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这
② 《明史》[41],114,第 3542 页。
③ 《国榷》[498],6,第 5387 页。
① 赵翼:《廿二史劄记》[46],第 513 页。
② 倪元璐传见《明史》[41],265,第 6835—6841 页,和《清代名人传略》[271],第 587 页。又见黄仁宇:
《倪元璐:一个新儒学学者和政治家的“现实主义”》[253],载《明代思想中的自我与社会》[137],狄百
瑞编(纽约和伦敦,1970 年),第 415—449 页。
③ 刘伯涵:《论袁崇焕与东林党的关系》[351],《历史研究》,4(1958 年),第 11—27 页。
① 詹:《衰亡》[18],第 10—11 页;和杰里?登纳林:《嘉定义士:中国 17 世纪的儒家领导阶层与社会变
迁》[142](纽黑文和伦敦,1981 年),第 28—29 页。
② 钱谦益传见《清代名人传略》[271],第 148—150 页。
③ 温体仁、周廷德传见《明史》[41],308,第 7923—7937 页,和《明人传记辞典》[191],第 277—279、
1474—1478 页。
次叛乱的意外受害者是登莱巡抚孙元化(死于 1632 年),④他信天主教,善
西洋炮法,登州陷落后被俘。叛军领袖后来释放了他,但皇帝不愿宥其“败”。
这年晚些时候他在北京被处死。
同时,孔有德和耿仲明继续他们的叛乱。3 月,他们包围登州西南 60 英
里的重要城市莱州;4 月,他们占领莱州和胶州湾之间的平度;8 月,他们用
计抓住几个重要官员。然而他们的好时光完了。10 月初,六个月的莱州之围
无功而解,10 月 10 日,孔有德在莱州东北受到严重打击,被迫退到登州。
当官军开始长期围困这个叛军据点时,形势就改变了。孔有德和耿仲明几次
企图突围都没有成功,于 1633 年 4 月乘船逃往辽东,他们在那里投靠了皇太
极。不久,他们就帮助满族人攻占了辽东半岛尖端的战略城镇旅顺。这两人
都在对明朝的征服中发迹。
温体仁和崇祯皇帝
这些军事挫折对朝廷有重要影响。1629 年 12 月开始的关内战役,不仅
导致袁崇焕的被捕与被杀,而且导致他从前的几个支持者的辞职。第一个离
职的是辅臣钱龙锡(1575—1645 年),①他是东林的同情者,于 1630 年 2 月
因受到政府中反东林分子猛烈批评而辞职。几星期后,首辅韩爌也辞职,部
分原因是他与袁崇焕和钱龙锡的密切关系受到攻击,袁崇焕考进士时,韩为
试官。其他倾向东林的官员在这时离职的有刑部尚书乔允升(1592 年进士)
和左都御史曹于汴(1558—1634 年),他们两人在魏忠贤掌权时都因他们的
政治关系受到牵连。 ②
这种逆转并不意味着东林集团在朝廷已经失去一切影响。在这个时期,
崇祯皇帝显然想在真正的或传闻的东林支持者和他们的反对者之间搞平衡。
1630 年 2 月,当北直隶的军事危机达到顶点时,皇帝任命了三名官员为辅臣,
其中两人与东林有关系。第三个是周延儒,他在两年前曾帮助温体仁罢免东
林党人钱谦益。③温体仁则于 1630 年 6 月入阁。到年底,在 1629 年时曾经是
亲东林的内阁,似乎由东林党人和他们的反对者平分秋色。
但是,这个平衡政策实际上把更多的东林党人赶出了政府。1631 年 7 月,
间或支持东林运动的大学士钱象坤(1559—1640 年)④在与周延儒争吵后去
④ 郑芝龙、熊文灿传见《清代名人传略》[271],第 110—111 页;《明史》[41],260,第 6733—6738 页;
和《明人传记辞典》[191],第 562—566 页。又见威尔斯:《海洋中国》[568],第 216—220 页;刘香的传
记,见《明人传记辞典》,第 947—949 页。
① 皮埃尔?昌努:《古伊比利亚人的菲律宾和太平洋(16、17、18 世纪):方法与活动迹象介绍》[50](巴
黎,1960 年),第 148—160 页;和埃玛?海伦?布莱尔和詹姆斯?亚力山大?罗伯逊编:《菲律宾群岛,
1493—1803 年》[8](克利夫兰,1903—1909 年),23,第 29—92 页。
② 布莱尔和罗伯逊:《菲律宾群岛》[8],24,第 254—255 页。
③ 例如,这个时期输入欧洲的西班牙-美洲金银的估计,见厄尔?J.汉密尔顿:《美洲财富与西班牙的价格
革命,1501—1650 年》[196](坎布里奇,1934 年),第 34 和 42 页;对这些数字的评论,见皮埃尔?维勒:
《黄金与货币史》[523],朱迪思?怀特译(伦敦,1976 年),第 193—194 页。
④ 查尔斯?R.博克瑟:《从阿马康来的巨舶:澳门与古日本贸易史,1555—1640 年》[10](里斯本,1959
年),第 115—144 页。
职。两个月后,大学士何如宠(1598 年进士,死于 1641 年)⑤也辞职回家,
他在 1625 年时因同坚定的东林成员左光斗的友谊而被罢官。他辞职是因为同
周延儒和温体仁合不来。⑥1631 年 12 月,坐镇山海关的孙承宗因东北新近的
军事失利在朝廷受到猛烈批评而引退,他是东林的英雄,也是内阁成员。
1631 年,发生了另一个政治上的不祥之兆。10 月初,中官再次被派往北
部边境监视军队,这种做法在 1627 年崇祯皇帝即位时本已取消。皇帝的改变
主意反映出他对文武官员愈来愈不满意,并想有他自己的消息来源。朝廷里
经常不断的勾心斗角,可能使他感到太监更有用,因为他们直接对他负责。
这并不是说皇帝想回到前朝的黑暗日子,那时太监控制了皇宫和政府。
相反,他似乎下决心独自对政策作最后决定。不过,1631 年以后,太监的影
响继续增长,尤其是充当皇帝的特别侦探,当时皇帝在北京和外地有一个庞
大的侦察网,①对那些怀着义愤和恐惧回想东林在 1625—1626 年的溃败的
人,这种事态发展是很不愉快的。
大学士温体仁没有这种不愉快的感觉;他在 17 世纪 30 年代初的政治动
荡中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增加了对皇帝的影响,他让皇帝相信他在政治上是
中立的,对党派斗争不感兴趣,只为皇帝的利益服务。尽管在现存资料中有
反对他的意见,尽管他建立了自己的党派,但他在将近 10 年中保持了一个聪
明、多疑、勤勉的皇帝的信任,其中四年担任首辅。但是,温体仁从来也没
有像张居正在 1572—1582 年支配万历皇帝那样支配过他的统治者。这表明,
通常都归咎于温体仁的明朝政府在 17 世纪 30 年代中期的许多失败,其实应
