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家族传奇

第25章


庄碧琴茫然摇头:“不知道,我怎么能数得出有多少人家养花呀?不过我敢肯定地说,在香港这座城市里不养花花草草的人家是不多的。”
  李嘉诚越加高兴地说:“那就好,那就好。娘,您老人家是否注意到,都是什么样的人家喜欢养花呢?”
  庄碧琴说:“当然都是一些家里有闲人的人家嘛。特别是那些家中雇有佣人的大家庭更是要养各色各样的花呢。”
  “您是说,那些不养花的人家就是不喜欢花儿吗?”
  “当然不是,养花是要花费时间的,那些每天忙于打工的人家,怎么可能养花花草草呢?”
  “可是,如果有一种花,既不需要浇水,也不需要松土,而且每天摆在房间里,不管气候如何,它始终都那么艳丽地开放着,那么家里没有人的家庭,会不会喜欢这种花呢?”
  庄碧琴嗔怪地望了儿子一眼:“当然会喜欢。可是,你这是在说瞎话,天下哪有不用浇水也能永远开放的花呀?”
  “我们长江厂将来就会有的。”
  “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娘,我们长江厂这次要彻底翻身了啊!”李嘉诚忘乎所以地拥抱着庄碧琴,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了。
  今天,李嘉诚不远千里前往陌生的意大利,就为了他的长江厂即将投产的塑胶花而来的。
  26、选准项目,去异国考察
  李嘉诚走出机场候机大厅时,米兰弥漫在一派迷蒙的朝雾中,他发现清晨中的米兰城市非常美丽迷人。他来米兰之前,只是从一份有关生产塑胶花的资料上知道米兰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文化名城,美丽而久负盛名的阿尔卑斯山南麓那些起伏的群山,在这座古城的高处便遥遥可见。李嘉诚想起那一年旧历新年在湾仔一家西餐厅里见到的画册,心潮就难以平静。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就在长江厂内部进行着旨在生产塑胶花的种种准备。不过,尽管他知道生产塑胶花一旦成功,就意味他刚刚起步的长江塑胶厂很快能以超人的速度攀上香港所有塑胶工厂的前列。因为至少在当时香港尚无一家塑胶厂对此项目进行开发,而他若要捷足先登抓住这一商机,就必须尽快掌握生产塑胶花的技术。
  李嘉诚从书店里买到一本同样的意大利画册,拿到厂里几位技术员面前进行商议研究时问,“我们可不可以自己进行试制呢?”他看见了一双双充满狐疑的眼睛,几乎所有人都对他摇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李厂长,您要知道这些塑胶花可不比咱们已经生产的那些常规产品,塑胶水桶和玩具早就是在香港各家公司生产线上过关的品种,工艺流程并不复杂。可是这塑胶花儿却是塑胶制品中最难制的尖端项目,它不仅要求先进的工艺,同时也要求超出一般普通塑胶制品的设备和原材料。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技术,没有技术,一切都无从说起呀!”
  李嘉诚遇上了障碍,他麾下几位技术员都是一些没有经过正规学校毕业的“土技工”。虽然李嘉诚在偿清所有内外债、重新恢复生产以后,开始注重智力和技术的投资,并且不惜财力重金礼聘几位在塑胶行业颇有建树的技术工程师加盟他的长江厂,同时也对生产车间的技术骨干进行了系统的培训。然而,面对着生产塑胶花这样在香港尚无先例的尖端产品,李嘉诚的技术智囊团们仍然显得力不从心。不过,李嘉诚是一个不会轻易服输的人,只要认准了可以攀登的新目标,就一定会不惜任何代价实现他的计划。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嘉诚在四壁无门,求计不得的情况下,他终于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到意大利去,到米兰去!因为那册画报上注明,米兰不但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该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画报上几幅塑胶花朵的生产厂家,就是米兰的维斯孔蒂塑胶厂生产的最新产品。
  如今,当李嘉诚真的来到这座城市时,又感到了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他发现米兰城仍然保留着十八世纪古朴的风貌,宽阔的大街与狭窄小巷组成了错落有致的城区布局,满目疮痍的古堡与新建的巨厦大楼,构成了今古相宜的特殊风格。不过,那时心急如火的李嘉诚哪有心思领略这些。他当时的目标就是尽快找到维斯孔蒂塑胶厂。
