉诚尽管理解母亲和舅舅的善意,可他笑着仍不作声。只听庄静庵继续说:“我不是说春茗茶楼不好,我是说你在那里即便做得再好,终究也只能跑堂,给客人端茶送点心,终究不是久计。在香港这种地方,没有手艺是不能安身立命的。如果你不嫌在我的表店没大出息,过了节,你就到我店里上班好了!”
  这次李嘉诚没有拒绝。他确实长大了,思考问题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单纯。在初步满足一家人的衣食费用以后,李嘉诚也深感必须要在此基础上寻找一条可以终身受用的职业来做。继续满足现状,将来仍会一事无成,甚至有可能因年龄过大而失业。所以这次李嘉诚答应了舅舅,他含笑点了点头,说:“好的,舅,如果您老人家看我行,我就先到店里做学徒,做一阵子看看。”
  15、聪明好学,未来能工巧匠
  李嘉诚来到一条陌生的小街,名叫高升街。这里是舅舅中南表店的一家分店,铺面虽然不大,可在李嘉诚眼里总要比中环那家表店好一些。舅舅经常不在店里,这样他反而更加无拘无束。表店里挂满了琳琅满目的新式挂钟,有中国制造的也有外国制造的,最出奇的是一架有小人敲钟报时的金色挂钟,让李嘉诚大开眼界。
  那一年新年刚过不久,香港城区还到处都弥漫着节日气氛,李嘉诚离开了他工作了一年的西营盘街,离开了那座大茶楼。他告辞那天,茶楼老板疑惑地望着李嘉诚,说:“阿诚,莫非我店里待你不好吗?”
  李嘉诚连连摇手说:“不不,店里待我甚好。我李嘉诚当初如果不是您收留了我,也许我家就没有今天了。”
  “那么是我给的薪水太低吗?”
  “也不是,我在茶楼里每月不但有劳金,逢年过节还有特殊的犏劳,怎能说薪水太低呢?我已经很满足了!”
  “哦,我明白了,阿诚,你想离开我的春茗茶楼,恐怕是担心将来没有手艺,到头来无法生存,是吧?”
  李嘉诚没想到精明的老板竟然看穿了自己的心思,他想了想,最后还是摇头否认了:“不不,也不是,因为舅舅他老人家的诚意,我不能不离开了。我在春茗虽然只做了一年光景,可我从这里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经营之道,也是在这里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特别是您和您的家人为了这间茶楼的兴旺,每天起早贪黑地做事,这种精神是我要学习的。我现在要到舅舅的表店去当学徒,可我还是留恋这间茶楼。以后我有时间,还会回茶楼来看您老人家的。”
  李嘉诚就这样恋恋不舍地辞别他平生第一处打工的地方,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在表店当学徒期间,李嘉诚每天必须在凌晨四点钟就起床,然后步行从城东奔到中环的表店,正常情况下他至少需要走两个多小时。最初他并不习惯表店过于紧张的工作,后来舅舅庄静庵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舅舅说:“我记得你家里有块小闹表吧?”李嘉诚点点头。舅舅又指点说:“那么,我问你每天何时从家里启程?”李嘉诚如实相告:“四点起来以后,草草吃了点饭,大约在4点20分就出了家门。可是这段路要走得两个多小时之久,即便我如何赶路,也总是要误点的。真不知如何才能准时到店里上班?”
  庄静庵说:“其实你起得比我们都早,因为我们住在城里,所以能及时赶到店里。这样吧,阿诚,你把闹表的时针,调前半个小时,这样,你就可以在三点半钟起床了。然后你再按原路向中环这边赶路,我敢保证你会准时赶到店里上班的。”
  “行,舅,我就照您说的做。”不过如此一来,李嘉诚的睡眠时间越加减少,特别是到了夏天,刚17岁的他由于睡眠不足,在表店常忍不住打起瞌睡来。舅舅发现这种情况以后,也感到有些为难。因为他在的中南表店里,多年来形成的规矩是所有店员或学徒,必须无一例外地遵守时间,当然亲外甥也不能例外。
  让李嘉诚更烦恼的是,庄静庵虽然是他的亲舅舅,然而在教外甥修表的手艺上,老人却执行着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传授方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