归咎于那个维护他的权力并向他下命令的人:崇祯皇帝本人。②
温体仁在 1630 年 7 月入阁后,利用他政治上的敏锐,整掉一个又一个反
对者而未引起皇帝的怀疑。正如他以前对钱谦益的攻击所表明的,他最喜爱
的靶子是与东林集团有联系的官员,在 17 世纪 30 年代的初期和中期,他们
之中有几十人离开或被赶出了政府。其中著名的有大学士文震孟(1574—1636
年)、何吾驺(1619 年进士)、钱士升(1575—1652 年)、工部左侍郎刘宗
周、国子监祭酒倪元璐、少詹事姚希孟(1579—1636 年)。①
温体仁在看准时机时,也反对那些通常被视为东林运动的敌人的人,决
不犹豫,特别是当他们妨碍了他的时侯。1633 年上半年,曾在钱谦益一案中
支持过他的首辅周延儒,被控犯了种种罪行,包括一条荒谬的指控,说他接
受陕西一个造反领袖的贿赂。当周延儒向温体仁求援时,温体仁不理。他在
那年 7 月被迫辞职,而代替他的不是别人,正是温体仁。
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干旱、饥荒和叛乱,1632—1636 年
虽然杨鹤在 1631 年 10 月罢官后陕西的军事形势有所改善,但这种改善
基本上是一个假象。造反者不过是涌进别的省份以逃避官军或陕西恶劣的经
⑤ 下面一段大大有赖于詹姆斯?B.帕森斯的《明末的农民起义》[418](图森,1970 年),第 1 章。也见李
文治:《晚明民变》[334](上海,1948 年),第 15—51 页。
⑥ 《国榷》[498],6,第 5469 页;李文治:《晚明民变》[354],第 24—25 页。
① 杨鹤传见《明史》[41],260,第 6725—6728 页。
小说推荐
- 剑桥中国史
- 本书为《剑桥中国史》第1卷的中译本《剑桥中国史》以秦汉时代为第1卷,是由于秦汉以前时代近年出土文物多,有些资料还未得到利用,成书条件还不够成熟。本书征引文献广泛,并重视文献的辨伪和考订工作。有关思想文化史的内容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左右,对佛教的传入、民间宗教、佛道二教的关系等方面论述更详。本书充分利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5章
-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 一部有内容的基础性的中国史著作:即按当时的知识状况写一部6卷本的著作。从那时起,新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新方法的应用和学术向新领域的扩大,已经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史的研究。这发展反映在《剑桥中国史》现在已经计划出15卷,但仍将舍弃诸如艺术史和文学史等题目、经济学和工艺学的许多方面的内容,以及地方史的全部宝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2章
- 剑桥版倚天屠龙史
- 《剑桥版倚天屠龙史》作者:Dr.Jean-PierreSean译者:新垣平以倚天屠龙记作为参考而写出来的爆笑历史 作者:所写的《剑桥版倚天屠龙史》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2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三国纪
- 曹操完全没有想到会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的抵抗,只好自己一把火烧了战船,退回北方。从此,南北划江而治,东汉帝国也分裂为三个独立王国:魏、蜀、吴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三国纪》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6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八:汉武的帝国
-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礼遇知识分子,用法律震慑豪强,厌恶贵族,偏爱草根 他定下的官吏制度沿用上千年,皇权达到巅峰 他的军队攻无不克,匈奴人丢盔弃甲逃亡大漠 他的政府制霸西域诸国,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他最开放,也极霸道 他说,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他是汉武大帝,他的国首度成为全球第一帝国 作者:所写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2章
- 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 有理由认为,未来的世界舞台,将是三大文明唱主角。哪三大文明?西方现代、伊斯兰、中华。是这样吗?是。请看世界地图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8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5:从春秋到战国
- 郑庄公命令各部,只要看见大旗一挥,就击鼓进军。他的手下一箭射去,拉开了新时代的帷幕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5:从春秋到战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4章
- 中国帮会史
- 文案 中国之有帮会,已经有三百年悠久的历史了,可是没有相当的机会把它露布出来,因为过去满清政府是把帮会当做仇敌的,干脆说,帮会也确是它的仇敌,因为帮会共同的目标就是要“反清复明 本书作者刘联珂先生,本身就是帮会中的一个“同志,他对于帮会的一切,知道得太多。刘联柯加入帮会、追随“洪门”诸大哥三十余年后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2章