  李嘉诚以香港企业老板的身份,造访了这家以意大利古代贵族维斯孔蒂命名的塑胶厂。这果然是一座气魄宏伟的现代化工厂。接待他的是一位女厂长助理,两人以英语对话,谈得比较投机。特别是李嘉诚那风度翩翩的仪表与温文尔雅的谈吐,很让这位厂长助理愿意与这位来自中国香港的年轻企业家交流。可是,李嘉诚没想到当他提出要购买该厂生产的塑胶花工艺与设计图纸时,女助理所提出的价格却让他惊讶得吐了舌头。如果依他长江厂现有的流动资金去购买的话,简直就是望尘莫及的奢想。因为几百万美元的价目,即便李嘉诚把他工厂全部都换成美金,也只够这笔费用的几十分之一!如此惊人的天价,让李嘉诚自感力不从心,于是他只好讪讪地告辞了。
  夜里,他下榻在米兰旧城区的一家低档旅店里。他已经在筹划归程的机票了。既然在意大利无力购买到价目惊人的塑胶花技术,那么最好尽快离开这座意大利古城,他没有心情到处逛一逛,因为他知道如果继续这样毫无成果地在意大利逗留,就等于浪费金钱。本来,再过两天就有飞往香港的机票,可是说来也怪,就在李嘉诚等候购买回程机票的时候,他在购票窗口见到了一张招工广告,上写:
  招工广告
  本公司现缺勤杂工三名,供料工两人。凡米兰常驻人口,或者外国人均可报名应试。录用者试用期一个月,转正后发给所有正式工人应有的劳保待遇,并增加工薪……
  李嘉诚初时并没有在意,因为这与他此行的任务是风马牛不及的两回事,再说,他如今最苦恼的事就是如何才能搞到生产塑胶花的技术,为了这一目标,几天来他每天早晚都来到那座气势威严的维斯孔蒂塑胶厂的大门前,他在这里徘徊,想通过非正常途径进入有人看管的厂区大门。然而他的这种想法很不现实,别说他是个外国人,即便米兰当地人也休想迈进这家壁垒森严的工厂。在这一打算落空以后,李嘉诚又想到书店和图书馆去碰运气。然而他在这些地方也不可能得到有关生产塑胶花的技术资料。在当时尚未解密的工艺资料,又怎么能轻易印在公开销售的书刊上呢?他所能得到的无非就是一些塑胶花的大幅照片而已。
  可是,就在那张招工广告上,李嘉诚的余光忽然瞥见“塑胶花”三字!这几个字刚刚跳进他的眼帘,就让他浑身所有细胞都倾刻跳动起来。在那些日子里,没有什么比“塑胶花”几个英文字母更能引起他注意的了。这个特殊的英文名词,已经在李嘉诚的脑际活跃和飞腾多时,只要他闭上眼睛就能看到这几个英文字母。招工的是一家名叫“福尔斯”的公司,而且广告上注明是“福尔斯塑胶花有限公司”!李嘉诚早就知道在一个米兰市,大大小小的工厂有上百家,而生产塑胶花的只有维斯孔蒂一家。他不明白为什么忽然又冒出一个塑胶花有限公司。再看那招工启示上的要求,凡是年满20岁的本土人或外国人均可报名,再看工种竟是勤杂人员和车间的上料工,劳动强度肯定很大,所以当地人报名者不多。正因为如此才允许持外国护照者也可报名。
  “既然是这样,我为什么不可以报名呢?”李嘉诚的护照签明可以在意大利境内停留三个月时间。当初他把时间定三个月,是希望有机会在此多方考察,然后在拿到一份完整的塑胶花生产工艺资料以后,马上回香港。如果他不是以购买塑胶花资料的名义,而是以一种打工仔的身份身临其境地接触意大利厂家的生产线,不是也同样可以学到他所需要的技术吗?而香港他早已经安排好可靠的人员在主持工厂,没有他在场的情况下,香港的长江厂仍然可以照例生产旧有的几种产品。想到这里,李嘉诚忽然福至心灵,茅塞大开。
  这个主意打定以后,李嘉诚决定马上就去报名。
  27、米兰偷师学艺
  福尔斯塑胶花有限公司,设在米兰市东郊的马其顿大道168号。
  李嘉诚进厂报名后才知道,这家公司原来是几天前他曾经探访过的“维斯孔蒂”塑胶厂的分公司,专门生产新式的塑胶花朵。不久前他在香港一家餐馆里的画册上所见到的那些艳丽无比的塑胶花,就是这家公司生产的。李嘉诚没有想到世间之事有时竟然如此奇妙,一个在香港已有近百名工人的塑胶厂老板,如今到了米兰,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打工仔。
  即便是想在这里当一个打工仔,对李嘉诚也不容易,他必须要经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才能如愿以偿。因为该公司招工启事中虽然说外国人也可以进公司打工,可是,李嘉诚所持的护照,毕竟是只有短短三个月期限的旅行护照,按照“福尔斯”公司的招聘条款,像李嘉诚这类旅行者,一般应聘肯定是要遭到拒绝的。所以当他递上香港的护照时,招聘官员马上就沉下脸来,说:“不行,这位先生根本就不具备应聘的条件,你不能被录用。”
  李嘉诚对此早有所料,他不急不恼,只是苦苦地向那位大胡子招聘官哀求说:“先生,我确实没有想来贵公司打工,我本想利用学校的假期,对贵国进行一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旅行。米兰也并不是我的最后归宿,我是想到美丽的威尼斯水城好好观光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